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闺蜜嫁进侯府吃瓜看戏(穿书) 第219节

  “嚯,你这个悯恩寺是仿着‘五寺’来建的,还想当第六寺不成?”
  五寺,即大理寺、光禄寺、鸿胪寺、太仆寺、太常寺。
  “父皇若是答应也未尝不可。”同安公主不动声色道:“等悯恩寺的一应事务走上正轨,儿臣愿意接受户部监管,御史台监督。”
  庆熙帝玩笑道:“你干脆让朕拨几个新科进士给你打下手去得了,正好还能多出几个官职来。”
  “我不要。”同安公主立刻拒绝,“安王叔都靠不住,外人就更别提了。再说这抚幼济贫,救助孤寡老幼,按理说应属国母之职……”
  庆熙帝的眼神黯淡下来,暖阁内有一瞬的沉默。
  同安公主把手放上他的手背,“父皇,您平时在宫里宠一宠贵妃也就罢了,女儿也盼着您身边有个贴心知冷热的伶俐人。但这事让她出面不合适,她也没这么大的能耐。”
  庆熙帝回过神来,摆摆手道:“你不用说,这个朕明白,朕还不舍得让贵妃多操劳呢。”
  就如同安公主的奏折所言,有她牵头组织,再加上乐康和宫里另外几个到了年岁的公主,恒王妃、裕王妃几个,都是他的女儿和媳妇,绝对的自家人。
  如此既避免了一家独大,又能互相监督,只要同安公主把稳船舵,就能平稳运行。
  “行,朕准了,你回去再拟个更详细的条陈来。朕再拨给你一块地皮做你们那悯恩寺的‘官署’,把这件事给朕好好地办起来,省得百姓只记得安王的好。”
  庆熙帝很记仇地哼了一声,“他好个屁,也不想想他那些银子都是谁给他的。”
  连做慈善都是虚情假意,活该他没儿子!
  等陆西楼抬着金砖进宫汇报,庆熙帝大手一挥,“一半没入国库充公,一半给公主送去,做悯恩寺的启动金。”
  同安公主心情颇好地出了宫,吩咐女官:“往昌宁侯府送两份帖子,请她们明日过来喝茶。”
  第111章
  接到同安公主的帖子时, 沈令月和燕宜正在澹月轩院子里欣赏一场惊世骇俗的三角恋。
  当事“人”——围脖儿、小白仙、以及侯府的猫猫大王绒团儿。
  没错,小白仙最终还是没有抵抗住烧鸡蒸鸡手撕鸡的诱惑,乖乖被沈令月带回了家, 喜提金饭碗一只。
  而自打围脖儿被沈令月她们带出门玩了好几天, 绒团儿顿觉猫生寂寥, 连平时最爱吃的小鱼干都不碰了,每天的日常就是在偌大的侯府屋顶上来回巡视, 望眼欲穿。
  终于等到围脖儿回来,绒团儿第一时间喵喵呜呜地冲上去,准备大展身手时,一抹雪白轻盈的影子跳下车, 蓬松的大尾巴轻轻一抖。
  “唧呜~”
  绒团儿震惊,绒团儿心动,绒团儿原地翻肚皮,两只前爪爪疯狂开花。
  更加意外的是,对围脖儿的百般讨好都无动于衷的小白仙, 竟然莫名和绒团儿对上了眼缘, 优雅地踱步上前, 一猫一狐碰了碰鼻子,显得十分友好。
  “唧唧!”
  围脖儿抓狂,一个猛冲过来,张开大嘴狠狠含住猫头, 糊了它一脸凑凑口水。
  “喵呜!”
  一狐一猫原地开战,小白仙灵巧地蹿上马车顶, 哼哼唧唧叫个不停。
  沈令月捏着嗓子替它配音。
  “你们不要再打了啦!要打就去练舞室——”
  ……
  因为安王造反不成被抓,那些曾经和安王府往来紧密的人家都风声鹤唳,生怕锦衣卫找上门时。
  侯府却能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安稳小日子, 很难说不是因为这三个活宝天天干架,所到之处一片狼藉,以至于侯府上下根本无暇分心他顾,净追在它们后头收拾残局了。
  “啧啧。”沈令月一边观战一边锐评,“白狐果然是妖孽啊。”
  本来围脖儿和绒团儿就互相看不顺眼,这下更是结大仇了。
  但她想不通的是,绒团儿怎么就了入了仙女的狐眼呢?
  燕宜笑道:“可能因为它们俩都是雌的?”
  这下轮到沈令月震惊了,“绒团儿原来是母猫吗?”
  “你不知道?”燕宜反问,“之前母亲拜托我给猫猫们画像,还给我看了它们的档案册子,上面清清楚楚写着绒团儿为雌性。”
  不得不说孟婉茵绝对是一个合格的资深猫奴,给养过的每一只猫猫都登记造册,上面记录了它们的毛色特征性格爱好饮食习惯,包括梳毛擦耳朵剪指甲洗澡的频率,甚至还有过往病史,养护注意事项等等,十分全面。
  “我一直以为绒团儿长得又大又能打……”沈令月肃然起敬,“原来是猫猫女大王!”
  好家伙,那绒团儿和小白仙究竟是闺蜜情还是故乡的百合花开了?
  狐猫三角恋,不光跨物种还跨性别……
  青蝉就是在这个时候把帖子送进来的。
  “同安公主要见我们?”沈令月收起玩笑的心思,小脸一垮,“她不会也发现了什么吧?”
  之前她们答应帮陆西楼寻找安王藏匿的财产和账本,燕宜就旁敲侧击地打听过,才知道同安公主找过陆西楼,暗示他不要把她们二人的特别之处随便往外说。
  陆西楼当时还觉得很委屈:“我嘴巴紧可是出了名的,京城里那么多人家的阴私龌龊,你看我往外说过一个字吗?”
  沈令月当时就心动不已,老天怎么就没给她一个读心术的金手指?
  那她就能天天跟在陆西楼身后吃瓜,吃吃吃到厌倦……
  “凭我们几次和公主打交道来看,就算她怀疑了什么,至少目前也是站在我们这一边的。”
  燕宜安慰她不要自乱阵脚,一切都等到明天再说。
  翌日,二人出门去了同安公主府。
  “来得正好,尝尝驸马煮的茶。”
  同安公主仿佛无事发生一般,热情招呼二人落座,又介绍:“这茶是用去岁驸马亲自收集的松上雪煮成,清冽通透,微苦回甘,别有一番风味。”
  沈令月心里藏着事儿,捧起茶杯小嘬一口,咂吧咂吧。
  好像跟她平时用井水泡的茶也没多大区别?
  这也就是古代纯天然无污染,还敢直接喝雪水……
  她胡思乱想了一会儿,扬起小脸冲同安公主笑得灿烂,“果然是好茶!”
  同安公主觑着她滴溜溜转的杏眼,扶额苦笑,毫不客气地戳穿,“行了,就知道你喝不出来,不用为难自己。”
  沈令月嘿嘿一笑,又诚恳道:“茶水么,解渴就够了,反正我和大嫂坐了半天的车,正口干舌燥呢,这杯茶来得刚刚好。”
  同安公主原本也不是叫她们来喝茶的,省去无意义的寒暄,她直接将奏折副本交给二人,“看看,你们还有什么新的想法?”
  沈令月和燕宜挤在一块,看得很认真。
  “殿下要将安王名下的济善堂接管过来,还要成立皇家悯恩寺,统一管理?”
  她抬起头,眼睛亮亮的,“这是好事啊。我前几天还担心呢,安王府一倒,以后那么多老弱孤寡可怎么办。”
  虽说安王打着慈善旗号中饱私囊吞了不少银子,但总要做些表面功夫才能糊弄住那么多人。
  可以说他罪大恶极,但不能否认的是,的确有许多贫苦百姓因他而受益。
  “没错,一码归一码,济善堂这一摊子不能因为安王叔废了就垮掉,这也是我请你们过来的原因。”
  同安公主轻握茶杯,对燕宜微微一笑,“每次见你们,总会给我不一样的惊喜。”
  燕宜对上她睿智而富有洞察力的视线,心弦仿佛被某个念头狠狠拨动。
  聪明人之间无需说太多,有时候一个眼神就足够了。
  她同样回以一个浅浅的笑意,“殿下心系苍生,仁爱有大义,我们愿为您尽一丝绵薄之力。”
  同安公主稍稍抬高杯子,仿佛隔空与她轻碰了一下。
  她看向沈令月,身子微微前倾,带了几分问询之态,“我准备请一些德才兼备的女眷共同协理事务,分工监督,阿月可有推荐的人选?”
  “殿下你这就问对人了。”沈令月一下子积极起来,数着手指盘点,“本来郑姐姐是最合适的,但她前不久刚生了孩子,至少要到明年才能抽出身来、”
  同安公主赞许点头:“郑夫人虽然年轻,但身份够重,郑老尚书亲自养出来的孙女总不会差。”
  “还有德懿夫人。”沈令月又道:“您还邀请她去女学讲过课呢。”
  “这个自然,范夫人早就在我的内定名单之中了。”
  “殿下还可以考虑一下我娘,我大姐,和我娘家大嫂啊。”沈令月趁机安排自己人,拍着胸脯保证:“尤其是我娘,她管家理事可是一把好手,还特别有生意头脑呢。”
  同安公主故意逗她:“怎么都是你自家的亲戚?这也太偏心了。”
  “举贤不避亲啊。”沈令月理直气壮,“正因为我了解她们,才敢放心推荐嘛。”
  燕宜开口补充:“殿下,我们所了解信任的大多是身边亲朋好友,但光凭这种举荐之法难免有失公允,还可能错过其他人才。不如采取轮换制,公开招募选拔,凡是有信心能做好此事的各家女眷,都可以前来揭榜报考。”
  沈令月连连点头,“对对,就像云韶女学招生一样,只不过我们这回招的是……办事员!”
  好险,差点就把公务员这个词给秃噜出来了。
  燕宜看她一眼,心领神会,又道:“新科进士还有三年观政期,近距离学习揣摩为官之道。殿下可以面向各家尚未婚配的适龄女子,将她们集中起来,再安排给各位管事夫人打打下手,如此以老带新,教上几年,就不愁将来悯恩寺没有能用的储备人才了。”
  “还有还有,做慈善要想良好长久地运作,不能光指望各家捐款,或是殿下自掏腰包,或是从宫里拨银子,时间长了就会变成一笔烂账。”
  沈令月以前参加校内救助流浪动物的公益社团,还会定期组织义卖活动,设计相关文创产品进行售卖呢。
  她和燕宜齐声道:“……要以商养善!”
  同安公主拍了拍手,对燕宜道:“听说你外祖白家便是在北地与京城之间跑商的大户人家,不知可否写信替我引荐一二?”
  燕宜立刻起身拜谢,“是殿下愿意提携白家,我岂有不应之理。”
  沈令月也忍不住替她高兴。
  白家再有钱也只是商户出身,若是能攀上同安公主这棵大树,以后便是来到京城发展,也不是没人撑腰,可以任人欺负的钱袋子了。
  白家越好,燕燕就越好,她那个便宜爹和黑心继母非得悔青了肠子不可。
  ……
  同安公主有心将悯恩寺事务引上正轨,为了堵住朝会上那些官员挑刺找茬的嘴,一定要拿出一份尽善尽美的方案。
  她是个行动派,这边和二人聊着合适的人选,那边已经安排府中女官上门去各家请人了。
  范青溪是最先来的,先谢过同安公主的赏识,又表示自己最近刚好有空,完全可以胜任这项工作。
  她笑着解释:“宗哥儿被他爹送去私塾了,先生是他的同年,教学十分尽心,还管吃管住,每个月休沐三天。我一个人在家正愁无事可做,若不是公主相召,我都打算给琅嬛馆投稿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