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紧而连忙退下,直到退出来,他才松了口气,嘴角依旧是止不住的笑,大王即便不杀张良,张良此生也永远不可能再踏入咸阳,留他一条命,也不过是苟延残喘罢了。
  此时,一小太监走了过来,手里还捧着一纸文书。
  “这是什么,你要送到哪去?”赵高拦住他,随口问道。
  小太监被吓得一哆嗦,立马什么事都交代清楚了,“这是太后娘娘派人送过来的,说是要交给大王。”
  “给我吧!我给大王送进去。”
  “这——”小太监想起那女使说的话,神情有些犹豫。
  “大王多少事都是经我手办的,难道还有什么事,是我不能知晓的?我给大王送进去,你还有什么意见不成?”
  “不敢!小的知罪,那便劳烦赵公公了。”
  赵高接过那封文书,在手里掂了掂,“行了,你退下吧!这里也用不着你伺候。”
  小太监连连点头,躬着身子赶紧退下,生怕惹恼了赵公公。
  等人离开之后,赵高便毫不犹豫地打开,看着里面的东西,他吓得冷汗都冒了出来,没想到太后竟然已经查到了这个地步,要不是他快一步,现在被抓进狱中的就是他了。
  将文书重新整理好,赵高心一横,抬步再次走入殿中,神色镇定,双手将那文书呈递上去,“大王,甘泉宫来人说,太后送了封信过来,还请大王查阅。”
  第298章 他最清楚
  赵高在赌,赌大王今日绝对不会想看到和太后有任何相关的东西。
  他赌赢了。
  嬴政碰都没有碰那封信一下,甚至连头都没有抬,“拿出去处理掉,今后太后送来的东西,都不必送到寡人跟前。”
  赵高躬身,将那封信揣回怀里,进而又跪在地上,小心翼翼地道,“奴才有罪,求大王惩罚。”
  嬴政略带愠色,“说!”
  “昔日,奴才伺候在太后身边,学了些行商坐贾的门道,赚了不少钱,奴才也是个贪财的,跟了大王之后,依着往日的习惯,也捞了些钱,如今才深知这错处,奴才实在惶恐,求大王责罚!奴才愿将一切所得尽献于大王!只求大王饶奴才一命,让奴才在您身边伺候着,做牛做马以报大王。”
  ……
  一刻钟后,赵高擦掉脸上的眼泪鼻涕,长呼一口气,眼中是藏不住的得意,他从怀中将那封已经皱成一团的信拿出来,捏着信封的一角,随手丢进了火堆中。
  “太后娘娘,您不仁,就别怪我不义了。”赵高喃喃,太后显然是怀疑上了自己,即便大王现在厌弃了她,她想对付自己还是有各种办法,若是等大王反应过来,那他更是死无葬身之地。
  赵高眯着眼,嘴角勾起一丝危险的笑。
  三天的时间,有好消息传来,也有坏消息传来。
  好消息是张良被放出来了。
  嬴政并没有将张良刺杀自己的事情昭告天下,而是隐秘地将此事给掩盖下去,用了个不轻不重的罪名,罢免了他的官职。
  坏消息是赵高并没有被发落,李斯和蒙毅同时谏言,也只是让赵高被罚了几年的俸禄。
  赵元溪听到消息时,尽管心中早有准备,但还不是不免有些失望。
  因为对她不满,所以连赵高也可以原谅吗?
  芈启这几日正为他夫人有孕的事情而高兴,见人便分享这个好消息,连嬴政都没有逃过他的炫耀。
  嬴政瞅着在自己跟前上蹿下跳的芈启,嗤了一声,“寡人有十七个公子,九个公主,很快还有一个孩子出世,也不知你在高兴什么?”
  他有那么多孩子,也没像芈启这样得意过。
  芈启不乐意了,“大王怎能这样和臣比,臣只有夫人一人,大王你后宫三千,若是子嗣不丰,那就该琢磨一下是不是身体不行——咳咳!大王当初有扶苏的时候,也没比臣好多少!”
  “诶?这几日怎不见扶苏在你跟前了?”芈启后知后觉,这才发现自己好些时候没见到扶苏。
  不仅没见着扶苏,这殿内的东西似乎也空了不少,原本放在这里的琉璃瓷器都哪去了
  嬴政半垂眼睫,微抿着唇道,“寡人让他回去甘泉宫了。”
  在没有想好如何对待太后之前,他暂时也不打算再见扶苏。
  芈启想起了最近的传言,小心翼翼地问,“坊间传言太后伙同张良刺杀大王,难不成真有此事?”
  “你说呢?”
  芈启干笑两声,“这怎么可能?”
  见嬴政表情严肃,他的笑也渐渐僵在了脸上,声音越来越弱,“这不可能吧!太后怎么可能会想害您?她就算是自己面对刺杀,也不可能让别人刺杀您啊!”
  “当初是张良劝降的韩王,后还被您封为上卿,他有何动机做此事?”
  芈启心想,难不成他要给韩王复国,可那老韩王自己现在每天都在咸阳享乐,哪里还有心思复国?再者若他真有心匡扶韩国,当初也不会去劝降韩王,而是会拉着韩王誓死反抗了!
  嬴政瞪着他,气得不行,“脑子不会用就不要用了!”
  被骂了的芈启尴尬地抠手,他哪里说得不对吗?
  可见大王这么愤怒,加上张良莫名其妙被贬,他只当张良脑子出问题了,会干出这种糊涂事,可太后又怎么回事?
  嬴政瞧他那副犯愣的样子就觉着心烦,难不成他夫人怀孕,他也跟着脑袋变傻了?
  “三年前祈年宫的那次坍塌,是张良做的,太后之后包庇了他。”
  芈启惊愕地瞪大眼睛,“好大的胆子!他怎么敢的!”
  这大概就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若他没记错的话,当时的张良才十六岁吧!初来秦国,就搞了这么一波大的,芈启都不知道该骂他,还是夸他了。
  至于太后,芈启虽然不能明白太后为何要袒护他,但他不相信太后会想伤害大王。
  “大王这几日烦心,莫不是就是因为此事?”芈启试探地问,“臣有一言,不知大王要不要听?”
  “有废话就赶紧说,别磨磨蹭蹭的。”
  这咋还急眼了?
  芈启清了清嗓子,“三年前张良跟着韩非一同入秦国,两人差点被您……臣绝没有说他情有可原的意思!只是大王可曾想过,这三年发生了什么事情,才会让意图谋杀您的张良,还有不愿归顺的韩非,如今都心甘情愿的为您驱使?”
  这其中没有太后的功劳,芈启是断不可能相信的。
  若说秦国强大就能震慑得住他们,那当初韩非便不会差一点死在大王手中,张良更不敢行谋逆之举。
  “太后当初兴许是有私心,但本意还是为秦国打算,当初大王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两位大才,您不也挺高兴的么?虽然好东西里掺了点沙子,但敲打一番,抖一抖,也还能继续使。”
  嬴政冷哼,“你倒是宽容。”
  芈启心虚地低下头,不敢说他也是被太后敲打了一番才老实的!
  他可太明白张良和韩非当初的想法了。
  太后当时连让大王难过都不舍得,怎么可能会让人害他呢?
  何况当初也是太后救下了大王。
  若非要说的话,有人想害太后还差不多。
  当初调查此案的时候没有一点动静,现在祈年宫都已经重建好多久了,这事又突然被翻出来,矛头直指太后,定然是有人刻意为之。
  只不过芈启想不通太后得罪了谁,谁又能从中获利。
  或许他应该去见太后一面?
  芈启小心地瞅着上面正阴沉着脸的大王,还是决定此事暂且放一放,他还想抱他的小儿子呢!
  反正大王再生太后的气,也不会真拿太后怎么样!
  第299章 魏国投降
  芈启走出正阳殿,见赵高在门口候着,便将手搭在他肩膀上,拉着他到角落里,小声问道,“太后这几日都没过来看看大王?”
  赵高愣了愣,“大王说不想见到太后,太后便没有再过来。”
  “这就有点麻烦了!”芈启小声嘟囔,两个人都是一巴掌拍不出个屁的人,要是这么僵持着,估计等个几年也见不上面了,可人这一辈子能有几年?
  “赵公公你是大王亲近的人,又曾是太后的亲信,平日里在宫里走动,你多劝着点,大王心里还是有太后的。”芈启忍不住多说了两句,心中却不由叹道,若是吕乐在这里的话,定能多劝着点大王。
  可惜,吕乐前不久好像辞官回家了。
  大王身边也没几个体己人能照看着点。
  赵高心里头紧张,尤其是听到大王还惦记太后更是害怕,脸僵硬地笑着,“昌平君放心,奴才会好好劝大王的。”
  ……
  弥夫人瞧着这几日瘦了不少的太后,心里有些不是滋味,“良儿已经回学院了,他派人带话过来,让您不用担心他,他很愧疚这事牵连了您。”
  “还有,他提醒您,这事既是赵高弄出来的,但要针对的不是他,而是您,您要多加防范,必要时候可以使些非常手段。”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