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知青子女回城 第25节

  他还是有点不甘心:“堂哥,我跟你说,那生意挣钱的很。我刚看过,短短半个时辰,能卖几十瓶饮料呢!一瓶饮料三块钱,这一天下来能挣多少钱啊!”
  说白了王才不想徐荷叶在学校里摆摊,除了看不惯徐荷叶外地人的身份外,还不乏羡慕嫉妒,真的,老鼻子挣钱了!
  王建平不为所动:“你要是眼红,自个儿弄点饮料小零食跟着摆摊也行。”
  王建平是个聪明人,他虽然也瞧不起这些外地同学。
  但他不会像王才这般外显。
  而且正因为他是个聪明人,他才清楚谁能拿捏,谁不能轻易得罪。
  徐荷叶就是后者,优秀的成绩,出众的口才,坦然大方的态度,稳定的内核,都说明这姑娘不是一般人,或者家境不一般。
  王建平父亲做生意,耳濡目染,他自小就知道,多个朋友多条路,可以不交好,但也不能轻易得罪人。
  条件差的都不能轻易得罪,更别提那些一眼就能看出优秀的人。
  王才有一瞬间心动,但很快又打消了念头。
  “还是不了,我不摆摊。个体户,都是那些没有工作的人才做的,丢人。”
  王建平嗤笑一声,转过身走了。
  他马上要参加男子四百米接力赛,现在该去做热身了。
  王才这人,和他二叔一模一样。想挣钱,又拉不下脸。把那点面子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实际上当你没钱没势的时候,谁看得起你那点脸面?
  这样想着,他倒觉得这个新同学是个妙人。
  读书好,脑子聪明,能发现商机。年纪不大,拉的下脸,做人家都瞧不起的‘个体户’。脸皮厚,内核稳,敢把生意做到同学头上,也不怕大家排斥瞧不起。
  第42章 欺负
  王建平离开后, 王才对着他的背影呸了一声。
  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家里有几个臭钱嘛!瞧不起这个,看不起那个的!
  他眼珠子转了转, 凑到班长方思和身边。
  “班长, 你知道咱们班那个外地佬在操场外摆摊吗?”
  方思和看了王才一眼, 神色微凝:“王才,不要总是外地佬外地佬的称呼人家,不礼貌。”
  “至于摆摊,我知道。”他还去买过饮料。只不过他去的时候, 生意正好,买的人很多, 徐荷叶似乎没有认出他来。
  “那你不觉得她在学校里摆摊, 挣同学们的钱,是丢我们班的脸吗?”
  方思和想了想:“班规没有规定学生不能摆摊。”
  “至于丢不丢脸, 只要她不违反班规校纪, 就没有问题。况且学校、老师们都没有出面阻拦, 我们身为学生,做好自己本职工作就行。”
  顿了顿, 方思和道:“王才,我觉得你可以试着接纳外地同学,不要那么排外。周总理都说求同存异,和而不同。”
  方思和的梦想是成为一名优秀的外交官, 所以他的偶像就是周总理。
  小老头在语文课上举的例子,恰恰好戳到了他的心底。
  流传着同一种血脉, 学习着同一种文化,同一个国家的不同省市的学生,难不成还能比不同国家、不同信仰、不同肤色的人更加不同?
  既然有那么多不同的国家, 都能求同存异,和而不同,他又有什么理由排斥外地来的学生?
  王才瘪了瘪嘴,他不认同方思和的话。
  他还没有讨厌一个人的权利了?他就是讨厌那些外地来的学生怎么了?
  但他也不敢反驳他。
  方思和,学习好,成绩好,家境好,还是班长,老师重视,学生敬重,是整个初二三班的香饽饽。
  要是惹恼了他,怕是整个初二三班的学生都不敢和他玩儿了。
  王才越想越烦,坐不住了,干脆从观看台上跳了下来。
  这时王建平的四百米男子接力赛开始了,王才刚刚单方面和他闹了矛盾,不愿意去给他加油,于是干脆绕着比赛场地和人群走,不知不觉越走越偏。
  然后就看到了躲着人群,坐在树荫下看书的孙慧。
  王才捡起一根树枝,朝着孙慧丢了过去,把一腔怨气全都撒在了孙慧身上。
  “喂,外地佬,装什么好学生啊。大家都玩儿,就你好学。和徐荷叶一样讨人厌。”
  孙慧看了王才一眼,什么也没说,将课本装进书包里,转身就要离开。
  孙慧背着书包,打算换个地方继续学习,她的时间极其宝贵,不想浪费在王才身上。
  她从小就知道和不喜欢自己的人争执是最没有意义的事情。
  孙慧只是单纯地想避开王才,落在王才眼里就是她在无视她,这让本就厌恶被人无视的王才更生气了。
  他忍不住上前一把推开了孙慧……
  王才离开后,孙慧才从地上爬了起来。她拍了拍身上的灰尘,看着裤腿上因为摔倒而摩擦出的破洞,眼里闪过一丝难堪。
  这是她唯一一套没有破洞的衣服。
  这身衣服还是养母给她的,是养父活着时给养母买的,养母一直舍不得穿,后来她要回扈城,养母见她一身破烂,全是补丁,便将这套衣服送给了她。
  孙慧一直很珍惜,只上学时穿,回到家要干家务都是穿从前的旧衣服。洗衣服时都小心翼翼的,轻手轻脚,就怕把衣服洗坏,洗褪色了。
  但现在这条裤子破了。
  孙慧沉默地看着裤子膝盖处的破洞,抿了抿唇,一瘸一拐的离开,她打算回教室看书。
  早知道上午集合完,她就应该回教室,而不是为了贪图这点自由快乐,留在运动场。
  说到底,孙慧也不过一个十六岁的小姑娘,就算心智成熟,也依然渴望玩乐,渴望和别人一样欢快热烈地享受运动会。
  所以她选择躲在运动场的角落里看书,既远离人群,又没有彻底与人群隔离,学习累了,抬起头看看其他人也不失为一种消遣。
  走到运动场外,孙慧看到了徐荷叶和孔小月,眼里流露出一丝艳羡。初二三班的另外两个异类,却是那么的坦然自洽,怡然自乐。
  她其实挺佩服徐荷叶的,能这么自然地袒露自己对金钱的渴望,并且为之行动。
  孙慧也缺钱,十分缺,极度的贫穷衍生出自卑,极度的自卑又衍生出极度的虚荣。所以她害怕别人看出她的贫穷,所以她固执地穿着这身已经不适合夏天的衣服。
  仿佛这样,就不会被人发现她身上的寒酸气。
  徐荷叶并不知道孙慧看着她联想了这么多东西,即便知道,她也不觉得自卑或者虚荣有什么不好。
  十四五岁的徐荷叶,一样自卑,一样虚荣,所以她才不甘人下,不甘心只做一个普普通通的车间女工,一个可有可无的螺丝钉。
  如今的她,会这般坦然,是将来十几年的阅历赋予她的底气。
  她见识了很多,了解了很多,所以她知道,眼前的苦难只是一时的,只是她人生路上一道小小的坎儿。
  跃过去了,便不算什么。
  徐荷叶的摆摊小生意进行地十分顺利,转眼就到了第三天下午,也是运动会的最后一天。
  陪孔小月参加完三千米女子长跑,运动会已经接近尾声。
  参加完闭幕式,听完学校领导的讲话,看着运动健儿领完奖状和礼品,为期三天的运动会便彻底结束了。
  孔小月运动细胞不算发达,所以没能拿到名次,不过三千米长跑能跑完就算很不错了,因此跑完全程的人也有一张优秀奖。
  孔小月拿着奖状和学校奖励的笔记本,笑得见牙不见眼。
  徐荷叶却更惦记着她这三天的收入。
  今天最后一天,怕东西定多了卖不完,徐荷叶只和柳姨要了昨天货物的三分之二,没想到生意一如既往的好,因此下午三点多,所有东西便全部卖完了。
  卖完后,小舅舅还想再去批一些货过来,被徐荷叶拦住了。
  从学校到柳姨的杂货铺,再快一个来回也要三四十分钟,而运动会下午五点就会结束,就剩下一个小时,也卖不了多少东西,何必来回折腾这一遭。
  第43章 礼物
  运动会结束后, 徐荷叶盘了盘账,扣除了货款以及人工成本后,她一共挣下了一千八百多块。
  她拿出其中的一千五, 去租房附近的邮储银行存了起来。
  八九年, 是各个储蓄银行的高速发展阶段, 为了吸引储蓄,各大行都推出了高利率业务,因此存款利息非常高,高达百分之十八, 堪比后世的高利贷……
  徐荷叶将钱存好,留下的三百多, 她打算这周末去市区买几样礼物, 寄给老家的爸爸妈妈。
  这也算是她这辈子挣到的第一笔钱,身为女儿, 怎么能不给爸爸妈妈买礼物呢?
  孔小月知道后, 也强烈要求一起去。
  徐荷叶给她发了两百块钱的工钱, 她也想拿这个钱给爸爸妈妈买点礼物。
  刚开始孔小月死活不肯收,经过上次徐荷叶一说, 她已经知道了这个时候普通人进厂一个月的工资水平。人家干一个月也才两三百块钱,她就帮了三天,拿这么多钱心里不安。
  还是徐荷叶坚持,并且说如果她不拿就是嫌少, 她才接了下来。
  开运动会这三天,孔小月也累得够呛。
  尤其是第一天, 就她和吕俊叔两人,如果不是孔小月给她帮忙,吕俊叔去运货时, 徐荷叶一个人根本忙不开。
  所以那两百块是她该得的。
  转眼就到了周末,两人一起坐公交,很快就到了上次买随身听的商场。
  商场很大,虽然比不上后世那么繁华,但里头的东西可一点也不少。
  老爸是高中老师,课业重,晚上要带晚自习,还要给学生们批改作业,经常一忙就忙到夜里十一二点,早上起得也早,经常要喝茶提神。
  为了省钱,他都是买一些便宜的粗茶沫子,徐荷叶打算给他买一罐质量好的绿茶。
  还有钢笔,老爹的钢笔还是他十多年前买的,笔尖都快磨没了,可以给他买一支新的。
  英雄牌的钢笔就很不错。
  老妈在妇联工作,时常要下乡调解家庭矛盾,走路多,给她买一双好皮鞋,走路多了也不累脚。徐荷叶买完皮鞋,又看到了隔壁服装店门口展示柜上的丝巾。
  老妈皮肤白,买条红色丝巾披着肯定好看。
  她记得老妈的同事吴阿姨就有一条广市买的丝巾,听说是吴阿姨在广市读大学的儿子送给她的,吴阿姨常在老妈面前炫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