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这时候,又传来调度室的声音:“停车避险后,请想办法通知127次列车上的同志,立即组织乘客撤离,同时,向调度室汇报127次列车的情况。”
  孟师傅声息一口气说:“收到,立即执行。417次列车已经制动,即将停车。”
  “请转告127次列车,我们将就近调度救援车辆。请他们坚持住!一定坚持!”
  “417次列车收到!”
  紧急刹车后,喷着白蒙蒙的雾气的火车头上,煤烟混着冰碴子劈头盖脸砸在挡风玻璃上。
  副驾驶的小王手忙脚乱抓起老式信号灯,打算发出信号,却看到远处传来的点点灯光。
  “孟师傅,他们……”小王张口结舌。
  火车在缓缓减速,孟师傅看看车窗外远处传过来的点点微弱灯光说道:“应该127次列车上的人给我们发出的信号。”
  这里是荒野,周围几十里都没有人烟,不可能突兀的出现灯光,只能127次列车有关。
  看到有人能给他们发出信号,老孟揪着的心稍微放松了一点。
  老孟果断对小王说道:“距离事故列车应该还有一段距离,为了尽快赶到地方施以援手,我们必须滑行一段距离。”
  “收到,孟师傅,我全力配合。”
  “这里交给我,你让列车员通知乘客,并请车上的医护人员到餐车集合。他们在车辆失去联系的情况下,还在想办法救我们,我们应该好好感谢他们。”
  “我问问餐车的工作人员,多带些热水过去给他们,这么冷的天儿。”
  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地将事情定下,小王快步走出驾驶室。
  孟师傅则专心致志地操作火车,缓缓向前滑行……
  第146章 消息传开了
  列车忽然在荒郊野外的地方急速刹车,车厢连接处的铁皮被吹得呜呜作响。
  “哐当!“金属碰撞声撕裂寂静,车厢剧烈颠簸。
  这样的反常惊动了准备睡觉的人们。
  老张正倚着行李架打盹的,剧烈的晃动让他下意识裹紧蓝布棉袄,用力抓住了旁边的把手。
  抱着搪瓷缸的大娘手一抖,滚烫的茶水泼在粗布棉裤上。
  “地震啦!”
  不知道谁喊了一嗓子,整个硬座车厢瞬间炸开锅。
  “肯定不是地震,我们在火车上,会不会……”
  戴着雷锋帽的年轻人死死地拽着行李架,还不忘分析情况。
  就在众人惊慌失措的时候,列车广播突然刺啦作响,带着电流声的女声传来:“各位乘客请注意,前方127次列车脱轨,本次列车紧急制动!请无产阶级革命医务工作者速到餐车集合,协助开展救援工作。”
  相似的内容,列车员念了整整三遍。
  一个年轻的女大夫站了起来……
  戴着红袖章的退伍军人站了起来……
  穿着旧棉袄的赤脚大夫站了起来……
  年过花甲的老大夫站了起来……
  “同志们,党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127次列车上的同志们冒着危险给我们送信,我们不能看着他们有难不管,你们说是不是?”
  有人振臂高呼,得到了许多人的呼应。
  卧铺车厢里,一个中年军官站了起来,果断地朝着餐车方向走去。
  他不是医护人员,但他觉得,这般时候,不光医护人员才能帮忙。
  很快更多的人朝着餐车的方向涌过去。
  铁轨旁,戴知青等人眼睁睁地看着417次列车的车头灯刺破夜幕,从他们眼前过去。
  江知青手里的手电筒旗无力地垂落。
  “完了……咱们没拦住……”
  不知道谁说了这么一句,大家只觉得整个人都软了,瘫在地上。
  有几个甚至当场开始哭起来。
  “我们终究还是迟了一步吗?”
  这趟列车上不知道多少人呢,要是撞上了……
  “不,不是这样的,火车要停下来了,他们看到了!”忽然又有人欢呼。
  “快看!蒸汽小了!”有人扯着嗓子大喊。
  果然,只见车头喷出的白雾渐渐稀薄,车轮与铁轨摩擦出的火星在夜里上溅起金色碎屑。
  只一瞬间,人群中爆发出震天的欢呼。
  大家看着那正在滑行的火车,消失的力气似乎在这一瞬间恢复。
  江知青一把抹掉脸上的汗水:“别愣着!后面还有车!我们得抓紧时间。”
  人们这才想起,不光前面有车,后面也有,他们的任务没有完成!
  这些已经跑了一路气喘吁吁的人们顾不得休息,扭头就往回跑,手电筒的光在雪地上拉出长长的影子。
  火车上的人们也看到了车轨不远处奔跑的人,
  还是先前那个中年军人,他叹一声:“这些娃娃在抢我们的命!”
  之前还没有反应过来的人们瞬间懂了,127次列车上的乘客已经下车,就算两车相撞,受伤害的也只能是417次车上的人。
  而他们在凌冽寒风中奔跑,为的是他们这些人。
  不知道谁打开了车窗朝着他们喊话。
  “同志,谢谢你们!”
  接着,此起彼伏谢谢的声音传入车轨旁正在深一脚浅一脚奔跑的人们的耳朵里。
  不知谁带头唱起了《团结就是力量》,沙哑的歌声从车厢里传到车厢外,在旷野里回荡着。
  当列车最终在距离脱轨车厢五十米处停下时,老孟扯着大喇叭喊,声音哽咽:“通知餐车,带上热水,下车救人!”
  小王望着窗外奔跑的身影,眼眶发热,重重地点了点头。
  也不知道是不是受到那些奔跑的身影的鞭策,417次车上有更多的人下了火车,他们有的人拿了干粮,有的人带了水,有些人拿着自己的保暖装备……
  总之,在这个寒夜里,两列火车上的人在旷野里相遇,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救援活动。
  姜海棠和赵晓梅等人挤在一起抱团取暖,他们几个人共同用一张被子,其他的被子,给了更需要救助的人,就连小桃子的小花被,也给了别人。
  听到火车停下来的声音,她悬着的心总算放下了,抱着小桃子的手臂更加用力。
  “停下来了,陶奶奶,停下来了。”姜海棠激动地喊着。
  “我们是不是有救了?”赵晓梅喃喃地说。
  姜海棠一直盯着前方,很快,她看到了夜色里走来许多人。
  很快,那些人到了他们跟前,一个中年男人正在和陆良辰沟通着什么。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每一秒都伴随着深入骨髓的寒冷,但因为有救援的人到来,众人心中没有了之前的恐惧。
  停下来的417列车,给了他们希望。
  陆良辰高声地呼喊“救援的人已经来了,老人、孩子和伤员可以优先去417次列车的餐车,其他人再坚持一下。
  “还能动的男同志跟我准备接应救援!”
  他的声音,在呼啸的寒风中,竟然清晰地传入了每一个人的耳朵里。
  人们在这种危难时刻,表现出了空前的团结。
  很快,127次列车上的人们自发地帮着老人小孩和伤员们上了417次列车。
  而剩下的人,也分到了一点点热水,可以短暂驱寒。
  一个多小时之后,一辆火车缓缓从旁边的轨道行驶过来,这是接替127次送乘客们回家的列车。
  车上受伤严重的伤员没有办法原地转移,只能等到下一个站点下车去医院。
  列车员说,车站已经有救护车做好了接应准备。
  至于没有受伤的人,可以乘坐这趟列车继续前进。
  半夜,所有人全部上了列车。
  虚惊一场的人们上车之后,依然心有余悸。
  列车缓缓向前,那侧翻的列车还躺在原地,距离他们越来越远。
  车上有很多人开始哭起来,哭这一场劫后余生。
  姜海棠很清楚,今天晚上,注定了,有许许多多的人因为处理这起事故夜不能寐。
  而他们,列车上这些精疲力尽的人们,在哭过之后,沉沉睡去。
  他们并不知道,这时候,一则快讯通过广播发出。
  “127次列车脱轨事故救援圆满结束,除一名重伤员抢救无效外,其余乘客已安全转移,并得到妥善安置……据悉,此次事故发生后,列车长以及两名司机身受重伤,一名叫做陆良辰的乘客带领乘客展开救援,参与救援的乘客还有姜海棠、金又晴……以及其他没有留下姓名的英雄!”
  因为这则消息,127次列车侧翻的事故得到了广泛的关注,除了车上这些心有余悸的人们之外,许许多多的人们关注着这一次事故的救援以及调查工作。
  火车继续前进,很多乘客在中途下车了,也有很多人一直到了终点站。
  沿途各个站点都有记者蹲守等待着采访,只为了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当时列车上的真实情况。
  这起列车侧翻事故的消息通过广播报纸在各处流传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