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何婉仪和袁一楠也仔细问着路上的情况和金城那边故人们的近况。
  坐上回家的车,看着窗外熟悉的京城街景,听着身边家人的欢声笑语,姜海棠觉得自己何其幸运。
  等陆良辰回来,一家人团圆之后,一切都会好起来。
  回到陆家老宅,自然又是一番热闹。
  离别一个多月的小桃子像个小尾巴一样黏着妈妈,恨不得把这几个月的思念都补回来。
  姜海棠也尽可能地让小桃子感受到妈妈的关爱,免得小姑娘心里有小疙瘩,觉得妈妈爱弟弟比较多。
  而何婉仪和袁一楠则是张罗了一桌丰盛的接风宴,吃饭的时候,又问了陆良辰在金城那边的生活和工作。
  知道姜海棠这一次去,还认了干爸干妈的时候,陆家人其实都是很意外的。
  毕竟,要是没有和姜老相认,姜海棠认干亲还能理解,但现在,海棠已经找到了血脉亲人,为什么还会认干亲?
  但何婉仪以及陆家的其他人,都没有对此表示质疑。
  “既然海棠能认亲,必定是值得信任的人,我相信海棠的眼光。”陆老爷子做了总结。
  “谢谢爷爷。”
  “等回头你爷爷回来了,给你爷爷说一声,也算是正经亲戚了。”陆老爷子又说。
  “我爷爷不在京城?”
  “后天就能回来。”陆老爷子没说姜老的去向,只说了姜老回来的时间,姜海棠便知道,自己不能多问了。
  接下来,姜海棠还有两天假期,休息了两天,缓解了旅途的疲惫后,姜海棠立刻投入了工作。
  她先是去轻工业部找到了陈老先生报到,并将此行厚厚的技术笔记、考察报告以及初步整理的技术改进建议交给了陈老。
  陈老翻阅着那份条理清晰、见解独到的报告,尤其是关于那处关键数据纠偏和针对国内材料工艺提出的替代优化方案,眼中赞赏之色愈浓。
  “海棠啊,你这次南下,收获巨大啊!这份报告价值连城!”陈老兴奋地说,“部里正在筹备项目启动会,你这份报告正好可以作为重要的立项依据和技术参考!”
  “其实,你不用这么着急,完全可以等回到京城之后再整理,看着你比之前又瘦了些!”
  姜海棠捏了捏自己有点肉的脸,笑着说:“没有吧,我觉得还好啊!”
  “可别仗着年轻就糟践身体,你的身体是属于国家的,你要养好身体,为国家服务!”陈老十分严肃的说道。
  接下来,陈老又给姜海棠说了一下接下来的工作安排,果然和之前还是不一样的。
  姜海棠接下来的生活,主要是投入到研究中去。
  这边说好了到研究室的时间,接着,姜海棠又去了出版社,将翻译好的小说稿子交给了陆小姑。
  陆小姑看着那工整流畅、语言优美的译稿,惊喜万分:“海棠,你这效率也太高了!质量还这么好!主编看了肯定满意!稿费和补贴过几天就能结算给你,保证让你满意。”
  第二日,姜海棠正式到新单位,轻工业部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项目组上班。
  她的岗位办公室被安排在陈老附近,便于随时交流。
  项目组刚刚组建,人员还在陆续到位。
  起初,组里一些资历较老的同志看到姜海棠这么年轻,还是个女同志,心里不免有些嘀咕和轻视。
  但是,之前一起去花城的几个人都对姜海棠十分佩服,姜海棠在项目组里有这三个人的支持,倒是不难过,相反,还算是如鱼得水。
  至于其他看不上他的人,姜海棠觉得,也无所谓,反正,只要自己足够出色,总能让他们看到自己的优点。
  果然,很快,姜海棠就用实力证明了自己。
  第一次项目讨论会,当大家为一份外文设备说明中的关键术语争论不休时,姜海棠不仅精准翻译了原文,还结合自己在花城厂的实操经验,解释了该术语在具体工艺中的含义和影响,瞬间解决了争议。
  其他人这才相信,这个漂亮的据说家世非同一般的小姑娘,还是有可圈可点之处的,并不是花瓶,也不是关系户。
  只是,搞研究的人多少都有些清高,并不会因为姜海棠这一次的优秀,就对姜海棠刮目相看。
  但对姜海棠的态度,到底比之前的时候和善了许多,尤其是几位老同志。
  在后续的技术资料翻译和整理中,她速度快、准确度高,不仅能翻译,还能指出原版资料中表述不清或与国内实际情况可能存在偏差的地方,并提出核实建议。
  甚至,姜海棠提出的一些建议和研究方向,是他们从来没有想过的。
  其中一些设计思路也让几位老工程师眼前一亮,受到了启发。
  “海棠同志啊,这些你是怎么想到的?为什么之前我就没想到过呢?”李老拿着姜海棠绘制的草图,感慨地说道。
  “是啊,到底是年轻人,就是比我们这些老帮子有想法啊!”
  “海棠啊,我们可以多讨论一下这个方向,我觉得,未来的发展趋势应该是这样的……”
  连最初有些看法的老同志,也不得不承认,这个年轻的女同志确实有真才实学,是块搞技术的料。
  更重要的是,姜海棠还是那种虽然有才华,还能沉稳专注地工作的人。
  她认真的态度、不居功自傲的谦和性格,更是得到了老同志们的喜爱,他们觉得,这是年轻人们缺乏的,这些年,许多年轻人越来越浮躁了,能沉下心做事的越来越少了。
  这就越发让他们觉得,姜海棠才是难能可贵的。
  期间,她给金城的顾昀笛舒启华、毛厂长等都写了信,报了平安,也简单说了说新工作的情况。很快,她也收到了他们的回信,字里行间都是关切和鼓励。
  工作之余,姜海棠的生活节奏依然紧张而充实。
  白天上班,晚上回家要陪伴两个孩子。
  等孩子们睡了,她还要挤出时间学习,虽然还有一年时间,但姜海棠觉得,应该提前复习起来。
  她要参加第一届的高考,做一个有学历有能力的人。
  此外,姜海棠接到了陆思敏给她的第二本外文书籍的翻译工作,加上这份工作,姜海棠的生活和工作更加忙碌了起来。
  “海棠啊,你不用这样辛苦,咱们家的日子虽然说不上大富大贵,但吃饱穿暖不成问题。”
  看着儿媳妇如此辛苦,何婉仪十分不忍心,以为姜海棠是觉得家里的钱不够花,才会如此努力地赚钱,因此劝说她。
  “妈,我只是觉得,我有这个能力,就该做更多的事情,实现自己的价值,而不是满足于现在的生活。”
  “当然了,我也是真的喜欢钱,我总觉得,现在手里有更多的钱,在不远的将来,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
  如果没有能力也就罢了,但还有希望,姜海棠想着,总要买一个京城的四合院才成。
  第335章 周副部长的器重
  何婉仪和袁一楠给了她巨大的支持,因为姜海棠的工作比较忙,家里的家务,基本上就是王婶和其他人一起做,姜海棠可以毫无后顾之忧的工作。
  至于小橙子和小桃子两个孩子,则是小何主动承担责任。
  姜老回来之后,也是尽所能的帮着姜海棠。
  姜海棠的工作渐入佳境。
  这天,姜海棠刚刚完成一份重要的技术方案翻译,陈老把她叫到办公室,脸上带着喜色。
  姜海棠被陈老看得有些毛毛的,总觉得陈老这眼神不太对,兴奋过度了。
  “陈老,有什么事吗?”
  “海棠,好消息!周副部长看了你的报告,非常重视!部里决定,由你牵头成立一个小组,专门负责消化吸收花城厂引进设备中的关键技术,并尝试绘制国产化改进图纸!这可是独立挑大梁的机会啊!”
  这姑娘今年才二十二岁吧?就有机会独挑大梁了,简直不敢想象。
  其他人二十二岁的时候,在做什么呢?
  读书,还是才开始适应工作?
  不说陈老,就是姜海棠也十分惊讶,她以为,在未来的好几年时间里,她都只能作为辅助人员参与工作,没想到,陈老带给自己这样大的一个惊喜。
  姜海棠心中涌起一股责任感和斗志。
  她能想到,这个机会来之不易,也明白其中的分量。
  陈老和周副部长二人应该为此费了不少力气和口舌,才能给自己争取到这样的机会吧?
  甚至,有可能上面能答应,也有爷爷的关系,毕竟,爷爷只有她一个孙女儿。
  就冲着这些,这个工作她必须做,而且必须做!
  “谢谢组织信任!谢谢陈老!我一定尽全力完成任务!”姜海棠站直身体,语气坚定地承诺。
  陈老欣慰地点头:“好!我就知道你能行!”
  “能不能行我不敢保证,但我保证,我会全力以赴。”姜海棠立即表态。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