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6章

  不大的山村,就有四五户在修新房,而且修建的都是砖瓦房,还有不少新修的砖瓦房,证明这个村的村民,都在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勤劳致富。
  钱春花扭头撇了撇嘴,他们这些农二哥跟地里的庄稼差不多,只要老天爷肯赏饭吃,别三天两头的换着花样搞事,风调雨顺的,庄稼自然就好。
  徐书记也笑道:“林主任,国家政策好,分下来单干后,每年收的谷子交完公粮,剩下的细粮加上粗粮,大伙儿不管咋吃都吃不完。
  红苕、苞谷不值钱,大伙儿还得种点经济作物,才有钱补贴家用,翻修房子给娃讨媳妇、给姑娘置办嫁妆。
  不瞒你说,连我家前年也开了一片荒山地种草药,一年下来的收成的确比种红苕、洋芋强,今年我又种了几亩地的艾草。
  明年端阳节前后割一茬卖高价,下半年还能割两茬,价钱虽说低一些,但也比种洋芋红苕强。
  用村里人的话说,种艾草是懒人庄稼,不用年年翻地,年年下种,只需要撒点肥土,一年就能收几茬卖钱。”
  林主任听后说道:“你们村的确比别的村村貌好,村里的新房屋也比别的村修建的多,证明提倡科学种地,勤劳致富是对的。”
  徐书记接过话头,“林主任,周怀安这个年轻人,以前是我们村有名的懒汉二流子,家里以前还是我们大队的贫困户。
  自从分田到户,这孩子像是换了个人,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摆脱懒惰思想,还带领村民走上了脱贫致富路。”
  林主任见徐书记和周大田都帮着周怀安说话,提醒两人道:“国家出台政策鼓励广大村民走科学致富,勤劳致富路。
  但前提是不能占用良田,破坏粮食生产,影响公粮交付。你们村领导要起到监督的作用,如果发现有占用耕地的情况,要督促他们铲除整改,屡教不改的就把地收回来重新分配。”
  周大田忙打包票,“林主任你放心,他们家的情况我都实地查看过的,村里分出去的田地他们都种着粮食,用来种植草药的都是他们承包下来的荒山地。”
  说话间一行人就到了小树林,看到一排新房和硬化过的路面时,林主任和同来的人对视了一眼。
  觉得富牛村可以当作典型例子,让别的村也来看看,他们村的村民是怎么在短短的三年时间,就大变样的!
  看着水沟两边金黄一片的洋姜花,林主任叹道:“太好了,到处都干干净净的,这样的农村生活,连城里人都喜欢。”
  马春花笑道:“干部同志,这是洋姜,嫩杆子割了煮来喂猪,土里长出来的洋姜可以腌着吃,也可以晒干了煮猪食给猪吃。”
  林主任赞道:“这个植物好,既有观赏价值,也有经济效益,值得广泛推广。”
  一群人到了周怀安家后山,周大田指着后山的药田说道:“林主任,前年这里还是一片荒山,都是石头,连树都没几颗,周家用了三年的功夫,就把这片改造成这样了。”
  林主任两人站到篱笆墙边,看着里面规划的整整齐齐的药田,好奇的问:“他们种的都是些啥草药?还有那个,好像是臭牡丹吧?”
  周大田笑着说:“正是臭牡丹,这样一大片开的还挺好看哈!其他的大多都是一般的草药,紫花地丁、蒲公英、车前草……一年能收两季,我们也有跟着种。”
  林主任惊讶的问:“臭牡丹也是草药啊?”
  周大田点了点头,“是,周怀安爱人是德生堂老王医生的徒弟,杨全清的大女儿,草药种子都是她带着我们采集的。以前听她说过,根和叶子的作用还不同,具体能治什么我就不清楚了。”
  马春花接过话头,“大田书记,我晓得它们啥作用,小王医生说臭牡丹的根可以治风湿关节疼痛,头昏头疼。
  臭牡丹的叶子,可以用来治疗关节炎、湿疹以及痔疮和牙疼,根晒干后还可以炖鸡、炖肉吃。上次小王医生跟春燕妹妹一起来,还帮我们看病呢!”
  林主任看着地里的草药,“不错,原来带着你们开荒种草药的人,还是王医生的徒弟教出来的,那这些草药就不会白种了。”
  不说王家爷孙的医术,人家那关系都到省城了。他这才明白,周怀安为啥能带着大伙儿种草药卖,还能帮省城的老板收山货。
  这时,杨春燕和周父、周母还有周怀荣几个都过来,故作不知询问情况。
  周大田说了一下情况,“你们带我们去看看,村里分给你家的那些山地的耕种情况。”
  “好!”周父带头朝水沟那边走去。
  一行人一路过去,周大田把自家的药田也指给林主任看了,走过高大爷家的地时,见他家也种了几亩艾草,再过去就到了周家开出来的山地。
  杨春燕见来的两人穿的黄胶鞋,衣服裤子也洗得有些发白,走在狭窄的田坎路上,速度跟大伙儿差不多。
  觉得还是这年头的干部好,不摆官架子,说话做事也接地气。不像后世那些下乡的,走在田坎路上摇摇晃晃的,看得人心惊胆战,生怕就掉下田去了。
  周父指着那些长势良好的艾草说道:“干部同志,我四个儿子,一共就分到八亩山地,其他全是我们一家子开荒开出来的。
  这些地今年种的苞谷、高粱,今年天干收成很差,二十多亩地,收的苞谷还不够交公粮的,兄弟四个最后去买了一千来斤才凑够了的。”
  钱春花想到花钱买的苞谷,还有些心疼,“今年哪家没买苞谷籽,多亏这两年有地方卖山货和草药,大伙儿手里才有两个余钱买粮食,不然的话,连公粮都交不起。”
  林主任在农业局主管农村事务,晓得今年天干,“你们说的这个情况我们也晓得,今年确实不同以往,天干的时间较长。
  我们去过好几个村,你们附近这几个村还算好的,有些不靠河、水源少的村庄,到现在连公粮也没交上。
  我们也上报给粮食局了,给他们适当减免一些任务减少一点负担,大家一起克服一下,度过难关就好了。”
  周大田后悔的看了徐书记一眼,觉得亏了,早该去找上级领导哭哭穷,减免一点任务。
  徐书记瞥了他一眼,早就该这样了,今年这么好的机会,已经错过了,他们可不想再像今年这样来一次。
  钱春花就直接多了,“林干部,我家买了两百多斤苞谷籽交的公粮,粮站能不能把钱补给我们啊?”
  “……”林主任迟疑一下,“交上去能不能退补,我不清楚,回去我让人去帮你们问问。”
  第837章 853:教孩子
  钱春花听后自是连连道谢,大干部有这样的态度,她就很满意了,现在不比以前,红兵跟着老幺去收草药,光工钱就是几百块了,还不用说收菌子、草药,挖块菌赚的那些。
  现在他们家就等着小芳把老二生下来,交了罚款,把孩子的户口上好,也修一栋像老幺家那样的院子。
  周父带着林主任、徐书记一行去看了自家的红苕地、洋芋地,证明自家的八亩地,还老老实实的种着庄稼,没用来种经济作物。
  周大田还把他们家夸奖了一番,说他家的地种的好,洋芋、红薯的收成比他家好多了。
  林主任一行见他家没把田地种别的,说了一些鼓励的话,满意的跟着徐书记他们走了。
  上头来的人都说没事,跟着周家种草药的村民也都放心了,都各自散了回家。
  看着林主任一行走远,周父悬着的心落到实处,看着地里那些长势正好的艾草,笑道:“幸好种之前去问过大田,没把这几亩地种上,不然就麻烦了。”
  李秋月高兴的拉着杨春燕,“这下好了,以后就可以安安心心的种草药卖钱咯!”
  钱春花也替周家人高兴,“幸好,我都替你家捏了一把汗。”
  “多谢老姐姐!”周母感激的拉着她的手,看着帮说话的马春花,“小马,谢了哈!”
  “谢我们做啥,我们也跟着你家种了不少呢!”钱春花和马春花同声说道。
  周家一行原路返回,李秋月想想说道:“钱婶,你消息灵通,回去帮忙打听一下,到底是哪个黑心烂肺的去举报我们的?”
  钱春花撇嘴,“还能是哪个?我看八成是熊老幺那龟孙干的。”
  马春花摇头,“应该不是,我看周素芬带着熊老二家的两个娃也种了不少艾草。”
  “那又咋样?熊二的儿子又不是他儿子。”钱春花看了看走在前面的周父爷仨,一脸八卦的说,“听说,熊老幺不能生,他老婆回娘家了。”
  马春花压着嗓门,“难怪那天下午,我看到他老婆拉了一架子车东西走了。”
  “连东西都拉走了,肯定就是熊老幺查出来有问题。”
  杨春燕听着几个女人歪楼歪到了熊老幺能不能生的话题上,也觉得奇怪,上辈子熊老幺是有一个孩子的,这辈子没了,那就是他应得的报应,在这一世才应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