第216章
“是是是!前年起时疫,我记得!我当时买的济生堂的药来熏,效果不好,味道又呛又冲,我就换了方大夫的!好用多了!”
……
你一句,我一句,总之最后乐意买的人自然会买,不愿意花钱的方流银也不强求。
如此又忙了一天,就连中午秦般般都没时间做饭,还是到外面的馄饨铺子喊了两碗馄饨,勉强应付了一顿。
到了下午,医馆才渐渐闲了下来。
“般般,你今儿也先回去吧。哦,对,这几天医馆里看病的病人太多了,要多备些药,但这段时间天天下雨,常合作的两家药农都没来,只怕是被天气拦住了。你到街头的生熟药铺定些药,让他们明天送过来。”
秦般般自然说好,从方流银手里拿了药单子和银钱,重新挎上漂亮小包,对着方流银笑:“老师,那我先回去了。”
方流银:“去吧去吧。”
秦般般出了门,先去生熟药铺买药。
“呀,这不是回春医馆的秦小大夫吗?”生熟药铺的老板不在,坐在药柜前的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小学徒,比秦般般还小两岁,却已经是个人精儿,说话讨喜。
都是杏林街的医馆、药铺,抬头不见低头见,都混得脸熟。
秦般般也冲人笑,把药单子拿出来,对学徒说道:“我家医馆要定些药,你看铺子里拿不拿得出来?”
学徒嘿嘿笑着接过,说道:“咱家是杏林街最大的药铺,我们都拿不出来,那您这药满城都难找了!”
他说完看了一眼药单子,连连点头道:“拿得出!拿得出!您是现在要?”
秦般般摇头,又说道:“不了,明儿给我送到医馆去,这是定金,剩下的我老师会给你。”
这事儿想来不是第一次做,秦般般已经熟练,那小学徒也接得顺手,还笑呵呵说:“好说!我明儿亲自给你们送过来!”
订了药,秦般般正要走,又忽然想到什么脚尖一转倒了回去。
“再给我一两艾叶,一两石菖蒲,八钱藿香,苍术、雄黄各五钱,再来半斤石灰粉。”
学徒一听就明白了,一边笑着给她包药,一边问道:“您是拿回去熏屋子?”
秦般般点头。
这药在医馆就能拿,但方流银是个好人,若自己要,她定然是免费送,送一两次倒罢了,天天送也不像话,总不能仗着这层关系一直占人家便宜,所以秦般般很少在医馆拿药,都是自己出来买。
学徒把药和石灰粉分开包好,又笑眯眯说:“好嘞,您拿好!”
秦般般补了钱,提着药准备走。
这时候,门外进来一对父子,都背着药篓,显然是来卖药的。
年纪大些的汉子眼睛滴溜溜转一圈,见药铺里只有一个十六七岁的小学徒,立刻憨厚笑了起来。
面上老实巴交的,嘿嘿笑着问:“小哥,我们抬了几株人参,到你们铺子看看。铺子就你一个人啊?你们老板在不在啊?”
人参?
秦般般脚步又顿住,好奇地朝那头看过去。
人参可不好找,秦般般还是头一次遇到有人卖参的,她也来了兴趣,想要看一看新鲜的老参。
学徒也激动,兴奋地请人进来,紧张兮兮看着父子两个背上的药篓。
他搓着手说道:“我师父去城外收药了,三天后才回来呢!哎呀,真是人参?快拿出来瞧瞧?”
父子两个也不知打的什么鬼主意,对视一眼,眼中带了些道不清说不明的小情绪。
秦般般觉得不对劲,皱着眉停在门口,也不说话,只静静看着那头的动静。
老汉小心翼翼捧出三株人参,瞧着品相不错,根须还沾着泥土,散着土腥气。
“哎呀!真是人参!这么粗,这么大,这得是一株百年参吧!你们这运气也太好了!这样的好东西也能找到!”
父子俩又对视一眼,年轻汉子憨笑道:“深山里抬的,我和我爹蹲了三个月呢!您瞧瞧,这根须完整,挖得可小心了!”
“这株百年参怎么也值三百两吧?找它可不容易了!深山里住了三个月,都把我爷俩熬成野猴子了!至于两株小的,十两、二十两,您看着给就行!”
张口就是三百两,可吓了小学徒一跳。
但一株百年份的野人参也确实值这个价,可惜他师父不在,他也做不了主啊,更不能掏出三百两来!
小学徒急得抓耳挠腮,劝道:“好东西!好东西!我家要收的!可您刚才也听到了,我师父不在,我也做不得主,不然您再等等?再等个三天!”
父子俩显然不愿意,又对视一眼,老汉忽然叹起气来,愁眉苦脸说道:“哎,您不知道,孩子他娘得了重病!我们等着银子救命呢!别说三天了,一天也等不得啊!我这也是急要钱,实在不行,二百两也成啊!”
二百两的百年人参,都算是贱卖了!
小学徒更心动!师父不在家,他倒是知道师父的钱柜子在什么地方,可二百两不是小数目,他不敢动啊!
正犹豫着,秦般般突然走了前去,对着父子俩说道:“这人参能不能给我看看?”
-----------------------
作者有话说:1:出自《瘟疫论》
第162章 府城市井62
秦般般突然出了声, 卖药的父子二人都朝她看了去,药铺的小学徒也点头笑着解释道:“这位是秦小大夫,跟着那头回春医馆的方大夫学医的!”
父子二人是多年的采药人, 对这条杏林街熟悉得很, 也知道这条街上的医馆和大夫,自然也知道府城唯一一个女大夫——方流银。
一听也是学医的,老汉和青年都有些警惕,似乎不愿意将药拿给秦般般看, 但药铺学徒还在一旁盯着人,若他们拒绝, 只怕惹了这小学徒怀疑。
罢了!这丫头看着年纪不大, 想来也没什么真本事!
老汉朝儿子使了个眼神, 青年汉子悄悄点点头,然后挤出憨厚老实的笑容,嘿嘿笑着说道:“看吧,看吧,都是新鲜的好参啊!”
秦般般没有说话, 走过去仔细看了青年汉子捧在手里的人参。
她先看了两株小的, 还不到小手指粗细, 都是新鲜刚挖出来的, 根须还沾着泥巴,但凑上去细闻还能嗅到一股淡淡的药香。
这味道只有两株小人参上面能闻到, 大的那株就只剩下土腥气了。
可哪有这样的道理?百年份的老参还没有十几年的人参香?
见秦般般不说话, 小学徒着急问道:“秦小大夫, 怎么了?这参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吗?”
秦般般还是没有说话,只看了一眼紧张兮兮的小学徒。
这学徒年纪不大,也才十六七岁, 眼力还不够,也容易被人诓骗。
她小声叹了一口气,然后扭头对着父子二人说道:“两位怕是认错了,这两株小的没问题,但这个大的不是人参。”
秦般般已经尽量说得委婉,只说父子两个是不小心认错了,不是故意骗人,还是给人留了两分面子。
但那个老汉在学徒问“这参有什么不对的地方”的时候就变了脸色,垮着一张脸看向自己儿子,紧接着又听秦般般说了这话,两人脸色都阴沉下来。
青年汉子暗瞪了秦般般一眼,一把将秦般般手里的老参夺回来,没好气道:“小姑娘年纪轻,认不出老参也正常,可也不能睁眼说瞎话啊。”
老汉也忙道:“就是!就是!这参我们可蹲了三个月!在深山里跑了三个月!还遇到野猪了,拿命抬的参,可不容你凭空污人清白啊!”
看他们信誓旦旦,又听秦般般说得有鼻子有眼。
“人参自带了清香气,哪有老年份的人参还不如两株小的香的道理?”
“真人参芦头自然弯曲,如这两株小的,可这株大的芦头又粗又直,也没有芦碗。这年份越久的人参,芦碗越多越密,可这个完全没有,看着更像是商陆根。”
芦头就是人参顶端的根茎,而芦碗就是根茎处一圈圈自然形成的凹陷,是茎叶脱落形成的,假人参要么没有芦碗,要么是人为故意刻上的,线条生硬。
商陆根和人参想象,常有没良心的药贩拿商陆根充人参骗人。
骗钱还是其次,最关键商陆根是有毒的。误食可能引起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剧烈呕吐、腹痛腹泻,继而还会出现眩晕头痛、昏迷抽搐,严重的甚至还会窒息死亡。
这是昧着良心挣钱啊!
学徒一边听,一边下意识去看青年汉子手里的人参,想看看他手里那株百年参是不是真如秦般般说的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