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有你妈在你怕啥?”周母拍了周怀山一下,“赶紧把东西收拾好了,去老宅帮你老汉儿把菜挑过来,老幺等会儿就把拖拉机开过来了。”
  “东西早就收拾好了!”周怀山垮着脸起身朝外面走去。
  “把小茹和小琳也带上!”周母说着把小琳递给他抱着,“去老幺那喊一声你老汉儿。”
  “晓得了!”
  周母见行李已经打包好了,算了一下日子,“县城里天气热的早,你不用带厚实的衣服去,带两件外套,把衬衣带上就行了。”
  “就照你说的带的!”李秋月看着周母,“妈,我走后家里就麻烦你和老汉儿帮着照看一下。”
  周母嗔怪的瞪了她一眼,“这话还用得着你说!你尽管把心放宽,家里有我们照看着。你看看村里和你年纪差不多出去躲着超生的,哪有你这样的条件在城里租房子给你住?”
  李秋月抹着泪点头,“我晓得她们都没我住的好,老三把煤球炉也买好了,还买了几百块煤球,担心我不方便出去找柴禾,又买了一百斤杠炭放着,柴米油盐都准备好了。”
  周母想到她一个人得在院子里躲好几个月,又道:“听老幺说那边的房子就靠在马路边,院子也挺大,后面还有棵樱桃树,你就安心住着,我让老三每天都去送菜,去那陪陪你!”
  李秋月听后忙道:“每天起早身体遭不住,隔天来一次就行了。”
  周母嗔怪的看着她,“老娘都不心疼,你自己就心疼上了!”
  “老三也喜欢睡懒觉的。”李秋月说罢不好意思的笑了起来。
  这时拖拉机的突突声响了起来,周母笑道:“老幺开拖拉机过来了,我去把院门打开,回去给小九儿把澡洗了,不然等会儿该哭了。”
  小家伙平时乖的很,到给他洗小屁屁的时候,有事稍微拖久一点就不干了,闭着眼睛哇哇大哭!
  李秋月连连点头,“你去忙你的,我们会好好的。”
  周母拍拍她手,“好好的,妈有空就去宁安看你。”
  “嗯!”李秋月把她送到院门口,打开院门见周怀安坐在拖拉机上在门口等着了,“老幺来啦!”
  “我把拖拉机开过来,省得明早三哥来喊门。”周怀安拉开刹车进了院子,歇火后又对她说道,“你让三哥把拖拉机停德生堂门口,后天一早二哥去宁安送菜,再接他回来。”
  李秋月感激的说道:“好!我记住了,麻烦你了哈!”
  她心里明白,自家两个大伯子和小叔子,还有几个妯娌的为人真的不错,是自己性子不好,惹人厌恶,怨不得他们。
  周母回到隔壁,走进院子就听到小九儿的哭声,急忙朝灶房跑,“别哭了,奶奶打热水来了。”
  老爷子乐呵呵的抱着重孙子,“心急的小家伙,还不到半个月大,就晓得洗得干干净净的才舒服!”
  杨春燕把换洗衣服还有尿布找好,放在椅子上,周母就端着热水来了,抱着小九儿回来坐在小凳子上,解开包被一股臭烘烘的味道散发出来。
  她看了看尿片,才拎着他两只小脚开始给他洗屁股,棉布打湿后刚接触到他小屁屁,孩子就刹车不哭了。
  “我们小九儿是个爱干净的,每天早上一泡屎,下午这会儿一泡,拉了不给他洗就不舒服。”
  杨春燕看着儿子挥舞着手舒服的样子,“妈,你看这样多舒服啊!我们再用包被给他包几天,就把包被给他放了不捆了行么?”
  周母想到天气一天天暖和了,“再捆满半个月九儿的骨头也硬邦一些了,不用捆包被也行。”
  第555章 556:运气好
  杨春燕见周母没说自己还同意给小九儿解包被,高兴的拉着儿子小手,“高兴吧!奶奶说满半月就不裹包被了,到时候就自在了……”
  小九儿看着妈妈,小嘴一翘一翘的,像是在回应她。
  周母也看笑了,“这就想说话了啊!还早着呢!”她嘴里说着手上的动作一点都没慢下来,给他把下巴腋窝都洗干净后,又擦了些爽身粉,才给他裹好。
  杨春燕抱起不停打哈欠的儿子,亲了他小脸一下,“嗯!香喷喷的!乖乖的睡觉觉,妈妈去教你老汉儿做石斛去。”
  “细沙还没筛出来,你先看着他,等他睡着了再来就差不多了。”周母把换下来的尿片放盆里,拿起换下来的小衣服走了。
  周怀安和老爷子还在堂屋门口收拾那些石斛,两只萝篼里满满当当的全是去掉叶片和须根的石斛,竹篓里装着满满的一篓石斛花。
  老爷子想想说道:“春燕说用细沙炒拌,我觉得跟咱们朝红苕干差不多。”
  周怀安:“我觉得也是,红苕干炒一会儿就鼓起来了。”
  “那我们这次就不卖湿货了啊?”
  “王医生说过,卖湿货划不来,让我们把能制成干货的都制成干货送过去,省得他们请人做。”
  周怀安说着提起背篼,里面装的全是摘下来的叶片和石斛根须,“爷爷,你说这东西拿去喂猪咋样?”
  老爷子笑道:“人吃了好,猪吃了当然也好咯!今晚不要给它们,我明天早上起来才喂。”
  “嗯!”周怀安把背篼给老爷子背着,他挑着石斛提着竹篓跟着去了后院。
  周母见他过来,指着萝篼里的细沙,“沙子已经筛干净了,放锅里炒热了再下石斛是么?”
  “嗯!”周怀安放下萝篼上前和周母抬着半框细沙去了灶房,将细沙全都倒进里面那口大铁锅里面,“妈,你把火点燃,烧大火把细沙炒热了,再下石斛。”
  “晓得!”周母走到灶膛前,见灶膛里面还有余火,塞了一把松针在里面,又放了几块木柴进去,拿起吹火筒凑上前吹了几下,火就燃了起来。
  木柴燃起来后,她去了灶台前把碗柜上面的木铲去下来,开始翻炒细沙。
  炒红苕干用的是粗沙子,但也要让它们均匀受热后炒出来的红苕干口感才好,她觉得都是沙炒应该是同样的道理。
  杨春燕来到灶房周母已经把沙子炒热了,“你来看看行了么?”
  “哎!”她上前铲了几下,试了一下温度,“好了,可以炒了。”
  周母听后就把筲箕里的石斛倒下了锅,“就炒这些啊?”
  “嗯!别的用开水烫1、2分钟捞起来晾楼顶,晒到半干把上面的薄膜和叶鞘搓掉就行了。”
  “好,你去灶膛前看着火,这里我来就先行。”
  “每一节都鼓起了,就可以铲起来,把沙子筛干净,晒干了切断就行了。”
  “晓得了!”周母用力翻炒起来,等锅里的石斛都鼓起来了,铲起来装米筛里面,将细沙全都筛干净,装簸箕里晾晒起来。
  一锅就四五斤的样子,一共炒了两锅,晒干后最多能得两斤干货。
  杨春燕打算送一些去宁安,剩下的就留下泡水炖汤吃。
  周母把锅里的沙子铲起来装萝篼里,见杨春燕还在灶膛前帮忙摘石斛花,“咋还不睡?赶紧去睡了,省得以后自己受罪!”
  “白天睡多了,晚上也睡不着!”杨春燕笑嘻嘻的看着她,“这里没风,等我把这点摘完,就可以送楼上晾起来了。”
  “这段时间天气干燥,湿毛巾挂竹竿上一晚上就干了,石斛花装大簸箕里面摊开放楼上最多一晚就晒干。”
  周母听后想了一下,“这几天晚上时不时吹大风,晒楼上的话得用纱布盖着才行。”
  “嗯!这种花很难得,晒干了放着泡水喝,炒鸡蛋吃,对肠胃也好。”
  “好东西留家里做啥?让老幺送宁安卖钱去。”
  “今年的我们留下来自己吃,明年大坑那又会发不少出来,到时候摘了晒干送去卖就是!”
  周母听后也不好多说,坐到灶膛前帮着把那些石斛择好,就赶她去睡了。
  三代人把那些石斛择干净,用开水烫过后全都晒到楼上。
  翌日一早,周怀山和李秋月就动身走了,周母也去了隔壁帮着照看周小茹和周小琳。
  送走了李秋月,她心里松快了不少,就等着她把肚子里的孩子生下来了。
  周怀安在家忙了两天总算把大坑里的石斛割完,他在里面又发现了不少山药藤,三叶青和一些草药。
  灌木丛下面的那些首乌找到主藤后见茎干还没小指粗,便没挖起来,但那些首乌藤就割了好几十斤。
  天气干燥,炒制的石斛和烫过后晒起来的石斛,晒干后颜色金黄,看着品质就不错。
  ……
  一晃就到了三月十八,第二天就是周一丁办喜酒的日子,一早周怀安就去了他家门口接他一起去宁安送货,顺带采购办酒席需要的东西。
  周一丁开了院门,就看到他递了一个篮子过来,“啥东西?”
  “铁皮石斛的花和石斛!”周怀安笑道,“你嫂子说这东西泡水、炖汤吃了好。”
  周一丁接过篮子跑回家放好出来,“你啥时候上山去的,我咋不晓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