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看着颜真提来的酒的邱和舒:“……”
“事情我都知道了,你别难过了。”颜真安慰道:“阿珣他肯定不想这样的,但世事无常,谁能想到他会……”
颜真话没说完声音就带上哭腔,更没忍住将酒开封,给自己倒满,再一口闷掉。
颜真和匡珣算是一起长大的,这些年有匡珣的地方就一定有颜真,知道匡珣想e去建功立业,颜真其实是不太赞同的。边疆苦寒,又处处充满危险,一不小心就会丧命,颜真猜不想匡珣陷入这种境地。
可匡珣梦想在此,颜真哪怕不赞同也没别的办法,只能祈祷匡珣平安,然后建功立业回京和他喝酒。
颜真都想好了,等匡珣回到京城,他就叫上匡珣和邱和舒去他的别院小聚,谁知匡珣竟然回不来了。
邱和舒没有说话,沉默地看着颜真喝酒,而颜真见邱和舒这样,想到他和匡珣感情好,当邱和舒是伤心过度,想要安慰他,却又止不住哭,还不知道该说什么。
颜真抬手擦泪,声音发沉地叮嘱邱和舒说:“匡珣已经……这样了,再说别的也没用了,当下最重要的事是溯宫。”
溯宫管天下哨兵向导,如若其中一人去世,驻扎在当地的溯宫便会立马上门,好带活着的那个人去清洗标记。
无论你是什么身份,无一例外。
之前匡从锦离世,哪怕还有小孩,朱语之也被带走了,如今匡珣不在了,邱和舒摆脱不了被带走的命运。
今日下午匡珣离世的消息才穿进宫里,最迟后天溯宫的人就要上门了,颜真看到邱和舒和匡珣感情有多好,因而对邱和舒马上要经历的事很是愤慨。
“谁说我会被溯宫带走?”
颜真离开后,梁子安也来了府上,而他跟颜真一样,也在劝邱和舒。
邱和舒一句反问问愣了梁子安,邱和舒知道梁子安很疑惑,但邱和舒没有要解释的意思。
“大梁律令的确有相关规定,可这不代表人人要按照这执行。”邱和舒盯着梁子安,语速缓慢道:“七皇子不觉得这太不尽人意了吗?”
梁子安当然也这样觉得,所以他曾经才会和匡珣商量,说等做了皇帝,一定要把这条律法给废除。只是如今他还不是皇帝,律法亦没有废除,邱和舒就必须遵从。
“你说的对。”梁子安没否认邱和舒的话,同时又提醒他说:“但现在你没办法违背。”
违背是什么后果,律令写得清清楚楚。
邱和舒没正面回答,他甚至没有说话,嘴角却是上扬的,露出一个势在必得的笑。
匡珣刚死,邱和舒还笑得出来?梁子安想不明白。
不过第二天他就知道原因了。
邱和舒留了信,连夜跑了。
梁子安得知这个消息后先是一惊,他没想到邱和舒胆子这么大,竟然敢直接离开京城。但转念一想,梁子安又觉得这很正常,而当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稳住梁信,以梁信的性格来说,梁子安不确定他知道邱和舒离开了京城会是什么反应。
梁子安叫人给他换衣,立马动身去见梁信,好在梁信大发雷霆时能稳住他。
可等梁子安进了宫,他却发现梁存桦他们也到了,而且正在禀报邱和舒离京的事。
梁存桦几人果然不是吃素的,派人盯着邱和舒了,要不然他们怎么会这么快知道消息。梁信坐在龙椅上,脸上没什么表情,似乎并不在意邱和舒突然离京。
梁子安请了安,心里发紧地站到一边。
匡家不是普通人家,匡珣虽然暂时没有立大功,但有匡弘毅、匡成戬在,就足够让皇帝忌惮了。邱和舒又来自邱家,他和匡珣成亲本就是强强联合,如今匡珣死了,邱和舒不等着溯宫接他去清洗标记,反倒擅自离京,这无疑是大不敬。
梁子安心越跳越快,生怕梁信迁怒于人。
“那依桦儿看,此事该怎么处理?”梁信轻轻嗯了声,把问题推给梁存桦。
闻言,梁存桦心中一喜,面上却没表现出来,还客客气气地回复:“儿臣认为首先应该将邱和舒带回来,让溯宫清洗标记。”
梁信没说这好不好,视线落到梁慎行身上:“你觉得呢?”
梁慎行道:“大梁律法有令,凡哨兵离世,向导必须清洗标记。”
这便是附和梁存桦了。
“衍儿呢?”
“儿臣跟奏。”
梁信还是没发表看法:“子安怎么看?”
梁子安后背都快湿透了,心更像要跳出嗓子眼,他看明白了,梁存桦是想致邱和舒于死地,梁慎行二人则暂时和梁存桦站到了同一阵线。
然而邱和舒跟他们无怨无仇,他们何至于如此?
梁子安是跟匡珣一起长大的,对于他来说,匡珣不仅仅是伙伴,更是他的弟弟,真要论起亲疏来,梁子安和匡珣要远远好过梁存桦一行人。
初听到梁信赐婚,梁子安还想要替他求梁信,后面看匡珣跟邱和舒那么要好,梁子安才放下心来。匡珣很在意邱和舒,现在他不在了,梁存桦要欺负邱和舒,梁子安有必要护好他。
梁子安知道这种情况他怎么回答是最好,只是梁子安顾不得那么多了。
“儿臣认为邱和舒走的好。”此话一出,御书房落针可闻,梁子安知道梁存桦等着反驳他呢,所以他没给他们回神的机会,说完立马往下道:“邱和舒跟匡珣成婚不过一年,夫妻俩感情好,正是热恋时候,匡珣却突然离世,邱和舒必然接受不了,想去找他情有可原。”
“而且,”说到这里,梁子安停顿下来,深吸一口气道:“儿臣以为大梁律法有不合理处,理应修改,比如向导、哨兵离世,另一半则必须清洗标记。”
“人不是牲畜,人有感情,我们不该剥夺他们的权利。”梁子安不敢抬头,但话已出口,便没有回头路了,梁子安只能硬着头皮往下说:“儿臣请奏,望父皇修改律法,还向导哨兵基本人权。”
第60章 邱和舒x匡珣
塞北远比邱和舒想象的要苦寒。
邱和舒连夜出城,骑马北行,赶到塞北时正碰上雨天。没有提前知会,邱和舒径直去了将军府。
将军府挂了白布,门口的将士也换了白衣,这无不昭示着匡珣已经离世的事实。然而邱和舒却当没看见,下了马走上台阶,准备进府,只是邱和舒没能成功。
他被拦住了。
虽然邱和舒和匡珣成婚快一年了,但事实上邱和舒还没正式见过匡弘毅,府上的人不认识他也正常。
“我是邱和舒,匡珣的向导。”邱和舒表情平淡,语气平静道:“劳烦你禀报将军。”
守门的将士是塞北本地人,对京城的事知之甚少,因而他并没听过邱和舒的名字。但匡珣他却是熟悉的,知道这是大梁的大英雄,是匡将军的儿子。
如果说眼前这人没说假话,他真是匡珣的向导,那便意味着......
将士不敢再耽搁,立马进府通报。
-
匡珣的事在匡弘毅意料之外,他虽对匡珣没有很深的感情,甚至对匡珣都没多少记忆,可到底是儿子,这几个月又时常见面,如今匡珣一朝战死,匡弘毅不至于毫无触动。
然而战事吃紧,匡弘毅无心操办匡珣的丧事,只让府上的人挂了白布,着白衣,等圣旨来了,再去祭拜一二,这事儿就这样过去了。
何况相比匡珣的白事,眼下明显有更重要的事。
“鲜阙这次明显是有备而来,与我们纠缠这么久,饶是鲜阙近些年发展得不错,但也渐渐吃紧。”匡弘毅站在书桌前,伸手往地图上一指:“而且跟大梁不同,鲜厥国土在北境,一年寒冷的时间长,况境内少有田地,能种的作物不多,故而鲜阙多依赖畜牧。”
战争劳民伤财,鲜厥跟大梁对峙的几年里,不知花了多少钱,又死伤多少人,鲜厥统治者不是白痴,如若鲜厥和大梁实力相当,那再打下去也无妨,看谁的国力强。可问题是鲜厥跟大梁本就实力有差,再这样下去,吃亏的必定是鲜厥。
这种背景下,鲜厥不可能不着急,更不可能不想要快点有个结果。
于是有了先前那出戏。
匡成戬点点头:“孩儿明白。”
“光明白没用,你得有战绩,得击败鲜厥。”匡弘毅沉声道:“虽然大梁国力比鲜厥强,但战争劳民伤财,从长久来看,无论对大梁还是对鲜厥,都不好。”
匡弘毅收回手,表情严肃:“何况京城的天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变了。”
匡弘毅说的隐晦,匡成戬却明白他的意思。
若论军功,没有人会否认曾经的梁信,那时的他是大梁的战神,保家卫国,让周遭国家闻名丧胆。然而梁信做了皇帝,以评价皇帝的标准来看,梁信一点都不合格,尽管如今朝堂看着平和,但皇子渐长,无论江山社稷,还是朝堂群臣,都需要新皇帝。
匡弘毅知道京城许多人都站了队,也有皇子来联系过他,但是匡弘毅都没答应,却谁也没拒绝,他在观望,而很明显,风雨欲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