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众人见他们出来了,纷纷望去,见两人姿态轻松,太后脸上更是止不住的喜色,悬着的心这才放了下来。
赵元溪见他们微妙的表情,笑道,“怎么,还怕我们两个打起来不成?”
众人心中腹诽,打起来是不可能,但吵一吵很正常,不过李牧将军肯定是吵不过赵太后的。
“今日正巧,我那里收到了一批新制的衣物,既然李将军的人赶上了,那便也各自带几件回去,至于李将军的军服,我让人给你订制几件,做好了再给你送去。”
李牧对于那些衣服倒没什么感觉,但随他一起来的那些秦军却很是开心,赶忙朝赵元溪道谢。
“我既视李将军为朋友,也希望李将军能将我视为朋友,他日若有事需要帮忙只管开口。”
李牧愣了愣,心中叹了口气,朝着赵元溪一拜,“多谢太后。”
“客气什么。”
“臣现在便有事相求。”李牧突然开口。
赵元溪挑眉,“将军请讲。”
“墨家这些攻城器械,臣久未见过,可否送与臣一些。”
从进入这墨家的地盘之后,李牧便瞧上了那些大型的攻城设备,赵国虽然也装备了一些,但大部分都是守城用的,进攻型武器却极少,这也正是李牧一直所求的东西。
赵元溪笑了笑,“行啊!我让孟巨子给你做一些出来,不过你若是对如今的秦军多些了解,或许会从那里发现更多的宝贝!”
她让人做的那些钢材的确给了自己用,但章邯的来信里却也说嬴政让他造了更多的钢制材料和兵器,那些东西显然不是用在日常生活上了,不难想到,嬴政估计已经将秦国的武器进行了换代。
如今的秦军装备绝对是七国里最为强大的。
李牧一直在咸阳城住着,没有进入过秦军的军营,自然还不晓得其中的变化。
闻言,李牧眼中闪过一丝疑惑。
这次来雍城,原只是出来闲逛,见到秦国太后是个意外,如今也到了回去的时候。
李牧回了咸阳后,做的第一件事便是面见秦王嬴政。
嬴政听闻李牧求见,也觉得稀奇,他还以为李牧得在咸阳颓废一辈子呢!没想到这么快就想通了么?
李牧在咸阳宫中待了将近一个时辰,直到天都黑了,他才从咸阳宫中离开。
吕乐见大王如此高兴,笑道,“恭喜大王又得一员虎将!李牧将军能征善战,对赵国更是熟悉,那伐赵之事想来定不费吹灰之力了。”
嬴政嘴角上扬,沉声道,“能让李牧听话,的确是寡人没想到的,太后还真是给寡人送了件宝贝啊!”
“太后娘娘爱护大王之心天地可鉴!下个月是太后的四十寿辰,不知大王可要为太后备下厚礼?”
嬴政手指轻点桌面,陷入沉思,虽说那人不是他的母后,但的确帮了他不少的忙,是该给她准备份厚礼了。
大王要为太后贺寿之事,不知为何传了出去。
翌日,嬴政上朝之时,不少臣子奏请要将太后接回咸阳宫。
嬴政脸一黑。
凡是有人敢上言,他便让人拖下去打一顿,打到后面没人敢再为太后说话,这才罢休。
李斯瞥了一眼那些蠢货,大王虽对太后看重,但目前来看绝对不会再让太后踏足秦国的权利中心的。
这些人自认为掌握了大王的心思,实际上他们根本就不了解大王。
嬴政确实很生气,但他生气的不仅仅只是这些人不懂他,而是他和吕乐昨天的对话被人给听了去,这些人妄自揣度他的意思,实在该打!
第164章 死谏
大殿外,多位大臣血流了一地,哀嚎声不止,更多的甚至已经喊不出声来了,只余那些棍棒打在肉上沉闷的声音。
群臣噤若寒蝉。
嬴政环视四周,见无人再站出来,冷哼一声。
“再敢为太后事谏者,杀无赦。”
“大王!”
正当嬴政以为此事到此为止,却还有人突然站出来。
此人乃御史中丞茅焦。
嬴政面无表情,“你不怕死吗?”
茅焦跪地伏拜,镇定地回道,“恳请大王容臣一言。”
“说。”
“大王有平定天下之心,诸国之所以忌惮秦国,并非只因为秦国的强大,还因为大王乃当世英主,但如今大王已车裂长信侯,却还囊扑二弟,迁母于雍,乃不友不孝,如今打杀谏臣,更是桀、纣的行径,如此一来,天下人何以信服大王!”
茅焦提高声量:“臣今日死不足惜,却不愿见大王声誉有损,失天下人心,令诸侯背秦,威胁秦国的统一大业。”1
说完茅焦再次叩拜,久久不肯起身。
他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群臣屏住呼吸,等着大王的宣判。
嬴政忽得大笑出声,缓步从王座之上走下来,将茅焦扶了起来,“卿所言不无道理,来人,将那些人放了。”
“大王英明。”
“大王英明——”众人齐声附和。
下朝之后,嬴政将茅焦给留了下来。
他佯装苦恼,“卿今日在朝堂之上的话,寡人也深以为然,只是要想将太后请回来,只是寡人同意可还不行,得太后愿意,不如卿为寡人先做说客,若太后同意归咸阳,寡人当以亲迎。”
茅焦眼中闪过一丝惊讶,“臣领命,定当不负大王所托。”
同时他又忍不住露出愧疚之色,他以为是大王不肯让太后回来,如今想来难不成是太后对大王心生嫌隙,这才不肯同大王重归于好?
“太后若实在不愿回来,卿也勿要惹恼了她。”嬴政提醒。
他还真有些担心茅焦把太后逼急了,太后一拳把他拍地上。
“太后当以国事为重,怎能由自己的喜恶而行事呢!大王放心,臣定会劝说太后回咸阳的。”茅焦皱着眉道。
哪怕太后不肯回,他也得想办法把人给带回来。
嬴政一看就知道他没咋把自己的话听进去,他笑道,“行,那寡人便在这里等卿的好消息了。”
茅焦离开后,嬴政脸上的笑容淡去,眸色冰冷地看向吕乐。
吕乐吓得跪地,“大王!”
“太后之事怎么泄露的,你去查清楚,若给不出个缘由,那你就担这泄密之责。”
“诺!”吕乐冷汗不住地往下滴。
大王欲往雍城,为太后祝贺寿辰之事,知晓的人屈指可数,如今泄露了出去,引得一些人又起了心思,若是查不清楚,那他只能以死谢罪。
咸阳宫内来了一场大清洗,抓了不少同外臣关系密切的宫娥内监,一时之间,咸阳宫内无人再敢同外臣再多说半句话。
自从见过墨家人的那些发明,赵元溪大半的时间都待在这里,看着他们一点一点地把完整的蒸汽机手搓出来。
当蒸汽机的齿轮连通上织布机时,赵元溪觉得她像是还在梦里一样,不知不觉间泪竟打湿了她的脸颊。
长今递来帕子,赵元溪胡乱地擦了把脸,有些不好意思,“我只是感觉自己像是看到了另外一个世界的模样,一时心有所感。”
“那个世界一定很好。”长今笑道。
赵元溪不由瞅了一眼长今,却没从她脸上看出什么。
宫女过来提醒,“太后娘娘,咸阳来了人,说想要来见您。”
“谁?”
她不记得自己有认识姓茅的。
“御史中丞茅焦。”
“他来找我做什么?”
御史中丞负责监察百官,掌图籍秘书和奏事弹劾,他应该跟在嬴政身边办事,好端端地来她这里做什么,莫不是想抓她的错处,然后上书参她?
不怪赵元溪会这么想,御史干的就是告状的活。
赵元溪在雍城干的那些事,要是被那些御史知晓,那准得天天被人弹劾。
坏事干多了,面对警察总会心虚,赵元溪现在就是这样的心情。
茅焦来了澧阳宫之后,却不见太后,那些宫女太监更是“嚣张至极”,拦着他不去找人。
“若是太后出了什么事,你们这些人都逃不开干系!怎还拦着我去找太后!”茅焦训斥道。
宫女太监低着头,就是不肯让路。
赵元溪好不容易赶了回来,就听见一人在他殿内骂骂咧咧。
咳咳——
她清了清嗓子,众人齐刷刷地朝她看过来。
茅焦见太后无恙,松了口气,上前行礼,“臣茅焦,见过太后。”
赵元溪不紧不慢地走进来,上下打量着眼前这个小老头,好奇地问,“茅焦中丞来我这里做甚?”
茅焦:“臣今日是来请太后回咸阳的!”
“我在这住着挺好的,不必回去。”赵元溪听到只是想请她回咸阳,当即就放下心了。
回去是不可能的,咸阳哪有雍城自在。
茅焦眉心紧皱,脸上满是不同意的表情,“太后既为大王生母,哪有久居雍城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