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院内静悄悄的,唯有文玉和太灏的脚步声交叠着,文玉神色匆匆,仓促中带着一丝急切。
阿婆伴随着哐当的推门声,文玉毫不犹豫地跨将进去喊道。
太灏虽不知她为何如此着急,却仍是跟上来关好门页,而后伴在文玉身后三两步的距离。
文玉的目光极快地扫过室内
陶罐已被挪到了灶台上,蒸腾而起的水汽从半掩的盖子边上钻出来,氤氲出丝丝雾色,而原本支起来的煮汤的柴堆没了明火,只剩下一堆红得发亮柴星子。
文玉心中微动,复又唤了一声,阿婆?
诶话音未落,便有人应了声。
而后一阵脚步匆忙,阿婆抱着汤碗汤匙从橱柜后头转了出来,见文玉二人穿戴齐整她眼睛明显亮了亮。
真没想到,你和你家郎君穿这衣裳竟如此合身,倒像是量体裁衣一般。阿婆颇为满意地将文玉和太灏二人看了个来回,一面看还一面频频点头。
不过是后院闲置的衣裳,能穿出这样的效果,还真是叫她吃惊。
这个文玉附身环视自己一遭,又顺带撇了眼旁边的帝君,囫囵地应下,是,还得多谢阿婆,否则我二人非得冻坏不可。
这衣裳不知是不是宋濯安排人放在此处的,不过穿都穿了,待她回去再问过宋濯便是。
只是,这阿婆怎会对衔春小筑里头的情形这般清楚。
文玉面上带笑,与这阿婆你一言我一语地搭着话,却并不急着盘问些旁的什么。
谢什么?不必谢!阿婆口中说着话,手上动作也并未停,待喝些热汤,才更加暖和呢!
她将方才收拾出来的汤碗摆开,为文玉和太灏各盛一碗,又转身在火堆里添了些新柴
那将熄的火焰再次跳跃起来。
文玉连声道谢,而后捧着汤碗围着柴火坐下,可不知想到什么,便又将身子往后挪了挪。
她这一举动落在太灏眼里,他虽有些不知缘由,却依样挪动坐在了文玉身边。
文玉轻吹着热气腾腾的汤水,这样近的距离她能嗅到其间的鲜嫩香甜,比方才盛在陶罐之中更甚。
旁的不敢说,倒比她的孟婆汤香得多得多。
犹豫间,文玉小啜一口鸡汤,热乎的感觉登时便游遍全身,她忍不住耸了耸肩。
还没顾得上请教,阿婆如何称呼?
还在灶台边上忙碌的阿婆回身与文玉对视一眼,并未停下手上的动作,乐呵呵地答道:我?老婆子我姓竹,你就叫我
竹婆婆?文玉试探着接话。
阿婆思索一瞬,不知在想些什么,不过很快便肯定地颔首,算是认下了这个称呼,嗯!就叫这个!
说话间,二人越发热络,叫静坐一旁的太灏倒像是被隔绝在千里之外的冰川雪原上,难以融入文玉与这位竹婆婆之间。
文玉笑眼盈盈,捧着汤碗继续喝了好几口,竹婆婆,你煮的汤真好喝。
你这女娃,嘴甜得很,惯会哄我这老婆子开心。竹婆婆笑着摇头,同文玉打趣,但我看你那郎君倒是一副难以下咽的样子呢。
虽知道她不过是玩笑话,可文玉还是下意识地看向身旁的太灏,原本想开口问,可当着竹婆婆的,她又不好如何称呼帝君,便只以眼神询之。
许是方才竹婆婆添的柴太过多了些,眼前的火燃得实在太旺,太灏面上一热,眼睫也忍不住极快地闪动了两下。
见他呆若木鸡的样子,也不知有没有仔细听她与竹婆婆的对话,文玉心中直犯嘀咕,几番纠结之下,还是准备稍加提醒。
可这声夫君,她实在叫不出口。
幸而,不待她有所行动,太灏两指捏着汤碗边沿,飞快地送至唇畔尝了一口,而后面色古怪地看向文玉
倒像是讨要奖赏似的。
真稀奇
她怎么会有这种莫名其妙的想法文玉在心中抓着自己猛地晃了晃,恨不得将其尽数抖落出去。
是很好喝。太灏微微颔首,肯定地答道。
他不喝,是因为他早已休粮辟谷,即便是数万年前也是或者餐风饮露的日子,并不用人间的食物。
可见文玉君对这些吃食,似乎还是兴趣浓厚,并未因飞升而断下此好,令他倒有些好奇了。
文玉的眼神飞快地掠过太灏,并未接他的话,而是转回脸继续喝汤。
这帝君还真是不食人间烟火。
哈哈哈哈竹婆婆笑声爽朗,挥手同文玉二人招呼着,好喝就多用些,这儿还有的是呢!
自然。文玉点点头,状似不经意地问起,不过竹婆婆,这鸡子你是何处打来?上来时我见山中并没有什么雀儿鸟儿的,想来野味并不多罢?
这个嘛竹婆婆抬手换了另一只更深些的汤壶,将陶罐中的食物匀了过去,这不是我老婆子打的,是
竹婆婆话音一顿,而后转过头来与文玉神神秘秘地说道:是小仙师打回来的。
小仙师?竹婆婆话音未落,文玉便稍提高了音量追问道。
什么小仙师?她竟不知如今后春山中除了她师父句芒君以外,什么时候多了一位小仙师。
文玉抽空瞄了一眼身旁的帝君,她自踏入这后春山,并未感知到什么别的气息,若真是仙师,她理应能察觉到对方的存在才是。
不知帝君是否有所感应。
可太灏眸色淡淡,在听到竹婆婆此番言论之时并未有什么特别神色,文玉一时也有些拿不准。
是啊,女娃。竹婆婆压低了声音,较之方才更加小心翼翼,近来江阳府不太平,想来你也该听到些风声。
文玉眉心一拧,眼中有转瞬即逝的讶异。
看来竹婆婆虽远在这后春山中,却对江阳府现如今的情形很是了解。
是文玉说话犹犹豫豫地,摆出一副担惊受怕的模样,我与我与郎君远道而来,本是想到这后春山中的梧桐祖殿祈愿,可临到了江阳,才听到些
文玉咬紧牙关,总算马虎将她与帝君这古怪的关系盖过,编了个由头与竹婆婆攀谈着
至于听到些什么,文玉适时地隐去不谈。
有些话未必要说尽,留有一丝余地,才令人无限遐想。
原来是外乡人竹婆婆忽然变了面色、满脸心疼,真可怜,撞上如今这样的时候。
竹婆婆,你可知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文玉趁热打铁,暗地里观察着竹婆婆的神色。
既然可怜她,不如将知道的都告诉她。
那就说来话长,江阳府眼下怕是乱成一锅粥了。竹婆婆摇摇头,似乎想起了什么,不过此处有小仙师坐镇,你与你家郎君大可安心,不会有事的。
这文玉默默地扫了一眼帝君,在彼此的眼中都看到些了然。
这竹婆婆看似什么都说了,其实什么也没说。
这院子又大又宽敞,你二人用过饭就暂且在此处安置住下,待过几日安全了再下山去罢。
竹婆婆不似有伪,只一心宽慰着文玉和太灏,仿佛生怕她担惊受怕,说话做事处处透露着长者的慈爱。
文玉显然也有所察觉,但却仍是不死心,犹豫道:可是,我二人还未能到梧桐祖殿祈愿,又如何能下山去呢
在短暂的思考后,竹婆婆似乎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视线在文玉和太灏之间打量一圈,忽然生出些恍然大悟的笑意,你二人不会是求子嗣罢?这山里供的是春神娘娘,可不是送子娘娘。
什么?文玉险些拔高声量,险些破了音,竹婆婆你、咳咳咳。
她原本双手捧着的汤碗几乎要飞将出去,身侧的太灏反应极快地将其拦下搁在一旁。
方才他试过,这汤刚盛出来可以说是热得烫人,若是伤着便不好了。
可即便是这般的道理,太灏看着自己比思绪还先一步动作的右手,还是觉得有些
简直不可名状。
与此同时,文玉俯首看着空无一物的掌心,缓慢地缩了缩指尖,而后干脆收了手。
莫名的气息在二人之间涌动,也许的柴火燃烧的热浪,也许是汤水氤氲的雾气,文玉说不清楚。
哎竹婆婆叹息一声,对身后的这一切毫无察觉。
待她收拾妥帖灶台上的汤碗汤匙,捧着那只大汤壶转过来,劝道:那梧桐祖殿近年来不似从前灵验,我看你二人不去也罢,还是尽快归家再另寻旁的庙宇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