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闺蜜嫁进侯府吃瓜看戏(穿书) 第165节
无声的恐怖在大殿上方悄然弥漫开来,从前到后,一道道眼神交汇,共同传递出一个可怕的消息——
陆东楼!那个男人回来了!
如果说现任锦衣卫指挥使陆声陆大人,行事还有几分顾忌,甚至称得上一句公正仁厚,在朝中人缘颇佳,不太像那种刻板印象里动不动就抄家灭族,玩转一百八十种酷刑的特务头子。
而不幸的是,陆东楼就是一个这样的人,其行事凶戾残暴,手段之酷裂狠辣,简直不像是陆声亲生的。
当年他被庆熙帝调去边关,可以说所有的京官都悄悄松了口气,甚至恨不得在家里摆酒三天。
如今这尊煞神突然回京,不知道带回来多少累累罪状,又有多少户人家再也看不到明天的太阳……
果不其然,庆熙帝刚一露面,首领太监宣布上朝,陆东楼压根没给别人发言的机会,便让人抬上殿来两大筐厚厚的罪状,全是这些年来被漠北收买过的官员名单,包括他们曾收受多少金银、田地、美人,又明里暗里往漠北传递了多少情报,间接造成了多少次战争的失误和溃败。
陆东楼手持死亡名单,念出一个名字,就有一位官员跪下,抖如筛糠,伏地求饶。
没多会儿,大殿上黑压压的人头就少了一半,仿佛割麦一般,齐刷刷地倒了下去。
更有胆子小的官员,还没等庆熙帝开口发落,就自己把自己吓晕的,吓尿的,一股难闻的腥臊之气弥漫开来,熏得其他官员直翻白眼儿,也不敢抬手捂鼻,只能竭力屏息,苦苦忍耐。
庆熙帝沉默着听完这一串长长的名单,哪怕一言不发,无形的龙威恍若化作实质,沉甸甸地笼罩在大殿上空,充斥着山雨欲来的巨大压抑。
他一下一下敲打着龙椅扶手,碧玉扳指磕碰在上面发出脆响,如同催命号角。
庆熙帝面容冷淡地看向下方跪在最前面的老者。
“王竑,是不是很意外?朕明明已经将你闲置多年,为何突然旧事重提?”
王竑跪伏在地的身子又压低了几分,战战兢兢开口:“臣有罪,臣惶恐……”
“你是有罪,你罪该万死!”
庆熙帝怒喝如炸雷,霍然起身指向他,“朕给过你机会,放你回京荣养,只要你安分守己,过去那些罪行朕可以一笔勾销。可你是怎么做的?你是不是很得意,觉得朕老了糊涂了,可以任你欺瞒哄骗,任你在京中勾连上下,依旧将远在千里之外的西北视作你的封地,甚至还放任心腹手下与漠北勾结,养寇自重!”
他抄起手边茶盏,劈头盖脸砸下去。
“无耻叛徒,枉为人臣!别忘了你身上的爵位是从哪来的,是继承自你那战功赫赫,宁死不降的曾祖母!威远伯……你也配?!”
……
朝夕之间,朝堂上天翻地覆。
京城上空笼罩着不祥的阴霾,家家闭户,风声鹤唳,连街上的小贩远远见到锦衣卫那黑红交织的衣角,都要远远地躲起来。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庆熙帝正在暖阁秘密召见吕临、许言和、吕尚书。
他往下走了几步,亲手将吕临扶起,目光掠过他沧桑的脸孔,狰狞的疤痕,满是感慨和叹息。
“爱卿不愧是我大邺之肱骨,你养了一个好儿子啊。”庆熙帝对吕尚书赞道。
吕尚书连忙口称不敢,“老臣愿为大邺,为陛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只求陛下宽宥吕临擅作主张,令他人顶替官职之罪。”
吕临后退半步又跪下,“罪臣不敢奢求陛下宽宥,但请陛下恕言和无罪,他也是于国有功之人。”
“你们二人抬起头来。”
庆熙帝在两张脸上来回打量,忍不住拍着大腿,“像,像极了,简直如同孪生兄弟一般,世间竟会有如此奇事?真是天佑我大邺,为朕送来你们两个能臣干将啊。”
他对许言和欣赏地点点头,“朕从前还当你只是吕尚书的儿子,每每收到‘吕临’奏报,看你将云州经营得有声有色,还会夸一句虎父无犬子,真是没想到啊。”
陆东楼如幽灵一般随侍在侧,突然开口:“陛下将臣派去边关调查军中奸细,幸得吕临大人现身相助,将他过去多年来搜集到的情报主动上交,并在漠北配合臣见机行事,才能有今日之顺利成果。”
“你们两个一明一暗,共同用吕临的身份保家卫国,都是大邺的忠臣!”
庆熙帝:“顶替一事朕不会追究,但此事也不便公开。除此之外,你二人还想要什么奖赏?尽管开口。”
吕临和许言和对视一眼,齐齐跪拜。
“陛下,臣等别无所求,唯有一愿——”
……
“号外号外!”
沈令月一阵风似的冲进九思院,冲燕宜挤眉弄眼,“吕临留任京城的调令下来了,猜猜是什么?”
燕宜忍住笑意,假装认真思考了一会儿,“难道是大理寺卿?”
沈令月鼓了鼓腮,仿佛泄了气的皮球轻哼一声,“肯定是大哥提前告诉你了吧?”
“……没有,他也只是猜测,说这个可能性最大。”
燕宜赶紧把人拉过来哄了几句,“快给我讲讲,你还收到了什么一手情报?”
沈令月又支棱起来了,“当然,可别小瞧我的情报网哦。”
她兴致勃勃和燕宜分享,“吕临授官大理寺卿,正三品——但是我们都知道啦,当这个官的其实是许言和,毕竟他在西北扎扎实实当了十年官,有能力有经验嘛。”
“那真正的吕临呢?他的身份如何恢复?”燕宜问,“还是说……就这么彻底互换了?”
沈令月点头,“嗯,真吕临以许言和的身份入职锦衣卫,任指挥同知,从三品,领西北镇抚司,继续负责边境军情。”
燕宜若有所思,“只比许言和低了半级,那也很好了。”
“哎呀,锦衣卫的官职体系和文官不一样,陆西楼还是四品的指挥佥事呢,能跟四品知府比谁的权柄更大吗?”
沈令月摇头晃脑,一副很懂的样子。
嘿嘿,都是她紧急补课学来的,就等着跟燕宜显摆呢^_^
“还有呢。”沈令月一拍手,“现在京城都在传,说锦衣卫新上任的‘许同知’与大理寺卿吕大人十分肖似,二人仿佛异父异母的亲兄弟,连吕尚书都被惊动了,说这是冥冥之中的缘分。又恰好‘许同知’父母双亡,孤身一人,吕尚书决定认他为义子,以后便当成自家人一般走动了。”
燕宜眸光微闪,若有所思。
“看来吕家还是决定将错就错,从此一个亲子,一个义子,两个都要了。”
她轻笑一声,“吕尚书好精的算盘,他真是去错了衙门,该当户部尚书才对。”
沈令月撇嘴,“可不是嘛,里子面子都让吕家挣到了,还在老皇帝面前狠狠刷了一波好感,这下又能兴旺三代咯。”
吐槽了几句,沈令月突发奇想,“我们去看看青溪姐吧?也不知道她最近一个人怎么样了。”
燕宜也有些意动,答应下来。
她含笑纠正沈令月的称呼,“现在可不能叫青溪姐了,要叫——”
……
“德懿夫人。”
二人来到范青溪家,齐齐向迎出来的女子问了声好。
范青溪一手拉一个,轻嗔道:“外人也就罢了,你们也来打趣我。”
沈令月笑嘻嘻,“怎么说也是一个诰命嘛,以后青溪姐也是能领朝廷俸禄的命妇了。”
范青溪轻勾唇角,“什么诰命,不过是迟到十年的亏欠和补偿罢了,我也不是很稀罕。”
——没错,这就是吕临和许言和商议过后,共同向庆熙帝求来的赏赐。
册封旨意下来那天,吕母也过来了一趟,是替吕家传话的。
“青溪,我知道你不想见那两个混账,但这份荣誉是你应得的。以后你就安心在这里住着,只要你愿意,你永远都是吕家的长媳,宗哥儿的名字也记在吕家族谱上,长房长孙,绝不更改。”
燕宜轻声道:“有诰命总比没有的好,如今你和吕大人还是分府别居的状态,将来就算和离,诰命也不会被收回,青溪姐你依旧是德懿夫人。”
沈令月眨巴眼睛小声八卦:“吕临和许言和……他们有没有来找过你啊?”
范青溪坦然点头,“有啊。”
“那你是怎么打发他们的?”沈令月双眼冒光,期待搓手。
范青溪被她逗得直笑,她也不是扭捏的性子,大大方方道:“前几天许言和来过,说想看看宗哥儿。我问他——宗哥儿是吕临的儿子,你是哪位?”
“结果第二天吕临就来了,说要监督宗哥儿读书。我问他——宗哥儿是你的骨肉吗?他读不读书和你有什么关系?”
沈令月和燕宜齐齐笑出了声。
这一招也太绝了!
二人随范青溪进了内院,竟然听到东厢房中传出宗哥儿读书的声音?
范青溪扬声:“宗哥儿,过来给两位姨母问安。”
房门打开,宗哥儿规规矩矩地走出来,对二人拜了一礼。
“见过沈姨母,见过周姨母。”
沈令月和燕宜都震惊了,这还是那个作天作地的小霸王吗?
范青溪是给他吃了什么灵丹妙药,这么快就脱胎换骨了?
“今天上午都跟先生学了什么?”
范青溪抽查了几句,宗哥儿答得磕磕绊绊,但看得出学习态度还算端正。
她满意点点头,让宗哥儿去后院玩上一刻钟,再回来继续读书。
“多谢母亲,儿子退下了。”
宗哥儿规规矩矩去了院子里,没一会儿传来大呼小叫的玩闹声。
沈令月抚着胸口感慨:“这才是我熟悉的宗哥儿啊。”
燕宜也忍不住好奇起来,问范青溪到底是怎么管教宗哥儿的。
她微微一笑:“我只告诉宗哥儿,若他还像从前那般顽劣不堪,我便与他父亲和离,以后他就要在继母手底下讨生活,再也见不到我了。”
“噗,果然熊孩子也怕后妈。”
沈令月很欣慰,看来这小胖子还算有救?
这样就最好了,还能让范青溪少操点心。
坐在回侯府的马车上,沈令月一个劲儿地嘿嘿笑,笑得燕宜都发毛,问她到底怎么了。
沈令月狗狗祟祟地压低声音:“你说青溪姐最后会选谁?一个是大理寺卿,一个是锦衣卫同知,都是手握实权的高官……不对不对,小孩子才做选择,我们大人两个都要……诶,这是追妻火葬场剧本啊?”
燕宜仿佛能看到她满脑袋黄色废料了,无奈摇头。
“猜来猜去,说不定她两个都不选呢?”
燕宜掀开车帘一角,早春微凉的风轻轻吹进来,她望着街边新生的嫩柳,轻声说:“毕竟她现在是自由的。”
……
晚上裴景淮扛回来一只羊,说是吕冲送他的,最嫩的西北小羊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