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以他口之心快,必是要提醒她带走宝玉的那群倒是,也是劫掠贾府的贼寇。
但是裴石见黛玉神色淡淡,已经释怀,便有些犹豫。
总归这些话还是要说的,只是此时不是好时机。
如今有更加要紧的事情。
莫云:“二奶奶,府门外有长源粮铺和安阳药铺的东家来送货,说是裴总领今日定下的。”
莫云瞥向裴石,虽说方才听他说有人送粮米药材到府上,可还是要听奶奶安排才行。
裴石起身拿走佩剑,很不客气地做了请的手势:“奶奶,请人结账开粮仓吧。”
黛玉知道裴石所言不虚,既是管家了,便是不能再像姑娘时一样了。
干脆亲自去瞧瞧,免得被人当冤大头了,也好收拾心情。
荣府大门旁的角门处,为首的郝掌柜已经等得有些焦躁。
角门终于洞开,一个婆子穿着八成新的青缎比肩迎了出来,紧跟着十几家丁手里多少都拿了些棍棒刀剑,鱼贯而出,静立府门内外两侧,警备森严。
进了角门,便见楼宇轩昂,鳞次栉比,别有洞天。
而边上那株老槐树落叶缤纷,三两小童则拿着竹钯收拢落叶,却又是一片岁月静好的样子。
郝掌柜还没来得及感慨贾府荣光犹在,很快跟小红他们一样,就被门口两只存粹威慑作用的活尸吓了一大跳。
门外的家丁催促着众人入府,郝掌柜终于见到从影壁之后走出的裴石,喜上眉梢。
“大善人啊!你说送到荣国府,我还担心你诓我呢……”
裴石却打断他:“郝掌柜,这是如今管家的宝二奶奶。”
郝掌柜只见裴石身后走出一纤细女子,这人一身葱绿缎面夹袄,发间只簪了一支东珠金簪,如画轴上的仕女素净典雅。
她仪态从容,自站中央,身边丫鬟婆子皆簇拥她一人而来。
郝掌柜哪敢怠慢,立刻堆上笑脸,朝黛玉拱手道:“听闻宝二爷新婚不久,如今二奶奶已经是这贾府的管事主子了。小人瞧着,这荣国府气派依旧,不减往昔啊!”
郝掌柜字字不提抄家之事,可句句藏着“家道中落”的试探。
黛玉不语,越过郝掌柜,瞧看进府骡车上的麻袋和木桶,后面还有伙计挑着扁担。
她斜睨了裴石一眼,又招手叫莫云叫账房先生仔细盘点入库。
“宝二奶奶,敝号库存的余粮都在这里的了。这是五十石糙米,八石陈年粟米……”郝掌柜拿出小小的金算盘,噼啪作响,“还有两袋白面还有我们粮铺一些散碎粮米,就都送给奶奶了。”
另一边,安阳药铺的掌柜大夫卜林则是等到贾府主子瞧看,才呈上药材清单。
莫云带着账房和家丁们,忙着清点货品。
家丁们则想工蚂一般,不断将粮米药材送入粮库房。
黛玉本就不是那斤斤计较之人,这些粮米药材其实对于贾府这近百人来说,也不过是几个月之数,早晚是要买的。
可如今这几车粮米还有这几担药材,堂而皇之地送入贾府,已近似裴石联手两位掌柜的强买强卖了。
好在两位掌柜因要避世,给的价格还不错,竟比账本上采买的价格还要好些。
黛玉心里倒也不计较裴石自作主张替她未雨绸缪了。
瞧着裴石一脸“任务完成”的倨傲样,黛玉忍不住揶揄:“裴总领,你那禅杖可不值五两银子,怎么有胆子把人家店给盘下来了?”
裴石语气虽一如既往的冷淡,但肉眼可见的嘴角上扬。
“这还不是仰仗奶奶管家有道,我等才能如此用心办差。”
黛玉淡淡道:“这次我便认了,下不为例。”
裴石却不知黛玉笑了笑,彻底饶了他。
第33章 当家主母9
当然,黛玉方才虽只是随口一句好似玩笑话,但是也是意在能点醒裴石,莫要擅作主张。
毕竟,她才是贾府的当家主子。
“多谢奶奶做主。”裴石接住她的话,随即借着自己有恩于人,与郝掌柜讨价还价起来,将旁人唬得一愣一愣的。
最终,砍价还是婆子擅长,还是周瑞家的出面,狠狠地压了价格。
价格说下了,紫鹃便拿出早已备好的银票。
黛玉看着银票匣子,犹豫了一瞬,便拿出了五百两一张的顺昌钱庄的雪银票,递了过去。
郝掌柜方才被压价,心中还有些尴尬,如今看到银票,眼睛都直了。
作为从前朝便经营至今的百年钱庄,顺昌钱庄的银票在这个世道动荡的时候,比真金白银还好的东西。
他当然想要这张信誉极佳的银票,只是他身上带的银钱不多,这要他回粮庄去取更多银钱来找开才行啊……
郝掌柜犹豫之际,黛玉却缩回了手,叫郝掌柜瞬间急了。
黛玉笑笑:“郝掌柜,你方才说做完我们这笔生意,便要遣散伙计,走水路回江南了是吧?”
见郝掌柜说是,黛玉直接与他做起了交易。
“长源粮铺能有这么多库存,想必郝掌柜店里的伙计不仅多,还被掌柜的管教得很好。若郝掌柜能将有身契的伙计账房还有店中车马让给我们贾府,你不仅省了一笔遣散费,这张银票你也不用找给我了。”
郝掌柜一家老小要下江南,必然是要不少仆人伙计跟着的。但是他转念一想,便是少几个伙计陪着,走水路也没那么多凶险。
郝掌柜回头看了一眼跟着一起来的伙计,不多想,便反客为主,跟黛玉细数起店中如今有多少忠仆车马,想多赚一些。
黛玉不想与他多做纠缠,只把银票给了周瑞家的,叫她把事办好。
裴石在一旁仔细查看医馆送来的药材,一听黛玉出钱买下粮铺的伙计,他更是得寸进尺地建议将药房的伙计也买下来。
黛玉心里大概能猜出他是为了此时府中没有大夫着想。
这人有时候虽说话尖酸得厉害,却偏偏总能把她真心顾虑得事情放在心上。
可安阳医馆的掌柜卜林却不似郝掌柜,裴石不断劝说,卜大夫只能连连摇头,解释说医馆的人多是自家亲眷,不是寻常店奴。
裴石的坚持让黛玉笑了,他没好气回头道:“奶奶莫要笑了,这府中便是你的身子最是弱了,况且府里这么多人,没有大夫可不行。”
可不是嘛,这府里天天都要吃药的便是她了。
黛玉走到药房掌柜面前,问:“卜大夫,郝掌柜他们打算离开京城,你们有什么打算呢?”
卜林年过半百,已是一头白发。
他长叹了口气,“我们一家老小便是从襄阳县逃饥荒才来的京里,没想到如今兵患贼难私企,现在也无处可去了,只希望城中的贼寇念我们治病救人的手艺,莫要太为难我们医馆。”
“京城已非旧时,不只是贼寇,更有吃人的活尸,只怕是往后的日子更加难过……我们府里正缺大夫,不说府里能给多高的月钱,至少府墙高企,能避一时之乱,提供一处安居之所,也能祝你一展济世之志。”
卜大夫没有多想,他有自己的医馆不至于寄人篱下,家中后人学医也算用心,实在没必要困于一寸方圆之内。
他终是摇头婉拒:“奶奶厚恩,卜某铭记。实在是医馆还有些病人,难以弃之不顾。等我安置好他们,再做定夺。”
趁着天光还亮,卜大夫带着黛玉赠的一麻包袋的陈年粟米,离开了贾府。
而郝掌柜带来的伙计和车马留了下来,好几人落寞地坐在那棵老槐树下,等着店中其他人也能加入进来。
天光渐红,风起微寒。
黛玉转身回荣禧堂,裴石紧随其后。
“是个好大夫……只是人太善了。”黛玉轻声说着。
“这世道,仁善活不久。”裴石语气淡淡,转移话题问,“奶奶这是不信我的医术,要另请高明?”
裴石语气玩味,他说的也确实没冤枉人家。
自从之前莫云和紫鹃怀疑是贾菖贾菱俩人在她的汤药中动手脚,她虽不忍叫府中家奴替她试汤药,但是也不能总叫房中的鹦哥儿试药,近来鹦哥儿都快被药哑了。
黛玉便有心多请一个大夫。
“我既然请裴总领做护院总领,便是将身家姓名都托付给你了,你又何必多想呢?”
黛玉这么说也不假。
“是这个道理,是我多心了。”裴石怂得很快。
黛玉继续道:“家丁众多,往后还有祸乱只多不少,都叫裴总领你一人负担吗?”
“可奶奶总是拿“安生之所”做条件笼络外人,如此便宜的条件,也就是哄哄我这样的游僧。”
黛玉浅笑,道:“如今世道,便是有千金万粟又如何,只有人命安全是最值钱的。卜大夫拖家带口好不容易在京中站稳脚跟,自然更比你我更惜命。”
“奶奶只想着他有了牵挂便只能步步为营,但我却想一旦寄人篱下,想要再有自己的一方天地,可就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