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知青子女回城 第116节
这时从花店定的开业花篮送来了。
花篮摆好,看着花篮上写着‘开业大吉’的纸牌子,徐荷叶想了想,又去找商场负责人借了一块红地毯,有了红地毯,再加上花篮,这开业的氛围才算是到位了。
如今万事大吉,只等客来。
九点,商场准时开业。
董福运拿着炮竹跑到了一楼,在商场外放了把炮竹庆祝开业,然后就赶紧跑到了店里。
和董福运一起进店的,还有四个年轻女孩子。
进店前,女生盯着招牌上的‘南方女装’四个字反复看了看,才试探性地问道:“老板,你们这里是出租车车灯上说的哪个南方女装吧?”
徐荷叶下意识和董杏花以及董福运对视一眼,三人眼里都有喜意。
广告有效果。
徐荷叶连忙点头:“对对,我们这里就是那个出租车车灯上说的南方女装。”
“那,车灯上说你们这里开业,买四免一,也是真的吗?”
“是,当然是!”
“意思是买四件,只用付三件的钱?”
“是的,买四件,只用付三件的钱,价格最低的那件免费送。小姐姐,快进店,你们四个人,每人只挑一件也能参加活动了。”
女生笑了笑:“我们就是看到买四免一的消息了,才特意一起过来的。”
路过的大姐耳尖听到了华点,也跟着凑了过来:“老板,买四免一,是个什么活动?”
“就是——”徐荷叶简单解释了一遍。
“真的?”大姐双眼晶亮,“价格最低的那件真的免费送?”
“那是自然。”徐荷叶道,“大姐您尽管进店看衣服选衣服,如果我骗你,不是买四免一,您不付款就是了。”
“说得也是。”大姐若有所思,买四免一啊,有便宜,甭管占不占,她高低都得进去看看。
第166章 开业热卖
偌大一个城市, 有多少人能看到他们打的广告?
徐荷叶不清楚,她只知道这一天真的要忙疯了。
大姐进店后,很快又来了一家四口, 是一对中年夫妻带着两个十多岁的双胞胎女儿。
“老板, 你们这里是南方女装吧?”
“对, 对。”
“买四免一活动还有吗?”
“有,当然有。”徐荷叶问道,“大姐,你们也是看到了车灯广告来的吗?”
妻子点了点头:“是的, 昨天打车看到开业信息,刚好小孩放了寒假, 就带她们来逛逛。”
“那你们快请进。”
“店里所有衣服都参与活动吗?”
“是的, 店里所有衣服都参与买四免一活动。”徐荷叶说着,又提醒了一句, “不过大姐, 我们店买四免一活动, 免费的是价格最低的那件哈。”
“所以您挑衣服时可以把价格贵的放一起凑单,价格便宜的一起凑单, 这样享受的优惠最大。”
“行,我们知道了。”
一家四口进去后,紧接着又来了三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上班族……
“对,对, 就是那个南方女装。”
“是的,不论价格。贵的, 便宜的都能参与买四免一活动。”
徐荷叶站在店门口,说得口干舌燥,来人一波接着一波, 都是从车灯广告上看到开业信息,奔着买四免一活动赶过来的。
每个人进店前,都要按例先问两句,“是那个南方女装吗?”
“买四免一活动还有吗?”
徐荷叶觉得她得想个法子,不然光回答这两句话,都要说干口水,正想着,又来一个顾客。徐荷叶马上扬起笑容,开口道:“对,对,车灯那个广告就是我们店打的。”
“买四免一也有,欢迎进店逛逛。”
来店里的人并不一定每个人都会买衣服,但只要决定买的就一定会买四件。
买四免一,白得一件衣服的诱惑可不是一般人能抵御的。当然,也有很多人离开后,逛了一圈又再回来的。
同样是羽绒服,同样的价格,别人都是正价卖,而她这里有开业大酬宾,只出三件的钱,就能拿走四件衣服,她们当然知道该怎么选。
还有顾客自己买不了四件衣服,但又想享受这个活动,无师自通学会了在店门口蹲其他顾客一起凑单买。
王小辰性子耿直,见状,便想上前阻止,徐荷叶见到,连忙对着他摇了摇头,然后继续给顾客算账。
等那两凑单的人离开了,王小辰才走到徐荷叶身边,压低了声音道:“小老板,那两顾客一看就不是熟人,哪能一起凑单。”
徐荷叶摇头,耐心和他解释:“没关系的。”
“王小辰,咱们办这个买四免一的活动本来就是为了吸引顾客,尽可能地把衣服卖掉。顾客想享受这个活动,又没有那么多钱买四件羽绒服,她能动脑筋找其他顾客凑单,总好过她胡搅蛮缠,非逼着我们给她优惠好吧?”
“衣服卖给谁不重要,那两人是不是熟人也无所谓,最重要的是把衣服卖出去变成钱才要紧。”
王小辰若有所思,之后再有顾客想享受优惠,但又实在不想或者没钱买够四件时,他便会偷偷摸摸把这个凑单的方法告诉顾客。
最后还会补一句,“这法子是钻空子,老板是不同意的。你找到凑单的人了,来付款时,一定要说你们是朋友,是一起付款,可千万别说你们是陌生人,是来凑单的啊。不然老板不给优惠,我可就没办法了。”
还别说,这样一来,还真有好几位顾客拉来了“朋友”,额外多成交了好几单,且都是高价单。
来店里试衣服,选衣服,买衣服的人是络绎不绝。
大家都有从众心理,刚开始进店的多是看到车灯广告奔着买四免一来的顾客,后来,其他来商场逛街的人也被吸引了进来。
大家进了店就发现这家店铺还挺不错的,衣服品质好,款式也很不错。有试衣间可以试衣服,有大镜子可以看试穿效果。
还有一个大沙发,逛街走累了能直接坐下歇歇,渴了有水喝,茶几上还放着糖果可以吃。男人也很满意,对象逛街时,他们就坐在沙发上喝点热茶,看看报纸,悠闲自在多了。
徐荷叶还特意交代小姨他们,如果有顾客不了解活动,只拿了三件衣服来付款时,要主动提醒他们店铺里在做活动,让她们再回去挑一件。
还是只付三件的钱,却能拿回去四件衣服,而且还是店员主动提醒的,顾客自然很高兴。回去挑一挑,试一试,走时可能又多带了几件衣服。
这一忙就忙到了下午一点多,趁着中午顾客少了些,徐荷叶赶紧把人都叫到一起。
“小姨,你带他们去吃饭吧。”
董杏花看了眼店里剩下的顾客,“还有顾客呢,我们去吃饭你一个人搞得定吗?”
“搞不定也要搞得定。从早上九点忙到现在,大家肯定都饿坏了。再说这会儿和上午比,顾客已经少了很多。”
董杏花想了想:“分成两拨吧。”她接着看向董桃花,“姐,你和姐夫带着几个小年轻去吃饭。我、老幺,还有小吕留下来陪荷叶守店。你们吃完饭回来给我们打包几份盒饭就行。”
“也行。”董桃花没有推辞,有这个功夫,不如早点去定了饭菜送回来。
董桃花他们离开后,留下看店的四人连忙开始补货。
上午十点多补了一次货,后来顾客太多了,他们光忙着给顾客找货收钱就占据了所有精力,根本来不及把拿空的货架填满。
热血上头的时候,就连顾客都来不及慢慢挑,细细选。
“小姨,舅舅,吕叔,这次填货,咱们自己的款可以多放一些。尤其是我、巧巧、我妈还有小姨身上穿的款要多放。”
早上就是这四套衣服卖得最好,很多顾客进店后,指明就要她们身上的款。身上穿着新款,顾客只要看着她们就能看到穿着效果。
所以徐荷叶觉得下午可以把这些款多放几件,甚至可以单独放两个衣架摆这些款。
“是可以多拿一些出来。”董杏花道,“早上找货,问这几套的顾客找得最多。”
“还有打底衫那列,可以多放咱们自己的打底。”事实证明,他们的款还是很不错的,十多款针织衫里,几乎有五成顾客都选择了她们的款。
董福运感慨:“这件打底衫卖得是真不错,我早上尽给大家拿货了。”
董杏花:“咱们的款好,卖得好不是理所当然吗?”
徐荷叶笑:“不止如此。”
其他款也不错啊,可是卖得就是不如这款。说到底这件衣服能卖得好,也是她精心设计的结果。
老话说见面三分情,衣服饰物也是一样的道理。
之前为了节约成本,他们只做了一个打底衫,所以这款的库存是最多的。
为了把这件衣服全都销出去,徐荷叶做了很多展示。不管是挂在墙上充当展示的衣服,还是她们身上穿的打底都是这一件。
假人模特身上搭配的打底衫也是这一件。
顾客从进门开始看到的就是这件衣服,到她们挑选打底衫时,已经有意无意看到过很多回,最后做选择时自然更倾向于选择这件不断出现在她们视野的衣服。
徐荷叶把这套路告诉董杏花,董杏花若有所思,“难怪,昨天你会让大家把咱们自己的衣服放到最显眼的地方。”
同样挂衣架上,一排衣服里,他们自己的款也会放在最外面。
“这就是展示位。”徐荷叶指了指墙壁上,董福运刚刚挂好的黄色宽松面包服,然后又指了指自己以及董杏花,“这也是展示位。”
正说着,有两个女生走了进来。
两人风格迥异,一个娃娃脸,看着像个高中生,另一个红唇黑眸,一头波浪长发披散在肩头,高跟鞋黑丝袜,浑身上下每一个细胞都透着妩媚性感的气质。
两人显然都很了解自己的风格,娃娃脸女生一眼就看中了徐荷叶身上的衣服。
“小妹妹,把你身上的衣服拿一套给我试一试。”
“好。”徐荷叶把自己穿的黑色直筒裤、打底衫还有咖色波点羽绒服拿给她。
另一个女生则看中了董杏花身上的衣服,董杏花穿的是红色亮面羽绒服和黑色亮片百褶裙。
她虽然三十多岁了,但是身材好,加上个子高挑,皮肤白,红羽绒服搭配亮片百褶裙,完美凸显了她身上熟女的时尚妩媚感。
再加上这段时间事业有成,钱气养人,看不见任何班味和颓气,更显得知性大方,所以很是捉人眼球。
两个女生拿着衣服进了试衣间,没多久就换好衣服出来了,对着镜子照一照,果然都很不错。
两人都不缺钱,打算整套拿走。
徐荷叶于是赶紧把店里的活动告诉给对方,“店里有买四免一活动,两位可以再挑一件。凑齐了四件,价格最低的那款不用付钱免费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