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小丫鬟后靠美食发家 第80节
谢掌柜气不过,连着登门数次,要求汤厨赔偿他的损失。
尤其事发那日,谢掌柜被数家铺子追着要债以后,转头他便将怨气都全撒在汤厨身上,揣着把尖刀找上门去吵闹。
汤厨供词里说自己是‘被迫反抗’,失手杀人,把自己塑造得无辜又可怜,仿佛从头到尾都是别人逼他,他不过是个倒霉的受害者。
不过这番说辞显然无法服众,毕竟别说大理寺见过千奇百怪诸事的官吏,就连林森听得都直接拍桌:“鬼才信他这套说辞!”
“人都死了,还不是他想怎么说就怎么说?真要是单纯反抗,怎会把人塞进废油桶里藏着,隔了好几日才让人运出去?”
沈砚也深以为然,与林芝道:“芝姐儿别放在心上,事实上那名帮忙掩盖杀人事件,清理尸体的卢哥也有交代,按他的说法——”
林芝刚刚还好奇,听着听着就沉默了,满脑袋都是问号。
待沈砚说罢,她陷入沉默,半响才忍不住拔高声音:“不是,这人他有病吧?那崔厨娘,我连面都没见过,他倒好,先把我当成敌人了?这合理吗?”
“的确不合理。”沈砚摊摊手,忍俊不禁道:“故而大理寺诸人起初相对于后者,比较相信前者的话语。”
“起初?”林芝微微一怔,没来得及发出询问,沈砚便来了一个转折:“不过。”
林芝虎视眈眈盯着他:“?”
沈砚敛了神色:“大理寺顺着卢哥招的其他事查下去,才发现汤厨不是头回干这种嫁祸人的勾当。他对付你们家的手段,还算最粗浅的,压根没拿出真本事。”
他随口提了几个过往的案子,里头有几人的遭遇和林芝颇为相似,都是生意刚刚起步就被汤厨用各种手段打压。
只是他们的实力太弱,加之反应也更慢,多是以失败告终,被打压得爬不起来,有些关门了事,而更惨的几人,更是被汤厨寻了由头送进大牢,至今都没能洗清冤屈。
沈砚说到这里,叹了一口气:“卢哥这一招供,大理寺那边直接乱成了一锅粥。凡是他提到的旧案,都得重新翻出来查。要是这事处理不好,从上到下所有人明年的考评都得泡汤。”
眼下离过年没几日,正是衙门里想安安生生收尾的时候,偏出了这么档子事,简直是逼着人连轴转。
沈砚摇摇头,话里带着点调侃:“喏,你瞧我这会儿还能在这儿闲坐,至于陶兄嘛,这几日怕是要在大理寺里打地铺了。”
话音刚落,他就见林芝一家三口都露出了同情的神色。沈砚脸上的笑意还没来得及收,忽然觉出不对,悄悄给三人递了个眼神。
林芝点点头,眼底蕴着笑意。
沈砚面无表情地转头看去,正好见到皮笑肉不笑的陶应策,后面还跟着一群要笑不笑的衙役。
衙役们上前,将一摞食盒搁在桌案上,与此同时陶应策的手落在沈砚的肩膀上:“好兄弟就要同甘共苦……对吧?”
沈砚张了张嘴,愣是没能说出一个字。
陶应策一手紧紧抓着沈砚的肩膀,另一边还不往与林芝一家说话:“芝姐儿,我要订六十四份餐食……喏,这个是大家点的菜品单子。”
林芝看着沈砚生无可恋的凄惨样,终于忍不住笑出声:“知道了,稍后准备好了我们会送过去的。”
“谢啦。”陶应策拉着蔫头耷脑的沈砚刚要走,脚步忽然顿住,又折了回来:“是我糊涂了,还得再点一份。”
“砚哥儿,你吃什么。”
“……”沈砚面无表情,完全不想开口。
陶应策也不逼他,笑着对林芝说道:“他随便,芝姐儿看着做就好。”
说罢,他拎着沈砚的衣领,像是提小鸡崽般将他拖出大门。
林芝目送诸人远去,轻笑着捡起单子,望着上面的菜品名单,随即走进灶房里,忙忙碌碌地准备起来。
至于‘走’到半路的沈砚忽地‘啊’了一声,说道:“还有一件事忘了说了。”
他示意陶应策放自己下来,不过陶应策完全不信,甚至手上的力道又紧了紧,依旧往前拖。
“我是真有事没说——”
“没说什么?”
“关于新人新年会这事,是那位汤厨推荐的。”沈砚眯着眼睛,轻声说道。
“芝姐儿得到邀请了?”
“嗯,那天还在考虑的。”沈砚晃了晃脖颈,巧妙地转动身体,宛如一只灵活的猫咪般从陶应策的手里逃脱。
他立在原地,若有所思:“我原本是想问问芝姐儿有没有报名,不过刚才我看了他们铺里准备的东西,想来芝姐儿一家已经同意参加了。”
方才他在林芝记里,见着了好几辆全新的推车,还有一堆干净的托盘。
开店的林芝一家正常无需用上这些东西,除非他们已经同意参与比赛,并要参与预热活动,才会特意置办的。
“那我们回去说一声。”
“算了,现在说也没用,反倒让他们提心吊胆,影响了参赛的状态。”沈砚想了想,还是摇摇头:“再说芝姐儿肯定会参加的,毕竟头名有一千贯的奖金。”
一千贯,便是对他和陶应策而言都不算少,更别说林芝一家还惦记着盘下谢大羊肉馆的铺子。
那一千贯,简直是量身定做的鱼饵,哪怕后头藏着鱼钩,林芝一家也没法拒绝。
“况且,芝姐儿有能力拿到头名。”沈砚垂眸看着脚上踩着的鞋子,嘴角微微上扬:“至于汤厨原本可能设下的绊子,现在他人都被抓了,问题不也解决大半了么?剩下那点,我先扫尾就是。”
第84章
等把陶应策订的六十五份餐食打包好,目送林森和宋娇娘推车送去以后,林芝方
才在堂屋桌前坐下,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暗暗琢磨起新人新年会预热时要用的吃食。
预热活动要连办五日,地点就定在冬至时看大象表演的御街。
那地儿本就人来人往,甚是热闹,加上活动吸引的客流,想来到时候的人流量定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参与者不仅有本届的选手,还有往届的佼佼者,说白了,这就是给各家铺子的一次福利,一次露脸机会。
林芝一家去饮食行了解情况时,从管事口中得知,选手可自选菜品摆摊,借着巨大流量展示自家手艺,运气好的话,单日销售额翻三五倍都有可能。
饮食行还建议,预热最好用铺里的热卖品,好让食客先熟悉口味,只是有条规矩得记牢:预热用的菜品,不能再拿去参加后续比赛。
林芝一家起初都觉得自家的招牌烧鹅最是合适,可转念一想,烧鹅得使用窑炉烤制。虽说能用铁炉替代,但烤出来的时间、速度还有味道,定是要打折扣的。
再者,林芝也不想让人觉得自家就只会做烧鹅,琢磨来琢磨去,终究是放弃了这个念头。
更让她犯难的是,脑子里的想法太多,反倒没了头绪。
好在她没纠结太久,又找相熟的店家问了问往年预热的情况,到今日已有了大概的想法。
这道菜品又要快手,又要卖得好,而且最好后续食客寻上门来购买,也能又快又好的制作出来。
这道菜品需要简单,最好是能提前腌制准备的,只要把最后翻拌炒制等工作交由专人负责。
这里的专人可以是林森,亦可以是后续招聘的帮工,总归林芝需要做的是一种半成品。
还有冬日的街市寒风刺骨,这样东西得捧在手心里都热乎乎!
另外时下没有纸杯,也不太可能备上那么多的碗盏供人使用,所以汤类也被排除在外。
林芝遗憾地划掉类似鱼丸汤等物,很快敲定了自己的目标:炸鸡柳,当然炸鸡腿炸鸡翅乃至炸鸡架也行。
顿了顿,林芝把炸鸡架给划掉了。
眼下鸡架的价格并不便宜,富贵人家多用整鸡炖汤,而贫苦人家也懂用鸡骨熬出鲜美的汤头,除非是自家用留下的,否则去市井买时鸡架反倒成了‘不上不下’的物件,价格不低,还得费功夫处理。
想法确定,开始施行。
不过在做炸物以前,林芝先得准备面包糠。
等林森和宋娇娘送完餐食回来,一进门便瞧见围着围裙,正在案板上使劲揉面的林芝,还有盆里堆放着的几个面团。
“芝姐儿,你咋在揉面?”
“我要做点东西试试。”林芝头也没抬,手上麻利地揉好一个面团,搁到干净的盆里静待发酵。
“莫非是要做上回的豆沙小面包吗?”宋娇娘对上回的小面包记忆尤深,香香甜甜软乎乎,一口一个老好吃了:“那面包好吃是好吃,可也得用窑炉烤制啊?咱们不是说不能用窑炉吗?”
“不是做面包。”林芝停下动作,简单解释了几句,可夫妻俩听得云里雾里,只大概了解这面包也是配料?配菜?
两个多时辰后,窑炉里飘出阵阵麦香,林芝戴着厚布手套,将烤得金黄的面包取出来。她把面包切成小块,再切成细丁,平铺在在竹筛里,用绳子把竹筛高高挂在屋檐下,既能让自然风把面包吹干,又能防止麦香吸引来某些小动物。
等到第二日午餐营业时间结束以后,林芝才把风干了大半天的面包干取下。
因着时间还不够充足,所以面包干还有一定水分,故而林芝又将其放入窑炉,稍稍烘烤片刻。
原本米白色的面包干,渐渐变成了浅黄,水分被彻底烘干,麦香味也更浓了。
她把烘好的面包干倒进石臼里,双手握着石杵轻轻用力,将面包干碾碎,又细细筛了两遍,筛出来的粉末细腻蓬松,正是最基础的面包糠。
面包糠备好,林芝终于开始准备主料。她先从柜子里取出肉挂、良姜、白芷、草果这些香料,一股脑倒进碾槽里,双手握着碾轮来回滚动,把香料碾成细粉,又过了一遍细筛,直至粉末细得几乎能随风飘起。
紧接着,她将刚刚做好香料粉和糖、盐、鸡粉、胡椒粉混在一起,用筷子顺时针搅匀。
与此同时,林芝还唤了林森和宋娇娘过来帮忙剥蒜。
夫妇俩进出灶房时,便闻到一股奇妙的香味。他们瞅了一眼那复杂的香料粉,再看看那香喷喷的面包糠,一边暗暗议论女儿在做什么吃食,一边麻利地将一筐子大蒜都剥掉外皮,只留蒜米在盆里。
再来,林森将蒜米切成蒜末,再放进石臼里,加了点清水,使劲捣成蒜泥,过滤出蒜水。
一切准备就绪以后,林芝终于拿出今日的主角:生鸡。她的动作娴熟,不过眨眼的功夫便把两只生鸡大卸八块,按着用处分门别类地放好。
“既然要做,不如多做几样了。”林芝看着案板上的鸡肉,琢磨着:“炸鸡腿、炸鸡翅、炸鸡柳,剩下的鸡架可以红烧,鸡杂能炒个酸辣的,这样也不算浪费。”
她先把鸡翅、鸡腿挑出来放在一旁,再把鸡胸肉切成手指粗细的长条,放进大盆里,撒上备好的料粉,又一点点往盆里加蒜水,一边加一边用手抓拌。
直至所有蒜水都被肉条吸收,表面也看不到料粉,她才停下手。鸡翅和鸡腿也用同样的方法腌制,最后盖上纱布,放在一旁静置上半个时辰。
等到腌制完成,灶上的油锅也热好了。林芝将腌制好的鸡柳尽数放入面包糠内,双手捧着面包糠一遍一遍地往上洒,边抖边按,原本黏作一团的鸡柳便分散开来。
她手腕一转,挂上面包糠的鸡柳便顺势滑入油锅内。
伴随着滋啦的声响,油锅里顿时泛起金黄色的波澜,金灿灿的鸡柳被无数泡沫包围着,在油锅里沉沉浮浮。
不过几息时间,鸡柳表面就定了型。林芝便迅速拿起长筷子,在油锅里轻轻搅动,把粘在一块的鸡柳迅速分开。
等到鸡柳炸得金黄酥脆,她用笊篱把鸡柳捞出来,沥干多余的油份,放到大盆里,往里撒上辛香孜然粉,再用双手捧着大盆轻轻晃动,让料粉均匀裹在鸡柳上。
“好香啊!”林森和宋娇娘早就闻着香味凑到了灶房门口,看着盆里的炸鸡柳,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两人也顾不上烫,各捏起一根,呼呼吹了两下就塞进嘴里。
牙齿咬下去的第一口,就是脆。
夫妻俩全程看着林芝做面包糠,压根没料到这不起眼的粉末,经油炸后竟这么香,酥脆的口感让两人都忍不住眯起了眼。
咬破外皮,里面的鸡肉带着满满的汁水,明明是脂肪很少的鸡胸肉,却半点不柴,肉汁里混着料粉的香味,鲜得人舌头都快化了。
吃一根、两根、三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