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蒋玉:“那是,要不咋说只有钱才认得到货,咱们也晓得羊肚菌、松茸好吃,但价钱好啊,捡到就赶紧送去卖钱,哪舍得吃一口。”
  “以前不认识还以为是毒菌子,在竹林里看到都不晓得捡,今年见春燕在收,去竹林捡了两斤来卖钱。”贾春红笑道,“我家只要捡到好菌子,都送过来卖钱了,啥时候咱们也杀只老母鸡炖一锅尝尝。”
  赵慧芳:“贾婶,昨天你家捡了不少羊肚菌和红菇,我们挑了两三斤出来,你咋不炖了吃?”
  贾春红:“我家今年捡的好菌子都卖给春燕了,这些挑出来的哪舍得吃啊?得晒一些留着过年过节的时候送亲戚朋友。”
  赵慧芳:“难怪不得人说捡菌子的吃不到好菌子,种谷子的吃的都是杂粮。”
  杨春燕等炖的差不多了,把牛屎菇和大脚菇那些切片,揭开锅盖,只觉得一股浓郁的鲜香味直冲天灵盖。
  她情不自禁的咽了咽口水,“今天这锅汤巴适!”
  “我的妈,好香哦!”张秀香提着竹筐进来,探头看了看里面那口大锅,吸了吸鼻子,“一锅全炖了啊?”
  杨春燕把切好的菌子下锅,“这么多人,我还担心这一锅不够吃呢!”
  “诶哟喂!”张秀香放下竹筐,咽了一口口水,“刚才还不觉得饿,一闻到这股香味,一下子就饿得前胸贴后背了。”
  杨春燕笑道:“爷爷带的有嫩苞谷回来,吃的话,我去捡几个嫩苞谷来放灶膛里烧给你吃?”
  “算了,我要留着肚子吃好的。”张秀香提起竹筐走了,她担心再看一会儿,冒出来的口水都咽不及了。
  她把羊肚菌、香菇、青杠菌下锅,筲箕里还有满满的一筲箕下午才收的鸡枞花,这东西下锅烫一下就可以吃了,得等到起锅的时候再下锅。
  刚把菌子下锅盖好锅盖,周家康就抱着几个苞谷跑了进来,“幺婶,帮我们烧几个嫩苞谷。”
  杨春燕看了看,见两人抱来的都是嫩苞谷,“放灶膛前,幺婶等一下给你们烧。”
  周家康放下苞谷后,凑到锅前嗅了嗅,“幺婶,锅里炖的啥东西,咋这么香?”
  杨春燕笑道:“灰鹳、斑鸠还有咕咕鸟炖菌子。”
  “啊!”周家康惊讶的看着她,“我幺爸啥时候去打回来的?我咋不晓得?”
  “你都睡了,当然不晓得咯!”
  杨春燕撸了他一把,去了灶膛前,见里面还有不少火灰,撕下外面的老叶,见他挑的都是没干浆的嫩苞谷,“再去挑两个过来,幺婶一起烧。”
  “好嘞!”周家康转身跑出去,不一会儿就抱着几个苞谷进来了,“老祖说这样的烧了好吃。”
  “难怪不得,我还以为你这么能干,都会挑苞谷了。”杨春燕把外面的叶子撕掉,塞进灶膛下面漏灰坑里,然后用铲子铲了些火灰在上面盖着,用不了多久就能煨熟了。
  第623章 625:吹牛
  当大锅里的飘散出来的香味越来越浓时,周怀安几个也回来了,拖拉机开进院子,一股鲜香味扑鼻而来,他砸吧了一下嘴,肚子也咕咕叫了起来。
  “感觉能吃下一头牛!”
  周玉梅抱着孩子下了拖拉机,“我也闻到了,这香味能把舌头鲜掉。”
  “嗯!闻着就好吃!”罗海丽跳下来,把罗巧玲抱下了拖拉机,三人一起朝后院走去。
  周怀荣兄弟几个闻声从后院走了过来,看到车斗里的麻袋,说道:“老幺,这些谷子还是扛进去倒谷仓里啊?”
  “全都倒里面,还得把麻袋誊出来给一丁还回去。”
  周怀安说着去了西厢转角屋,把谷仓板取下来,去年这时候装的满满当当的谷子,这会儿已经见底,旁边那口谷仓里的苞谷和高粱倒是还有不少。
  周怀荣扛着一袋谷子进来,“老幺,先把里面的陈谷子扫出来,别压在下面了。”
  “哦!”周怀安忙去拿了撮箕和萝篼,把谷仓底的谷子扫在一起,撮出来倒萝篼里面,看着没多少,扫出来后却也把一只萝篼给装满了。
  周怀山扛着一袋谷子进来,看到谷仓旁角落里的树桩,“老幺,你啥时候弄了这么多树桩回来?”
  周怀安扭头看了一眼,“有两个是一丁在山上帮我挖的沉香木树桩,还有一个是香樟树桩子,春燕说留着以后有用。”
  周怀山:“都是些好木头的桩子,这些东西留着以后应该有点用场。”
  周怀军扛着一袋进来,“我看林场里那些几人合抱的大树,差不多都被砍光了,以后想找这么大的树桩都不好找,更不用说沉香木和香樟树的桩子。”
  周怀山:“老幺,我们做家具的木头就用了香樟树,做的时候木匠还说柜子用这种木头不长虫子,用了一年,你嫂子说两个柜子都没长虫子。”
  周怀安听后点头,“我家的也没长。”
  一麻袋谷子就是一百斤,三千斤谷子也就三十袋,兄弟四个来回几趟就全部扛进去,倒进了谷仓。
  周怀山看了看身上被苞谷叶剌下的细横,“谷壳灰粘在身上痒死了,我先回去冲个澡再回来。”
  安装仓板的周怀安忙道:“三哥,你顺便去喊一声二春和一丁来吃饭。”
  “晓得了!”周怀山兄弟三个都朝院门口走去。
  杨春燕拿着一个煨熟了的苞谷从后院过来,“怀安,菌菇已经炖好了,你去喊一丁和二春他们来吃。”
  “我跟三哥说了的!”周怀安拿过她手里的苞谷啃了一口,“一共买了三千斤,吃到明年都还有剩,要是有人买苞谷、高粱,价钱给的合适就卖掉算了。”
  杨春燕笑道:“还用得着去问啊,为东哥家酿酒就要买苞谷高粱,中秋回去的时候跟他说一声,让他来拉。”
  “好!”周怀安接连啃了几口苞谷,又把剩下的苞谷棒子还给了她,“今天收了多少货?”
  “只有三千多斤!”
  “正常的,往后走量只会越来越少。”周怀安挠了一下手臂,“我去冲洗一下就吃饭。”
  杨春燕点点头,去了灶房,张秀香站在灶台前舀菌菇汤,旁边还放着两口瓷盆大小,黄灿灿的铜盆,“这两口铜盆好。”
  “娘家给的陪嫁,你说吃汤锅我才想起,把它们找了出来。”张秀香说着想起一事,“我上次回娘家,在益门看到有卖铜火锅的,等中秋回娘家我再去看看,合适的话就买一个回来。”
  “帮我也买一个,天冷了吃火锅用。”
  “回去看到就给你买一个回来。”
  杨春燕等她装好一盆,拿了抹布垫着端起铜盆去了后院,桌上摆着凉拌豇豆,盐煎四季豆、卤鹅、油底肉炒木耳、加上一大盆菌菇汤把桌子摆放的满满当当。
  周母抱着小九儿和周玉梅坐在那说话,赵慧芳在烤房外的灶前煎苞谷粑,晚上的苞谷粑里面加了老南瓜、鸡蛋一起揉的,这样煎出来的苞谷粑吃着软和不糙口。
  罗海丽在灶膛前蹲在灰堆前,用木筷刨着火灰里面煨的有些焦黑青海椒,“春燕,你拿起剁细了拌好,我来剥皮蛋。”
  “好嘞!”杨春燕上前拍掉烧海椒表面的灰,撕成细条放砧板上剁细,加酱油、醋、白糖、蒜末、花椒油和芝麻腌起来备用。
  罗海丽端着瓷盆过来,“皮蛋拌好了。”
  杨春燕点了点头,“我把海椒舀盘子里,你把皮蛋切开延边摆一圈就行。”
  “嗯!”罗海丽看了看起松花的皮蛋,“镇上还有人专门帮人包皮蛋,只管送蛋过去,一分钱三个的工钱,送蛋去包的人还挺多。”
  “自家包不好的话,花点钱请人包,还省得把蛋弄坏了。”杨春燕把盘子端到桌上,“吃饭咯!”
  “吃饭咯,吃饭咯!”听到喊声,一旁玩耍的几个孩子欢呼着,一窝蜂去水池边洗手去了。
  周母扭头看了一圈,“你老汉儿还有老大他们咋一个都没在?”
  “大哥他们回去洗澡去了。”周怀安擦着头发从浴房出来,“丁丁猫和二春也没来啊?”
  “来了!”周一丁在他身后拍了他一下,“洗得香喷喷的做啥?”
  “吓老子一跳!”周怀安扭头给了他一下,“你真属猫的啊,走路一点声音都没有。”
  徐二春笑道:“十二生肖里可没丁丁猫的属相哈!”
  杨春燕对两人说道:“雪娇和小慧咋一个都没来。”
  周一丁:“雪娇说她肠胃不舒服,不敢吃油荤,在家喝了一碗白稀饭,就去歇着了。”
  周怀安看向徐二春,“你家那个呢?”
  徐二春咧嘴,笑得见牙不见眼,“小慧身子不方便,看到油荤就不舒服,在家吃稀饭呢!”
  大伙儿一听就明白了,这是怀上了,都笑着说:“恭喜升级了哈!”
  周怀荣兄弟三个过来后,老爷子和周父也从后山回来了,周母忙给两人舀了热水洗了把脸,大伙儿围坐在一起开吃。
  杨春燕觉得今晚的菌菇汤是她吃过的最鲜美的菌菇汤,啥都不吃,喝汤都能喝饱。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