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她没有立刻给李斯答案,只送了对方一个镯子。
第38章
朱丹马不停蹄的跑去了农庄,再次见到方进一,方进一也非常高兴:“朱生,你让人送过来的那些农药真的非常有用,前段时间我们有一批桃树和梨树害了病。眼看着它们一日子枯萎下去,我心里真的急得不行,各种方法都试过了,直到使用了你送过来的农药,没想到竟然起效了!”
从扶苏公子那里送来的农药,他一番试验,发现并不能除虫心里还颇为失望,又觉得这很正常。
并不是所有的药都跟国师炼制的除草丹一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结果却发现这农药竟然能治桃树和李树的病害,受此启发,他又在其他地方使用一番。
最终发现这农药确实不能如除草丹一样除去杂草也不能除去虫子,却能让害了病萎靡下来的植物恢复健康,其中以水果类最佳。
朱丹听到这里来了兴趣,让方进一带她去看了害病的那批果树,大概是时间久远,它们已经养回来了,完全看不出害病的痕迹。
“不错。”朱丹听他讲述治疗病害的种种,不禁点头,又问:“你识字吗?如果会的话,不妨将你的经验都记录下来,这是很宝贵的资料稍后可以给后辈观摩。”
方进一愣了一下才说:“国师大人,我已按照你所说,收了一些徒弟作为帮手。”
“那是不一样的。”朱丹摇头,直接打消对方想要敝帚自珍的想法,“你想想你一个人能教多少学生?而我将来是打算开办类似稷下学宫一样的农学校。你今后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是始终奋战在一线,研究更先进的农学知识,二就是转到学校教导学生,或许也会涉及到一些带领学生去实验田的劳作,但作为老师的角色会更加清闲,更加平稳,只是不如前者更有挑战性,也不如前者潜力高,但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你总结的经验都是你的传承,有无数人会在学校里读到……”
朱丹直接给他画了一个桃李满天下,千古流芳的饼。
原本因为要将自己的经验传给他人而有些抗拒的方进一眼睛慢慢亮了起来,他很快说服了自己。
他所掌握的经验中属于他本人的其实只占很少一部分,更多是国师到来后,给了他启发,然后他去实践,迸发出无数的灵感。
国师是他的恩人,也是他的贵人。
作为常与田地打交道的农家预备役,方进一的思想还比较单纯,他得了贵人帮助,将来也想作为贵人去帮助从前无力的自己。
另一方面也确实如国师所说,农学想有所成就,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很长时间的实践,也需要很多人一点一点的去试探。
比起国师告诉他的远大的前景,守着自己那点东西不吐口着实是井底之蛙,国师能提拔出他,自然也能提拔另一个管事。
于是方进一立刻说:“我只识得少许字,还请国师帮忙。”
朱丹不由得看向云秋,云秋立刻说:“此事奴会处理。”
“嗯。”朱丹点了下头,“识字真的是一个很重要的技能等人到了,你也别闲着,跟他多学一学,你们两个互为老师。”
这只是一个小插曲,朱丹并没怎么关注,她在意的是更重要的种子。
此时已经是十月下旬,天气寒冷,饶是朱丹因为气运的改造感受不太明显,但看周围人的穿着就知道了。
这时还能种的大概就是一个冬小麦。
她今日来农庄,果然看到有许多人在田里忙活,不过种子还未种下去,只是休整。
朱丹来得恰到好处,至于她关注的油料作物,当然是重中之重,不过一些蔬菜种子也没放过。
将子母丹融入水中,再用这药水来浸泡种子。
果然种子不同于死物,这改造就没有高炉那么立竿见影,直到半小时后,才发现原本就是精心挑选的良种更加饱满圆润了一些。
云秋快速记录,方进一在旁边默默观察,直到朱丹实验出药水的最佳比例以及浸泡时间才作罢。
方进一旁观到种子的变化,几次屏住呼吸,眼中满是惊叹。
虽然这会种子还未种下,暂时看不出效果,但仅看种子的品相,他就知道绝不会差。
真不愧是大王亲封的国师,果然有神仙之能。
他越发肯定自己要跟着国师干,这大概是他这辈子所能遇到的最大的贵人了。
朱丹将冬小麦的种植安排下去,至于这浸泡过的其他种子……
按理说不能长留,很快就会发芽,但朱丹的手轻轻从种子上抹过,其上沾染的药水就干涸了。
而且不知是不是方进一的错觉,他只觉得这种子好像也小了一圈:“咦……”
朱丹都习惯方进一的一惊一乍了,没有在意,只看着豆种有了想法。
她捏住一枚大豆,往其内灌注灵气。
以往朱丹可舍不得这样奢侈,但现在——汤圆的灵气已经充足到每日都能装得满满当当,不用的话,就是真的浪费了。
所以朱丹现在使用也就不像之前那么吝啬。
在灵力的灌注下,大豆飞快的生根发芽,方进一眼睛越瞪越大。
他骇然的看到这枚种子长成了一株植物,根茎舒展,叶子脆嫩,不是大豆叶又是什么?
叶丛间长出了一朵小小的花,花苞绽放,又很快凋零,长出了豆荚。
随着豆荚泛黄,整株植物老去,也到了留种的时候。
朱丹将豆荚摘下,有些好奇的剥开。
“竟然有六个豆子?!”哪怕已经看到了这不凡的一幕,可见到豆荚里面的黄豆数量,方进一依旧惊呼出声。
朱丹不由的问:“你们平时种的黄豆,一个豆荚能结几粒豆子?”
“通常是一两粒,最多也不会超过三粒。”方进一说,“三粒子便足矣我去向上头邀功了。”
他从未想过一个豆荚还能结出六粒豆子,尤其这一株大豆结的豆荚亦是不少,若是每一株都能有这样的产量……方进一的呼吸都急促了起来。
他快速抓住了重点:“敢问国师,这株豆子有这样的收获,是因豆种浸泡过药水,还是国师神力之故?”
“两者皆有吧。”朱丹给了一个肯定的答案,“我刚才带来的子母丹能改良种子,使用后就会比你精心挑选的良种更好,而我用神力种植豆子,在神力的加持下,豆子的成长会相当的完美。可你们平时种植却会面临各种问题,难免会减产,不过就算再怎么减产,也能保住大概……六成。”
她给了一个很肯定的数字,因为在来之前朱丹就已经用模拟室模拟过了。
在植株生病、在野草抢夺营养、在有虫子啃食豆苗等种种不利的条件下,模拟室的产量依旧能达到七成。
保守起见,朱丹只说六成。
“我粗略计算了下,如果都是用这种豆种,亩产量大概率能达到三百斤!”
“三百斤?”方进一骤然拔高了声音,“我不是不信任国师,只是我们农庄最好的条件也不过达到了大豆一百斤……”他语无伦次、声音哆嗦。
这还是因为农庄属于大王,不管是人力还是肥料等各个方面条件都极佳,真正分摊到黔首家中,能有个七八十斤已经算不错。
现在却说换了豆种就能达到三百斤,这个数字太高了,已经远远的超出了方进一的想象力,他脸上都透露出一种震惊到茫然的表情。
“具体是不是这个数,等来年豆子种下便知晓了。”朱丹没有和他争论,也没有争论的必要,“现在我们的重点是这一批冬小麦。”
方进一还傻傻的没有反应过来,朱丹眉头一皱:“我现在需要你领着人把这一批冬小麦种下去,每天都记录冬小麦的情况。”
虽然朱丹已经在模拟中实验过,改良后的种子可以留种。
但其性状到三代四代的时候就会消减,已经没有办法再保持一代二代时的高产和抗旱抗虫害。
再加上现实和模拟有区别,种子事关重大,朱丹需要方进一来做这个验证的工作。
方进一打了个激灵,终于反应过来:“国师放心,我责无旁贷。”
朱丹在农庄这边待了七八天,盯着方进一安排人将改良后的冬小麦种了下去。
云秋知道朱丹喜欢记录的习惯,早就找了一批人,给他们培训了如何记录工作日志。
所以此时朱丹需要人,她就立马找来了人。
这一回朱丹难得沉住气,没有急着去政哥那里献宝。
总得等来年小麦的产量出来后,她说话才有证据。
哪怕朱丹知道政哥会相信她,但她还是维持了作为丹师的严谨。
改良种子的事暂时告一段落,朱丹的注意力又回到了李斯身上。
汤圆早就把李斯气运的分析报告交给她,朱丹这段时间也在琢磨,隐约有了思路,回到咸阳宫后就立刻设计起来。
说到李斯,朱丹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支持政哥改分封制为郡县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