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总归宝钗他们就算是想,黛玉行动够快,准备得也充足,更何况宝玉亲手落了印,没有任何犹豫的认下了银库房中林家的部分,旁人还能如何?此事断也不能在府里做手脚了。
  不过黛玉也算慷慨,将府中粮库房中除去安顿开春前济民坊的部分,都尽数留给了宝玉。
  在这个等待末世结束的时候,粮米仍然是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的奢侈品。
  周瑞家的仍觉心有不甘,小声嘀咕:“可那到底是百万现银啊,府里下人众多,若只靠贾府难以维持月例银两。就算能分得一星半点,指缝里漏出来的,也有上千两……”
  宝钗神色不动,口吻严肃道:“那些都是林姑娘的家私,我们不该生觊觎之心。往后你也莫在我面前说这些,否则叫人掌嘴。”
  她姿态雍容,话说得清正高洁,似要以贤良之名堵住所有口舌。
  周瑞家的忙陪笑:“二奶奶果然贤良。”
  心里却暗暗腹诽:这等巨款摆在眼前,谁能真不动心?
  队伍在城中先经安阳医馆,用银钱取了几味药材,再由城门出。
  虽说已经打好招呼出城,但还是要配合盘查,凡男子皆要验看身躯是否有异,幸而府中早有叮嘱,众人配合,才顺利出得城去。
  一路安稳,直到延义村歇了一夜,次日再启程,才在野岭间遭遇近百名悍匪。为首者身披黑氅,腰挎长刀,厉声喝道:“把车上东西留下,不然就把命留下!”
  众贼齐声狞笑,声势惊人。队中甚至有人身着道袍,长须飘飘,偏偏混在强盗之间,毫不掩饰。
  平儿掀开车厢帘子下车,镇定答道:“诸位好汉,我等并非富商大贾,车中不过些旧物,不值钱财。”
  她早已备下赏银,示意小厮送去做买路钱。
  怎料贼首嗤笑一声:“少废话!不管是金银还是破烂,统统留下!”
  眼见无法推脱,平儿只得吩咐:“打开车箱,给几位好汉验看。”
  护卫们上前揭开一只只箱盖,书册堆叠,字画卷轴铺满,偶尔几匹绫罗绸缎,虽算精致,却每一箱都不见金银。
  强盗们翻得满地狼藉,也寻不到半两银子,半张银票。
  贼首勃然大怒,怒骂道:“妈的,姓薛的耍我!说得金山银山,怎的尽是这些破纸烂布!”
  他恨恨一瞥车队,骤然一声冷笑:“既没财,那就绑人!叫贾府拿赎金来,不然女的卖窑子,男的杀了!”
  此言一出,护卫们不再忍耐。若山贼只劫财,尚可息事宁人,如今竟要掳人,岂能容忍?
  随行的秦家护卫骤然亮出兵刃,刀光霍霍,身手矫健。小厮们亦纷纷抽刀迎战,原来这些随行回金陵的并非寻常下人,而是早在府中历练过的府兵。
  短短一阵厮杀,贼寇溃不成军。贼首被擒,狼狈跪倒雪地,山贼的鲜血染红了他身下的白雪。秦家的暗卫们只留了四个人,尤其是刻意留下了道士,全部绑上。
  平儿记得黛玉的要求,当场便审问。
  秦家暗卫将人拖到一旁拷问,几名贼寇已无气息,唯独那身着道袍之人咬牙欲死,终在铁拳之下吐出:“是柳公子,他说车队必有巨资,命我等截之,送到紫檀堡……”
  倪二冷笑一声:“那柳湘莲竟是恶人,要不是姑娘早做准备,没让林府的公子随行,不然叫你们给害了!”
  秦家暗卫已经办完差事,抱拳道:“倪掌柜,我们送平奶奶与几名俘虏回京交差,余下的家谱便交给你们送去金陵了。”
  说罢,护送唯一一辆厢车,与倪二、茜雪等人分道而行。
  而那一箱箱书画布卷,则由其余车马牵引,改道直往金陵而去。
  第134章 红烛剪影12
  黛玉一纸请入宫,不久便有宫中的嬷嬷前来迎接。
  那李嬷嬷年纪五旬开外,眼神冷淡,见了黛玉只淡淡道:“姑娘进了宫,虽是陛下亲点的女博士,却要晓得,从此也是伺候人的份。陛下特意遣我等来,不止是为在宫中照料姑娘,更是要姑娘少些不合规矩之处。”
  “那是自然,宫中规矩,还望嬷嬷多加提醒。”
  紫娟忙上前递了赏钱,笑着打点,才免得姑娘往后在宫中为难。
  黛玉仍柔声问道:“李嬷嬷想必是宫中老人了。”
  “是。”李嬷嬷神情不动,“老奴原伺候过嫔妃。主子殁了后得了恩惠,一直是掖庭局的习艺女官。”
  “姑娘既为小公主伴读的内官才人,我自会亲自帮姑娘学些宫中规矩。”
  李嬷嬷道:“姑娘往后只怕每日晨起往宫中不易,陛下已为姑娘设了一处宫室,往后姑娘便要暂住宫中。”
  “住在宫中?”黛玉微讶,与紫娟暗暗交换了眼色。
  她是为公主的女博士,并非是宫中伺候起居的女官,每日晨起早早入宫是本分,何须住在宫中?
  李嬷嬷道:“这是陛下的旨意。且京中流言未息,姑娘若仍在外游走,不止损自身清誉,亦累及公主名声。姑娘既是宫中外请的女博士,自然要立为一种女官表率才好作为公主老师。”
  黛玉想着那张才良虽是义军将帅,往后的天子,但是也是个生性多疑之人。
  济民之事后,与闯王有私情、原有的婚约告吹……这些话,在茶肆酒楼间传得纷纷扬扬。闺中旧时的娇弱,管家今时的蜚声,可在世人眼中或许成了轻浮、薄命的笑谈。
  她勉力笑道:“嬷嬷说得极是。”
  送走宫车时,雪地一声闷响,有人落地。
  黛玉微微回首,已知来者何人。她低声道:“往后怕是要常居宫中,不能如往日般见你了。”
  裴石冷哼:“他们可曾怀疑你?”
  “暂时未有。若真怀疑,来的便不是李嬷嬷,而是禁军。”黛玉勉力镇定。
  黛玉散去了其他下人,只留下紫娟和裴石在身边,慢慢走回荣禧堂。
  雪声簌簌,她转头问裴石:“孩子们都安顿好了吗?”
  “柳公子可能还需要些时日,不过沅凌适应得很好,不需要担心。”
  黛玉突然想起一事,问:“如今卜旃很少到府中来,想必是她不喜你的缘故吧?”
  裴石浅浅皱眉,道:“怎得与我有关?卜姑娘许是正忙于医馆的事情吧。”
  紫娟知道黛玉的小心思,浅笑道:“姑娘这是不方便去医馆,想见见卜姑娘了。不过卜姑娘如今确实很不喜来贾府,只怕得裴总领去请来才是。”
  裴石却只沉默良久,方低声道:“要不我带你去医馆走一遭?”
  黛玉停下脚步,道:“李嬷嬷说,要进宫之前最好不要随意走动,谨守本分才是。”
  裴石当然知道,当年自己的姐姐被选为太子侧妃嫁入宫里之前,便如同坐牢一般,连最喜欢跑马的戈壁都去不了,好生憋屈。
  “你的本意是想入宫为女官吗?”
  “明知故问。”黛玉小嗔,又自觉补道,“自然不是。”
  “即便如此,我带你出府走走吧。”
  黛玉心中高兴,但还是道:“哪家闺阁小姐,总是往外跑的,叫人看见了觉得不检点。”
  紫娟耳边似仍回响着李嬷嬷冷冷的话,宽慰道:“姑娘怎得这么说,从前姑娘不是常离开府里去看济民坊的粥棚吗?”
  “那是事出有因,现在京中安定,府里的府兵众多,何须我自己抛头露脸去瞧看呢?况且如今京中只怕关于我的传言很是不堪,才叫李嬷嬷如此说。”
  黛玉低头轻轻踢走面前没有被扫干净的小雪堆,心道,若是在从前,只怕老太太便要生气,早已不喜我了。
  紫娟与裴石对望一眼,心底皆是一声叹息。
  黛玉为给手艺百姓与流民一条活路,将丰川街上的商铺一一修整开张。
  小红一家的宅子置办在街口,还有几间面积较大一些的商铺因京中生意清淡尚未开门。
  其中便有一家酒家客栈,黛玉离开京城之前,便是打算暂住客栈。不是另外置办宅子,也不是接住在诸如卫府这样的人家。
  毕竟她并不想再寄人篱下了,而她想的家,只能在姑苏。
  客栈边上隔了一条窄巷,便是一家古董行,黛玉为防有心之人知道她运家私去金陵途中半路劫财,第一程便用装着金银的木箱将书籍和暂时用不上的绫罗绸缎先行运去,也当作探路。
  这几日,马车一辆接一辆,从后楼二楼的书房运往丰川街。只是两辆马车而已,已来回近十趟。
  宝钗站在门口,眼见这番景象,又想到哥哥和柳湘莲那边还没有来消息,再难维持未来当家主母的从容。
  她凑近问负责跟车的贾芸,道:“林姑娘不是要留在京中吗?何苦今日急着一日清空,慢慢运不也罢了?”
  贾芸也不知,只是奉命尽快运走,自然不敢多言,“扰了二奶奶,实在抱歉。这书房里的东西,再有几趟便妥了,属下已让人加快脚步了。”
  宝钗尴尬也笑了笑道:“只是怕你们人手不够,这来来回回好几趟看得我都眼花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