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洗砚适时插话进来,却意外地解了文玉最后一丝担忧。
  隔着几级石阶,文玉目光深深地凝望了宋凛生一眼。
  这世上的事,本就不尽如人意,就好比她原本不想离开宋凛生半步,想终日护他周全,可现在她却因着现实因素主动要求分头行动。
  只不过,他们是为同一件事的不同面而奔忙,这样,就已经很好。
  就像是约定好似的,文玉和宋凛生没有再多说半句话,两人各自转身,一人入府,一人出门,在宋宅门口的同一条路上走向两头
  第59章
  江阳府,是夜。
  洗砚领着文玉在城中穿梭,疾步而走,两人一青一蓝的身影倒映在长街上,叫月色拉得老长。
  看月色约莫已过了后半夜,不多时便要天亮了,当街纵马本就不妥,更何况是人皆酣梦的夜里?是以文玉和洗砚两个也不曾骑马,只加快脚程向江阳城外而去。
  洗砚。文玉出声唤道,她好似想起了什么。
  啊?文娘子。
  洗砚的脚步丝毫不敢慢下来,他虽不十分清楚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可是阿沅他是认得的,深更半夜阿沅竟然浑身湿透地倒在了宋宅门口,这横竖看来都不是什么好事。
  他快步走在前边,在文玉前头半步左右,听见文玉的呼唤,洗砚连忙应声。
  上回你家公子叫你去送阿沅回家,可看见他家是个什么情况?
  关于枝白的栖身之所就是阿沅的家一事,说到底也只是文玉的推测,她并没有十成十的把握,只是上回在后春山见枝白娘子的时候,听她说在城外的一处破庙栖身,之前阿沅也说住在城外的庙里来者。
  就是不知这江阳府城外,除了后春山上的梧桐祖殿也就是供奉她师父苟芒神君的庙宇之外,拢共还有几座庙宇。
  那实在算不得是阿沅的家,只能勉强说是个能避风雨的地方。洗砚斟酌着,尽量将先前见到的情形用中肯得当的词句描绘出来。
  那里是处没落了的庙宇,疏于打理,是以有些破旧,里边儿挤着十来个阿沅一般大小的孩子
  早先送阿沅回去的时候,许是时候不凑巧,倒也没见到那么多孩子。倒是上回公子遣他去送衣物,他那几日又忙的很,直到落日时分接近夜幕之时才得空去了一趟,正正好遇见那帮孩子围坐在火堆旁取暖、夜话,这才叫他看见。
  没落的庙宇?文玉疑惑地出声询问。
  那是处庙宇她是知道的,只是怎会是处没落的庙宇?
  人间修筑庙宇道观,在请神入主,以香火供奉,祈祷能得神仙庇佑,这是凡人历来就有的习俗。
  就好比后春山上她师父句芒君的梧桐祖殿,江阳百姓以香火供奉春神,她师父也时常躲在那春神像后头倾听凡人的烦恼、心愿,尽力帮他们实现。
  因而她师父也得了有求必应梧桐殿的美称,闻讯而来的游人香客便更是前呼后拥、络绎不绝,除开江阳府的百姓,还有不少人远道而来只为祈愿。
  这样一来,梧桐祖殿的香火便更加旺盛。
  不知洗砚所说的庙宇是在哪路神仙的名下,怎么会沦落至此,以至于洗砚竟用上了没落二字。
  文娘子,你有所不知洗砚步履不停,并没有因为同文玉说着话便慢下来,显然也为枝白娘子一事忧心不已,江阳府从前供奉的神仙除了春神娘娘之外,还有一位后土娘娘。
  文玉眉心一跳,后土娘娘?
  相传她与春神娘娘同为上古五地之神,又是私交极好的姐妹。春神掌管人间草木,后土守护三山五岳,都是极受人敬仰的女神仙。洗砚记得,在他少时,后土庙和梧桐殿都是香火极旺盛的庙宇。
  除了这个私交极好的好姐妹文玉有些不置可否之外,其余的部分她倒是听说过一些。
  从前她在春神殿叫师父押着诵读那些经典时,曾看到过有关五方之神的记载,她师父木神句芒君和金神蓐收居于东西,火神祝融、水神共工分列南北,而镇守中央之地的,便是洗砚提到的这位后土娘娘。
  照说后土上神位居中央、统领四行,其身份地位应是高于她师父句芒君,更何况她师父乃是男身,怎会与后土君成了私交极好的姐妹。
  文玉心中腹诽一番,果然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凡间流传的神仙故事、精怪轶闻,果真是半真半假。
  那后来呢?
  既然都是受人景仰的女神仙,又是如何演变成今日这样,一人端坐香火旺盛的后春山上,一人却日渐衰微,逐步没落?
  早先后土庙和梧桐殿的香火那时平分秋色、难较高下的,后来不知怎么的,民间盛传后土庙失了灵,后土娘娘气极出走,不再庇佑江阳。
  洗砚眉头一皱,显而易见的疑惑爬上眉梢。
  再加上梧桐殿的春神娘娘一向是有求必应,百姓自然就更偏向上后春山去向春神祈愿了,后土庙逐渐式微,也是在所难免的事。
  洗砚企图将记忆中的后土庙同他前些日子去看阿沅瞧见的场面联系起来,却怎么也无法将其重叠到一处。
  只是我也没想到,我随公子一道迁至上都也不过十数年而已,后土庙竟然已是如此境地
  洗砚的脸上尽数是不可置信的神色,落在文玉眼里,也叫她感慨万千。
  她在东天庭也只是从书中看了些关于后土上神的描写,那只言片语不足以叫她能对后土上神留下什么特别的印象,更何况她们从未碰过面。
  一般来说,凡人供养神明,神明自然也该反哺人间。就像她师父,年年开春,她师父便游历人间、不论是春耕播种还是别的什么心愿,只要不扰乱人间秩序,她师父必定出手相助,顺道积攒功德。
  这位后土上神不知是怎么回事?既然受了香火,怎可对凡人的祈愿充耳不闻、仿若未见。
  现下后土庙的情形,她到底知是不知?
  文玉打定主意,待枝白娘子的事解决之后,她必得抽空传讯给师父,或是亲自回一趟春神殿,叫她师父同后土上神说道说道此间情形。
  她心下尚在盘算后头的事,便听得洗砚的声音再度响起。
  文娘子!你瞧!
  洗砚的步子渐缓,直至停下,他在先于文玉三两步的位置站定,抬手向前方指将过去。
  天边翻起雾蒙蒙的白光,日光熹微从云层之中钻出来,投射在无边的大地之上,倏尔又爬上庙宇破烂的房梁,从屋顶的瓦缝儿之间漏下去
  文玉抬眼看去,看到的便是这幅景象。虽隔得有些距离,文玉却依稀能看清在日头照射下飞舞其间的尘土,漫漫扬起、久不平息。
  是尘土的热闹与喧嚣,也是后土庙的孤寂和衰老。
  她原先想过,没落衰拜的庙宇总该不是富丽堂皇的样子,只是文玉想不到,竟会是眼前这了无生气的景象。
  天界众神,不可能每一位都如同她师父句芒君那般受人尊崇,享有人间最旺盛的香火。
  这其间自然不乏无心功德、法力不足或是逍遥世外、不问人间的仙家,更何况凡人祈愿历来都有选择,财神殿前踏破门槛、姻缘庙内喜笑开颜便是缘于此。
  因而,势必有门庭冷落的庙宇和受人遗忘的神仙。可即便如此,就文玉所见过的庙宇道观来说,其总是与神仙气运有所连结,只要神力充沛,庙宇也不至于衰落。
  实在不行,自个儿捏个诀洒扫一番也是有的,就当全了自家的脸面。要知道,神仙当中也不乏好面子之人嘛。
  这位后土娘娘,竟然能眼睁睁见着自己的庙宇落魄到只剩个木头架子,也不出手修一番。
  依照文玉所想,要么这位后土娘娘着实是超凡脱俗,不问人间事、只做逍遥仙;要么就是其受了什么难,神力衰微,已无福泽可滋养庙宇、庇佑世人。
  文玉心中一惊,若是如此,她得赶紧将此事上报给师父,请他定夺才好。
  这便是那后土庙,也就是阿沅同他的姊姊弟弟栖身之处。
  说话间,洗砚领着文玉继续前行。他们走了没几步,不过转个弯儿的功夫,文玉同洗砚两个便到了后土庙门前。
  远看只觉残破衰败,近了瞧瞧却也还算得上整洁,一看便是有人生活居住的模样,台阶上更是一抹青绿也无,叫人踏得生出白光。
  文玉散出灵力去探寻枝白娘子的踪迹,同为草木精灵,况且前不久才见过面,文玉很快便感知到她确实身在后土庙中,只是气息极弱似有若无
  按说只要有门便是人家的居所,该是非请勿入的,只是此刻文玉顾不上敲门,她的一颗心像是浮在飘泊不定的空中,一把利刃高悬于顶,不知何时就会忽然落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