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我只不过是想让城中的百姓和他们一样,也吃顿饱饭而已。”
  “您需要多少人?”
  赵元溪抚掌笑道,“李将军果然痛快,不多,先给个八九百人吧!最好都是些吃不起饭的普通人,贵族子弟就不要了。”
  物伤其类,赵元溪担心那些人下不去手,平民百姓倒不会有那么多顾忌,说不定还会在心中拍手称快。
  至于为何要用归顺的赵军,而不是用秦军。
  邯郸城内的局势已经够严峻了,若用秦军,那些赵国的百姓只会认为是秦人在劫掠赵国的财富,反而会同情这些富商豪强,那她岂不是两头不讨好。
  若用赵军,城内的赵人的抵抗情绪会消减些,更多的是高兴这些赵国的将士为他们寻来了食物和药物。
  “太后就这么肯定他们能出得起这么多东西?”
  李牧家世虽非显赫,但也是世代将门出身,对于这些富商豪强向来就瞧不太上,在他看来这些人不过有点小聪明,在各国之间游走,赚些钱财谋生而已。
  “李将军还是小看这些人了,他们的财富足以同那些王宫大臣媲美,要不是你们拿下邯郸的速度太快,这些人早跑了,哪里还轮得上我们盯上这块肥肉。”
  “这些也是您从书上学来的?”李牧好奇地问。
  赵元溪干笑两声,“姑且算吧!”
  总不能承认自己有当匪盗的天赋,更何况她这叫做行侠仗义,劫富济贫!
  听说是太后的任务,去疾不带犹豫地就接下了,成了这只小队的先锋,带着赵军在小北城挨家挨户地敲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不听道理的,那他们也懂一些拳脚功夫。
  有人倒是想反抗,但秦国太后的令牌一出,那些人就熄了火,得罪赵国的降军不算什么,但要是惹恼了秦国太后,那些被活埋的上千赵国宗室,可都在地底下哭嚎呢!
  那些富商豪强可不想下去陪他们。
  一天的时间,去疾拜访了几十家商户,筹得粮食六十万石,药物几万石,另有粗布上千匹,这些粮食已经够邯郸城中的人吃上一个月。
  即便如此,赵元溪还是嫌东西少。
  很快就要到开春播种,这些粮食除了要供给平民的吃喝,还得准备新一年的耕种,若是误了今年的农时,赵国这边恐怕得闹饥荒。
  赵元溪吩咐去疾继续搜刮,不限于小北城的富商,东城的那些贵族也可以多多敲打,虽然已经被秦军劫掠了一波,但狡兔有三窟,他们到底还藏了多少,估计只有他们自己清楚。
  随着粮食的充裕,邯郸城内各处遍布大大小小的施粥棚。
  饿了好些天的邯郸城内的百姓,终于得了口暖和的吃食。
  “太后娘娘有令,从今天起每户可派老人小孩和女人过来领三天粮食,三天后会再次发放,成年男子需参与邯郸城的重建,同样每三日来此处领取口粮。”
  “若是另有一技之长,例如木工、瓦工、陶工、篾匠等,这类人来这里登记,按照每日完成的工作量,另外发放工钱。”
  有人问:“那我会开凿石头,这能领工钱吗?”
  去疾捧着册子,瞅了一眼人群,点头道,“可以,凡是对邯郸城重建大有帮助的,都可以来我这里登记。”
  “那我们女人能做什么吗?”怯生生的声音,在这喧闹的人群中并不明显,但去疾还是听见了,不光他听见了,赵元溪也听见了。
  赵元溪缓步走了过来,笑着道,“当然有你们能做的,若是愿意的话,你们可以来这些粥棚帮忙,也可以多制些衣服,或者同那些男子一样,去清理各处的杂物,但凡觉得你们自己能做的,都可以去做,也会按照你们的工作量另外发放工钱。”
  “我,我会些医术,跟我阿父学的。”
  赵元溪眼前一亮:“那太好了,如今的邯郸城缺的就是大夫。”
  尤其是女大夫尤其稀缺。
  战国时期虽说女子贞洁并没有后世那般严苛,但男女大防还是依旧存在的,再加上现今女子不被允许接受教育,别说女大夫,连识字的都没几个。
  这场大地震受伤的不仅有男子,亦有许多女子。
  若是头部、手部倒方便处理,可若是胸部、腿部等一些隐秘的部位,那便没法救治,可能是女子自己不同意,也可能是她家人不愿意。
  不少女子往往因为得不到医治,便不治而亡了。
  女人被赵元溪吓了一跳,小声解释,“妾身只会一点皮毛,不算是大夫。”
  “无妨,会些总比不会强,你自今日起,便跟着治疗队去给那些人医治,若有不会的,可以问治疗队里的那些军医。”
  赵元溪又问:“你叫什么名字?”
  “妾身琦玉。”
  “好名字,若你家中或者有认识的医者,尽管让他们过来,你们的工钱可照双倍给。”赵元溪声音不大,但足够让所有人听清。
  “妾身也有吗?”琦玉惊讶。
  “你不也一样治病救人吗?当然也有。”
  “多,多谢!”琦玉行了个大礼,声音带着些许的哽咽。
  第197章 一厢情愿(求月票)
  “这是你们应得的。”赵元溪将她扶起来。
  琦玉感激地望着她,“我能知道您是谁吗?”
  赵元溪脸上露出微笑,“我是秦国的太后。”
  “秦,秦国太后?”琦玉又开始紧张地结巴。
  众人闻言也个个惊得合不拢嘴,秦国太后怎么会出现在这里,虽听说秦王带着太后一起来了邯郸城,但没几个人见过他们的真面目,为数不多见过的还都死了。
  “我知秦赵之间旧怨颇多,你们之中亦有不少对我心怀怨恨者。”赵元溪顿了顿,声音陡然拔高了些,“但如今大灾当前,往日的旧怨还请诸位能暂且放下,共克时艰。”
  “我亦是赵人,自小在邯郸城长大,面对如今邯郸的困局,我尚且无法坐视不理,汝等又怎忍这邯郸城的一切毁于一旦?”
  琦玉小声道:“我,我信您,我也想看见邯郸城恢复的那天。”
  周围的赵人沉默下去。
  “我们只要干活,您就真的发粮吗?”
  赵元溪笑着点头,“这是自然。”
  “那我们跟您。”
  “我也可以!”
  周围断断续续有了附和的声音,此起彼伏,亦不曾断绝。
  赵元溪露出真心的笑容。
  不管怎么样,能迈出第一步总是好的。
  今日因为是第一天放粮,所以各大粥铺的粥都免费提供,赵元溪也参与了进来,她亲自给那些人施粥。
  因着她头发还没有长出来的缘故,只能还披着那黑色的头巾,她又总是温和得笑着,受到了不少孩子的喜爱。
  随着秦国太后仁善的名声传遍整个邯郸城,城内不知何时,传出了秦国太后是先王遗失在外的公主的流言。
  传言愈演愈烈,有说赵姬就是赵悼襄王赵偃的亲女,只因公主爱上了秦国的质子,为此不惜忤逆赵悼襄王,被先王赶出了王宫,公主与秦国质子这才在一起。
  秦国质子归国之后,公主带着孩子留在了邯郸城,却受尽欺凌,在对邯郸失望至极的情况下被秦国质子接回了秦国。
  秦国质子继位之后,当初的王孙也被封为了太子,本以为是苦尽甘来,不曾想秦庄襄王却早早去世,公主只能带着尚未成年的孩子和秦国的那些权臣斗争。
  这次秦王带着公主返回邯郸,一为报当初赵国宗室欺辱他们的仇,二是愤怒于赵王的昏庸,怜悯赵人受赵王室的欺压,公主是来拯救他们的。
  赵元溪听说了这消息,立马想到了当初她让令尹写的故事,原来已经传得这么远了吗?
  还真是出其不意地给她带来了惊喜,这可解决了她不少麻烦事。
  赵姬的赵国公主的身份自然不是真的,若是赵姬真是赵国公主的话,当初她和嬴政也不会如此艰难了。
  这个传言不仅赵元溪听说了,就连困在宫室内的赵国宗室也有所听闻。
  “大王,赵姬当真是您姐姐?”有人忍不住跑来问赵王迁。
  赵王迁整日躺在床上半死不活,想死又不太敢死,想活又活不下去,他觉得自己可能要疯了,陡然听到这个莫名其妙的消息,他觉得外面的人比自己还要疯。
  “我父就只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那赵姬怎可能为我赵国的公主?”赵迁气恼不已,这些人羞辱他还不够,还要羞辱他的父亲吗?
  “大王,您再想想,先王真的不可能在外面有其他孩子吗?那赵姬如今可是秦国的太后,倘若她真是我赵国的公主,那我们跟秦国可就是联姻关系,那秦王就是您的亲外甥。”
  赵迁沉默了,他明白了这人的意思。
  赵国如今已经没了,但赵国宗室的这些人还要活下去,他们虽然当初没有为难过赵姬母子,但依着嬴政那睚眦必报的心,他们未来的日子也定然不会好过。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