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宋启声走过来接过他的背包和头盔,两只手满满当当的,他也不急着放下,反而对着洛言张开手,冲他一挑眉。
宋队长刚洗完澡出来,上身还赤着,发梢上的水滴往下滑,沿着肌肉留下一道水痕,洛言站在门口,喉结上下滑动了下,环着他的脖子就亲了上去。
两个人最近几天都忙,已经有日子没好好亲热过了,这样一吻过后,都有些呼吸不稳。
可洛言惦记着包粽子的事,在宋启声的手向下滑时,及时按住了,他的手落在他皮肤上一阵热意,洛言咽了几次口水,才压下去那股欲望,“等等,还要包粽子呢。”
宋启声眼睛里情绪翻滚,环着他的腰拉过来轻咬了一口,带着点隐忍,”好,我们快点包。“
宋启声想得很好,两个人明天都休假,可以不用早起,现在才八点,包个粽子的事,一两个小时怎么也弄完了,至于剩下的时间,自然就是两个人自由支配的。
但他很快就明白自己真的低估了包粽子的难度。因为要包两种口味的,洛言泡了整整两大盆糯米。
多的一盆里,他倒进了腌五花肉的料汁和老抽王,搅拌均匀后放在一边静置。这是用来包肉粽的米,因为他打算给宋教授送去一份,所以准备的料要多一些。
两个人坐在小凳上,先来包清水粽。
洛言给宋启声演示,先将粽叶折成三角状的小包,然后往里面倒糯米,将多出的粽叶向上合拢,然后用黑线缠好,一个清水粽就包好了。
翠绿的粽叶和洁白的糯米,经他手指一包一捆就变成了个极秀气的粽子。
宋启声盯着他的手指有点心猿意马,上课走神的后果就是,宋启声废了五分钟包好的奇丑大粽,只坚持了一小会,就散开了。
洛言看他微皱眉头的样子,觉得有点可爱,他伸手去按他的眉心,手指带着水,一点点凉意落在宋启声额上,两个人对视了一眼,宋启声意味深长地对他示意了一下,“最好别撩我,洛先生。”
宋启声琢磨了很久,总算凭着自己多年给人带手铐的经验,学会了如何单手将绳子缠紧,在做废了不知几张粽叶后,他终于成功包好一个。
洛言看见了,毫不吝啬地夸奖他学习能力强,手也巧,真不愧是他未婚夫。实则心里暗暗记下了这个粽子的长相,明天他要第一个吃它。
清水粽包了大半盆米,又换成红枣粽,洛言不喜欢吃枣,但洛寻喜欢,他换了个粉色的绳子来捆,枣粽和清水粽的区别只在于放米以前,先放进去两颗红枣。
红枣粽的个数不多,两个人很快就包完了。感觉时间过得很快,然而两个人包完这一盆米,已经过了两个小时,宋启声心里有点不妙的感觉。
洛言从保鲜层拿出了自己腌够二十四小时的五花肉,这是他特意从网上学的独家秘制,五花肉被腌得入了味,呈现一种油亮的浅棕色,用上刚刚拌好的那盆米,两个人快速开始赶工。
宋启声默不作声地加快了速度,两人一时间无人说话,一种和时间赛跑的氛围缓缓形成,包了大半盆米,宋启声实在坐不住了,站起来去接水,他端水回来给洛言时,扫过了时间,时针将将指向十二。
宋队长眼前一黑,有一种自己是悲苦女工在线作业的感觉,眼看着还剩下大半盆米,他什么都说不出来了。
苦干了一个小时,终于包完,洛言把用具堆进洗碗池明天收拾,宋启声站起身来,腿都要麻了,两个人谁都没了那点卿卿我我的小心思,洗漱完毕就贴在一起睡。
睡前洛言亲了亲他的唇,对他说了句什么,宋启声将他往自己怀里一压,“这你说的,明天可别反悔。”
第68章 番外四(1)愿言兴学校,庶己教化成
宋启声下班回来,刚出电梯,就闻到一股浓郁的饭香。
他挑了下眉,今天是周五,看来洛言是准备好好犒劳犒劳两人一周的辛勤工作。
晚饭相当丰盛,宋启声刚打开门,洛言听见声音从厨房出来迎他,宋启声拉他过来黏黏糊糊交换了个吻,“做这么多,怎么不和我说,我早回来一会帮你。”
洛言贴在他胸口靠了下,“不要你帮,快进来吃饭。”
洛言准备的全是宋启声爱吃的,对于一个周五而言,这顿饭属实有点太隆重了,宋启声心里直犯嘀咕,抱着点“德不配位”的惶恐,手下动作却半点不迟疑。
两人吃过饭,洛言迟疑了一下,他不知道该不该现在说,两个人气氛正好,他不想扫宋启声的兴。
但宋启声已经注意到了他的变化,他心里暗叹了下,“食穷意图现”了。
不知道是什么事,值得他这么费心思,宋启声拉着他的胳膊,拍了拍自己的腿,洛言心照不宣默默跨坐上来,两人面对着,宋启声见他一脸纠结,勾着唇笑了下,“到底是什么事,这么严肃呢。”
他手掌在人家的腰上磨蹭,这样的氛围,手指像察觉不到,沿着衣服下摆钻进去。
洛言是真的觉得有点抱歉,他向前靠,揽着宋启声的脖子,闷闷地说,“我参加了个活动。”
宋启声蹭着他的侧脸,“什么活动?需要我做什么吗?”
洛言说,“…需要你把我贡献给小朋友一个月。”
他直起身来,撑着宋启声的肩,观察他的表情,见宋启声蹙了下眉,他解释,”我参加了一个接力支教活动,要去一个月。“他想了下,觉得还得加一句,”明天出发。“
……
不管宋队长和洛言如何商量的,总之第二天,宋启声就载着洛言出发了。
好在第二天是周末,他有时间亲自送洛言,两人照着导航开,洛言要去的地方就在滨海市内,导航显示,整段路程不到两个小时,然而两人之前几乎没听说过这个村。
原因很快就摆在他们面前,距离村庄还有五六公里时,没路了。
宋启声提着行李箱在前,下了柏油路,土路也没能走多长,前路就被一条满是碎石子和石头的小路替代了。这样的路车开不上去,两个人下车步行。
路边树木很多,洛言跑过去把手塞进宋启声手中,两个人一起走在路上,需要步行过去这件事似乎变得也没那么难以忍受了。
可以远远看见村落里聚集在一起的房屋时,洛言收到了一条消息。原定和他搭伴的另一名志愿者,学校不在滨海市内,因事耽搁,需要晚两天才能到。
洛言没太在意,回了他两句,两人走下一个土坡,村口就在不远处。
此时临近傍晚,应该是村口最热闹的时间,孩子放学,父母从田里回来,家家户户要准备吃饭的,可这个村子里没见炊烟,村口空荡荡。
两个人站在写着村名的大石旁,都觉出几分诡异。村里的人呢?
宋启声看了眼村子名,掏出手机来查看这个村子的情况。
这里名叫岷山村,可以搜到的都是各种慈善活动,县里市里考察等新闻里提到一嘴。可见这个村子,在市里是个贫困,但又没有贫困到成为典型的存在。
交通如此不便,却能在贫困村里占个占个中上游的原因在于,在村子后的岷山脚下,有一片梨树。
梨园主人不知因为什么原因,没有修路,所以园里雇工多是附近村子里的村民,到了丰收的时候,青壮劳力用推车或牲畜帮他将梨子运到路口,还能赚一份工钱。
这梨园的做法本身挺不合常理,但村里人得了益,自然没人说什么,久而久之便不再有人质疑这种行为。
两个人站在村口等了十几分钟,终于见到村子里有人走出来,是个大娘,腿脚看起来不是很利落,她远远瞧见宋启声和洛言站在村口,冲着两人挥手,两个人对视一眼,宋启声牵着洛言向村子里走去。
这大娘也许是真的走累了,见他们看懂了自己的意思,扶着路边人家的大门,歇着气,不再挪动。
宋启声大步向前走,眼睛却极快扫过这一路见到的景象。几户人家的屋顶上晒着接近橘黄的玉米,透过几家开着的门,可以看见院子里的农具和劈好堆在墙角的木柴。
家家户户的门边,都有一个厚重塑胶垫盖好的煤堆。这说明村子里仍以使用灶台为主要的烹饪方式,而此时正值晚饭时间却不见炊烟,这个村子里发生了什么?
“哎哟,你们是新来的支教老师吧?”
洛言看了宋启声一眼,他上前一步应了,女人没怀疑,自然而然把宋启声当成了另一个志愿者,洛言搭了把手,扶着大娘一路往村子里走。
她自称是村长的姐姐,村长临出去前嘱托她带两人去村子里的小学,看看环境。
洛言仗着自己长得乖,容易讨长辈喜欢,跟她套话,“大娘,村子里怎么没什么人啊?”
女人没设防,再说本就为这事愁着,有人愿意听她讲,她一口气说了个全。
岷山村今天确实出事了,还不是小事。
放周末,村子里的孩子都回家来,年纪小的撒丫子山上山下地跑,村子里的人都习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