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查好后,才又去街上找到卖眼镜的摊贩,照着医生说的度数,给三个老的买老花镜。
绒布金属盒子,黑褐色的半金属边框的要五块一付,黑红色塑料架子的只要两块五。
周怀安挑了半金属边框的,抢着把钱付了,“一人一个,以后要穿针还是挑刺,就不用求人了。”
周母拍了他一下,“哈儿,我们看都没看就把钱给了,也不晓得在慌啥?”
周怀荣笑道:“妈,老幺是怕我们抢着给钱。”
摊主笑着照周怀安递给他的单子把眼镜拿了出来,“两百五十度的两付,三百五的一付,你们先试试看,不行的话我给你们换个度数。”
周母听后皱眉道:“老板,250听着不好,换一个230的咋样?”
摊主听笑了,“大娘,没有230的,要么200要么就两百五!”
“我先试试我的。”老爷子拿过自己那副老花镜,发现戴上后真的能看清楚手指甲和手上的细纹了。
高兴的冲周父说道,“以后不用喊你帮我剪指甲了,每次我都害怕他把我的肉剪掉一块。”
周父听后憨厚的笑笑,“老汉儿,我也害怕,主要是我也看不怎么清楚。”
“赶紧戴上看看,手纹都清清楚楚的。”老爷子说着拿了付眼镜递给了他。
周父接过戴上,看了看自己的手掌,抬头看向老爷子,忙把眼镜取了下来,“看手的时候能看清楚,看远的时候有点晕。”
“大爷,这是正常的……”摊主解释后,又教了三人怎么使用。
周怀安几个看着把眼镜架在鼻尖上的三个老的,都乐开了花。
眼镜买好了,周母想着难得来一趟,去百货大楼看看,周怀安兄弟和周父他们不想逛街,就去买农具去了,婆媳几个去逛百货大楼买东西。
山里一天天凉下来了,她打算买几块厚实点的料子,把周怀安拿回来的几块皮子,送去镇上给周父、周母还有娘家父母做件皮褂子。
几个去了百货公司,看到竖起来整整齐齐码在货架上的布料,赵慧芳和张秀香都看中了一块黑红二色的,大方格子的毛呢料。
“春燕,你们看那块料子咋样?”
杨春燕看了也觉得不错,“不错,天冷了穿刚合适。”
冲一旁靠着柜台嗑瓜子的售货员说道:“同志,把那块料子拿来看看。”
售货员看了她一眼,“那是新到的毛呢料,有票9块一米,没票十二块一米。”
赵慧芳笑着说道:“麻烦你拿来我看看。”
售货员这才走过来把布料抱下来放在了柜台上,嘴里还叮嘱几人,“你们手上都是老茧,就不要用手摸了,省得把料子刮毛了,我们卖都不好卖。”
周母听后推着几人就走,“不买了,我们是花钱买东西,又不是花钱找气受。”
杨春燕点了点头,“大嫂,我们还是去外面的布摊上买好了,他们的服务态度好,价钱也比这里便宜。”
婆媳几个和周玉梅头也不回的走了,售货员冲她们翻了个大大的白眼,把布抱去放回了货架。
第665章 667:有人造谣
杨春燕几人从百货大楼出来,朝对面的街道走去,李秋月停顿了一下,还是追了上去。
周怀山和周怀安把两个孩子都带去菜市街了,让她们几个好好逛街买东西。
不一会儿就到了街边几个布摊前,只见这些摊贩用木头钉了长方形的货架,在上面绑了根长竹竿,各种颜色的料子都整整齐齐的挂在竹竿上,发现他们的花色和品种果然比百货大楼多。
她们发现来这儿买料子的人比百货大楼的还多,大家随意看挂在上面的布料,有的提起一块看中了的,搭在肩上让人看颜色和自己的皮肤配不配?
还有的还揪着一块布料,用力往两边拉几下,见没滑丝才招呼摊主扯料子。
摊主见又有人来了,满脸堆笑看着杨春燕几个,大娘、大姐的叫的比自家人还亲。
周母满脸笑容的应着,觉得还是来外面买东西舒服,不用看人脸色,还可以随意看,“玉梅,你也扯几块料子,做几件新衣服穿?”
这两年的布料颜色可真好看啊!哪像前几年,不是黑就是白,要不就是灰不溜丢的。
“不了!”周玉梅挽着她,“我们天天做事,穿以前的旧衣服就行了,你看看,有没有喜欢的料子?我给你们扯几块。”
周母乐呵呵的说:“我们老都老了,做那么多新衣服做啥,你们年轻人正该打扮打扮。”
方东明那孩子不错,要是两人能成,肯定会对晓曦好的。可玉梅这丫头也不晓得是咋回事,对人家的态度疏远的很。
赵慧芳也道:“是啊玉梅,你看你穿的还是以前在家的时候置办的,好好挑一挑,嫂子送你!”
“大嫂,你看那儿!”杨春燕指着旁布摊上的布料拐了赵慧芳一下,只见刚才在百货大楼看上的那种布料,就那样随意的挂在竹竿上,
“这也有,我们看看去。”赵慧芳拉着她走了过去,“老板,我可以看看那块料子么?”
“咋不可以!随便看,你想咋看都行!”老板停下手里的活,冲几人灿烂的笑着,“大姐,我跟你说,这是才到的毛呢料子,今年最流行的花色。
百货大楼卖12块一米,我这儿卖11块5,你们先看哈!看好了喊我一声。”
赵慧芳听后高兴的拐了杨春燕一下,小声道:“幸好听你们的出来了,走几步,一米就少了五角钱。”
杨春燕:“我们多扯几米,还能讲讲价!”
赵慧芳眼都亮了,“真的啊!”
“嗯!”杨春燕说着捞起布料看了看,见织的还挺密实,“不错,摸起来挺厚实的,还挺软和。”
周母几个也过来了,“料子咋样?”
赵慧芳点头,“还行!”她们买东西也有自己的小窍门,哪怕再喜欢也不能表露出来,省得等会儿不少杀价。
“我看看十多块一米的料子是啥样的?”周母摸了摸,提起布料搭在周玉梅肩上,满意的点了点头,笑呵呵小看着杨春燕几个,“赶紧挑,看上了的就提出来,今天妈给你们买。”
几个孩子今天都花了不少,接下来还要修新房子,听他们说还想修楼房,那得要不少钱了。
自己手里攒的钱早晚都是给他们的,与其留到死的那天,还不如现在补贴他们一点。
张秀香听后笑嘻嘻拉着杨春燕,“听到没,今天老娘出钱给我们买,咱们妯娌姐妹就一人做一件这个毛呢料的!”
这年头的人其实也挺赶时髦的,只要有啥好看的布料和花色,用不了多久,街上到处都是穿同样颜色款式的人。
杨春燕听后想象了一下妯娌几个穿着同样颜色、同样款式的衣服出门事的情形,觉得还挺有趣的,“好,我们就一人做一件。”
李秋月见她们说的热闹,也陪笑着冲周母说:“妈,那我就挑咯!”
周母横了她一眼,“只要你们安安生生的,少作一点,老娘借钱都给你们买!”
李秋月见她愿意跟自己说话了,讪讪的点头,“我晓得了。”
周母翻了个白眼,冲收拾布料的摊主喊道:“老板,价钱再少点,我们就多买几米。”
摊主听后乐呵呵的走了过来,“大娘,我家的价钱已经定的很低了,你们去看对面的百货大楼,人家卖12块一米呢!”
周母笑道:“你看看,我四个儿媳妇还有一个女儿,一人一身就是十几米料子了,还有家里的老爷子、老头、几个儿子,孙子、孙女,你要不少的话,我们就去别的摊子看看。”
摊主上前牵开布料,笑着对几人说道:“大娘你看,这是宽幅料子,用料比一般的少,像你家这几位大姐的身材,扯一米五就足够了。”
张秀香听后说道:“老板,你就说价钱还有得少没有?有我们就在你这儿买了,没有,我们就去别的摊看看。”
“就是!”杨春燕提起两块老蓝色的混纺料,“我还看中了这两块料子,不少的话,我们就走了。”
“你们买的多,一米布再少两角……”
“……”
在婆媳几个七嘴八舌的围攻下,摊主又少了五角钱,婆媳几个在她家买了厚厚一摞料子,交给周玉梅带到长做衣服那家裁缝铺定做去了。
杨春燕几个回到德生堂,周怀安他们已经回来了,大伙儿和王桢、杨冬梅告辞后,爬上拖拉机往回走。
晌午前,周怀山驾驶着拖拉机进了村,蹲在晒坝吹牛打屁的村民都好奇的看着他们。
徐红兵叼着烟,走到路边,“老幺,你家今天做啥去了?咋全都出去了。”
“去我姐那一趟,带着她一起去宁安逛了一圈,买点冬天穿的料子,还有农具。”周怀安跳下拖拉机,冲周怀山摆了摆手示意他们先走。
徐红兵走到他面前,笑道:“闲下来了是该去逛逛,我要是晓得,也带着小芳他们跟你们一起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