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7章

  “都是我喜欢的,先把篷布解开,吃了饭再慢慢卸货。”
  “我给你拿个煮包谷。”杨春燕转身回去,拿了个煮包谷出来递给他,“先垫垫肚子。”
  “嗯!”周怀安接过撕开苞谷叶,啃了一大口,“燕儿,今天合作社的找碴,被张书记和老殷他们……一群人最后灰溜溜的走了。”
  “难怪不得三哥比你们早回来两三个小时,他还骗我们说是白灵山那边来晚了。”杨春燕见他狼吞虎咽的,忙上前帮忙解篷布绳子。
  “是王桢让他这样说的,就是怕你们担心。”周怀安咽下一口苞谷,“别担心,我跟张书记他们说好了……”
  杨春燕松了口气,“你做的对,人家是吃公家饭的,我们让一步的好。”
  周怀安想想又道:“燕儿,我发现三嫂那人,平时虽说是有点讨人嫌,但有事的时候,还挺讲义气。”
  杨春燕笑着点头,“她应该属于那种大事上不糊涂的。”
  “哪个大事上不糊涂啊?”周母笑着问道。
  “怀安说……”杨春燕又把事情的经过对她说了一遍。
  “我呸!不要逼脸!”赵慧芳气得破口大骂,“老农民的东西就该贱卖啊?还哄抬物价,扰乱市场,他们咋不怪自己给的价钱太低?”
  周母担心的看着周怀安,“老幺,他们要收我们就让给人家,千万别想跟他们斗,我们斗不过的。”
  “妈,你放心,我没想跟他们斗。”周怀安笑道,“我们以前只收红菇也一样挣钱,王桢说,实在不行就让给他们收,只要政策不变,有的是赚钱的机会。”
  周母欣慰的点头,“对,把羊肚菌那些让给他们收,我们收他们不收的红菇那些,还可以炸鸡枞油、牛肉香菇酱卖给郑老板。”
  赵慧芳和张秀香也点头,“今年开伞的菌子便宜的很,我们今天就收了不少,春燕说晒干了炸味道一样。”
  “不止可以炸菌子卖。”周怀安笑道,“王桢说妈做的豆瓣酱、腌豇豆、萝卜干这些都不错,这些都可以做了卖钱。”
  周母听后高兴的满脸褶子,“这东西村里哪个不会做,别说出去让人笑话了。”
  赵慧芳笑着说:“妈,你做的本来就比其他人做的味道好,每年拿回娘家的豆腐乳、皮蛋,家里个个都说好吃。”
  老爷子和周父晓得后,也让周怀安别去招惹公家,就收红菇卖,只要一家子安安生生的,比啥都好。
  周怀安自是满口应下,大伙儿高高兴兴的吃过饭,把拖拉机里的货卸完,又去和蒋玉她们一起把菌子清洗干净,送进烤房,这才回去歇着了。
  周怀安回屋对杨春燕说道:“我跟王桢说了办厂的事,他也担心以后麻烦事多,说如果以后有机会,我们再自己干。”
  “那他的意思,我们还是和现在的模式一样,我们只管加工,郑老板那边只管卖货?”
  “嗯!”周怀安伸手将她搂在怀里,“燕儿,家里的情况你也清楚,宁安那边的租金我们都用不完,我不想你和爷爷,还有妈老汉儿天天那么累。
  不算那些,我平时收草药、打野物挣的钱,我们一年都开支不完,要不,你们就别干了。”
  杨春燕侧身看着他,“那你明天跟他们说,让他们别干了,在家种种菜,养养鸡,乡下住烦了就去城里住几天,看他们会不会拿烟杆,敲你满老壳包?”
  “我不敢!”周怀安连连摇头,“跟爷爷一说,他老人家保证两眼一瞪,才挣了几个钱,就想当败家子了。做人,只要干得动就要干,等躺进棺材板那天,肉骨头都给你睡酥咯!”
  杨春燕嗔怪的瞪了他一眼,“晓得你还说!”
  “燕儿,趁现在还早……”
  “十二点多了,哪里早了?”
  “昨天都一点了呢!”周怀安的手不老实的动了起来。
  第818章 834:丹参
  天快亮时,一阵轰隆隆的闷雷声从天际传来。
  被雷声惊醒的杨春燕,忙起身看小床上的儿子,见他腆着肚子酣睡,担心打雷吓坏了他,把他抱到床上放身边,还没来得及关灯。
  只听“咔嚓~”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仿佛在头顶炸开,电灯闪了几下,屋里陷入一片黑暗。
  小九儿吓得一抖,杨春燕忙轻轻拍在着他,“不怕,妈妈在的。”
  小九儿抓着她的手,安心的睡了过去。
  周怀安也被炸雷声惊醒,“又是闷雷,看样子又要下大雨了。”
  “嗯!”杨春燕低声应道,“睡吧,还有两个小时才到起床时间。”
  自从山道垮塌,百草坪那边把菌子送柏油路边上的林子来卖,他们比以前能多睡一个多钟头。
  电闪和雷鸣频繁起来,闪电一个比一个疾,雷声一声比一声响,顷刻间哗啦啦的雨声响了起来……
  杨春燕听着哗啦啦的雨声,“怀安,雨这么大,老汉儿要去挖缺口放秧田水么?”
  “秧苗返青后的秧田水缺就只封了一半,除非水沟里的水满了,秧田水才会满。”
  “那睡吧!”
  “唉!”周怀安想想叹了一口气,“这么大的雨,曲秋林和老殷他们这会儿,也不晓得是不是还在赶路?”
  “四点了,他们肯定在路上,恐怕浑身都湿透了。”
  “踏马的,起早贪黑的挣点辛苦钱,还见不得你卖高价。”
  “算了,现在已经比以前好多了。再说,抱怨起不到任何作用,只会影响自己的心情。”
  周怀安想到以前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觉得她说的没错,伸手搂着母子俩,轻声道,“睡吧!”
  “嗯!”
  周怀安两人感觉也没睡多长时间,就嘀铃铃的闹铃声吵醒,下床趿拉着鞋走到窗前,拉开窗帘一看,看到老爷子挥舞着大扫把在院子里扫地。
  雨停了,懒觉也睡不成了,只得认命的回去穿衣服。
  杨春燕看着他笑道:“这边的雨你又不是不晓得,就没有一次是从晚下到亮的。”
  “是啊,老天爷都不给我们偷懒的机会,还是起床干活吧!”周怀安穿好衬衫,“你们今早要去竹林捡竹荪么?”
  杨春燕想了一下,“让大嫂带着家明他们去捡竹荪,我想和二嫂去我们上次捡桑黄的那片桑林看看,再去看看回春草。”
  周怀安听后来了兴趣,“今天张叔他们要送羊肚菌去合作社卖,我们只收红菇和开伞了的菌子,要不我让大哥跟三哥去,我们去那边看看?”
  “也行。”杨春燕起身穿好衣裤,看了看儿子,这才出门去后院洗漱。
  周怀安把毛巾挂竹竿上面,“老汉儿说,今早要出一批货,我先过去看看。”
  “好,我洗了就去准备上山的东西。”
  等两人收拾好出门,已是七点多了,两人这次没走老路,换了个方向朝那片林子走。
  上山一路过去,只见到处都是捡菌子的村民,有的背篼里已经装了不少,有的连手里提着的菜篮都没装满。
  来晚了,捡菌子是别想了,只盼着能找到点好草药,捡几朵灵芝、桑黄就不错了。
  两人翻过一道山梁,杨春燕看到坡下草丛里开着的蓝紫色的花儿时,叫住了周怀安,“前面开花的草药好像是红根。”
  周怀安扭头看了看,“那种花就是红根花,我奶以前有挖过,我认得的,挖起来下面的根是红色的,根须多也长。”
  杨春燕笑着打趣道:“不错嘛,还认得丹参!”
  “杨春燕同志,不能用老眼光看人哈,你男人我现在认得东西多了。”
  “对不起哈,小瞧你了。”
  两人说笑着下坡,走到后见草丛里不止有丹参,还有川芎,看样子就长了不少年头了。
  杨春燕高兴的放下背篼,“换一个方向上山,果然有收获哈,可惜来晚了,得等到入秋后才能挖。”
  “不能挖丹参,可以挖川芎撒!”周怀安说着拿起竹竿,“刚下过雨,里面湿哒哒的,等我敲一下再说!”
  杨春燕忙道:“你看仔细点,草丛可能有鸡枞?”
  “哈哈!”周怀安扒开草丛扭头看着她,“看看,不但找到草药,还找到了菌窝子。”
  杨春燕过去一看,只见草丛里露出一朵朵白色的菌伞,有的好像还在用力往外长。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这么大的菌窝子,还站着干啥,动手啊!”杨春燕高兴的拿了撬棒出来递给了周怀安。
  夫妻俩蹲在湿漉漉的草丛里,照列拍拍菌帽,这才动手挖了起来。
  下雨天挖菌子,就这点讨厌,筒靴上面沾满了泥巴,挖起来的菌柄上也是,压倒的野草上不一会儿就堆了一堆鸡枞。
  杨春燕看了看鸡枞头偏向了山坎下,“怀安,你把剩下的几朵挖了,我去那边看看,还有没有菌窝子?”
  “拿竹竿敲一下,省得露水把裤子浸湿了。”周怀安把竹竿递给了她。
  杨春燕敲打着走到山坎下面,只见坎下有一处鼓起的小土包,“不错,没白过来找一趟。”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