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不远 第41节

  两个人凑近了些,男人的动作顿了顿,视线相对,有某种情绪蓄势待发,向四周蔓延。
  姚远眼前视线一暗,男人的气息贴近,贴近的一瞬间,头发摩擦在大衣外套上,有细小的电流经过。
  接着姚远的下巴被捏住,温热的唇,熟悉的味道,姚远伸手环住他的肩膀,心跳得厉害。
  姚远的本能和情感脱离了身体,像一只小蝴蝶在翩翩起舞,飞得越来越远。
  这个吻持续了一会儿,商珂退开一点说:“姚远,你想一想好吗?”
  姚远从唇瓣麻到脚趾,她觉得不用再想。
  她在心里说我愿意和你开始一段长期发展的关系。
  窗户上又起了雾气,车里二氧化碳的浓度有点高,大脑分泌的多巴胺也有点多。
  晚上只喝了一点酒却有点晕,整个人轻飘飘的没有着落点。
  一靠近他身体的本能和激素就开始占领高地,他的身体太吸引她了,她想看见他,又不知道到底要怎么做。
  她觉得自己不太清醒,所以她说的是:“好,我想一想。”
  姚远下了车,商珂也从驾驶座那边绕过来。
  冬日夜风很凉,商珂抱住姚远,姚远微微踮起脚尖,下巴放在商珂的肩胛骨位置,脸颊贴着商珂脖颈,能感觉到脉搏的跳动。
  姚远的手穿进大衣环绕在一起,里面是一件很暖和柔软的羊绒毛衣。
  商珂说:“你最近很忙吗?”
  姚远说:“有点,项目出不了货,在车间写了几天代码。”
  商珂说:“说好带你滑雪。”
  姚远说:“再过一段时间吧,好吗?”
  商珂放开姚远说:“上去吧,冷了,我出差几天。”
  姚远也要出差她点点头说:“好。”
  之前碰到过的邻居下车看到楼下站着的两个人,邻居感觉很眼熟,多瞧了两眼,正好和姚远视线对上,他这回说的是:“姚总,男朋友啊。”
  姚远熟练转移话题:“刚下班啊?”
  姚远到家后走到阳台去关窗户,看到商珂的车还在下面,她挥挥手,车子过一会儿走了。
  第53章 解决不了的问题
  姚远早上到公司先看x2y项目的厂内日报, 关键问题已经解决得差不多,剩下的问题打算发货到华达工厂后再说。
  看到审计那边在催期权分配方案,陈若虚不用应莲, 应莲一步也没法走。
  陈若虚上线c-controller软件平台, 仲海明从算法部调到事业部。
  邵泽文的事陈若虚认为丁贺尧负主要责任,姚远不同意动丁贺尧,陈若虚调来许莉拆分了人事部。
  应莲是陈若虚和姚远的第三次人事矛盾。
  姚远要是退一步的话只能把应莲调到战略部来, 应莲过去多年在供应链的积累全部用不上, 姚远只能把这件事情进行搁置,这不是谈判艺术能解决的事情, 解决不了的事情到最后往往只能解决人。
  姚远又在内部差旅平台上买了去东京的机票,做完手上的事情去车间。
  去车间的路上碰到许莉, 许莉过来说:“女性项目经理我们也推了不少简历给事业部,都不是很合适, 商务部董岚刚好想转项目经理。”
  这事还得从x2y项目厂内调试不顺利开始说起, 临近发货,项目经理不敢按期发项目计划给客户, 到了发货时间发不了,这计划一发出去就会引起客户强烈的负面反馈。
  项目计划没发出去客户催计划, 董岚让项目经理蓝蔚回计划, 蓝蔚说没空,董岚说难道我也跟客户说没空吗, 蓝蔚说那是你的事,你自己想办法搞定客户, 董岚说客户要的是交货计划,交不出货是项目经理的问题,我怎么搞定客户。
  董岚和蓝蔚心里都清楚在吵什么, 项目不顺利,谁去承担安抚客户情绪,承受客户压力的角色,谁都不想去干这些吃力不讨好的活。
  事业部成立时间不久,在对中后台的指挥上还没建立一套高效合理的方式,部门之间有不少推脱扯皮,蓝蔚刚跟软件部吵完架,软件平台问题一大堆不肯来车间还捂嘴不让说,一说就说软件平台刚上问题总是难免,软件平台需要时间,项目哪有那么多时间。
  软件部的人叫不动,其他部门也开始抱怨,项目经理调不动资源算什么项目经理,就是一个干协调沟通工作的传声筒,还得哄着人干活,设备问题一大堆给不出计划,给了也完成不了。
  这边他一肚子火气,偏偏董岚撞上来,他说:“你一做商务的,不知道怎么搞定客户你问我,交货计划就是给不出来你催我也没用。”
  商务部负责订单,项目部跟不上的时候,商务部就成了客户的情绪垃圾桶,项目经理不给客户回邮件,客户找商务部,董岚只好在公开邮件上让蓝蔚回。
  蓝蔚看到那封邮件就说我们公司商务部能力太差了,除了做报价模版等着客户下订单还会做什么,董岚说商务部主要工作就是拿到订单,订单一拿到就由项目经理全权负责,现在是项目经理的能力太差导交付不出来当然由项目经理负责。
  蓝蔚说:“我项目做得好,你就能拿到订单,那还需要商务部做什么。”
  董岚说:“要么你去问问周洲,商务部做什么。”
  说是商务部,其实是董岚带一个新人,做得是周洲商务助理的工作,给客户报价,商务谈判,拿到订单。
  董岚的能量要是能带来上亿级别的项目不会在波光科技做商务助理,波光科技和sola的合作是平台对平台的业务,有些私人关系也掌握在高层管理的手里。
  董岚有海外高等教育背景,上一份工作在一家上市公司的商务部,刚入职就被派驻到韩国对接韩国客户,她受不了天天在韩国吃泡菜,平台型业务商务部的工作自主决策空间很小,不需要创造力,新人进来很快能上手,她离职回国,刚好波光科技招人,她面试的是项目经理岗位,想转做运营。
  公司当时急着招聘商务,董岚的形象气质好又有做商务的经验还是留学背景,就让人事劝董岚做商务岗,董岚来了公司答应先做商务,提了条件做满两年她可以内部转岗。
  刚好项目部在招女性项目经理,董岚提出来要转运营岗,平台型业务商务部门没有纵深发展的空间,在这个行业她只能横向拓展范围。
  周洲不知道董岚前面的故事问为什么,董岚说她现在的工作vivian也能做,她想往平台型业务运营管理方向发展,周洲说非技术背景职业生涯发展就两个方向,开疆拓土做大销售,统筹全局做运营管理,不反对她转岗转换思路从不同角度看问题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让她把手上工作交接出来。
  董岚把手上的报价工作模版化,设计了报价方案和流程,手把手带新人,又向周洲申请了一个名额,多招了一个商务,带着两个人把日常工作重新过一遍直到能独立报价谈判。
  董岚的转岗申请发给周洲,周洲批了以后转发给人事。
  许莉看到董岚的转岗申请,第一反应就是可以交差了,刚好看到姚远就把这个事情汇报给姚远。
  姚远说:“知道了。”
  姚远进了车间看到了董岚,整个车间里只有董岚一个女性,很显眼。
  董岚调进了项目部蓝蔚带她,蓝蔚这边项目焦头烂额,董岚没有运营经验也不懂技术,他没好气说:“你一个外行非来干这个活干嘛?没苦硬吃?”
  董岚不说话,就是站在旁边看蓝蔚在干什么,蓝蔚走到哪跟到哪里,晚上回去再把项目的需求,方案,交期,问题全部重新梳理,她自己梳理一遍再和现有版本比对,看两者细节差异。
  过了几天蓝蔚很烦,让董岚去做跑腿的活,一会儿请人来开会,一会儿给客户写邮件催东西,都是些细枝末节的杂活。
  两个人在不同部门的时候配合还算默契,董岚调过来之后,蓝蔚只觉得麻烦,连派杂活给她都嫌烦,觉得董岚的唯一作用就是花瓶,想通了之后就让董岚负责和客户沟通,蓝蔚让董岚把计划发给客户,董岚说这个计划发出去做不到怎么办。
  蓝蔚懒得解释说:“让你发就发,哪那么多废话。”
  董岚在商务部的时候让蓝蔚发计划,蓝蔚不肯发,董岚到项目部蓝蔚让她发计划,董岚更新了计划,还有很多技术问题,她更新的计划并不能保证时间,这些技术问题她看不懂,连工业部件名字和实物都对不上。
  蓝蔚不肯带董岚,董岚靠自己的理解摸索怎么做项目运营进展很慢,进入一个死胡同,技术问题她不懂,不懂技术问题就做不了方案解决不了问题也运营不好项目。
  她一个非技术背景从零开始的项目经理怎么才能在项目部立足,不仅立足还要发挥出自己的长处?她不知道,
  现在项目部里的项目经理都是技术背景,讨论起技术问题的时候眼里有光,技术上的东西她肯定是干不过这些理工科背景的项目经理,有没有技术能力不行却很强的项目经理呢?她没找到模版,也没办法模仿。
  仲海明看到姚远过来说:“算法问题基本上都解决了,软件平台小问题还是多,不影响使用,我们准备先发货。”
  姚远说:“辛苦。”
  仲海明说:“蓝蔚和我去华达现场,小磊留在厂内。”
  姚远说:“董岚呢?”
  仲海明没把董岚当成能用的人,姚远这样问,他想了一下说:“董岚去现场不太方便,就留在厂里吧。”
  姚远说:“迟早要去现场。”
  仲海明说:“也是。”
  仲海明懂姚远的意思,不过仲海明自己没有管理女性工程师的经验,算法部门全男性,到了项目现场后,男工程师吃住抽烟都在一起,讨论问题都挤在酒店房间,突然多了个女项目经理多少有点别扭。
  姚远也去现场,但姚远不一样,技术能力和身份地位在这里,已经强到忽略性别,大佬在现场能解决其他人解决不了的问题,得听她的,大家没意见。
  董岚能做的活哪个男项目经理不能做,为什么要用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女性项目经理,仲海明觉得自己不算歧视女性,只不过人天生就有差异,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路。
  这条路早就在出生的时候就定了一大半,涉及到出生的地区,性别,家庭,阶层,天赋,后天能改变的部分很少,董岚的背景在这个行业做商务就很合适,实在没必要浪费时间重新挤到一条不适合自己的赛道。
  姚远说:“传感器问题没解决之前先把设备速度降下来。”
  仲海明说:“我来安排。”
  姚远出了车间回去收拾行李,一个电脑包,一个登机箱,司机送到上海机场。
  到了东京过安检到出口就看到举着牌子的接机人,车开到rv总部,一家做工业部件传感器的公司。
  这家公司全球销售额200亿,东京总部2000多人,净利率22%,对比sola inc净利率24%,波光科技x2y项目净利率15%,华达工厂的净利率3%。
  净利润率直接反应sola主导的消费电子产业链分工模式,sola有绝对优势地位收割产业链主要利益,美德日国家提供高精尖的工业部件和设备次之,国内工厂提供廉价劳动力的生产制造工厂人最多利益最少。
  rv在全球有40多个国家200多个办事处,这是一家非常国际化的公司。
  波光科技也曾经试图把工业检测标准设备产品推广向欧美海外,不满足欧标和美标要整改是小事。
  实际上还是波光科技的产品在欧美市场产品关键指标竞争力不强,海外品牌的影响力几乎没有,这条路没走通。
  波光科技的sola业务净利率15%维持不了多久,sola供应链随着国产化进程,会引入越来越多的供应商,为了抢到订单,一定会不停的退让利润形成内卷局面。特维智能早就看破了这些,他想在竞争不激烈的时候做高价格赚一笔。
  陈若虚说姚远维持不住合理净利率的局面,这是事实,姚远无能为力,波光科技太弱小无力改变行业的游戏规则,特维智能的做法从生意上来说是最优解,姚远也知道,姚远的底线是她不率先破坏规则。
  参观完rv的办公室和工厂,在rv的实验室里姚远和工程师一起讨论了目前在波光科技设备应用实际碰到的问题,rv那边在姚远到来之前就已经在实验室验证长短期的解决方案。
  这家历经40年的公司对市场反馈需求的响应速度和灵敏度让姚远由衷地佩服。
  姚远不经想到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不到3年,非常残酷的现实,到底什么样的民营企业能穿越长周期?
  姚远又看了rv传感器的最新技术,山治说前期价格高,产量大到一个量级价格就可以降下去。
  讨论完技术问题,到了晚上,山治请姚远去东京湾浜离宫南环海大道的餐厅,恰好东京湾有烟花大会。
  餐厅在高层建筑里,临湖就几个位置,独占地利。
  窗户外面是蜿蜒的东京湾,霓虹闪烁海风徐徐,城市和海洋交融的美景。
  远处大桥如同一道绚丽的彩虹横跨海面,梦幻璀璨。
  这个场景多少让姚远想起上一次在外滩吃饭的场景,她打开商珂的微信对话框。
  对话框停留在商珂发的股改完税案例,审计和券商进入波光科技四个月在合规整改还没进行到这一步。
  她早上收到这条信息还没来得及打开看,拍了张大桥烟花照片给商珂,又发了一条信息。
  “在这边吃饭,想到你。”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