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突然,实验室的木门被推开。
一个穿着笔挺中山装的中年男子站在门口,这个男子身后跟着几个戴眼镜的技术员模样的人。
有点眼生,姜海棠蹙眉。
“这是咱们省轻工局技术处的马处长,你们这里谁负责?”随行人员的声音打破沉默。
姜海棠抬头,正对上马处长镜片后挑剔的目光。
那人笔挺的中山装浆洗得过分僵硬,胸前口袋露出半截进口钢笔,在日光灯下泛着冷光。
姜海棠立即开始思索,马处长是何许人。
好像之前听谁提起过,省轻工局有个出了名的崇洋派,好像就姓马,莫非,就是眼前这个人?
“马处长,我们没有提前准备,有点乱,可能不太方便您参观。”
姜海棠强压着不悦,上前握手,却没有邀请马处长进门的准备。
她开口的同时,已经给黎景程使了一个眼色,那意思就是让黎景程借机搬救兵的意思。
马处长却没有伸手的意思,只是用挑剔的目光扫视着实验室。
“你就是这里的负责人,还是个女同志呢。不是我看不起女同志,但这种高精尖项目,还是应该交给专业团队。”他指了指身后的人,“这些都是留苏回来的专家,不如……”
姜海棠瞬间明白了这些人的意思,这是来摘桃子了。
她面上没有表露出不悦,依旧保持温婉的笑。
“马处长,按规定,外来人员参观项目需要军区出证明。”她语调平稳,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马处长十分不悦:“让我们的同志进去,主导你们这个项目,不是来参观。”
“请问马处长,你们的同志有公函吗,或者有调到我们纺织厂的调令吗?”
公函?调令?
马处长和他带着的几个人都一愣。
“要什么公函调令的!你别忘了,你们纺织厂,可是归属我们轻工局管的。”马处长的脸涨成猪肝色,中山装的纽扣几乎要被他起伏的胸膛崩开。
“真不好意思,马处长,我们纺织厂确实是归口你们轻工局管的,但这个项目,所有参与人员,都有文件,你们的专家要参与进来,必须要有军区的文件。”
言下之意,轻工局说了也不算!
“你这是违抗上级指示!”
他身后的“专家”们交头接耳,有人已经掏出笔记本准备记录。
“我们严格遵守保密条例。”姜海棠从文件柜取出一叠红头文件,纸页翻动间,军区大印鲜红如血,“如果马处长有相关文件,我们自然全力配合。”
姜海棠不卑不亢的说道,一点都没有害怕得罪人。
“你放肆!”
“马处长,您可不能冤枉我们,我们没有放肆的意思,不过是就事论事请您和其他专家同志拿出公函而已。”
姜海棠一点都不肯让,可是脸上依然是得体的微笑,让马处长窝火到不行。
“你无组织无纪律,我要给领导打报告,你这样的同志,不适合留在纺织厂。”马处长气急败坏的说。
第199章 白泥
马处长的话音刚落,实验室外传来一阵沉稳的脚步声传来。
“马处长好大的官威啊。”陆良辰的声音从门口传来,带着几分冷意。
“陆厂长?”马处长一惊,不是说,今天陆厂长去开会了,不在厂里吗?
陆良辰一点都没有和马处长寒暄的想法,单刀直入的开口。
“我竟不知道,什么时候轻工局能直接插手军区特批项目的人事安排了?”
姜海棠回头,看到陆良辰一身藏蓝色中山装,端得挺拔帅气,他手里拿着一份文件,身后跟着两名穿着军装的同志。
阳光从他背后照进来,在地上投下一道长长的影子。
被抓了现行的马处长的表情瞬间凝固,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
“陆、陆厂长,您误会了……”
“误会?”陆良辰冷哼一声,走到姜海棠身边,将文件递给她,多余连一个眼神都没给马处长。
“对,误会了,我们没有要插手军区特批项目的意思!”
“海棠,这是军区后勤部刚发来的加急电报,对我们的研发进度表示关切。”
姜海棠听到陆良辰这话,脸上都是欣喜。
陆良辰目光转向马处长,眼神锐利如刀。
“马处长若有什么指导意见,不妨直接向赵卫国师长反映?”
马处长身后的“专家”们闻言,脸色都变了。
赵卫国是出了名的铁血将领,最厌恶官僚主义作风。
光是一个陆良辰都应付不了,就别说去找赵卫国了。
他们今天原本想的是,趁着陆良辰不在,先斩后奏,造成既定事实,到时候,陆良辰只能捏着鼻子认下。
可现在陆良辰在厂里,他们还能怎么办?
“不、不用了……”马处长掏出手帕擦了擦汗,“我们只是例行检查……”
“检查需要带这么多‘专家’?”陆良辰的声音依旧很冷。
“刚才马处长可不是这么说的,马处长好像是说,不是我看不起女同志,但这种高精尖项目,还是应该交给专业团队,这些都是留苏回来的专家,不如交给他们主导!”
马处长哪里知道,这个女同志一点面子都不给他们留,把他的原话说出来了。
“误会,误会,就是开个玩笑!”马处长虽然心里憋屈,但也只能赔笑说。
姜海棠不搭理他,翻开陆良辰给她的文件,突然眼睛一亮。
“正好,马处长,军区要求我们三天内提交阶段性报告,您既然带了专家来,不如帮我们审核一下技术参数?”
她这一招以退为进,让马处长进退两难。答应吧,他们根本不懂这项技术。拒绝吧,又显得心虚。
“这……我们还有其他安排……”马处长支吾着,目光闪烁,根本不敢接下这个挑战。
“那真是太遗憾了。”陆良辰接过话头,语气忽然亲切起来,“对了,马处长,省机械厂那边昨天还跟我提起,说想招几个懂俄语的技术员,您儿子好像也报名了……”
马处长的表情立刻变了。
他也是混了许多年的人精了,怎么可能不明白,这话里话外都是威胁的意思?
偏偏,陆良辰的威胁,他没有办法反击,轻工局管不了机械厂,而机械厂现在和纺织厂在蜜月期,关系那叫一个好。
陆良辰想使坏,还真很容易。
“陆厂长和机械厂那边关系很好?”
“也就一般吧,花花轿子人抬人,互相给面子罢了。”陆良辰轻描淡写地说,同时意味深长地看了马处长一眼,“这年头,年轻人有个好工作不容易啊。”
姜海棠差点笑出声。
她太了解陆良辰了——这分明是在暗示:你敢捣乱,我就让你儿子没好工作!
要是找不到工作,那就只能去下乡,想来,马厂长不可能愿意看到这种情况。
马处长果然被拿捏住了,态度立刻软了下来。
“陆厂长说得对,年轻人确实需要机会……那个,我们就不打扰你们工作了。”
他转身对随行人员使了个眼色,”走吧,去下一个单位。”
跟着马处长的几个人一脸懵,他们今天就是冲着纺织厂的项目来的,没听说还有下一个单位啊!
有人想问,被马处长一个恶狠狠的眼神给制止了。
一行人走的时候,比来的时候速度更快,就像是后面跟着狼在撵他们一样。
等马处长一行人灰溜溜地离开,实验室里爆发出压抑已久的笑声。
“陆厂长,您太厉害了!”周小梅崇拜地说,“那个马处长脸都绿了!”
陆良辰却收敛了笑容,神色凝重。
“事情没那么简单。”他压低声音对姜海棠说,“我刚接到消息,有人向省里举报我们项目组‘浪费国家资源’,马处长不过是来探路的。”
姜海棠心头一紧,下意识地想到一个可能。
“是冲着你来的?”
“或许还不止。”陆良辰摇摇头,“也有可能是冲着整个项目,有些人不想看到我们成功。”
当天晚上,姜海棠和陆良辰在办公室里挑灯夜战,准备军区要求的报告。
这份报告早点准备好,由军区出面协调是最好的。
两个人忙到了大半夜,总算将报告准备好了。
第二日,姜海棠早早地来到了实验室,既然有人不愿意看到他们成功,他们只能拼命压缩时间,争取在有限的时间内,研究出最符合要求的布料。
“你看这里。”姜海棠指着一段实验数据,“用松香和橡胶混合的处理方法,防水性能提升了40%,但防火效果却下降了。”
郑明远凑过来,两个人盯着实验数据研究了半天。
“会不会是比例问题?”
“我试过三种比例了。”姜海棠苦恼地揉着太阳穴,“每次都是顾此失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