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赵元溪抿着唇,深吸一口气,克制着自己想要骂人的冲动,“你当真不还我?”
嬴政蹙眉,“并非不还,只是现在不太行。”
“那你给我个准确的时间。”
太后和大王因为自己争吵起来,赵高本应该为此感到高兴,但现在他实在高兴不起来。
他如今已经尝到了权力的滋味,怎么可能再回到太后身边,可若是太后执意要将自己要回去,那大王必然还是会让步。
第292章 把他要来了
赵高垂首恭敬地跪在地上,衣袍下的双手紧紧攥着,脑子里飞快地想着解决办法。
他不能走!
赵高不明白太后为什么突然将自己要回去,但他十分清楚,自己今日一旦离开这座秦王宫,那便没有再回来的可能。
这么想着,他眉目间透出一丝阴狠之色。
嬴政薄唇微抿,瞥了一眼跪在地上的赵高,“太后为何非要他不可?”
“我自然有需要他的地方,难道大王身边缺了他还办不了事么?还是说你真舍不得?”
自然不可能,区区一个宦官而已,如何能左右政事。
至于舍不得,倒还真有几分。
赵高能力的确不错,比之吕乐还要好用许多,交给他的所有事办得都十分妥帖。
不过,倒没必要为了赵高同太后争辩。
“你若真想要他,那便待寡人找到能替代他的人,就将他调回你身边。”
赵元溪眼前一亮,“当真?”
“你难得开口,寡人难不成还有拒绝的道理?”
闻言,赵元溪心中得意,就差叉着腰直接大笑两声。
这事也太容易解决了!
赵高听了这话,牙都快咬碎了,眼中是藏不住的怨毒,他好不容易当上这中车府令,更是得了秦王的信任,努力了这么久,如今太后轻飘飘的一句话,就将他的一切全部都毁掉了。
凭什么,难道就凭她是太后,可她是太后又怎么样,还不是对秦王怀有异心。
嬴政看向赵高,“这几日将事务交还给吕乐,等事情都处理好了,便去太后那边伺候,俸禄不变,另赏赐田地百顷,黄金百两。”
毕竟从中车府令调为内廷的宦官,嬴政心知这事委屈他了,但太后的面子他不好驳,也只能从其他方面弥补他一些。
见赵高久久不说话,嬴政脸色冷了下来,赵高这是对他的命令不服?
“你有异议?”
赵高强忍下心中的愤怒,朗声道,“奴才谢大王,也多谢太后娘娘对奴才的信任。”
这后半句,是硬生生从牙齿缝中钻出来的!
赵元溪哪里会不知道赵高对自己定不满了,但人是自私的,她做不到看着一切如历史那样进行下去,防范于未然,才能避免更多的人受伤害。
人要到了,赵元溪整个人都自在了。
“那就多谢了!”她又对赵高道,“放心吧,我不会让你吃亏的!”
当她的手底下的人虽然权利不高,但钱管够啊!还不用担心哪天被四分五裂!
“奴才谢太后。”赵高低着头讨好地笑着,只不过那笑意却不达眼底。
赵元溪在这喝了两杯茶,想起了刚刚嬴政和那些武将谈论的事情,思考了会后,“水淹大梁的事,我觉得也没到非做不可的地步!”
嬴政执笔的手一顿,“此话怎讲?”
“自然还是劝降了,你既然已经打算派人过去,有没有合适的人选?”
魏国不同于赵国,采用离间计对魏国无效,魏国宗室上下更是齐心协力,若要通过政治瓦解非常困难,所谓的派人劝降,只不过是做最后的警告,也是给天下人看。
魏王不可能因为使臣的三言两语就大开城门,选择投降,到时候这水必然还是会放的。
见嬴政不语,赵元溪便知道他其实就没真想过能劝降魏王。
“我心里倒是有个人选,只不过还得先去说服他才行,等我两天的时间,到时候把人给你,若是他劝说不了魏王的话,那这天底下或许真就没有人了。”
“他是谁?”
“魏国来的郦食其,虽名声不显,但颇有才干,尤其善辩,前些时候拜入我门下,如今就在咸阳。”
“可,若太后觉得他可行的话,那就带来给寡人瞧一瞧,要是他真有这本事,寡人便让他代替我秦国出使魏国。”
赵元溪微笑,“好,放心,他不会让你失望的。”
她出了秦王宫,转头就去了郦食其如今下榻的地方。
郦食其在这住了些日子,过得实在安逸,要说这赵太后的地方,那宝贝可真是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且不说屋内放置的那些琉璃玉器,那一整个院子存放的六国书籍,就已经让他已经走不动道了。
可惜的是魏国的书籍尤其的少,且书里的文字还多是秦字,这让他不得不一大把的年纪还得再学习一下新的文字。
好在七国的文字皆是由西周时期的大篆演变过来的,学习起来并不复杂。
他躺在院子里,嘴里嚼着不知是何地送来的肉干,手边还放着一壶酒,手里拿着一本书,颇为悠闲自得。
“先生好雅兴!”赵元溪含笑走了进来,身后的护卫手里还抬着一木箱子。
郦食其听到赵太后的声音,猛然坐起身,略有些尴尬地起身整理衣袍,“见过太后。”
余光中见到太后身后的木箱,以为这是又带了哪里的特色过来,笑得合不拢嘴,“太后来便来,怎么还带东西,小人哪里受得起这般对待。”
赵元溪微微一笑,“这东西是准备给先生用的,却也不是真的送先生的。”
她挥挥手,示意其他人先退下,继而又朝郦食其行了一礼,“今日来此,是请先生帮忙的。”
郦食其表情也变得严肃起来,连忙回礼,“不敢,太后请讲。”
在这白吃白喝这么久,郦食其也没真打算什么都不做,在他能力范围内替赵太后办点事,那也是应该的。
只是他很好奇,太后身边能人众多,他自己身无长物,有什么事是非得他来做的。
“先生可知我秦国已经围住了魏国的大梁?”
郦食其还真不知道,他离开魏国时,秦国还在跟赵国死磕,前不久倒是听说秦王遇刺,大怒派人拿下了燕国大半土地,现在这就轮到魏国了?
“小人未曾听闻,还请太后细说。”
赵元溪垂眸,眼底难掩愁苦,“如今十五万秦军兵临大梁城下,魏王打算死守大梁城。”
郦食其连连点头,大梁城经百年建设,城防坚固,易守难攻,选择固守等得援军赶到的确是个办法,可他很快又反应过来自己现在身处秦国……
第293章 替秦国出使
他试探地问,“这同小人又有何关系?”
他虽是魏人,但也没有什么复兴魏国的想法,也同样没有帮助秦国攻打魏国的念头。
“先生能言善辩,我想请先生为我秦国的使臣,说服魏王开城门投降。”
郦食其几乎是毫不犹豫地就拒绝了,“小人虽有些口才,但要想说服魏王,这不可能的。”
如今的魏王虽无功绩,但为人刚毅,断不可能投降,使臣送过去,那纯粹是给魏王送人头。
“我知此事艰难,但请先生先不要这么快拒绝。”
赵元溪不紧不慢道:“魏王之所以坚守不出,那是断定自己能抗得过这次秦国的围剿,但我要是说他们死守只会迎来必死的局面呢?”
她随即展开了秦魏之间的舆图,铺在郦食其刚躺的藤椅上,指着赵韩那块地,“如今秦国已经拿下赵韩两国,曾经的晋国就只剩下魏一家,燕国暂退辽东,已经无力与我秦国对峙,齐国早年便不再过问诸国之事,也断不可能为魏国出兵,至于楚国——王翦将军正守在秦楚边境,只要楚国敢来,秦国就敢杀,如今的魏国不过是在独自苦苦支撑,不会有其他国家的援兵了。”
“魏王有四十万大军,如今皆在荡阴被牵制着,宿胥口也被我秦军占领,大梁现下只不过一座孤城。”
“大梁城中固然有数万守军,但也定然撑不住我秦军的围攻。”
郦食其有些不服,“大梁城墙高有六丈有余,底部宽度亦有六丈,周边更有宽二十丈的护城河,秦军哪怕再增加一倍兵力,也拿不下大梁城。”
“是吗?”赵元溪微笑,“先生可还记得我秦国的白起将军是如何拿下楚国的鄢城的?水攻鄢城尚需要筑坝开渠,可要淹大梁只要让河流局部改道,现下正值黄河汛期,水量充沛,若将这黄河水引入大梁城,先生也觉得大梁城还能守得住吗?”
大梁的城墙,挡得住秦军,但挡不住洪水,何况这城墙是夯土结构,最怕的就是泡水,一旦长时间泡水必然垮塌。
郦食其想到这可能,脸色不由难看。
赵太后之所以能如此光明正大的将此计说出来,那就是因为这就是死局,大梁城的死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