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宝玉担心不过,告了假回京都。
荣国府、宁国府的大门都贴了封条。满目萧索,跟人一打听,贾家人被安置在京郊的院中,院子不大,但能生活。
一进院,便闻到了药味。原来是王夫人病了,院子里有小丫头在扇着炉子熬药。
王夫人已经中了风,不能言语,见到宝玉,直拽着他的衣裳,怕他走了一般。
贾政在后院的井里提水。原来家大业大,事情都不用他亲自动手。如今没有人使唤,便都要亲力亲为。这些年养尊处优,让他做些事,便是气喘吁吁。
一双手搭了过来,帮他把提不动的木桶给提了上来。
“宝玉!”贾政欣喜地道。
“父亲……我回了……”宝玉道。
贾政记得当年宝玉离家时,他说过的那些话。“你走”,“走了就别回了……”
那些话,是他平生说出的最后悔的话。
宝玉一声不吭,将家中水缸里的水接满,又把院子里的柴给劈了。
贾政心中更是愧疚,那些年对他的责骂,原本是想他再上进一些。殊不知,孩子自有孩子的本真,强扭的瓜不甜。任他发展也未必会差。总是一家人在一起,便是最好不过的了。
一家人吃着简单的家常便饭,不似往日那般繁礼,倒似宝玉期盼已久的了。
饭罢,小丫头跟宝玉讲着家里的诸事。老太太在林姑娘处,事情都瞒着她。王熙凤跟贾琏和离后,带着巧姐儿,被刘姥姥接家去了。薛家的哥儿早年的案子被翻了出来,被收押了。薛姨妈也病了,宝姑娘在金陵照顾着她。邢夫人也和离了,据说是攒了不少资产,在外边置了宅子,如今赦大老爷一个人住在隔壁。东府的珍大爷、蓉哥儿落了狱,说是给蓉大奶奶用的棺木逾了矩,犯了大不敬之罪。
宝玉问了声:“云姑娘呢?”
小丫头答道:“云姑娘被她叔叔婶婶接了回去。”
宝玉若有所思。原先便是听说湘云的叔婶待她不好,眼下史家被抄,还不知她过得怎样。
说罢,宝玉问了史家如今落脚之处,便要外出。
贾政见宝玉又要走,在后边喊他。
宝玉回首,但见父亲已是白发苍苍,早已不见当年的模样。原先积攒的怨愤都散了,他道了声,“父亲,我去去就回,给我留个饭。”
听此,贾政便是放心了。
宝玉去了史家,便听到湘云的婶婶,在跟一牙婆讨价还价。湘云的叔婶竟是要卖掉她。
湘云的婶婶看到宝玉,忙对牙婆示意,让她改日再来。
如今宝玉已有个从七品的官身,史家已是平头百姓,自是不敢在他面前造次。
“我想见见湘云。”宝玉直道。
湘云被锁在屋里。湘云的婶婶惹不起宝玉,便开了门,让她二人一件。
湘云见到宝玉便是红了眼,“二哥哥。”显然,她是知道她要面临什么了。
宝玉拉着湘云要走,却被湘云的婶婶拽住。
“宝二爷,做人也得评评理。我们把湘云从不会走路,到拉扯这般大也是不容易,如今家里过不去,您不能把湘云说带走就带走啊。”湘云婶婶道。
宝玉听罢,将一包银子扔给她。
就在湘云婶婶掂着银子喜出望外时,宝玉已经带着湘云离开了史家如今落脚的小院。
“二哥哥,我们现在去哪里?”湘云问。
宝玉回首,指了指树缝之外的天宇,道了声:“去找光。”
“我觉得二哥哥便是。”湘云雀跃着道。被放出来,真好。
宝玉想起,很多年前,林妹妹跟他说,影子的后边,有光。
如今,他也竟成了别人的光。
想来,无论是怎样的困境和囧途,绕过它,便又是一重天了。
那些年的闷闷,终化为长长的一口气,便是一身的松快。
*
又过了几年,永正皇帝病故,五皇子登基,大赦天下。废了三宫六院,只立黛玉了为后。
老太太被接到了宫中养老。
宝玉携着新婚的妻子湘云进宫拜见。但见宫墙的一角升起的太阳,又是新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