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邱和舒哦了声:“怎么说?”
  “匡家势大,匡珣无论出身还是能力,都不足以让匡弘毅刮目相看,我想他也根本没重视过匡珣,要不然不会匡珣都这么大了,还留他在京城中纨绔子弟。”
  武将以功论赏,不上战场哪来的功,匡弘毅不带匡珣上战场,说明他从一开始就没想给匡珣机会,这也是为什么匡珣一直想要去边疆的原因。好在他运气不错,被梁信看中,娶了邱和舒,终于如愿。
  “匡珣虽去了边疆,能不能立功,能立多大功还不知道呢。”邱和舒比较谦虚,没把话说满。
  梁信停了下来,直直地看着邱和舒,眼里浮现浅浅的笑:“他都有胆量跑回来见你,还怕立不了大功?”
  从见到匡珣开始,邱和舒就做好了瞒不住梁信的准备,这会儿真听到梁信提了,邱和舒还是有些意外。
  不过邱和舒没否认,只是轻轻笑了笑。
  “答应他了?”梁信笑着问。
  邱和舒也忍不住笑,轻轻嗯了一声:“对,答应了。”
  【作者有话说】
  大家除夕快乐!
  第57章 邱和舒x匡珣
  除了副将,没有人知道匡珣离开过。
  “一切安好。”副将接到匡珣,和他说起这几天发生的事:“将军曾派人叫你去府上,末将婉拒后,将军没有再来请你。”
  匡珣不意外匡弘毅的表现,他也不在意匡弘毅怎么对他,闻言嗯了声便岔开了话题:“鲜厥最近算安分吗?”
  “挺安分的。”副将道:“或许是年节,他们也忙着过年,这几天没来挑事。”
  匡珣点点头,却没有放松下来,鲜厥养精蓄锐这么久,不可能轻易满足,他们必然是想要大展身手的。何况四海之内尽知梁信不作为,鲜厥近几年来强大不少,这种情况下没野心就有问题了。
  匡弘毅是不错,有他镇守边疆,鲜厥不敢来犯,可这不是长久之计,与鲜厥的对峙中,大梁虽是胜利更多的一方,然而战争劳民伤财,若是长久这样,大梁亦有损伤。所以现在大梁需要的,是一场彻头彻尾的大胜利,最好打得鲜厥没有再犯能力。
  匡珣跟副将回了军营,将士已经操练起来,匡珣没闲着,径直去了武场,和将士一起训练。
  城里的将军府上,匡弘毅收到下属传来的信息,知道匡珣去了武场,他放下笔,侧头看匡成戬:“怎么看?”
  尽管都是匡,也都是匡弘毅的儿子,可匡成戬跟匡珣有年龄差,这么多年接触甚少,若不是朝堂一纸任令,匡成戬都快忘了他还有匡珣这个弟弟。不过实话实说,匡珣能力不差,至少比他想象的要强,联想到匡珣从前的名声,匡成戬还以为他吃不了苦,又哪里想到匡珣到边疆后,几乎和将士同进同出,受了伤也没喊疼。
  “父亲怎么看?”匡成戬没有回答,而将问题推回给匡弘毅。
  匡弘毅眉毛很粗,眼睛像鹰,盯着人看会让人不寒而栗,匡成戬跟着匡弘毅长大,被他盯了也没害怕,未曾收回视线。
  “勉强合格。”匡弘毅道:“鲜厥不是善茬,想要彻底击败没那么容易,但可以确定的是,只要击败鲜厥,那朝廷一定有赏。”
  匡弘毅嘱咐匡成戬:“你是我最看好的儿子,这份殊荣你一定要拿下。”
  古往今来,没有不忌惮朝臣势大的君王,匡家如今走到这步,匡弘毅已别无他法,只能硬着头皮往前,多为国立功,免得受猜忌。
  匡成戬沉声应:“我知道的,父亲。”
  匡珣并不知道匡弘毅和匡成戬的交流,从京城回来后,因着临时标记,他有挥散不完的劲,每天都泡在军营里,加上人没有架子,和将士关系不错。
  京城的雪已经开始化了,边疆却还是大雪天,又一次彻夜大雪后,武场积了厚厚的雪。匡珣带着副将到武场初雪,凛冽的寒风吹得匡珣耳朵生疼,但他却没有停止,只是在挥舞铲子的间隙有点想邱和舒。
  那日分别他求邱和舒临时标记他,邱和舒和想象中的一样,当即就很不好意思了,耳尖立马红了。
  匡珣喜欢这样的邱和舒,初次见面时,邱和舒不苟言笑,宛若高山雪莲,那会匡珣还忍不住在心里唏嘘,觉得他以后的日子会无聊透顶。谁知邱和舒内里是个妙人儿,还这么害羞,匡珣总忍不住逗他。
  这次也是如此。
  看到邱和舒不好意思了,匡珣对临时标记倒没那么渴求,觉得逗一逗邱和舒他就很满足了。然而邱和舒却让匡珣意外了,他竟然很快点头,不等匡珣催促,就张嘴咬了他。
  匡珣这哪还忍得住,立马搂住邱和舒腰反咬回去。
  邱和舒一定生气了,可能下次他写信回去,邱和舒都不会看他的信。不过邱和舒不看归不看,他还是要写的。
  思及此,匡珣嘴角上扬,轻轻笑了。
  边疆战事紧张,京城也波涛汹涌。
  那日见完梁信后,邱和舒便回了小院,然后闭门谢客,哪怕曲忆婵遣人请他去院子里坐坐,邱和舒也以身体不适婉拒了。
  曲忆婵没再来找他,邱和舒得了清闲,他却没有一直清闲下去,人虽坐在小院,外头的消息却没少知道。
  梁信许是着了风寒,一连病了好几天也不见好,眼见快要到春耕了,梁信要支持大典,不能再病下去。于是梁存桦请愿替梁信祈福,欲去皇家寺庙上香,梁慎行和梁靖衍不遑多让,纷纷上奏折请愿。
  梁子安就要务实得多,压根没写奏折,而一直往宫里跑,贴身照顾梁信。
  邱和舒收到这些消息时,院内的树长了新芽,他掐了一枝新芽,听到暗卫传来的消息,不由得笑了起来。
  梁子安贴身照顾梁信后,梁存桦也有所改变,开始入宫照顾梁信,梁子安渐渐失去机会,没能再近身。
  许多事,第一个这么做的人才重要,诚然梁存桦等人也来照顾梁信了,但最先这么做的却是梁子安,他们是后来的,哪怕几人做的事是一样的,也没有意义。何况梁信是一个奇怪的人,看到梁存桦他们这样,只会觉得好笑。
  梁信病还没好,梁存桦几人争先恐后表孝心,梁子安就跟消失了一样,没怎么出现在梁信跟前,倒是时不时去看看戚惟璟。
  邱和舒觉得梁子安很有意思。
  或许得益于大家照顾,没几天梁信就病好了,不仅成功主持了大典,还提到了另一件大事。
  梁存桦是几位皇子里年龄最大的,按理说早该成婚了,却因为种种原因拖到了现在。然而不久前国舅爷却上折子给梁信,隐晦地提了这件事,梁信想也没多想,直接宣了国舅爷,问他属意谁家千金。
  梁信昏聩这么多年,做出这种事也没人觉得意外,国舅爷更没和他客气,直说了他的想法。
  于是几天后,梁信下旨赐婚梁存桦和赵家嫡千金,择良日成婚。梁存桦本是中宫嫡出,背靠赵家,势力很大,如今又跟赵家联姻,属实是势上加势。
  也正因此,消息一出,京城愈加暗涛汹涌。
  “赵简琨这个老匹夫想得倒好,为了梁存桦靠山更大,竟然牺牲自己女儿。”梁信站在院子里,听到身后传来的声响,没有回头。
  邱和舒走到梁信身边,看到梁信肩头站了只海东青,梁信还伸手逗它。
  “二皇子身份尊贵,是最有希望成为储君的人选,不怪赵简琨这么做。”
  “是吗?”梁信侧过头看邱和舒,轻笑一声说:“但我就是不想让他如愿。”
  梁信侧了头,邱和舒才发现他脸色稍白,仿佛才大病一场。邱和舒声音微沉,劝梁信进屋:“院里风大,陛下还是回屋吧。”
  “没必要。”梁信问邱和舒:“进不进屋,于我而言有差别吗?”
  邱和舒回答不上梁信,索性沉默了。
  梁信不意外邱和舒的反应,好在他也没想邱和舒回答,他弯了弯唇扯出一抹笑,眼底却毫无笑意:“和舒,我能走到今天,已经很不……”
  梁信话还没说完,邱和舒便立马打断他:“陛下,不可乱言。”
  这下梁信眼底才有了笑意:“你不必劝我,我心里都明白。”
  梁信收回视线,也不再逗海东青了,他抬头看天,见今晚空中坠了一弯明月,忽然触景生情,想起了很多年前的事。
  那时他还是皇子,尚且没有称帝,一次胜仗归来,本想先睡一觉再进宫面圣,谁知刚走进院子,就看到先帝让人布置了一座宴席。
  “信儿。”先帝坐在桌边,笑着同他招手,当晚也是今晚这种明月夜:“过来坐。”
  先帝算不得明君,一辈子无功无过,却是在是位好父亲,他不求梁信有多大成就,做多好的君王,甚至若是可以,他希望梁信能做他希望的事,一辈子骑马驰骋。
  可惜命运总不让人如愿,梁信不仅没能像先帝想象的那般自由如风,还被困在了高墙里,所作所为都受人限制。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