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闺蜜嫁进侯府吃瓜看戏(穿书) 第238节
坦白说,这些银子白家还真没放在眼里,只要能彻底摆脱周家这个吸血虫就够了。
倒是白瑞轩没忍住多看了裴玉珍好几眼。
这位亲家姑太太怎么看起来很缺钱的样子?说好的侯府千金呢?
第123章
谁也没想到, 裴玉珍和苏慧则竟然在这次“抄家”中一见如故,交上朋友了。
苏慧则比裴玉珍小了七八岁,一口一个玉珍姐叫得脆甜, 又能放下身段虚心向她请教在京城里生活的各种注意事项, 极大填补了裴玉珍日常社交生活里的空白, 二话不说就承担起了帮助小姐妹一家在京城站稳脚跟的任务。
二人经常约着一块出门逛街下馆子,看房子选铺子。
苏慧则头脑精明, 说起生意经来头头是道,又帮裴玉珍梳理了一下她“硕果仅存”的嫁妆产业,如何换掉不老实的掌柜伙计,调整经营方向, 事事都为她和两个女儿的未来考虑,周到又贴心。
裴玉珍感动得眼泪汪汪,一不小心就把自己之前被骗的事儿说出来了,抱着苏慧则大哭:“狗男人没一个好东西!”
她要是早点认识小慧这么好的姐妹,她的嫁妆也不会……呜呜呜……
苏慧则恍然大悟, 拍着她玉珍姐的后背安慰:“没事儿,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你家兰猗不是写书挣钱了吗, 到时候我帮她规划置办一份更好的嫁妆。”
裴玉珍抹了把眼泪,没好气道:“她啊,成天就琢磨写写写,哪还有个想嫁人的样子?”
苏慧则不由失笑:“好姐姐, 你两个女儿都这么有本事,只要自己手里攥着银子, 嫁不嫁人的又有什么关系?实在不行,咱们还可以招赘啊。”
裴玉珍对这个提议有些心动,但她也知道自己现在做不了董兰猗的主, 只能含糊应下,“……先看看,要是有合适的青年才俊再说。”
二人今天约饭的地点恰好在国子监附近,裴玉珍突然想起来,便说要带苏慧则去琅嬛馆看一看。
店内冷冷清清,连舒正在柜台后面捧着最新一本《玉堂钗》看得如痴如醉,连屋里进了人都不知道。
裴玉珍不由皱眉,哪有这样当掌柜的?
她使劲咳嗽了两声。
连舒抬起头,一下子就认出来人,整个人都紧张起来,脸唰地红成了煮熟的大虾,“裴,裴夫人,您今天怎么过来了?”
“我来看看店里的生意怎么样,不行吗?”
裴玉珍进来转了一圈,似有不满,“最近我女儿的书卖的还好吗?为什么都没有人上门?”
连舒连忙道:“裴夫人放心,《玉堂钗》的销量一直很稳定,只是最近天气冷了,那些夫人小姐不爱出门,通常是打发府里下人过来直接拿书,加上国子监临近年终大考,学生们都在埋头苦读,所以显得冷清了些。”
“玉珍姐,书坊不比其他卖货铺子,越到年关越是火爆,做的就是细水长流的生意。”
苏慧则看连舒面嫩又紧张,好心替他说了句话,“你看这满室书香,最是幽静雅致,读书人也不喜欢自己常光顾的书坊闹哄哄像个菜市场吧?”
裴玉珍一想也是这个道理,但她还是对连舒有点不放心,冲他伸出手,“把这两个月的账本给我看看。”
连舒立刻站直身子,果断摇头,“不行,账本只有沈夫人和周夫人才能看。”
“……我是她们俩的小姑!”裴玉珍气得叉腰,“我还是兰猗的亲娘!”
“那也不行。”连舒老实回答,“等您当了琅嬛馆的股东,我自然会把账本奉上。”
“好好好,你这个油盐不进的臭小子,回去我就让人换了你!”
裴玉珍放了句狠话,又从柜台旁边的书架上拿了两本新书,塞到苏慧则手里,哼道:“小慧你拿回去看——喂,记我女儿账上,听到没有?”
连舒默默点头。
苏慧则趁着裴玉珍出门的工夫,飞快往柜台上放了锭银子,小声道:“我是世子夫人的小舅母,改日再来找你谈合作啊。”
这间书坊既然是外甥女的产业,那她自然也要贴补一二,正好让商队回程时先带一车书回去试试水。
她们西北的姑娘就不能有好看的话本子吗?
……
临近年关,还有一件大事,便是乐康公主和姜云霖要成亲了。
这个时间其实有点赶,很不符合公主大婚应有的繁琐流程和威严气派。
但乐康公主和姜云霖私下商量过,二人都需要这桩婚事做挡箭牌,自然是越快越好。
于是在钦天监为庆熙帝送来占卜好的婚期供他挑选时,在今年年底和明年六月之间,乐康公主果断选择了前者。
她在庆熙帝面前做羞涩小女儿状:“……女儿年龄也不小了,赶在年前成亲,等到正旦日还能带着姜探花一块来给父皇拜年。”
庆熙帝:……闺女你才二十啊,哪里就不小了?
老父亲又一次感受到了“女大不中留”的辛酸。
不过乐康难得主动向他提一回要求,又是要嫁给自己的心上人,也能理解。
自从这孩子跟着她长姐操持起悯恩寺的事务来,整个人看着都舒朗大方多了。
但庆熙帝还是没有马上答应下来,等乐康公主告退后,立刻偷偷摸摸去找高贵妃,让她安排一个靠谱的女太医,去给乐康公主请平安脉。
“你说乐康这么急着要成亲,不会是因为和驸马情难自禁,做了什么出格的事吧?”
庆熙帝长长叹了口气,“探花郎要是敢……朕就,朕就!”
高贵妃无奈又好笑地抚着他胸口,“陛下,您想哪儿去了,探花郎那么斯文俊秀的翩翩公子,怎么可能在大婚前就敢轻薄了公主?”
不过这未婚男女彼此中意,又情到浓时的,也确实不好说……
高贵妃不敢耽误,马上安排下去,又提议:“不若顺便让太医给探花郎也检查检查?万一……”
话没说尽,但庆熙帝一下子就懂了。
“查,必须好好查。”他一挥手,斩钉截铁道:“朕的女儿可不能守活寡。”
好巧不巧,高贵妃找上的太医正是文娴。
她向文娴委婉传达了庆熙帝的意思,文娴一出宫便径直去了同安公主府。
乐康公主自从和林贤妃母女离了心,大多时候宁可待在同安公主这里,也不愿意回宫。
听完文娴的话,她几乎吓出一身冷汗,连忙拉住同安公主衣袖:“皇姐,我……”
好险,差点就要让父皇好心办坏事了。
“别怕,太医院刚经过一轮清洗,新进来的太医都要熬资历呢,不是什么人都有资格给你和驸马看诊的。”
同安公主安慰她,“以后就让文娴专门负责你们‘夫妇’的身体情况,她是自己人,可以信任。”
文娴也对乐康公主点点头:“殿下放心,稍后我会去单独拜访姜探花,再教她一些隐瞒身份特征的窍门。”
“多谢皇姐,多谢文太医。”乐康公主面露感激。
于是二人顺利通过的庆熙帝的“婚前体检”,最终将婚期定在了腊月十八。
反正乐康公主的府邸是由一座郡王府改建而成的,无需大修大补,工部和礼部紧赶慢赶,总算在婚期前将公主和驸马的婚房拾掇得里外一新,喜气洋洋。
沈令月和燕宜收到喜帖时也震惊了下。
“这就是皇家速度吗?”
不过这两个人的婚事算是她们俩变相促成的,早点成亲也好。
大婚当日,侯府一家子早早出了门,来到乐康公主府。
然后就在前院看到了俨然以主家自居的恒王夫妇,正在热情地招待宾客。
沈令月:……差点忘了乐康公主是恒王的亲妹妹。
庆熙帝是肯定不会出宫参加女儿婚宴的,那恒王这个长兄自然就承担起招待客人的职责来。
恒王今天满面红光,比起荣成县主出嫁那日似乎还要高兴。
上一届的状元和探花,一个成了他女婿,一个成了他妹婿,这些将来可都是他的助力啊。
他就说父皇心里还是有他的吧!
恒王高兴了,自然就有别人不高兴。
裕王端着酒杯溜溜达达上前,笑得不怀好意,“大哥,今天这大喜日子,怎么不见你的爱婿啊?”
恒王脸上的笑意凝固了一瞬,咬着牙警告他:“知道是大喜日子,就别哪壶不开提哪壶。”
裕王就是要看他吃瘪的样子,将酒水一饮而尽,高高兴兴找其他宗室聊天去了。
最近宗室子弟们的日子可不太好过,个个都夹着尾巴,生怕被都察院那帮战斗力爆棚的言官盯上。
此时凑在一块也只敢偷偷说同安公主的坏话。
裕王一过来立刻被拉入话题:“王兄,你说她一个女流之辈,手伸的也太长了吧?大家都是姓萧的,就她非要把咱们赶尽杀绝,有什么好处?”
一人挤眉弄眼:“我看哪,一定是因为卫驸马身子太虚不中用,满足不了她,这女人在闺房里不顺心了,可不就只能拿咱们撒气?”
“照你这意思,咱们该多搜罗几个美男送到公主府上,这样她就没空管我们了哈哈哈……”
这些平日里不学无术,斗鸡走狗的宗室子弟,仗着身处偏僻角落,四下无人,肆无忌惮地聊着下三路话题,猥琐至极,丑态毕现。
直到身后不知从哪儿遥遥传来一嗓子:“同安公主来了!”
“哪儿呢,在哪儿呢?”
“别管了,快走快走!”
几人瞬间变了脸色,慌里慌张如没头苍蝇般四下逃窜,不知是谁踩了谁的鞋子,又或是勾住了谁的腰带,撞作一团,又各自鼻青脸肿地狼狈跑远。
一墙之隔的花窗下,沈令月和燕宜从灌木丛中站起来,望着他们慌不择路的背影使劲呸了一声。
“一群怂货!有本事就去公主面前说啊!”
上一个背地里说卫驸马坏话的人,如今坟头草都三尺高了。
沈令月扒着窗沿向远处一个劲儿地张望。
她要把这些人的脸都记下来,回去就找同安公主打小报告。
“燕燕,刚才最左边穿深绿色袍子那个你记住了吗?就他笑得最猥琐了。”
“记下了记下了,我们快回后院吧。”燕宜扯扯她的衣角。
等那些人发现同安公主根本没来,就会意识到自己被耍了,说不定还要折回来找人算账呢。
二人果断开溜,回到后院又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和相熟的女眷聊天八卦,沉浸式体验了一回公主出嫁的全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