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章

  接下来轮到二姐,她害怕自己也走她们的老路,拼命干活,小心翼翼的讨好妈老汉儿,才没嫁进大山里。
  周母看了她一眼,“他们再不对也是生你养你的父母,人都不在了,你回去给他们上坟是应当的,别忘了你也是当妈的人。”
  李秋月听后忙道:“晓得了,明天我就和怀山一起回去。”
  她也想回去看看大姐、二姐还有小妹,这么些年没见,也不晓得她们过得咋样了。
  这时,周家明几个带着赵家姐弟走了进来,赵美娜手里还提着一只大公鸡、两瓶酒、两把挂面。
  杨春燕见姐弟几个穿着新衣裤,精精神神的站在那,心里也很高兴。
  赵美娜姐弟笑着挨个打招呼,“周奶奶,赵婶婶,张婶婶……新年好。”
  “这孩子,一点点大,还这么讲礼!”李秋月忙接过姐弟几个手里的东西,提着大公鸡朝后院走,沉甸甸的大公鸡,又让她想起空着两手来家的李老二,又是一阵嫌弃。
  周母看着几个孩子,嗔怪的对赵美娜说:“你这丫头,来吃顿便饭还提这些东西来做啥?”
  赵美娜不好意思的说:“又没啥东西,大公鸡是小川养的,挂面还是过年的时候杨婶婶给的呢!”
  周母揉揉赵小川脑袋,“小川真能干。”说着又对家亮、家康说,“你们好好跟小川学学,你看人家多懂事多能干。”
  周家康兄弟俩点点头,“奶,小川在沟里撮螺丝、蚌壳回家喂鸡的,小鸡可喜欢吃了。”
  周母拍打了两人一下,“你们想做啥我还不晓得,一天天就想去耍水。”
  周家康两人拉着她胳膊晃来晃去,“奶,我们去后山沟里抓螺丝、蚌壳回来喂鸡、喂鸭子。”
  周母拍了两人一下,“不许去后山,去砍几根鱼竿,去你幺爸水塘里钓鱼去。”
  “钓鱼?”周家明听后忙道:“奶,我们家连鱼钩、渔线都没有,拿啥钓啊?”
  周家康帮腔道:“奶,我们穿上雨靴去后山,不会把新衣服、新裤子弄脏的。”
  揉面的张秀香看着他一眼,“大过年的,一个二个的,皮又痒痒了是吧?”
  周家康想到黄荆条的威力,不敢跟顶嘴,“我们也想钓鱼,可没地方买鱼钩、渔线又有啥用?”
  “代销店里有卖。”周怀军提着鱼进了灶房,“你们去买鱼钩、渔线,二爸去砍斑竹给你们做鱼竿。”
  周家康拉着他一脸惊喜的说:“老汉儿,你连鱼竿都会做啊?”
  周怀军撸了他脑袋一把,“做鱼竿有啥稀奇的。”
  “你真厉害!”周家康崇拜的说。
  赵小川一脸羡慕的看着父子倆,想起那个模糊的身影,心里又难过起来。
  “你们赶紧去买渔线、鱼钩,我回来给你们做。”周怀军得意的回去拿砍刀,去山上砍斑竹去了。
  “噢噢!我们去代销店买渔线、鱼钩去。”周家明兄弟三个拽着周小川就往外跑。
  “小川,”赵美娜忙追了出去,从兜里掏出五角钱递给他,“买鱼钩、渔线的钱。”
  赵小川不接,“姐,我不会钓鱼,我看家明哥他们钓就行了。”
  “买一个,等会儿我们也去。”赵美娜晓得他也想钓鱼,就是省,不想花钱,可能是以前太穷了,连一分钱都舍不得花。
  也不晓得他跟哪个学的,铅笔写完了,给他钱也不买,跑学校后面的垃圾堆里,找别人扔了的铅笔头用。
  赵小川听她说她们也想钓鱼,这才高兴的接过钱,追周家明兄弟三个去了。
  赵美娜回到灶房,周母就让周小倩姐妹带她们去堂屋吃瓜子,花生、看小人书。
  第728章 733:满山花蜜香
  张秀香和赵慧芳把面揉好,杨春燕姐妹也去帮忙做馒头,“春燕,你买回来的那些小人书,被几个孩子一分钱两本,租给村里那些娃看。”
  杨春燕听后笑道:“哟,是哪个小财迷想出来的?还挺有经济头脑的嘛!”
  赵慧芳:“小康呗!林武家老二找他借书看,他就想了这么个主意赚钱。”
  周母乐呵呵的说:“小康那小子像老二,从小就财迷,老二小时候他奶给的压岁钱,不管多久都放的好好的,老幺的手就是漏的,第二天就没了。”
  张秀香笑着打趣,“现在有春燕这个装钱篓在,不用担心老幺漏财了。”
  几人说笑着,把拌了南瓜糊糊的面团,捏成小猪、小鸡、小兔子馒头,等周母把蒸笼里的咸烧白、粉蒸排骨端出来,又把馒头放蒸笼里。
  周怀军一手拖着几根大拇指粗长得笔直的斑竹,一手拿了一捆木贼草回了家,把竹节上的枝桠剃干净,将放在一旁的木贼草抓了一把挽了个草把子,包裹在斑竹上面,来回打磨。
  来回十几下,斑竹就被打磨光滑了,用手来回滑动几下也不会有竹刺扎手。
  木贼草为多年生直立草本,喜生于河滩,溪边等潮湿处。
  其性甘;苦;平;无毒;微寒。具有清肝明目,止血、利尿通淋;主风热感冒、咳嗽、目赤肿痛等多种功效,
  因其茎干上具有粗糙的纵棱,在砂纸以前民间就是用它来打磨抛光木器、金器、或用来擦去器皿上的污垢,因此又有人叫它锉草、擦草、磨草。
  尤为可贵的是,木贼类植物大多生长在地下水位较浅的地方,又为人们寻找地下水源、打井的指示植物。
  几个男孩子买了鱼钩、渔线回来,周怀军还在打磨几根斑竹。
  “哇塞!”周家明欢呼一声,拿起一根打磨好的竹竿,“二爸,你好厉害哦,这根就是用节节草磨出来的么?”
  周家康满眼星星的看着自己老汉儿,“我老汉儿厉害的很,我家的板凳坏了也是他修的,还有我妈木箱坏了,也要喊我老汉儿帮忙修。”
  “就你话多。”周怀军好笑的拍了他一下,“家亮你拿竹筒带家康去菜地挖点蛐蟮,要细根点的不要粗的。”
  “哦哦!”周家亮拉着周家康就朝后院跑。
  周怀军挽了两个草把子递给周家明,“你帮着把剩下的两根打磨好,我去找东西。”
  周家明接过,“二爸,我记得还要穿一根鹅毛管子的。”
  周怀军:“晓得,我去后院找。”
  赵小川觉得打磨很有意思,也拿起一个草把子,“周二叔我也帮着打磨。”
  “好,等会儿你们自己打磨的那根,就给你们做鱼竿。”周怀军拿起一根斑竹递给他,“你个子小,用这根刚好。”
  “谢谢周二叔。”赵小川拿着竹竿坐在草凳上打磨起来。
  周怀军去后院找了几根鹅毛,一块牙膏皮回到前院,拉了草凳坐下,开始制作简易的鱼竿。
  先把渔线绑在打磨好的竹竿上,把剪好的鹅毛管穿在线上,渔线的末尾绑上鱼钩,绑死后打了个死结,一根简易的钓鱼竿就做好了。
  周怀军提起鱼竿甩了两下,满意的点了点头,又继续绑另外一根。
  “老汉儿(二爸),”周家亮和周家康拿着竹筒跑了过来,“我们挖了满满一桶,都是细的,鱼竿做好了没?”
  周怀军:“马上就好了,你们去喊小倩和美娜她们,一起去鱼塘钓鱼。”
  “哦哦!”两人一溜烟跑了出去。
  周怀军接过赵小川打磨好的鱼竿,把渔线、鱼钩、鹅管浮漂绑好后,提着草凳,拿着给周小倩姐妹几个做的鱼竿,带着几个孩子去了水塘边。
  不一会儿鱼塘边就坐满了孩子,孩子们大呼小叫着,一会儿你的浮漂动了,一会儿你把我的鱼吓跑了。
  当钓上来一条鱼儿时,又挤在一起欢呼,计划着烤着吃还是煮酸菜鱼吃?
  周怀军不时提醒他们不要往边上去,小心掉水塘里喂鱼。
  孩子们的欢笑声,把马春花一家也吸引过来看热闹,过路的村民也蹲在鱼塘边,有的还拿起鱼竿帮忙钓鱼。
  ……
  周怀安三人轮流抬着马鹿到了山下,见后院门关着只得绕到前院,拐弯就看到老老小小一群人站在鱼塘边。
  他根本就没想到大过年的,竟然有这么多人来他家鱼塘边看钓鱼,想到弄到蟒蛇和野猪那次,觉得后山那些野鸡、兔子又要遭。
  周小倩最先看到几人,惊讶的看着他们抬着的马鹿,“幺爸,你回来啦!你们抬的啥东西,是山羊么?脑袋都被野物啃烂了。”
  周怀安随口胡诌,“是啊,林子里吓人的很,还好我们带着狗子和枪,才把野物吓跑。”
  三人没锯子,把长鹿角的地方锯的坑坑洼洼的,加上当时又打了两枪,马鹿脑袋看起来就像是被啥东西啃过一样。
  赵秀娜指着马鹿脖子,“小倩你看,好吓人哟,连脖子都快咬断了。”
  周家明几个连鱼都不钓了,都过来看他们抬着的马鹿,周怀军也忙上前接过王桢背着的背篼,老爷子连忙去开院门。
  几个年纪大的一眼就认出是马鹿,“周老幺,你们打到的是白屁股,头上的角咋没了?那东西值钱的很哟!”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