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知青子女回城 第81节
将来,就算他们这个厂办不下去了。吕俊有个商务律师的身份,一样能找到好工作。
“那我呢,荷叶,小姨要做什么?”
“小姨,现在厂里的钱都是你在管,你可以学会计,考个会计证。”
董杏花点了点头,又有些犹豫。
“可是小姨都这把年纪了,还能学会吗?”
“当然可以。”徐荷叶十分肯定,“小姨你还不到四十岁,正是一个女人最美好的年龄,此时不学什么时候学?”
第118章 火热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 学习进度或快或慢,但大家都能沉得下心来努力。
人生还长着呢,何必非要急于一时?
徐荷叶也把心神全都放到了学习上, 六月七至六月九号中考, 时入四月, 距离中考只剩下短短两个月时间。
她必须全力以赴。
她知道以她现在的水准,考上高中没有问题,但她想拼一把,看她能不能创造一个奇迹。如果外地来的转学生, 能拿到区中考状元,甚至是市中考状元, 那就有意思了。
到四月底, 厂里账面上的资金已经翻了两翻,与此同时, 假领子的售卖速度开始放缓。
是时候了。
徐荷叶让董福运和吕俊不要再接新单子, 等把厂里还没做完的单子发出去后, 就不再做假领子,而是全力生产《公关小姐》同款制服。
这部剧里亮眼的制服很多, 但为了节约成本,徐荷叶决定只做三个款式,分为女款和男款。
女款都是宽肩窄裙的西装套装,但是做了三个颜色, 女主周颖最常穿的亮黄色,以及剧里经常出现的黑色和深蓝色。
男款有两个款式, 当时在港城比较流行的双排钮扣西服,以及内地较为常见的两粒扣西服,同样是两个颜色, 深蓝色和黑色。面料和女款一样,进一步节省面料成本。
董杏花有些不解,徐荷叶怎么突然就要做制服了。
假领子还能用碎布头,用各大纺织厂的尾货面料,但制服不一样,对面料的要求极高。
面料紧实,要有一定厚度,表面光滑,光泽感和质感要好,质地垂顺挺括,且不易皱,上身要有型,适合正式场合。
不过她虽然不理解,但还是一丝不苟地按照徐荷叶的交代安排。
制服面料要求高,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定各大纺织厂的库存尾货。董杏花和董福运跑了几天,也没找到合适的面料。
最后还是决定去她从前上班的纺织厂定料子。
纺织厂虽然不知道她为什么要定这么多西装面料,但她定的量大,再加上如今厂里效益不行,接不到单子,且她又是厂里出去的员工,多重因素叠加下,董杏花还是拿到了一个比较优惠的价格。
定好了面料,她又紧接着去定各种小配件。
徐荷叶在面料上的预算高,做出来的西装品质好,铜扣之类的配件自然也不能敷衍。
四月中旬,各种辅料以及定制的面料入库。
董杏花开始组织工人们做制服。
学校里,徐荷叶参加了第二次区中考模拟考。她发挥依然稳定,这次她拿到了全校第一,全区第三的名次。
五月,假领子生产彻底停止,原来人来人往的工厂慢慢沉寂。
工人们生产出来的制服越来越多,却始终没有经销商来拿货,大家开始担心厂里会不会亏本。
厂里流言不断。
董杏花同样焦急,嘴角起了一圈燎泡,但这个时间点是徐荷叶中考的关键时期,她也不敢打搅她。
五月中旬,徐荷叶参加了第三次中考模拟考,也是最后一次模拟考,这次是全市统考。她依然是全校第一,但这次拿到了区第一,市第五的名次。
厂里做好的衣服已经堆不下了,董杏花又在江城服装厂借了一间空厂房,专门用来存放衣服。
王安文下岗了,她把人叫了过来,同样是看库房。
徐荷叶让董福运和吕俊联系他们之前谈下的顾客,告诉大家他们这儿有品质上佳的制服套装,但来定款的人寥寥无几。
董杏花嘴角的燎泡长得更大了,还多了一层黑眼圈。
整个人十分憔悴。
徐荷叶依然不急不忙。
董杏花虽然着急,但依然不敢多问。挣钱重要,但孩子的中考同样很重要。
日子熬啊熬,终于到了六月七号。
六月七号,中考的日子。分校错开考试,徐荷叶分到的考场刚好是庞巧就读的中学,董杏花把徐荷叶接到她家,方便就近照顾。
庞巧同样也是今年的中考,幸运的是她就在本校考试。
六月九号,为期三天的中考终于结束了。
董杏花跟着大松一口气,都顾不上问考得怎么样,徐荷叶刚从学校出来,她就把人带到了工厂,指着那快堆满的厂房道:“荷叶,现在做的制服太多了。”
“小姨,别急,我心里有数。”徐荷叶拍了拍董杏花的手,让董福运继续联系顾客,顾客下不下单不重要,但一定要让大家都知道,他们厂里有制服,是《公关小姐》同款。
《公关小姐》?
什么东西?
央视还没引进这部剧,大家没什么印象,所以来定款的人依然很少。
时间很快来到了七月十号,这一天《公关小姐》在央视首播,一经播放便迅速火遍全国,与此同时迅速掀起了一股制服热。
“想买制服,不要这样的啊,那你想要什么样的?周颖同款?”
“周颖,谁啊?哪个明星吗?”
“不是?周颖不是明星,是电视剧《公关小姐》的女主角,她穿的那套黄色制服特别好看。我想买她那样的。”
“《公关小姐》?好耳熟的名字,在哪儿听过呢。”
“老板你没看过这部剧吗?央视播的,特别好看。”
“啊,我想起来了。前几天卖假领子的那个小伙子给我打了电话,说他们厂里有制服,是《公关小姐》同款,问我要不要订。”
“真的吗?老板那你现在能不能订,你订了我马上买。”
“你别急,我现在就给那小伙子打电话。”老板找出电话本,着急的翻了翻,终于翻到了董福运留的厂座机号码。
他拿着电话本,拨打过去。然而等了许久,电话那头依然显示占线。
而这样的现象,在扈城以及周边的许多城市都在发生。
另一边重荷服装厂电话不停。
“喂,要订制服?好的,好的,需要订多少呢?李老板,我们的制服用料都是很好的,两百套起批,每套六十五元。”
“当然,当然,定的多肯定更便宜。如果您能一次性订五百套,我可以做主每套少五元。”
“五元不少了,您想想,一套制服你们随便翻两番都好卖,挣钱的肯定还是你们啊。”
“哦哦,您先订两百套啊。好好,我这就把您的地址和电话写下来,我们这边可以帮寄。等你们打款了,我就让人把货拖到火车站,通过火车发过去。”
徐荷叶放下话筒,便对身边的人道:“庞巧,苏市,王老板,定两百套,打款账号是……。”
话音还没落地,电话铃声再次响起。徐荷叶拿起电话,熟练地应付顾客的抱怨:“抱歉,余老板,让您久等了,实在是订货的人实在太多了。”
“对对,您要订五百套?好好,我给您优惠。五百套,优惠五元,每套六十元。总货款是三万。您放心,待会儿我们核实后,马上给您发货。”
“款式?我们做了三个款式。女款宽肩窄裙,有三个颜色,黄色、黑色和深蓝色。男款有两种款式,港城那边喜欢的双排钮扣西服,以及咱们内地喜欢的两粒扣西服。颜色啊,除了黄色,其他和女款一样,都是深蓝色和黑色。”
“男款女款价格一样,都是六十五一套。两百套起批,可以每种款式都挑一些。码数的话,有三个码,s、m和l码。”
这个时候的人身材普遍苗条修长,极少有胖人,所以徐荷叶只让工厂做了三个码,且m码做的最多。
“老板,库存不多了,如果要订的话,尽快打款哦。我们这边会帮您预留一天,明天下午银行下班前还是没有看到打款,我们只能把款发给其他顾客了。”
“哦哦,好。”徐荷叶看向其他人,“表妹,记一下,锡城服装批发中心,钱老板,定两百套,货款一万三。他要女款黄色、深蓝色,分别是s码20件,m码数30件,l码20件。男款,两种款式都要,三个码各要10件。”
“好,我记下来。”庞巧点了点头,写完,她对段杰道:“段杰哥,我这本复写本记满了,接下来由你记录。我先把订单撕下来,拿到库房那边出货。”
段杰点了点头,“放心吧。”
“行。”庞巧把复写本上白色那张复印纸撕下来,拿给董杏花,“妈,这是新订单。您交给王叔叔,让他带人把货挑出来。”
“好。”董杏花很快拿着一沓订单找到王安文,“老王,这些都是新订单。你先把货挑出来,写上地址和收货人名字,放在一边。”
回头去银行,确认顾客打款了,就把这些货拖到火车站发出去。
庞巧把订单交给母亲后,找了个新的复写本,回到办公室给表姐帮忙登记。打电话的人太多了,光段杰一个人根本来不及记录。
经过车间时,就看到小舅舅他们带着一群供货商走了进来,太忙了,电话根本打不通。很多来自扈城,甚至还有周边近些城市的零售商还是选择亲自跑过来当面订货。
订货的人太多了,厂里根本忙不过来,所以才把她也叫过来帮忙。
庞巧不由得一笑。
这下母亲总算能睡个好觉了。
第119章 白干
徐荷叶提前两个月留下的钩子, 终于在此时迎来了大爆发。
接连不断的电话,接到最后,光是听到电话铃声响起人就已经麻木了。
“表姐, 喝点水。”庞巧插着空给徐荷叶倒了杯温水, 一刻不停地接电话, 回话,她的嗓子都说哑了。
“好,谢谢。”徐荷叶接过水杯,喝了一口, 沁凉的水从干痒的喉咙划过,瞬间舒服了许多。
徐荷叶大口大口喝水, 直到把一整杯水喝完才将水杯放下, 她伸出手:“把记录订单的本子给我,我看下厂里还有多少现货。”
“好。”庞巧拿过一个作业本, 递给徐荷叶。上头记满了数字, 但写得很简单, 全是,+200, +500,+300……这种。
这是徐荷叶要求的,方便后期统计现货。
两百件,加五百件, 就是八百件,一千一, 一千三,一千八……徐荷叶速度很快,几个呼吸间就把一页纸上记录的数字总值算了出来, 总共卖出去了六千八百多件。
她拿笔在末尾写了个总数,然后翻到第二页。第二页记录的数字只有第一页一半,加起来卖出去了两千九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