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第89章
苗樾是京大研一考古系的学生,被老师安排出来跟队实地考察。
h省地处中原,千百年来在块土地上建都的王朝不计其数,又因为特殊的地理原因,形成奇特的城摞城奇观。地上古迹只是冰山一角,大部分古迹全被一场场洪水埋在了土地下。
这个地方对她们这些学考古的学生来说,简直是实地考察的天选之地。
苗樾刚来到这里时还带着新人第一次下墓的热忱和兴奋劲,抱着铲子一晚上没睡。
等第二天跟着老师来到墓边才是真懵了,动工前烧香拜神,她能理解,可为什么还要请道士来做做法?
苗樾没忍住站在人群后,自以为小声地吐槽了句,“这不是搞封建迷信吗?”
下一秒就被老师拍了一巴掌,严肃地教育她,“站在这地上,别乱说话!”
周围人连带着道士都朝她看了过来,苗樾面上低眉顺眼地应了,实际上心里更加不服气,搞不明白怎么还要搞这种东西。
她们是考古又不是盗墓,考古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科学。
带教老师领着几个来实习的学生大致参观一通后,指了指边上那个被围起来的一块地说道,“这个魏代墓葬群,看整体规模和结构初步猜测至少个宗亲皇室的陵墓,已经有两个墓室打通了,等会你们先跟着人下地看看,今天主要就是看的,多瞅瞅多看看。”
被指的那块土地上空已经搭建好了一块棚子,主要用于防水的。几个挖好的楼梯蜿蜒向下,汇入黑不隆通的地底深处。
虽然这是陵墓,但苗樾却一点也不感觉害怕,反而更加兴奋,和同伴一起点头。
等踩着楼梯小心翼翼进了墓参观一圈,苗樾的心情更加激动,以她专业知识来看,这陵墓至少是个王爷起步,倘若确定下来身份,这对魏代的历史的考察能更近一步,刚好她研究生的方向就是魏代相关的。
她算是明白了导师怎么把她推荐到这里来。
苗樾美滋滋地逛完,等出墓后又跟着老师到处学习,忙完一切后,天色已然黑下来。
带教老师领着几个实习生特意下了馆子吃饭,等菜和酒都上完后,才对苗樾说道:“知道今天为什么不让你乱说话吗?”
苗樾摇摇头,“怕我说话得罪人?”
带教老师白了她一眼,指着几个年轻人嘱咐道:“这地儿邪,尤其是在墓里,你说者无意,就怕听者有心。你们几个都记好了,有的话都给我烂在肚子里,不能在墓里讲,要是让我再听见一次,都给我滚回学校上课。”
苗樾和同伴对视一眼,老师越这么说越勾起她们的猎奇心,连忙给老师倒了杯酒,讨好地问:“老师,您讲都讲了,干脆给我们都说说原因呗。我们也好知道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
“真想听?”
“嗯嗯。”
“那就给你简单说说。”带教老师沉吟,“这城市你们都熟,历史课本里经常见到,十二朝古都,随便挖个坑都能挖到一些大名鼎鼎的人物。但是你们对魏代了解多吗?”
这就说到苗樾的专业了,她当即侃侃而谈,“魏代建朝在471年,国祚一共延续了四十年不到,于509年被越灭国。魏代虽然存在时间不长,但是它的开国皇帝挺神秘,魏太祖戚鄢,手段雷厉风行,上位三年不到就能把所有反对声音给镇压下去,大兴土木,推行新法,改革科举制度,改进税法政策,可以说施行了一系列利国利民的国策,结果继位十年不到,突然暴毙而亡。”
“他生前只有一位公主,是发妻所生,后来的续弦皇后包括妃子全都一无所出,只能过继宗室子为太子。但他最疼爱的还属这位公主,只可惜公主身体孱弱,未过及笄就过世了。戚鄢为此还停朝哀痛了整整七天,不顾朝臣反对硬要破格送葬公主。”
“嗯,还行,基本都了解。”带教老师语气一转,压低了声音道:“可你们应该不知道,魏代皇陵分为阴阳两个。为了防止盗墓贼,魏太祖让人修了两个墓,一个豪华大气,展现天子威仪,实际上就是金玉其外,里面空空荡荡什么也没有。另一个才是真的。死后只有两任皇后和早夭的长公主和他葬在一处,规模并不算大,只是按照王室的礼制入葬。”
苗樾眼睛一亮,拍桌而起:“难道我们挖到太祖皇陵了?”
“坐下坐下。”老师没好气道:“重头戏还没说呢,这块墓地是两年前就报上去了,知道为啥一直没审批挖凿吗?”
“为什么?”
“就是因为这地邪乎。魏太祖死因是个迷,他的身世同样成谜,历史书上记载他是弃文从武,武将出身,实际上业内都定不下来,原因就在这,你们知道他弃文弃的是什么文吗?”
“什么?”
“堪舆学!”老师说道,“他自己就是风水大家,这皇陵十有八九就是他自己挑的。我虽然看不出来这里面有什么怪的,但据我所知,这两年来这边勘察、挖掘的专家前前后后换了四批了。领头的人不是意外离世就是突遭重病,弄得家破人亡。”
“我不让你们乱说话那是为了你们好,现在我们只要一动工,必须得请道士来这边驱邪做法,身上还得带辟邪的法器,就是怕遇到什么怪事。”
老师苦口婆心说了一番,“我告诉你们,我们用的装备啊,那都是特意开过光的,就连那小手铲,也都是请了大师念经做法的。”
苗樾前面听得认真,可听到后面忍不住撇撇嘴,跑了神,敷衍地答应几声,心里却是不以为然。
她就不信了,这个世界上还真有这么玄乎的事情。
一顿夜宵吃到了一半,老师被一通电话叫去开会。等他离开后,剩下几个学生总算放开了来。讨论刚才的事情真的假的。
苗樾率先道:“反正我不信,我们干这行的,人体骨头都见过不少,都没遇到什么邪乎的事情,这个一千多年前的墓室,死在里面的人早投胎不知道多少次了,我们在里面说两句话还能遭到诅咒不成。”
“不过要是真的啊,那我希望今天能见见传说中的长公主,听说她豆蔻年华就已经容貌倾城,还能文能武,要不是死的早,以她爹对她的喜爱,下一任的皇帝肯定是她了。”
“你这么,我也挺好奇。长公主应该就在这墓里吧,我们在这多待几年说不定就碰上了她的棺椁,亲眼看看她。”
“还是做梦吧,做梦比较快,哈哈哈哈。”
被叫走的老师在深夜见到了该考古项目的领头人,和领头人一起的还有一个白天见过的道士。
老师很负责人打完招呼后,好奇地看向道士,“您这是?”
“我叫你们来是有件事情必须要说一下。”道士沉下脸,“在墓里的一切活动都要停下来,不能再挖了。我怀疑里面有东西跑了出来。我和负责人对过那个洞的痕迹,有个明显是从里打通,并且痕迹非常新鲜,应该就是这两天的事情。”
老师大脑宕机一下,感觉每个字他都认识,可合在一起就是听不懂,“什么叫有东西跑了出来?是什么动物吗?”
“是粽子。”
“粽子?墓里面怎么会有粽子,谁早餐落里面了……等等,是我想的那个粽子吗?”
老师表情空白,眼镜后的眼神完全放空,讷讷地问道:“我记得我们是考古人,不是盗墓人。”
道士:“你别管什么人,等回去都要通知学生小心附近的东西。”
……
深夜,夜市大街。
苗樾和同学分别后单独去超市买了点东西,结账时遇上个和老板吵架的穿汉服的小姑娘。
小姑娘为了两包薯片和老板撕吧起来。
老板指着小姑娘,口水喷溅,“我看你也是个体面的小女孩,怎么还干偷东西这事呢?还是这么光明正大地偷,真当我瞎啊?”
小姑娘不服输,理直气壮地说道:“我已经把贴身戴的玉佩交付给你,全当抵押了,你这人还欲做何事?”
“什么破玩意,我不稀罕。你要么付钱,要么把薯片还给我。”老板嘿了一声,看见后面的顾客排成了一队,更是着急,“你到底要不要,不要别影响我生意,赶紧出去,不然我报警了啊!”
小姑娘紧紧抱着薯片,严防死守。
苗樾看了会,感觉小姑娘是离家出走实在饿得不行了,便主动提出连自己的商品一块付钱。反正薯片嘛,能值几个钱。
她扫完码后,对小姑娘笑道:“行了,姐姐替你买了,你快走吧。”
“多谢。”
等小姑娘转过头来,她这次看清小姑娘的脸。眉如远山黛,脸若银玉盘,眸似寒星,唇咬红樱,非常标致的一个古典美人。
就是年纪太小了点,看着才十三四岁的年纪。苗樾下意识地就心软了,感觉放任她一个小孩子在外面也不合适,拉着小姑娘出门仔细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家在哪?用不用我帮你报警,叫警察叔叔送你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