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三名护卫和村民一同躲在屋子里面,看着站在井口上的裴石。
  裴石满身黑血,手中一柄长剑尚滴着血。他冷冷看着井口边缘悬着的的老汉,一脚将他踩在边沿,朝风中大喊。
  “左丘梅!你再不出面,咱们就把人全扔下去喂你豢养的畜生!你不是爱养吗?养够本!”
  那老汉被吓得抱头惨叫:“左秀才救命啊——”
  “左丘梅!你拿村民做诱饵为你豢养活尸,自诩为他们的救世济困,却做缩头乌龟!”
  倪二也高声道:“你要脸不要命?我们兄弟拼了命替你守一夜村子,出来磕头拜谢啊!”
  话语在夜风中回荡,久久无应。村道上,残尸遍地,尚存活尸仍在徘徊,井下也是咆哮不止,传来瘆人的刮甲声。
  这一夜,裴石未眠,他守着井口与人质,不叫活尸靠近一步,也不退一步。剑不入鞘,眼不合拢。时不时便朝村里的人喊话,一句一句的戳破左丘梅济世救人下贪生怕死的虚伪。
  就这么熬过了深秋漫长的夜晚,天一破晓,井底的活尸们的叫声也渐渐弱了,村道上游荡的活尸已经慢慢四散去寻找阴暗处躲避。
  一直到了天全然亮了,裴石他们也放弃,往井中投掷了不少东西堵住井口,收拾好后准备押着抓到的三个村民上马回城时,终于有数人走了出来。
  而他们身后,赫然是被五花大绑、却仍衣冠整齐的左丘梅。他站得笔挺,眼神沉静如水,还是初见时那么倔强。
  裴石声音不急,却透着冷冽,“你终于肯出来了。”
  豪言要在乱世中引活尸为阵避世的谋士如今成为了阶下囚,他苦笑道:“你赢了。”
  裴石下马,缓步走至他面前:“你所谓的护民之策,是让一群手无缚鸡之力的百姓困死在此,等着有一日在人前束手就擒,你不觉得可笑?”
  一村妇走上前道:“老朽的丈夫原是村里的里长,只是村中壮年都被朝廷征召入伍,村中也只剩我们这些没用的老弱妇孺。我们为了躲闯军才躲在地窖中,我们实在不知道活计,才请左秀才替我们张罗,可……”
  那老妇话说到一半,便哽咽低头看了看左丘梅,叹了口气,转头对裴石道,“只要有庇护之所,我们愿意跟你们走。”
  裴石在冷风中吹了一夜,已然累极,淡淡问:“左丘梅,你呢?愿不愿到我们府中做一简单教书先生。”
  左丘梅唇角泛起一抹冷笑:“行啊!你将我设的机关都毁了,还能在村中与那些怪物斗一整夜,我对你心服口服!我随你进京,但你要答应我两件事。”
  “讲……”
  “第一,你们是很厉害,但我不信你们,我要你们家主亲自来求;第二,你们说的,会照顾这些村民,便是不能委屈他们,叫他们能安生立命。我随你回京,便是看你们如何信守承诺,否则……我会以命相抵。”
  倪二在裴石身后,听他久久不语,喝道:“死到临头还要面子!早跟我们走也不至于害我们损失一个兄弟!”
  可谁知,倪二话音刚落,只见面前原是铜墙铁壁一人,突然身子一软,倒地不起。
  第83章 晨风零雨13
  比起上次裴石不在府中时京城局势未定,此时闯王已掌控城防,连夜里游尸也尽在其掌握之中,贾府的防卫倒也不需要像上次那般剑拔弩张。
  于贾府而言,眼下唯一明面上的威胁便是义军。然而义诊与施粥,便是黛玉为自己,也为贾府所立的一道屏障。闯王既借“民心”上位,短时间内便不会轻易为难同样救济百姓的贾府。
  主子将安寝,莫云与周瑞家的照例来请安,问起明日事务。
  先是说起安置进府的流亡妇人,后又问义诊施粥是否照常开设。黛玉未加思索,便摇头婉拒。
  贾府开门接济百姓,虽是顺应时势,留一线喘息,但裴石他们不在府中,若有人生事,府中威慑力不足,还不如蛰伏起来。
  湘云丢下自己的如意郎君上塌时,黛玉仍目光炯炯,一旁伺候的紫鹃笑道:“姑娘如今越发耐得住卜大夫开的药了,这个时辰竟还未安寝。”
  黛玉半撑起身子,湘云连忙给她腰下塞软枕,两人躺在绣帐中,久别重逢,难得清闲,便聊了起来。
  “你说,”黛玉忽问,“若咱们在京中置办产业,可做些什么好?”
  湘云失笑:“林姐姐是书香门第的贵女,怎地也想着做生意了?”
  “富贵于我如浮云,”黛玉低声一叹,“但今日我才知,钱真能通神。若不是那一万两银子,我便无法救下这些姑娘,府中众人也早已周转不开。”
  她目光幽幽,“便是手中有钱有粮是不够的,我一直困在府中,外头风云变幻,全靠人传话得知。若无人传来消息,我便如井底之蛙。困守如此,早晚要被局势吞没。”
  黛玉坐起身,“湘云妹妹,我们总要为自己打算才是。不仅如此,我还想不能只依靠裴总领一人,他今日不在,咱们便如失了手足。将来若还要出城、寻宝玉、寻平儿,岂不全仰仗他一人?”
  “你莫忘了你今日便是趁他不在悄悄溜出府?”湘云笑着戳她,“若裴总领听见你这番话,怕是要多想咯。”
  “断不会的。”黛玉垂眸,突然又对自己与裴石的信任关系没那么自信了,退道,“他若疑我,定会当面来问。”
  湘云也就是说笑,贾府出事后她便没有回来过,今日进府她还找紫鹃问及林姐姐的事情,才听说便是在府中,只要她离开荣禧堂,那人总能不知道从哪来的消息,赶过来相陪。湘云心知她们这般无父母庇护,又寄人篱下的孤女,断是锦衣玉食,也比不上有人相依相知。
  可若非心中在意,怎会如此牵挂?
  湘云想着裴石好奇怪一人,而黛玉却只想着当家之事,叹道:“男儿家还能走仕途,等朝局稳定,必是要开恩科招揽人才。便是仕途不济,也能左右逢源,如李太白般结交能人义士,寻一前程。但我们女子,除了嫁做人妇,找一人家依靠,如今看来,多财善贾,倒成了唯一可依之法。”
  湘云难免想起二哥哥,道:“从前我劝过二哥哥在仕途经济上用心,他竟觉得劝学是混账话,拿你从不劝他这些来堵我。若是二哥哥回来了瞧见贾府这般,怕是要恨自己不曾发奋了。”
  “你瞧错了,他并不会那般。我也曾劝过,只可惜宝玉也只是发奋一时,叫旁人安心罢了。若是那时候宝玉走上仕途,也不一定能改变贾府今日。那时的我想,便是宝玉不愿走仕途经济,但只要能得一双人,两人相知相依,便足以。”
  黛玉忽而笑了,“今夜你说起这事,其实那日我在窗外都听到了。”
  “好啊你!”湘云惊地坐了起来,手指直戳人道,“你专爱偷听人说话,看我笑话。”
  两人相视而笑,旧日少女情怀犹在。打趣过后,黛玉缓缓道:“从前说宝姐姐有金锁与宝玉之玉相配,你又有金麒麟。那时我常忧心宝玉不知我心,因着这些小物与我生分。”
  “你总是多心。”奈何林姐姐比人多一心窍,便也只能自寻烦恼了。“那时我有了大喜,你可知道?”
  “倒是我平白闹笑话。”黛玉先是一愣,掩面浅笑,“不过也是宝玉所说,叫我明白他并非不知我心。倒也多谢你,不然我永远都不知宝玉真心,终日被那些小物乱了心神。”
  湘云神色微黯:“只可惜,如今二哥哥又不在……叫姐姐好不容易盼来的姻缘又成了劫数。”
  眼下府中有一人,日日为林姐姐奔忙。他冷面寡言,却对林姐姐的事无不在意,也不知是福是祸。
  湘云知自己多想无益,索性转话题道:“你可寻过二哥哥?我听说,那时带走他的姨娘后来被你抓进府了?想来应是能寻他去向的。”
  “裴总管去替我寻了,虽然他与小红都没有把宝玉带回来,但也见过宝玉,还带回了倪二、茜雪他们这些帮手。”
  黛玉说了说当时他们救宝玉的事情,“……他们说是被宝玉的好友柳家公子就走了,想来宝玉此时应该能有人庇护。除了宝玉,还有平儿嫂子还不知下落,如今京城乱局初定,我也正打算为府中多招护卫,以备出城去寻人。”
  湘云一听便道:“若是宝玉的好友,说不定若兰认识。我回头替你问问,若是知道去向,卫府也能出人手去寻。”
  黛玉忙直起身子:“那便多谢你了。若真能知那柳公子在何处,寻人便有望了。”
  湘云拍拍她手:“快些歇息吧,明日你还要张罗进府的姑娘们,别再伤神。”黛玉缓缓躺下,目光却仍落在帐外天色,但她还是难敌每日服药的困顿,只有湘云择床难以入眠。
  世事无常,情深不寿。
  湘云自然希望二哥哥和林姐姐终成眷属,但如今贾府败落,二哥哥若是不事仕途经济,只怕往后贾府还要靠林姐姐撑着,只怕日子便更苦了。
  异地而处,便能叫湘云心中难安。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