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庭韵一时觉得自己花了眼,怎么可以这样像?
那位colin leung分明就是她认识的那个梁佳明!
这种巧合太奇诡了,她心头甚至瞬间升腾起阴谋论的浮沫,觉得这或许是艾米丽搞的恶作剧。
可是,艾米丽怎么可能知道多年前的一桩旧事?周永中做的手脚?不,艾米丽不像是这样的人,周永中手里捏着这张牌,若是想用,早已用了,也不用等到现在。
一瞬间,庭韵只觉得被钉在地上,理智告诉她,应该跑掉。但手脚不听使唤。
三年多不见,佳明的风度更好了,以前可以说朝气中带些青涩。现在,那层青涩褪去,眼前的男人举手投足间透着稳重和斯文。
有读者提出合影,他耐心满足,自始至终唇角挂笑。
不知怎么,庭韵觉得那微笑透着丝疏离。这是梁佳明,又不是他。
也难怪,三年多,足够人类社会沧海桑田。她成为母亲,有一个两岁的女仔。梁佳明成了英语圈知名的新锐作家,风光回港,从签售会热度已可看出他的成功。他们在彼此的轨道上走得更远、更好。
迟疑间,前面的女读者已经离开,艾米丽轻轻推她一把,“密斯许,你先来!”
梁佳明抬头,庭韵避无可避,正撞上他视线。
这时候再想着逃跑,已经来不及了。文明人应有文明人的作风。
佳明疑惑地微微蹙眉,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不过只是一瞬,他很快镇定下来。
他微微笑说:“你好,需要签名吗?”
彻头彻尾像对一个陌生人。
庭韵迟疑着不动,艾米丽拍拍她的肩,笑说,“密斯许,嗨,见到偶像你傻掉了?”
听到这话,佳明突然笑了,露一口洁白贝齿,“不敢当。”
庭韵回过神,递上手上两册书,中英文各一版。
她实际上算不得拥趸,有忠实粉丝手上抱十几册书,预备让偶像全部签名。
梁佳明熟练地签完名字,画一颗小小心形。别误会,那是公关公司的建议,因为梁的读者多数是对爱情怀有梦幻的少女。
“多谢。”庭韵声音低低,周围人声喧哗,加上大厅里特有的回音,她不确定佳明是否听清楚。
“佳明,好久不见。”她在心里说。
见庭韵签完了名,艾米丽赶忙凑上去,一边倾诉濡慕才华之意,一边递上自己买的新书。
佳明很快投入新工作,自始至终,没有再向庭韵这边看一眼。
多好,他已经翻页。
回去的路上,庭韵只觉得心口发闷,怀疑是空调温度太高,她让阿伟调低两度,心头那股闷劲儿却仍不见好转。
阿伟有眼色地放一支舒缓的曲子,庭韵听来只觉得越来越烦躁,忍不住喝止。
她在心里自问:许庭韵,你还有什么不满足?你贪得无厌,不知餍足!
到家时发现袁之仪也在,她前阵子跟剧组赴内地拍片,功成身退,刚刚回香江。
庭韵打叠起精神,笑着问好:“大明星,一切顺利吗?”
袁小姐笑着摇头,“江湖已不是从前那个江湖,这十多天如下炼狱。”
“下炼狱的多半会得重生。”
她们紧紧拥抱,“韵,我想念你!”
永乐从儿童房出来,看到袁姨,“叽咕”一笑,尖叫着扑过来,“袁姨——”
袁之仪一把抱起永乐,在她腮上亲来亲去。
袁小姐这次从内地带了些当地土产回来,也不过意思一下,香江大都会什么没有?
受袁小姐回来的点染,庭韵心绪活泼些,可等到夜深人静,一个人在卧室时,心口那种烦闷又回来了。
辗转反侧,明明累极,却没办法入睡。她起身,倒一杯温水,吞下两颗安眠药片。
-
华莱士向周先生汇报一桩判决,是去年周氏起诉某作者损害名誉案。
这名作者以周君为主角,大写他跟历届绯闻女友的艳史小说,细节处不乏露骨情节,简直不堪入目。小说发在外网的同人网站,已累积一批忠实拥趸。
案子最近判下来,周君获得胜诉,法院责令侵权人赔偿并道歉。
不过,周先生听到赔偿数额,大呼荒谬,这点钱还不够他的律师费用。
可巧章小姐端茶进书房,也听了一耳朵。
“与其让瘪三乱写,不如出一本自传,像欧美的名人,一退休就开始写自传,既有大笔稿费入账,又可寄望名垂青史。”章小姐建言。
周先生立刻大感其趣,本来成功人士到了老年,便自然而然想着梳理年轻时的伟业。著书立传从来是件佳事,这佳事以前独属于帝王,后来旧时王谢的堂前燕子,飞入寻常百姓家。
稍稍有功业银钱的人便开始效仿,既满足了老人家的虚荣心,又想着对后世子孙也可起到教育启发的作用。
何况周君的一生太传奇,他在股市的很多操作可谓神来之笔,他组建自己商业帝国的每一步都值得记录下来。
章小姐见周先生的神色,知道他动了心。
“雄,这件事不如交给我操办,我大嫂认识许多香江的文艺界人士,一定能帮你找到好的传记作者。”
周君点点头,“宁缺毋滥,找不到好作者,这件事便罢了。我一向不管外界对我的评语,等盖棺定论,让后人评说也无所谓。”
章小姐飞一个媚眼给他,“放心,我会办好。”
这次回香江,梁佳明的感觉很奇妙。
以前只觉得她繁华,高楼像石笋,密而挤逼。有时从楼底看上去,只觉那高大建筑物如长出巨口,正压迫下来。
跟高楼相比,港人是像蝼蚁一般的,绝大多数人。
他的父辈母辈都过着蝼蚁一般的生活,不知从何时起,他厌倦了做蝼蚁,他想成功,想俯视蝼蚁。
真正成功了,一时却有些茫然。
好在梁太太并不觉得,写一本小说就是丰功伟业,她一如既往罗唣,一如既往地忧心儿女的工作和婚姻。
“在英国三四年,有没有认识好看的女孩子啊?”梁太太小心翼翼试探。
佳明点头,又摇头。点头是因为白人女郎高挑肤白,大眼高鼻,不可谓不美。他也试图交往过一两个,不过是露水情缘,现在已经印象寡淡。
摇头是因为梁太太若知道他有,一定会问下去,穷究个没完没了。
“一晃眼,你大哥的孩子已两岁。”梁太太叹一口气,不知是慨叹年华逝去,还是小儿子婚事无着。
佳明无可奈何,“妈,我不过25岁,不着急成家。”
似乎到一定年纪,父母跟成年的子女能聊的话题只剩下那么几个。
佳明忽然记得爸爸曾说,梁太太年轻时是爱诗的,穿一袭烟青色旗袍,举手投足都是书卷气。
梁氏夫妇是师生恋,在当时的社会风气下,算是很闹出过一些动静。现在想来,也算不枉青春了。
“妈,当年你怎么认定爸爸,一定要嫁给他?”
“为什么不?”梁太太眼神活泛起来,颊边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红晕,“我就是知道,等那个人出现,譬如天启一般,脑海里有个声音会告诉你,错过他,你的余生都会遗憾!”
梁太太不愧是爱过诗的人,语气里透着种玄而又玄的诗意。
第83章
佳明忍不住笑了,知道自己是父母的爱情结晶,心底里隐隐有一种幸福感。幸福感提供支撑,让他不会轻易倒下,助他渡过艰难苦厄。
他很难想象不幸家庭出来的孩子心里的那份亏空,美好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有时让人生乏味。所以,开始写作后,他有意识去过很多地方,欧洲的红灯区、贫民区、富家子的豪华游艇,采访过瘾君子和应召小姐。奇怪,那些跟文学不沾边的人反而活得很文学。
他有一个疑问。
“若你爱上爸爸,但他无论如何不肯爱你,怎么办?”
梁太太陷入沉思,这问题她从未思索过,倒是新鲜。
“会不甘吧,或许会继续努力一阵子,等我确定他对我并没有相同的感觉,一定会放弃!”梁太太说。
这大约是绝大多数人的做法。
“即使你再找不到这样一个让你东西的人?”
梁太太隐隐觉得儿子的这一问跟多年前他吐露的“爱而不得”有关。
她有意开导儿子,“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而且,或许我会遇到更适合我、我也更爱的人呢,年少时的爱更多是冲动,经年累月下来,磨蚀多多。”
佳明却是松松一笑,“那这么多年过去,妈妈对爸的爱呢,也是磨蚀多多,还是历久弥新?”
梁太太笑着轻打儿子的肩膀,“猴儿,我才不上你的当,免得你在小说里调侃我们老夫老妻!”
佳明笑着躲开,回自己房间。
他的笑很快敛起来,心头像塞一团棉花,闷闷的。
书桌上是一摞书,主题杂七杂八。他正为下一本作品寻找素材,随手拎一本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