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是陛下强人所难,”黛玉当然知道闯王是什么心思,“陛下若是担心我为旁人所用,民女愿从此避世,遁入空门,青灯古佛,不问世事。”
  “你口口声声推辞封赏,不过是看不起我这群草莽起家的义军!至于济民,本就不该做!不过是给废物饭吃,他们既无用,便该死!”
  张才良声音暴烈,震得殿梁生回音,目光森冷如刀:“你既在我宫中,就休要不识好歹!”
  殿外风声猎猎,宫灯摇曳,黛玉垂眸而立,清瘦的身影在风声里静止如一枝寒梅。
  她心里明白他对士族官绅的轻蔑,甚至暴露了对济民的态度,至此黛玉已经做了选择。
  她若是从前指望有人为她婚事做主,但结局也敌不过人心软弱。
  若未来自己的终生还要看别人的脸色,那便没什么之指望了。
  张才良并未立刻刁难,给她时间考虑。黛玉退下殿阶,刚出殿门,曹睢从身后赶上,冷声道:“姑娘可知,无论你如何拒绝皇恩,最后,你也只能妥协。”
  黛玉轻轻吐出一口气,神色如常:“曹大人,这世间很多事,不到最后,谁能保证结局如何?”
  “林姑娘,你且听我一言。陛下并非贪图姑娘手中家业,也不是为了谋求前朝文人的信任,甚至不是图姑娘在京中百姓中的名声。”
  黛玉不说话,只静静听着他继续道:“陛下虽有一子,但是身患顽疾,定是不能为继的。姑娘若是愿意为妃,姑娘的身份必班妾辞辇。若能诞下一子,往后不仅是一国之母,更会母凭子归,享尽至上尊容。”
  “所以是未来的皇子需要一个好母妃?才要我入宫为公主教习。”
  黛玉终究冷笑一声:“曹大人,请你代我谢过陛下。只是我从小福薄,好不容易养好了身子,只怕接不住这样的福气,反要折寿短命。”
  紫鹃在她身后紧紧攥着手帕,不明所以地低声唤她。黛玉转过头来,反倒笑着安慰,却一句多余的话也未说。
  果然,局势终于走到这一步了。
  几句不合心意的话,就足以让闯王的暴戾显露无遗。什么前朝余孽,不过只是他随时可以拿来发作的借口。
  院外风雪渐止,“侍卫”们低声趋近,小心翼翼行至近前,护送黛玉回寝殿。
  “林姑娘,”为首之人压低声音道,“闯王方才下令,三日内调军南山……不如这几日我们设法把您送出宫去?”
  黛玉抬眼望雪,眼神温凉:“京中活尸尚未肃清吧?”
  “侍卫”点点头,黛玉轻声道:“既如此,宫中反而安全。你们若将事情办成,护好自己,我自会解围。”
  “如果我们事成,会不会反而弄巧成拙。”那属下欲言又止,“毕竟姑娘与公子都无意,而小公子还年幼……”
  黛玉反而唇边一弯,淡淡笑意清亮如雪:“春夏秋冬,四季有常。百姓所求,不过寻常日子。种田得食,积谷养子,几代绵延,便是最大的福分。你看他们能逃过尸患、冒雪跋涉到此,可见天灾虽烈,抵不过求生的欲念。”
  她话音轻柔,却带着冷彻的坚意:“但他们却难以忍受君王奢靡用役,朝廷轻弃忠臣,妄兴兵祸,为此而揭竿而起。可见天下并不需要什么逆天改命的君主,甚至不需要明君,只要君王不胡乱折腾,不兴无名之役,不逼民力至竭,百姓自可安居乐业。”
  属下们面面相觑,心中竟被触动。为首之人躬身,低声道:“姑娘之言,我们都记下了。请姑娘等我们与公子一同归来。”
  黛玉低下眼眸,指尖在斗篷边缘轻轻一抚,唇角带着淡淡笑意。
  ——
  玄极寺上,檐铃在风雪中摇曳,发出幽冷的声响。山门半掩,殿宇间弥漫着血腥与腐臭。
  裴石持剑立在檐下,目光沉沉。
  他们希望两王在京城之外的地方,这个战场被安排在了钟南山。
  裴石与随行的手下冒着风雪上山确定玄极寺情况,可进寺门后等着他们的不是禁军逃难的精锐,而是成群扑来的活尸。
  玄极寺被活尸占领,裴石他们一番清扫后,血迹尚未凝固,雪气里是淡淡的腐烂气息。
  本以为北静王的人是难敌尸群与寒冬,结果几番确认后,就连寺里的密室也根本就没有前朝皇室的人。
  “公子,这些活尸都是寻常百姓……大概全是两座村里的村民。”一名属下喘着粗气禀报,面色惨白,“他们估计尸化不过三两日,这个天气下尸体几乎没有腐烂多少,就是大雪封山那几日。”
  “只怕跟京城里一样,”裴石的剑尖轻轻一颤,垂下,看着地上的活尸和兽尸半晌未语。“估计是人走了之后,放兽尸进寺里。”
  一旁道:“倒是个灭口的好法子。”
  “他们会往哪去?既已离寺,难道提早下江南了?”
  裴石抬眼,盯着殿前那一道残破的血痕,雪光映在他眼底,冷意比刀更锐利。
  当他怀疑进城的羊肉是活尸的时候,就应该想到北静王已经开始行动,会从玄极寺撤走。
  “不会。若要出京,他们断然不会将这些尸群驱入京畿。此举分明是蓄意扰乱城防,令闯王分神。他的目标是京城。”
  风声卷过,雪片扑打在檐角,天地一片死寂。
  裴石忽地收剑入鞘,神色冷决:“去城东,将沅凌接回京中。”
  “公子是要……”
  裴石没说话,反而寻到主殿中,找了香,几人收拾了一下香案,好好上了清香后才启程下山。
  寻常除尸是要收敛尸首,焚化处理。可这次裴石并没有叫人收拾寺庙中的尸首,只是看了几眼,便关上寺门离开。
  他们立于废寺之巅,裴石望着远处京城的方向,手指缓缓攥紧剑柄。风雪扑面,眼中所见,京城最为光亮之处便是那偌大皇宫。
  “他们既做了布局滋事,若战火骤起,现在城南尸患未除,只怕京城很快就会被攻溃,最后皇城才会是真正的战场。”
  他顿了一下,话未尽,却在心底压下那份担忧。眼前浮现的,却是黛玉在院里踩着自己的脚印来回踱步中清冷的眉眼。
  “尽快回京。”他吐出最后四个字,低沉而笃定,“无论北静王如何布置,宫中……绝不能出半点差池。”
  属下齐声领命,雪中迅速散去。
  ——
  要在城南尸群中寻人,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不提能否在尸群中自保,光是踏入城南,已是九死一生。
  裴石断言,若京中尸患真与那对兄妹有关,那么只要他们之中还活着,必然不在城南。
  既然如此,史湘云他们便从其他地方寻找。
  反正找不到就当这条线索断了,这兄妹俩死了。
  她借口到贾府去看珠大奶奶,借机与平儿碰面。她并未直接说出活尸的设想,而是告诉了她裴石的猜想。
  她知道平儿心思单纯,为人忠心重情,湘云劝她多问问京中的济民坊。平儿果然凭着从前在各位管事那的面子,四处打探,京中济民坊近乎人人都在找鸳鸯姑娘。
  然而众人意想不到的是,鸳鸯竟手中执针理线,神情安逸地坐在贾府蘅芜苑的廊下绣花。
  宝钗款款走来,目光一转,淡淡道:“姐姐倒是自在得很。不如替我分担管家之事如何?你从前管过老太太的私库,理账最是得力。”
  鸳鸯抬眸,唇角带笑,问:“那宝二奶奶想让我以什么身份来管家?我对宝二爷可没兴趣。”
  宝钗只作无奈状,柔声叹息:“我不过是府务繁重,力有不逮,才来求姐姐。”
  在她眼中,这人自以为得王爷青眼,不过在京中替人散布些消息罢了,却已摆出功臣姿态。如今还要在京中掩护她,实在令人厌烦。
  她口中却道:“姐姐素来志向不凡,不恋儿女情长。待王爷凯旋入京,姐姐便是功臣,指不定位列王妃,甚至金家受封拜相。到那时,怕是早已看不上我这贾府了吧?”
  “王爷那般风光霁月之人,自然不会鄙夷我这样给人为奴作婢的人。”
  鸳鸯只是轻轻摇头,笑意不减:“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你这家,换谁来管都一样。林姑娘不也是仗着老太太留下的些许家产,才能撑局面么?”
  此言直戳宝钗心口,顿时令她心头一沉。她强自按下不快,冷声反诘:“从前你与哥哥管着老太太的私库,怎不曾挪用她林家的银子?倒叫她如今背着能干的名头,走了后还是在下人面前压得我处处难堪。”
  鸳鸯神色一滞,却很快挑眉冷笑:“你当我与哥哥不想动?只是林之孝日日盘账,难以下手。再说,你们外人瞧着老太太护林姑娘若珍宝,那些银子虽有大小姐的嫁妆,但到底原本便是林家姑爷的,我们这般人家还要讲个名正言顺,否则琏二爷有难的时候,也不至于叫我拿老太太的东西出来,直接拿别人家的不就好了?”
  宝钗心中暗暗一惊,面上却作恍然状:“竟是有这般内情,我从前在这大观园倒是白混迹了,早知道应该多与姐姐亲近,何至于今日步步掣肘?”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