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若是那样做,就代表府中所有丫鬟婆子,都不用做府中杂役了。
  屋内鸦雀无声,连婆子们惯常的咳嗽声都被生生压了下去。
  大丫鬟和婆子们怕要被削去曾伺候主子的身份,小侍女们则有的在等看戏。
  鸳鸯心中骤然一紧,咬紧了后槽牙,竟有种被戏弄的恼怒。
  她几乎立刻意识到,老太太院子也将被封存。
  那可是她伺候了十几年的地方啊!
  鸳鸯拳头在袖下缓缓攥紧,指甲几乎掐入掌心。
  她用尽力气才克制住想要出言质问的冲动,垂下眼帘,深深吸了口气。
  抬眼望去,主母依旧端坐,眉目冷淡。
  似是察觉到她的视线,微微抬眸看了她一眼。
  这更让鸳鸯觉得,这般安排是为了整治像她这种在府中说得上话的大丫鬟。
  下人口中的大菩萨李纨都不置一言,便是也认同了这般安排。她只愿意搭理田间农务,帮黛玉搭腔解闷。
  众人屏息凝神,毕竟,枪打出头鸟。
  “外面活尸与贼寇情况尚未明朗,府中男丁皆充作护院,我们女子便耕田织布,多事生产,早做准备,储粮过冬。”
  比起那些未曾染指过农桑的丫鬟婆子,一些曾在探春管家时便承包过田地的婆子早已习惯自耕自足,反倒觉得这是个机会。
  就在这时,站在人群中的柳大娘终于忍不住,迟疑着举手道:“奶奶,这厨房的活计本就琐碎,我怕是没法兼顾……”
  此话一出,堂内几名与她同处厨房的婆子也微微点头,显然是有相同的忧虑。
  然而,黛玉却并未立刻回应她的话,依旧垂眸翻阅账册,似乎这不值得她特意停下手中的事情。
  最终还是莫云嬷嬷出声,“奶奶们也已迁至荣禧堂,大观园的小厨房便不必再设了。不仅仅是小厨房,府中大厨房的人手也裁撤了不少。小厨房有十几棵果树,也圈养一些家禽。柳大娘你便和几个小丫鬟一起还在小厨房做活便好。”
  柳大娘愣了愣,旋即细细琢磨。如今府里节省开支,厨房里油水不多,难捞着好处。倒不如管着果园和家禽,起码还能自己动些手脚。
  她心下稍定,最终躬身道:“是,奶奶吩咐的,奴婢谨遵。”
  黛玉依旧未抬眼,仿佛这一切都在她的掌控之中,早已预料到众人的反应。
  莫云嬷嬷顺势继续,将各项差事分派下去:有的种田,有的种菜,有的养树,有的喂鸡鸭。除了农活,便是绣活,比不得往日体面,但所分区域却大多安排在大观园内。
  园内景致宜人,风光胜过府中其他地方,更是有贼乱时比荣府安全不止百倍。
  倒叫不少丫鬟婆子心生几分欢喜。
  至少,比被派去外院干粗活要好得多。
  待分派完毕,黛玉这才缓缓抬眼,扫视众人,随即不疾不徐地开口:“往后农桑之事,便由珠大奶奶总管,莫云嬷嬷时常查你们干活是否尽心,周大娘则盯着你们的收成用度。”
  黛玉手指轻点桌案,微微顿了顿,语调仍旧平静:“生产用度皆从府中所处,但所产皆要入了府库。
  你们今日领了差事看了地方,明日自己盘算好用度和收成定数,报上来与我商量,白纸黑字定下。若是有人偷奸耍滑,或是粮食无故歉收,被我查出来,不仅要赔了损失,还要净身出府,永不留用。”
  那些原本承包过田亩的婆子们不禁皱眉,心中颇有些不满。
  虽不需她们出钱经营,可这规矩比从前严了。
  过往探丫头管家时,便是婆子们自己管着田亩花园,虽不可动府中钱粮,但种出来的东西,留足贾家后,剩下的都是自己的,自然大伙乐意领这差事。
  黛玉当然知道原先承包田亩是肥差,可农耕经济本就是看天吃饭,到时候众人不均反生怨怼,自己还要居中调停。
  探丫头和凤姐姐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今她手中富裕,又有彼时府中收成的账目,又何必豢养小人,等着奴大欺主的那天呢?
  黛玉早做了打算,接下来的话,便让人不再心生怨言。
  她目光缓缓掠过堂内众人,和缓地笑了笑:“这事仍依着探春姑娘和琏二奶奶时的规矩,有罚定是有赏的。各人管好各人的地方,事情办好了,也能与府里分收成利润,不叫你们白白做事。”
  黛玉以府库为中心,重新梳理荣国府的内务体系,彻底打破旧规矩。
  她不仅将田亩、府库掌握在手,更是用利诱和惩戒并行,让众人尽心尽力为府中出力。
  “若有异议,便就在此处一并说了。若是无事,便跟着珠大奶奶去园子里领地方去吧。”
  鸳鸯心头微沉,并未理会那些眼露兴奋的年轻丫鬟,而是将眼角扫向那些原本有心抗议的婆子。
  她们皆是老成世故之人,一个个低垂着头,自然明白,如今府里再不是昔日那个谁都能钻空子的地方了。
  贾府下人,无论男女。
  新规矩,已然立下。
  第28章 当家主母6
  黛玉瞧着丫鬟婆子们不说话了,稍和颜悦色道:“府中原先管事的或多或少损失了些,许多事都没了打头的。若是你们之中有会办事的,府中洒扫、浆洗、厨房、花园等处都缺管事,往后府里太平了,我自会从你们中瞧些可用之人。”
  管事虽说是操心活,但比起每日劳作,终究体面得多。
  若是能得主母信任,攀上这一层,往后吃穿用度自是不同。
  但鸳鸯却不屑,只觉得不过是主人家收买人心的手段罢了。
  从前老太太还在时,就连奶奶们不也是要讨好主子以求个差事?
  如今林姑娘坐了管家奶奶的位置,行的手段也不过如此。
  鸳鸯想着自己被分去不用风吹日晒的绣房,怕是宝二奶奶看在自己悉心照顾老太太多年的份上,有意优待。
  鸳鸯心中微动,待到训话完了三位主子要回后楼,她快步上前,试探道:“奶奶……”
  可话音未落,便见莫云横身拦在她与黛玉之间,面色不动,语气坚决:“鸳鸯姑娘,差事已定,你若有事,改日再说。”
  鸳鸯心中一沉,见黛玉只是瞥了她一眼便要离开,急道:“莫嬷嬷,老太太院中若是落了灰,日后老太太回来,见院中冷清,怕是……”
  莫云仍是摇头,不容商量:“奶奶已有决断,府中各院皆一视同仁,不能破例。”
  哪来的情分?哪来的优待!
  她站在原地,目送黛玉被人簇拥着往后堂而去,心中说不出是愤怒还是无力。
  荣府看着府地广大,但实际上可以用来种植的地方并不多。
  府中人丁兴旺,大量空地都建成了居所。
  反观宁府,却因子嗣单薄,空置颇多,花园广大。
  当初建大观园时,正是占了宁府大片花园才得以*成形,真正能用的耕地多在大观园。
  如今,为了府中生产,大观园从昔日的游赏之地,彻底变成了田亩桑园。
  李纨考虑下人差事时也曾提议,让探春管家时的老田妈、老祝妈、老叶妈继续管着大观园的田地、竹林、花园,可省去不少麻烦。
  但是黛玉却觉得那样不妥。
  便是知道了府中家奴难管,不如从细处抓起,将园中竹林、菜地、花草园都细分下去,专人专管。
  再让府中奴仆离开原先办差的地方,有能之人自然会脱颖而出。
  她不是不信任那些旧管事的能力,而是不愿再回过去——上有管事掌权,下有下人偷懒,各处敷衍了事。
  她要的是真正的各司其职,人人有事做,人人受监督。
  如此安排,她只需通过李纨与裴石,便能看清所有人的秉性,知晓府中每一个人的斤两。
  明知分派土地需她亲督,才不会日后推委扯皮,可她却没有一同去。
  自昨日便操持府中事务,未曾歇息,如今黛玉已觉疲惫。
  正巧贾兰又捧着文章来请,李纨瞧在眼里,做主道:“你留在后楼休息,顺道帮兰哥儿看看功课。”
  黛玉瞧着银库房这边还未能整理入库,没有拒绝,交代一二后,干脆叫人给自己抬了张太师椅到库房。
  后楼春花支起的小泥炉已经熄火,黛玉一口口抿那非常苦的药汤。
  贾兰则坐在一旁,等着奶奶看完自己的策论。
  贾兰满腹疑问,心绪难平,心中其实还记着方才奶奶一会对人怀柔,一会又怠慢的样子。
  他只听潇湘阁眼高于顶,处事刻薄小气。见了人又觉得是仙人模样,是下人恶意抹黑。
  没想到亲见二奶奶管家,竟是如此。
  贾兰正在志学之年,读过圣贤书正是极其在意道理的时候,自然觉得无规矩不成方圆,要治家严谨才是正道。
  他忍了半晌,终于问道:“奶奶,府中库银亏空,您为何不立刻处置,反信他们攀扯林之孝瞒天过海?”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