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杨为国笑道:“别的人家摘回去晒晒就放酒坛子里了。我们家麻烦的很,摘回去择洗干净,晾干后放蒸笼里蒸。
  蒸好了还要晒,晒的皱巴巴的,再蒸一次,晒几天再蒸,来来去去要九次。
  老汉儿说这叫九蒸九晒,这才把晒干的拐枣装酒坛子里,倒入高粱酒盖过拐枣酿一段时间。待白酒变得金黄,喝着又甜又爽口。”
  周怀安咋舌,“真的挺麻烦的,难怪春燕说老汉儿酿的拐枣酒,还没酿好别人就定下了。”
  杨为国点了点头,“是啊每年还没泡好就有人来定,教过他们都说麻烦。还有啊,拐枣酒喝了对风湿性关节炎好,但性寒,脾胃虚寒的人最好别喝。”
  “我泡了给爷爷还有我妈老汉喝,他们都有关节炎。”周怀安放下拐枣,“大哥,我爬上去帮你打。”
  杨为国笑道:“不用了,先把背篼里这些弄回去,其他的等霜再打几次再来。”
  “要的,我帮你捡。”周怀安殷勤的帮忙把地上的拐枣捡来装背篼里,才跟着两人一起下山。
  走过桥头时,杨为国笑道:“你们上午来的话,我就不把渔网借给别人了。”
  “没事,下回来了我们再来撒网。”周怀安听后有些心动,想着下次去宁安也买一口渔网回家,天冷的时候可以去河边网鱼。
  杨为国:“妈老汉儿回来说你们的新房修的挺好的,初二那天去看看,啥时候把老房子也翻修一下。”
  “是挺好的……”周怀安把新房那边的情况对他介绍了一遍。
  杨为国听后高兴的点头,“没想到你们考虑的这么周全,看来我也得在后院砌一间烤房,省得明年收红菇遇到连绵雨捂坏了。”
  周怀安走到他旁边,正色说道:“大哥,今年分的利钱我们就拿着了,明年再不能送来了,送来我们也不要。”
  杨为国笑着拍拍他肩膀,“话不能这么说,你咋不去告诉别人可以收红菇卖钱?你们拿我当大哥才把赚钱的门路告诉我,我分你们钱是理所应当。”
  周怀安斩钉截铁,“我们连力都没出一分,这钱绝对不能拿!”他想着接下来收块菌的事,不能再这样干了,得回去和春燕商定一个办法出来。
  杨为国见状也不多说:“收红菇的季节都过了,到时候再说这事!”
  他心里觉得这家伙太活泛了,怕就怕挣到钱后起花花肠子。唉!为了妹妹他真是操碎了心,出嫁后,男人有本事又怕她管不住,没本事又担心她日子不好过。
  转念又想,幸好自己养的是儿子,要是妹子头发都愁秃了。
  三人到了杨家,杨母在院子里拔鸭毛,“回来啦,我杀了只鸭子准备烧芋子吃。”
  杨大嫂笑着点头,“好,我去二娃家买条鱼回来。”
  杨母忙道:不用去买了,二娃送了一桶过来,有泥鳅、两条花鲢,还有鲤鱼、草鱼,我都养后院水缸里了。”
  “春燕呢?”周怀安和杨为国放下背篼问道。
  杨母笑道:“叔奶把她叫过去了,大概要问你那朋友的事。”
  周怀安一下就明白了,“哦!是二春吧,他人挺好的。”
  “春燕也这样说。”杨母说着看向杨为国,“你和怀安去大队喊你老汉儿回来。”
  “要的。”
  杨为国叫上周怀安一起出门,两人走到半路就遇到杨春燕和一个妹子走了过来,看样子就是杨慧了。
  周怀安心想老乌鸦眼光还不错,虽说没他家春燕好看,没她高、也没她白,秀秀气气的倒也不难看。
  杨慧也拉着杨春燕说悄悄话,“燕儿,难怪人家都说你以前就看上你家怀安的相貌了,仔细看长得还真的不错,和电影演员一样。”
  杨春燕听后笑笑没回答,她那会儿的确是先被他的长相吸引住了,后来妈老汉拗不过她才答应两人相处,再后来就觉得他会说话……
  小倩长大后,看了两人的结婚照还经常笑她,说她是外貌协会的。
  几人走近后,周怀安冲杨慧点了点头,对杨春燕说:“我们接老汉儿去。”
  杨春燕:“嗯!我和杨慧去逛一圈。”
  杨为国:“燕儿带小嬢嬢(小姑姑)去家里吃饭,我妈要做芋子烧鸭。”
  杨慧好笑的回头,“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哈,今天喊我小嬢嬢啦!”
  “偶尔喊一次!”杨为国笑着拉着周怀安走了。
  杨春燕笑道:“幺房出老辈,以前你没少在我们面前摆老资格。明明比我们小,还让我们喊你小嬢嬢,大哥每次看到你就躲着走。”
  “坏蛋!”杨慧笑着敲了她一下,“我还记得拜年的时候,你故意拉着冬梅和几个娃拦着我要压岁钱,把我的压岁钱都拿光了。”
  杨春燕笑了起来,“难怪不得从那次后,就不准我们喊你小嬢嬢了哈!”
  杨慧翻了个白眼,“再喊,我那可怜的压岁钱就一分不剩了。”
  杨春燕笑道:“不给我们,你还不是贡献给大队代销店了。”
  第378章 379:回家
  杨春燕和杨慧分手,回家见杨大嫂在石板上杀泥鳅,盆里还放着一条大概有六七斤重的花鲢鱼。
  “大嫂,哪来的那么多泥鳅?”
  “二娃家包的鱼塘里捞的,他家没人喜欢吃,二婶说我们家喜欢就让他送来了。”
  杨春燕笑道:“他们不会吃,其实油炸泥鳅、红烧泥鳅比花鲢鱼还好吃。”
  “嗯!大双和小双也最喜欢炸泥鳅。”杨大嫂把杀好的泥鳅放盆子里,“等会儿炸一半,红烧一半。”
  杨春燕:“要我帮忙吗?”
  杨大嫂想了一下,“你去菜地掐一把芫须,扯两棵大葱,再把蒜瓣剥出来。”
  “要的!”杨春燕去菜地回来,周怀安和杨父他们也回来了。
  大小双看到杨春燕就上前拉住她,“大孃,小弟弟呢?”
  杨春燕:“……”
  杨大嫂笑了起来,“妈跟他们说你怀小弟弟了,他们就吵着要小弟弟。”
  “哦!小弟弟要明年才见得到!”杨春燕笑着揉揉两人脑袋,“大孃给你们拿糖糖吃。”
  “吃糖糖喽!”兄弟俩拉着她朝堂屋走。
  杨父乐呵呵的看着姑侄仨走了,笑着让周怀安坐,“分家后田是你俩自己种,还是和你哥哥他们合在一起种的?”
  周怀安:“今年还是合在一起干的,我妈老汉儿说,明年随我们。我和春燕经常上山找草药,我家包的山地基本上都是我哥他们帮忙干的。”
  杨父点了点头,“兄弟间就该这样,不能算的太精。”
  “晓得了。”周怀安想起杨春燕这段时间都没去看过,“老汉儿,麻烦你给春燕把把脉!”
  “要的!”杨父起身去了堂屋,叫来杨春燕给她把了把脉,“脉象不错,这段时间是孩子长身体的时候,多吃点鸡蛋、鱼肉对孩子好。”
  杨春燕点点头,“我记住了。”
  周怀安听后想着回去就去下地笼网鱼,下次去宁安记着买口渔网回来。
  把过脉后杨春燕去灶房帮忙,周怀安和杨父一起择拐枣,背篼里的拐枣择完,杨母她们也开始摆饭了。
  芋头杆煮耙后再用凉水冲一下,滤掉多余的水分,用泡椒、泡姜烩一道,吃起来爽口又下饭。
  苕粉、鸡蛋搅的糊糊裹着泥鳅炸的香酥泥鳅,上面还撒了些椒盐,吃起来香酥可口。
  蒜瓣和酸菜豆瓣酱红烧的泥鳅鲜香麻辣,瓷盆里还有一大盆酸菜鱼,陶钵里是芋子烧鸭,凉拌萝卜丝。
  杨春燕觉得每样都很合自己胃口,不觉胃口大开,“好吃,下次我们也去抓点泥鳅回家红烧。”
  周怀安点头,“水塘那边的水沟里有,回家去那抓。”
  杨父说:“王医生以前说过,泥鳅比猪肉的营养都好。”
  杨母笑道:“那会儿哪来的这么多油和调料红烧,抓回来放锅里煎一下,捞点酸菜煮熟下洋芋吃。”
  大双听后抬头,“奶奶我喜欢吃烧洋芋。”
  杨母撵了块鱼肚子上的鱼肉给他,“乖乖吃鱼嘎嘎,奶奶明天给你烧。”
  周怀安看看大小双,羡慕的说:“还是大哥好,一下就来两个。”
  杨为国:“你大嫂家除了她二弟,其他几个都生的双胞胎。”
  杨父接过话头,“嗯!王医生说这叫遗传,还有吃兔肉长三瓣嘴、羊癫疯这些也是遗传引起的。”
  “瞎说!”杨母剜了他一眼,“队上林家那孩子他家就没一个是三瓣嘴,他妈说了就是怀他的时候吃了兔肉才长成那样的。”
  她说着又看向杨春燕,“千万别听你老汉儿的,该忌口的一定要忌口。”
  杨春燕笑着点头,“你放心,我没吃过。”
  杨母:“对,老辈都是这样说的,你老汉儿那套哪个晓得是真是假,自己小心点总归不错。”
  “嗯嗯!”
  杨父笑着岔开话头,“你们这次来住两天再走么?”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