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柳谷雨看到了,却没有多问,害怕戳到人痛处。他拉着秦容时爬上驴车,林杏娘也坐了上去,甩开鞭子赶车往镇上去。
柳谷雨这次没有找村正家租车,一来,最近是农忙,村正家的牛比人还忙,是给钱也借不到的;二来,他摆摊是长久活计,总不能次次都找村正家帮忙。
但是牲口太贵,柳谷雨去骡马行问过,最便宜的青花骡子要五两银子,牛驴还要更贵。
这钱柳谷雨不是掏不出来,可家里如今的情况,每一个铜板都要花在刀刃上,一次性拿出五两银子,就是柳谷雨也觉得肉疼。
所以他和林杏娘商量过,每次跟着她们出摊、收摊,按着张二叔赶车的价格给钱。
林杏娘倒说过不要钱的话,反正都是顺路,顺手的事。但亲兄弟还明算账呢,正因着关系好才不能白占便宜,柳谷雨不同意,只说这钱是一定要给的。
上了车,柳谷雨和秦容时挨着坐,一起啃葱油饼子。
耽搁这一会儿,葱油饼已经冷了大半,但味道还是很好。饼子外皮焦黄酥脆,内里却多层软绵,葱香四溢,再撒上一把芝麻,味道更是诱人。
柳谷雨给一旁的罗麦儿撕了一小块儿,逗得小姑娘嘿嘿直笑。
“哎哟,你自个儿吃,不用给她!我俩都是吃了饭出门的!”林杏娘一边赶着车,一边说话,“以后也是这个时辰出门。哦对了……”
说到后面,林杏娘的语气更认真了些。
“东市有个市仓,是给镇上摆摊做买卖的小贩放货的,我的摊车就放在里面,一天五文,一个月更划算,只要一百文。”
“你这车啊、杌子啥的,也可以放在市仓,这样来来回回轻便许多。”
柳谷雨听了后自然点头。
不过他和林杏娘不一样,林杏娘是每天都去摆摊,所以按一个月算更划算,但柳谷雨只有赶集的日子才去摆摊,按日子给就成了。
车轮子一圈一圈碾过,发出笨重的辘辘声,伴随着声音也离福水镇越来越近。
到了镇门口,还是按规矩交了进城税,驴车寄养在骡马厩里,几人各自搬着东西进城,到东市摆开摊子。
柳谷雨有段日子没摆摊了,但镇上不少人已经认得他。东市临着菜市,有不少赶早来买菜的妇人路过这边瞅一眼,然后一眼就瞅到柳谷雨了。
一个身材圆乎乎的妇人挎着菜篮子走了过来,身边还跟着一个身穿花裙,头扎红绳的小姑娘。
她喜道:“哎哟!这不是冰粉哥儿嘛!哎哎哎,上回庙会我去得迟了,没买到,还惦记了好久呢!”
对于这个外号,柳谷雨是哭笑不得。
他笑着无奈道:“婶子,我姓柳。如今天气凉了,我家不卖冰粉了!”
妇人有些可惜,歪着头看向柳谷雨身前的摊子,问道:“不卖了啊……哎,可惜了。那现在是卖啥?”
柳谷雨这次打算买些热食,刚把火生上,一边忙活一边说:“卖红豆圆子,还有糖水。钵仔糕还继续买着,也是以前的价。”
他说着就把一盘早搓好的圆子摆了出来,有白色、红色、黄色,分别是芋头、红薯、南瓜搓成的圆子,红豆熬煮成沙,再加上这些圆子,正好是一碗香糯可口的圆子甜汤。
糖水是用木薯煮的,要简单许多,但这时候没人吃木薯。当地人都说这东西有毒,没人敢吃,也只有柳谷雨最开始做钵仔糕的时候要用,上山挖了一些。
他起初都没敢告诉崔兰芳这是木薯做的,还是等几人吃过后才说清楚,就这样也吓了崔兰芳一跳。
再回到现在,那身材圆乎乎的妇人抻着脖子往柳谷雨摆弄的碗里瞅了几眼,最后盯上三色圆子,乐呵道:
“就这个吧,我家娃儿爱吃甜圆子,这个瞧着就不错。来两碗,再要四个钵仔糕,每个味道各一个。”
她连圆子多少钱一碗都没问,说话也爽快。再看她穿着细棉的衣裳,手腕还圈了一只老粗的银镯子,身边的小姑娘也穿着染了色的花衣,项上挂着金锁,显然是不差钱的主儿。
集上头一天摆摊就得了开门红,柳谷雨自然高兴,笑呵呵忙活起来。
“您稍等会儿,这圆子下锅煮一遭,很快就好。”
芋圆糖水加牛奶味道更好,但现在的牛乳太贵,路边小摊讲究薄利多销,做不来这样精细的吃食。所以柳谷雨是用红豆、冰糖一起熬煮的圆子,红豆熬成沙,又香又甜,味道也是不差的。
他很快煮出两碗,拿竹筒盛好,又对着妇人说道:“红豆圆子一碗七文,四个钵仔糕是七文,您是今儿头一个客人,收您二十文就好了。”
妇人笑眯眯掏了钱,又扯了跟在身边的小闺女一把,扯了嗓子喊道:“快拿着。”
母女俩拿着东西离开,等在后头的客人连忙问道:“你这糖水用啥煮的啊?咋瞧不出来?”
木薯糖水是一早就做好的,到镇上再热一遍就成,有那爱吃冷的,也可以直接盛来吃。
木薯偏白,可熬出来的的颜色却是黄色,像橘子。再加上这儿没有人吃木薯,客人更加认不出来了。
柳谷雨没有回答,只笑着说:“您猜猜?或者买一碗尝尝?要是吃出来了,这碗我不收您的钱。”
不收钱?!
那客人可来了兴趣,瞪大眼睛盯着糖水瞅,说道:“多少钱啊?给我来一碗!”
一旁管账的秦容时可算找到机会,插了一句:“五文。”
客人忙说:“来一个!来一个!”
柳谷雨又问:“好嘞,您是吃热的还是冷的?”
那客人是个五大三粗的汉子,看起来身体很好,不怕冷,又是个急性子,等不及说道:“哎哟,冷的冷的,就这样吃!”
柳谷雨不再说话了,麻利地盛出一碗递过去。
汉子连忙往嘴里塞了一口,尝到味道眼睛就亮了。
等在后头看热闹的人们问道:
“咋样?咋样?”
“好吃不?”
“吃出来啥做的不?”
汉子囫囵吞了,又慌忙答道:“甜的,加了黄糖吧?口感又软又糯,味道不错诶……不过还真吃不出来啥做的,我好像没吃过这东西,应该是什么果子吧?”
他也是个爽快人,自己真吃不出来就立刻掏了钱。
还说道:“这味道我婆娘应该喜欢!嘿,再来一碗,这碗要热的!我端回去给我媳妇吃!”
柳谷雨点点头,开始热糖水,秦容时则把放在摊板上的铜钱刮到手心,再塞进钱袋里。
很快把热好的木薯糖水递了出去,送走眼前的客人。
后头一些原本没打算买,只是看热闹的人好奇问道:“老板!吃出来就不收钱的话还算数不?”
柳谷雨:“算数!算数的!”
这话音刚落下,看热闹的人纷纷举了手,都喊道:
“给我来一碗!”
“给我也来一碗!”
全都围了上来,柳谷雨一个人可忙不开了,秦容时也赶忙上前帮着盛木薯糖水,这个要热的,那个要冷的,全按着意思送了过去。
六七个人,没一个吃出来的,给出来的钱可要不回去了。
不过他们也不恼,还嘻嘻哈哈说:“确实没吃过这样的!”
送走这一大波客人,柳谷雨才算轻松两分,秦容时还惦记着他脚上的伤,连忙从板车底下把小杌子拿了出来,喊柳谷雨坐下歇歇。
柳谷雨依言坐了,然后掰着手指开始算账,也就这一会儿功夫,竟然已经赚了五十多文。
他左边是林杏娘的摊子,她摆摊十来年,有一批忠实的老客户,这会儿还在忙活呢。
另一边则是一家卖豆腐脑的。
福水镇人爱吃辣,所以这豆腐脑也是辣味的,倒和柳谷雨的甜食摊子不冲突。
一碗豆腐脑嫩得流水,加上各味佐料,撒上葱花、芫荽,再抖一把榨菜和花生碎,浇上红汪汪的辣油,滴几颗香油、酱油……再拌一拌,那味道可别提多香了!
卖豆腐脑的是一对年轻夫夫,看面相都是和善人,但柳谷雨还记着上次庙会卖汤圆的男人,所以对周围的小贩都带着防备心。
倒是小夫夫中的夫郎主动送过来一碗豆腐脑,笑吟吟问道:“你们是第一次到东市摆摊吧?瞧着眼生。”
他十分热情,说话时脸上的笑容也全是善意的,让本来心怀警惕的柳谷雨不由放松下来。
“我姓杨,你喊我玉哥儿就好!都是挨着的,平常有啥事也可以喊我们!我男人力气大,能帮不少忙哩!”
柳谷雨愣住了,他发现那夫郎的肚子微微鼓出一道弧线,显然怀着孩子。
早知道这里的哥儿是可以生孩子的,但柳谷雨来了这么久,不管是村里还是镇上,都没有见过怀孕的哥儿,这还是头一次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