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精致又可爱。
扶苏还不知道大母的恶趣味,一门心思都在那颗球上。
恰逢这时,子婴迷迷糊糊地从床上爬起来了,见赵元溪在,下意识地张开手求抱抱。
他打了个哈欠,见屋里多了个陌生又熟悉的姐姐,吓得赶紧缩回了被子,只探出半个脑袋,好奇地看着面前的小人,不确定地唤了一声,“大兄?”
“嗯?”扶苏疑惑地偏头。
赵元溪见状,乐得哈哈大笑。
唯独扶苏不在状态,疑惑地看着大母和子婴。
长今也忍不住笑,好心拿来铜镜。
扶苏看着镜子中的自己,小脸唰地一下就红了,羞恼地藏在了赵元溪身后。
赵元溪费了不少劲才把他拉出来。
扶苏支支吾吾道,“大母,我是男子,不可做女子打扮。”
赵元溪憋笑,小孩子不就是这个时候才好玩么!
要不是她手上没相机,不然就能记录下扶苏如此可爱的模样了。
子婴也跟着在床上笑着打滚。
赵元溪略有些遗憾,“那大母重新给你梳。”
扶苏狐疑地看着大母,显然对她已经有了警惕
赵元溪满脸无辜,就差伸出手来发誓,扶苏这才肯把自己的发髻交给她。
秦国三岁以上的男童常留总角,女童为羁发,或者双髻,十五岁之后才会将头发全部盘起,作成年时的发髻。
当然女子的妆发会更复杂许多,还可以凭着自己的喜好打扮。
重新给扶苏梳好之后,扶苏故作大人那般长松了口气。
子婴看着大兄又变回来了,围着扶苏转了两圈,直把扶苏看得不好意思,“子婴不要再笑了。”
赵元溪给了子婴一下,“不许再闹了!”
子婴抱头,不满地噘嘴,“明明大母才是笑得最开心的。”
赵元溪心虚地摸了摸鼻子,转移话题道,“我给你们准备了新玩具,不想出去玩一玩吗?”
两个小家伙齐刷刷地朝她看过来,眼中满是期待。
赵元溪从扶苏手里拿回那颗球,在脚下掂了几下,一脚踢飞,撞到门框处又弹了回来,“喏,就是这么玩的。”
“这是蹴鞠?”扶苏惊讶道。
赵元溪:“眼光不错!”
蹴鞠的历史由来已久,在战国时期便已经在诸侯国内流行,尤其是在齐国,蹴鞠盛行在宋代,不过在元代之后就渐渐开始没落,清代更是被明令禁止。
如今的蹴鞠用的球多是以藤球,或者用皮革包裹毛发缝制成,像他们手里的这个还从未有人见过。
因为它的材料就是赵元溪提炼出来的橡胶制成。
那些橡胶做出来之后,赵元溪倒是想直接将它做成车轮,但这还得墨家人过来,她便让人先做了这个小玩具,让扶苏和子婴先体验一把。
两个小孩得了玩具,迫不及待地跑出去玩耍起来。
扶苏虽然没有和其他人一起玩过,但基本的游戏规则却很清楚,跟子婴介绍完规则后,便在院内开始追逐起来。
赵元溪饶有兴致地看着他们嬉戏,感叹道,“这不是挺活泼的嘛!”
自来了咸阳之后,他们两个除了去上课,便是留在甘泉宫里整日看书习字,赵元溪还真担心他们哪天变成了小古板。
好在虽然他们整日忙着学习,但也不失孩童的纯真。
小孩子趁着还小,能多享受一下快乐挺好,不然等长成嬴政那副样子,那得多无聊。
赵元溪抱着暖炉,“孟喜和余郊他们到了没有?”
长今回道,“余太医已经到了,孟巨子传信过来,说是纺织机出了些故障,他带人去修理去了,只有栎先来了。”
来了一个也行。
赵元溪点头,“让他们去栖云馆等我。”
栖云馆就是赵元溪暂时拿来做化学实验室的地方。
余郊在雍城里养了这么些天,身子已然大好,精神也恢复不少,听闻太后传召,便马不停蹄地过来了,路上还遇到了阿栎小兄弟。
余郊自小学的是岐黄之术,对于墨家的机关术只听闻过,却不知晓到底有多厉害。
不过栎的好学已经足够打动他,“阿栎小兄弟,你确定不跟我学医术,我这医术不说天下第一,那也是世间一流的水准。”
“余太医,我实在学不会!”栎讪讪道。
让他和那些木头石头打交道倒是可以,但要让他去救人,栎感觉自己实在无能为力。
余郊满脸可惜,多好的人呀!怎么就不是他的弟子呢!
赵元溪才进来,就听见余郊在挖她的墙角,笑道,“余太医,阿栎与我有大用处,若是被你拉去学了医术,我这手底下可就没人可用了。”
余郊和栎忙拱手行礼。
余郊讪笑,“不敢夺太后所爱,只不过臣实在起了爱才之心。”
第187章 车轮
赵元溪大笑,“栎,你可真是招人稀罕,那么多人都想要你。”
前有昌平君,后有余郊,遇上他的人似乎都看上了他的才能,就连孟喜都有托付重任的打算,谁能想到当初他不过只是侣葛坞名声不显的木匠呢?
栎讷讷地不说话,脸上泛起一丝淡淡的红晕。
韩重和石生见今日来了两名新客,便知这就是太后当初说的要请来帮忙的人。
只不过一个是墨家人,一个是大夫,于他们而言能做些什么呢?
余郊也在笑,“太后召我等来此,是为何事?”
众人齐齐看向赵元溪。
“自然重要的事来寻你们,韩重石生,将那些东西取出来。”
不多时,韩重和石生抬着箩筐走了进来,筐中的橡胶块呈现淡淡的琥珀色。
竹筐落地,橡胶块duangduang的抖动,像是动物的脂肪。
“这是我新发现的一种材料,名为橡胶,具有极强的伸缩性和可塑性,我想让你用它做成车轮。”
赵元溪伸出一根手指头,晃了晃,“不要说不行,我觉得你可以。”
一句话,就将栎想说得给堵了回去。
“小人愿意一试。”栎认命一般地低下头。
赵元溪拍着他的肩,“不要这么沮丧,你想想,你可是连蒸汽机都做出来的人。”
“那主要是孟巨子做出来的。”栎无奈解释。
他虽在材料上多付出了些心力,但机器的主要结构却是巨子重新调整过的,没办法当初太后给的图纸实在潦草,他只能求助于巨子。
“是么!那你这次就证明一下自己真正的实力,不要让孟巨子失望。”
“诺。”
“这个材料比较特殊,具体如何使用韩重和石生会同你解释,还有光做成车轮的那副样子还不行,还得保证有一定的强度。”
软趴趴的车轮可不耐磨,赵元溪不希望自己舒舒服服坐着车的时候,车轮磨着磨着就没了。
赵元溪见栎一脸的迷茫,愧疚地眨了眨眼。
她也不是故意为难栎的。
但做都做了!
强度当然得朝现代的车轮强度看齐。
赵元溪又道,“可以混些墨粉,加上些铁丝试试,你们都是我大秦的人才,我相信你们会成功的。”
赵元溪不懂车轮的制作,她只知道轮胎里面大概有这些东西,至于其比例如何就得看他们尝试了。
栎记得太后当初让他做其他东西的时候,也说了这样类似的话,嘴角忍不住露出一丝微笑。
给他们打完气后,赵元溪又转而看向余太医。
余郊倍感压力,他可还记得当初被太后奴役时,那段痛并快乐的时光。
赵元溪笑眯眯地道,“我唤余太医过来,是有东西送你,这东西弹性极好,我觉得十分适合作为你治疗时用的束带。”
纯靠布条捆绑止血,不仅需要花极大的力量,还容易挣脱,这橡胶做成的束带可比布条好用多了。
不仅如此,做成的膏药膜既能防水,还能很好地隔绝空气,能有效地防止外伤感染。
这若是不用在外伤治疗上,简直可惜。
余郊定了定神,确定太后只是给他医用工具,并没有其他的意思,捋了捋自己的胡须,朝栎那边看了眼,笑道,“那臣便多谢太后赏赐了。”
“不用谢,不用谢,你拿着这些可以去军营试试好不好用,若是不好用的话,再拿回来,我再重新调整。”赵元溪摆摆手。
其实赵元溪还做了些其他的东西,只不过给他们用不上,自己又用不了,只等着回雍城的时候,给柚带回去。
余郊离开之后,其他几人就开始忙活起来。
制作轮胎需要大型的模具,还有各种钢丝,这东西得找章邯帮忙。
几人得了赵元溪的手谕,忙不迭得赶到了章邯的冶铁坊。
听说是太后要的东西,章邯命人空出了一个炉子,让他们使用。
人都走了,赵元溪闲了下来。
无聊之余,她在实验室捣鼓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