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他问了薄倦意很多有关于岛外的事情,比如太衍神宗,又比如大陆内的人是不是都和少年一样皮肤那么白皙。
  “宗门大比就是有很多人一起在打架吗?”
  “师兄……师弟?原来你们称呼人都这么拗口的?”
  阿幸问了很多的问题。
  薄倦意口中所讲述的事情,都是阿幸以前从未听过的,这是他第一次如此清楚地接触到了岛外的世界。
  对一个十几岁的少年人而言,这无疑是新奇而又刺激的。
  “巫神在上,要是有一天我也能去亲眼看一看就好了。”
  “你们一直生活在岛上吗?”这下子是轮到薄倦意好奇了。
  从阿幸的语气中也能得知,他们这些海民似乎是对岛外的生活了解的很少,甚至是从未见过外面的世界。
  阿幸倒不觉得这有什么:“海民的归宿是葬于大海,纳巫说过,我们很重要,镇海洲也很重要,这里必须要有人留下来,虽然我也不知道这具体是什么意思,可我的阿妈阿爸也是这样做的。”
  白崖岛的贸易繁华,然而除了源源不断赶来的商人,岛上的海民却很少外出。
  这其中最重要原因当然就是纳巫的态度了。
  在阿幸的印象里,纳巫总是显得很沉默,他的眉头似乎永远都在皱着,眺望海面的时候,这个老人的眼底也带着满怀的忧虑。
  年幼的阿幸还以为纳巫和他阿爸阿妈一样,都是在为了不能出海而担忧。
  谁知纳巫听见他的话后却是摇了摇头。
  “我是在担心海底下的东西。”
  “海底下的东西?”
  “是啊,一旦它们苏醒,我们就要有麻烦了。”
  -
  海边一栋并不起眼的竹屋内。
  这里是纳巫的住处,作为备受海民尊敬的纳巫,他的住所可以用清苦两个字来形容。
  竹屋的颜色已经在风吹日晒下变得黯淡陈旧,地上只摆放着一些晒干的草药,屋内的墙壁上还挂着描绘有古老的海洋图腾的编织物。
  除此之外,竹屋内的陈设破陋至极,让人难以想象这会是一位受人尊敬的长者住处。
  纳巫跪坐在屋内,他的周身有规律地散落着一些陶瓦残片,以及不知名的鱼骨,远远看上去,整个地面就像是一个有些奇怪的祭坛。
  门外,贝壳制成的风铃被风吹起,发出清脆的碰撞声。
  门内,纳巫从静默的长叩中起身,他看着面前毫无变化的龟甲,终是叹息了一声。
  “天欲不渡,灾厄何息?”
  “海上的风浪又要起了,希望这一次,巫神能再次庇佑它的子民。”
  海上似乎要起风了。
  这一点不仅镇海洲的人有所感觉,身处在中央大陆腹地的望星台上,一群穿着星纹长袍的弟子在注意到天象的变化后,脸色骤然一惊。
  他们快步往宗门内赶去。
  这还是头一次,这些辰星楼的弟子表现得如此失态。
  “速速通知门内长老!天有异象,是为祸劫将至!”
  -
  远在万里之外的从极幽渊,茫茫的大雪覆盖着整片大地。
  这里是被世间所遗弃的地方,伴随着这终年风雪的就只有一片死寂的虚无。
  恶劣的气候条件加上贫瘠匮乏的资源,使这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绝境险地,一眼望去,森冷荒芜的冰原上几乎寻觅不到任何的生命迹象。
  就连最大胆的魔修也不会踏足这处无人之地。
  千年万年过去了,无论大陆内发生了多少变化,只有这极寒的冰原就像是时间被冻结了一样,刺骨的风雪依旧在不停地呼号,终年不化的冰川日复一日,在风雪的笼罩下显得高大、缄默而又无声。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里永远都将不会被打扰。
  然而就在今天,一如既往呼啸的风雪声中似乎掺杂了某些不同寻常的声音。
  它们极其富有规律。
  由远及近。
  很快,声音就变得清晰了。
  “铛——”
  那是铜铃的声音。
  铃声清脆,穿透力极强,哪怕是咆哮的风声也不能将它淹没。
  忽然间,茫茫的雪中逐渐显现出了一头庞大的身影,而在它的身后,还有数道和它一样体型巨大的影子。
  这+是一个规模庞大的象群。
  但它们的样子却有些奇特,这群大象的肢体格外僵硬,眼睛空洞无神,若是有人凑近仔细去查看的话,会发现这这群大象俨然已经没了呼吸和体温。
  它们已经死了,却还在听从铃声的指挥往前走着。
  操控它们的不是别人,正是坐在这群象背上的‘人’。
  说是‘人’,他们却有着和正常人类迥异的外表,高大的身躯,头顶还有着牛羊般的犄角,队伍中无论男女老少,身上皆绘有大面积的彩色图腾。
  结合他们的样貌和冰原的特殊性,不难猜测出这些‘人’的真实身份应该是当年三族之战以后,被放逐到这里的魔族。
  他们自战败以后,就像是流放一样躲在了从极幽渊的深处,上万年来,他们从未再踏足过中央大陆,一直待在这苦寒之地。
  世人早已经把这群魔族给忘记了,就连他们自己也沉眠于冰下,不知山河更替日月轮转。
  队伍中有两个人是最为特殊的。
  他们没有犄角,也不像其他魔族一样,将身上的图腾显露出来,反而用斗篷将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
  *
  其中一人的斗篷下还穿着一身紫色的蟒袍,要是秦悬渊在这里,恐怕一眼就能认出来这人便是当日金银盛宴上和他一样拒绝了各大宗门招揽的南澜国的九王爷。
  而这九王爷如今却收敛了昔日的傲气,对着另一位裹着斗篷的人神色异常恭敬。
  “大祖,前方就是天悬河了,过了天悬河不日就能抵达漠城。”
  而漠城,就是连接中央大陆与从极幽渊的唯一一处通道。
  被称为大祖的是一个看起来有些干瘦的老人,他的面容无比苍老,可奇怪的是他的头发却宛若妙龄女子的三千青丝,柔顺且富有光泽。
  他的地位似乎极高,身上戴满了镶嵌有羽毛和宝石的饰品,光是胸前的项链都有十几重。
  九王爷说话时,他的手里还握着一串骨头打磨的珠链。
  而听到九王爷说的话,老人睁开了双眼,他的眼瞳竟然是一片诡异的死白。
  被这样的一双眼睛盯着,饶是九王爷常年浸淫在宫中见多识广也忍不住心下一憷。
  他屏着呼吸等了一会儿,终于听见一道嘶哑的嗓音在他的头顶响起。
  “不急,我们先去见一个老朋友。”
  说罢,大祖笑了笑,那笑意却阴冷极了。
  九王爷低着头,丝毫不敢问对方口中的这个老朋友是谁。
  ……
  发生在大陆内和从极幽渊的事情并没有影响到与他们相隔甚远的海上。
  从白崖岛出发的船队依旧行驶在一望无际的海面。
  一连好几天,船队都在不停地捕捞着海兽。
  丰收的喜悦让船上的每一个人都喜气洋洋的。
  但有人高兴,却也有人在忧虑。
  金万宝找到了薄倦意和秦悬渊。
  “情况有点不对。”
  他把两人带到了灵槎的瞭望台上。
  谷麟已经先在这边待着了,他的身边还站着之前那位叫阿雅的海女。
  阿雅见两人来了,也不废话,把身前的位置让了出来。
  薄倦意和秦悬渊站在阿雅的位置上,这才意识到金万宝为什么急急忙忙来找他们,又为什么会说情况不对。
  看似平静的海面下,是源源不断正朝他们船只赶来的海兽。
  这些海兽有多少?
  几千几万?
  根本就没办法数得清。
  ——太多了。
  如果是第一次看见这么多的海兽,众人也还会感到欣喜,可他们已经在大海上航行了好几天了,这些密集的海兽群却还是源源不断。
  这种情况显然是无比反常的。
  阿雅更是直言:“海兽一般很少会浮出海面来,它们的体型太大,海底宽阔的空间才是最适合它们的地方。”
  “而且不同种类的海兽往往不会结群,可你们看,这些不同形态的海兽都混杂在一起,其中还有彼此的天敌。”
  海兽是没有灵智的,它们只凭着本能行事。
  一大群海兽混杂在一起,其中高等级的捕猎者肯定会吃掉比它们自身还要低等级的海兽。
  可眼下不管是高等级还是低等级的海兽,它们却全都诡异地游在了一起,这画面就好像是老虎和兔子相安无事,怎么看都怎么荒唐。
  薄倦意对海兽了解不多,但阿雅已经说的很清楚了,他一下子就听懂了对方的意思。
  “你是说这些海兽可能是在逃命?”
  能让老虎和兔子暂时放下欲望和恐惧的恐怕只有一件事情——那就是出现了让它们同时都感到惧怕的东西。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