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这老三的劲儿比他这当了将近二十年兵的人还大。
小闺女,现在又笑得十分乖巧可爱,眼神澄澈了,可看着空空荡荡的房子。
他只有一个想法,必须把这俩孩子弄回老家。
明天就给赵香梅打电话。
陈佳柔一脸毫不掩饰的恨意,她要报复。
今天的羞辱,她记住了。
第二天,在众人震惊,不敢置信的眼神中,陈青怡神清气爽的和陈青枫一起。
坐上部队的卡车,去县里。
福宝在空中悠哉的跟着飞。
临上车,陈青怡还乖巧的打招呼,“冯婶儿,早上好。”
冯婶子好奇,“你们这是?”
搬家吗?
“哦,这些是离婚前买的,按照法律规定,这些属于我妈。”
哦懂了!
这是不给小老婆用了。
原来法律还有这一规定,惊呆了所有偷听的军嫂。
她们多数是农村出来的。
哪里懂这些,凑在一起嘀嘀咕咕。
一个个都觉得爽,痛快,他们都是原配。
最看不上的,就是杨淑婷这类人,有人收拾她,她们都跟着可乐呵了。
角落里,一个穿着花衬衫的小姑娘眼神闪了闪。
握了握拳头,好似下定决心,转身走了。
到了邮局,在工作人员懵逼的眼神中,要求邮走。
一个大眼睛的小姑娘悄悄的凑到陈青怡身边,“邮这些东西不合适。
邮费太贵了,路上在磕碰着。”
见陈青怡没有不乐意的表情,接着试探的说:“我看你这些东西挺新的。
你卖不卖?”
最后一句话,声音压得极低。
陈青怡和陈青枫对视一眼,瞬间达成共识。
第90章
发笔小财陈青枫看着东西,她和小姑娘找了个没人的地方商量。
“缝纫机全新,一次没用,两百二。”
“手表用了不到一周,这是全钢的,一百八。”
“自行车骑了也不到一周,两百一十块。”
“收音机,听了两三回,一百八,这些都是不要票的价格。”
她要价比黑市便宜个二十块左右,毕竟东西都算二手的。
“行,你等我一会儿,我去找我姨来。”
小姑娘更干脆,乐颠颠的。
她心里也知道这个价格公道,她姨家的哥哥等着这些东西结婚呢。
最后手表小姑娘自己买了。
其他的,她姨开开心心买走了,跟来的儿子也不挑,还说和新的一样。
剩下的东西兄妹俩一琢磨,也都卖了吧,两人跑到黑市。
除了军大衣,又卖了将近三百块钱。
毛线和被褥,窗帘值钱。
陈青怡给凑了个整,凑够一千一百块,和信,军大衣一起给邮了回去。
正好在邮局又打了个电话。
这时秋收完了,赵香梅很快就接到了。
“小怡,你和小枫在那怎么样”
“可好了,吃得好,睡得好,温度适宜,景色也美,最关键是心情好……”
将这几天发生的,快速的说了一遍。
“你不知道,他们脸都绿了,人都瘦了一小圈,陈长波到现在还没上班呢。
今天又请假了。
昨晚到半夜,他们才发现小老婆那个小儿子没回来。
半夜三更,三口人又去找,哈哈哈……
乐死我了,找了两个来小时,才在养猪场找到。
今天那个女人都没去上班。”
昨晚可给她开心坏了。
本来晚上她还准备个小游戏来着,人不齐,没玩成,不过也不要紧。
机会有的是。
“活该。”
赵香梅在那边笑岔气了,心里爽翻了,直拍大腿。
又放飞自我,一屁股坐在了桌子上。
冯长喜几个干部面面相觑,他们零星的听到点,那陈长波这么惨吗?
一个个竖起耳朵,还掩饰的滋溜滋溜喝水。
谁说男人不八卦。
“妈,我俩给邮了件军大衣,还邮了钱和信。
过几天别忘了去邮局取。
等过段时间,我看看还能不能再整到军大衣,大哥,二哥,一人一件。
对了妈,我在信里还夹了一张方子,是种植木耳,平菇蘑,榆黄蘑的。
你让大队长赶紧试试。
趁着冬天,还能大赚一笔。”
这是他们大队暂时最适合的项目了。
“方子哪来的?”赵香梅惊的从桌子上跳下来。
“无意间得到一本书,书里面夹着的,用的材料也都是常见的木屑,秸秆……
方子挺详细的。
嘿嘿,跟大队长说,成功了别忘记我的奖励。
给钱就行,多多的。”
赵香梅:“……!!”
一直偷听的冯长喜一把将电话抢过去,语气亲热的好像他才是亲爹。
“小怡啊”
陈青怡:有点怪啊,这辈分。
“怡丫头,真的吗,你看了有用吗?”
“必须的,我是不靠谱的人吗?”她亲自抄的,一个字不拉。
“大队长,种这个需要暖棚,趁这个时间,快准备出来。”
又快速的叨叨一遍用的到的材料,“提前准备好,等方子一到就能开始了。
您想想,在大冬天,整个东北,除了酸菜,萝卜,土豆子。
咱们大队突然拿出了新鲜的蘑菇。
您想想,那得多抢手。
一斤便宜了,咱们都不卖,到时候什么石砬子,看见你立马叫大爷!
公社书记都得喊你老弟。”
陈青怡狂画大饼。
把冯长喜乐的牙花子都露出来了,连说几个好。
“咱们别的没有,就是有一把子力气。
多干点活不算什么,只要真的能挣到钱,过上好日子,大队没人会反对。”
想到秋收后,请假回家了的几个知青。
要是争气,等他们回来,又是好几个来钱道。
此时冯长喜脑子里好像放了烟花。
看他们说完了,赵香梅一把抢回电话,又和陈青枫聊了几句,才挂了。
利索的给大队交了钱。
大队长笑呵呵,“少给点,我还说了那么长时间呢!”
赵香梅:“我刚才掐着点呢,你想要,我也不给啊。”
会计乐呵呵,“咱们大队这电话,以前是知青用的多,现在成你家了。
我看平时也不用锁上了。
就放在这,还能多挣点钱。”
谁能想到两个半大的孩子敢没人带着就去云省呢!
知道时,他都不敢信。
想到老陈家人当时的表情,会计又乐出声。
“叮铃铃……”
“谁啊,又来电话了。”
冯长喜清了清嗓子,才接起来,“喂,啊,长波啊,啥?找赵香梅啊?”
好家伙,离婚了,比没离时电话打的还勤呢!
这是又来找骂?
第91章 歇一歇,让他们喘口气“你别挂,我去给你叫去,哎呀真不用挂,还没出门口呢!”
打开窗户,抻着脖子,“赵香梅,陈长波电话。”
这大嗓门子,不止赵香梅听见了。
在村口扯闲篇的,都齐刷刷竖起了耳朵,彼此交换了个眼神。
有瓜!!
如果大猪圈大队有热搜榜,那老陈家最近一个月,就没掉下去过。
还得有好几个爆。
比如,陈长波赵香梅离婚。
陈长江家起火;陈青怡,陈青枫去云省,陈长波再婚……等等。
云婶儿,李二愣子,吴大娘,一马当先,一溜烟跑到了窗根儿底下。
迅速占据最佳位置。
赵香梅拉着个脸,拿起话筒,“又有啥事儿,你没完没了的打啥电话?
电话钱你给啊?”
陈长波脸一阵扭曲,“赵香梅,我一直以为你善良,大方,善解人意……”
“停!!”赵香梅翻了个大白眼,“别特么给我戴高帽子。
老娘不吃你这套。
别磨叽,你有屁赶紧放,我这还一堆活呢!”
陈长波:粗俗!
忍不住低吼,“你知不知道,你的好闺女,好儿子,是怎么折腾我的?
他们不仅打架,差点没把人掐死,还把我这儿都搬空了!
他俩快把家给折腾散了。”
还有件事儿,他不好意思说。
一到晚上,他想干点啥,刚一有动作,那边就使劲儿敲墙。
也不知耳朵咋就那么好使,他明明没发出声音。
到现在俩人还没成呢!
憋屈。
赵香梅语气凉凉的,“他俩是你家地基啊,还快散了!
那人不是还没掐死吗?”
这啥话?陈长波一噎,“香梅,你变了,你以前不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