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人数非常齐全,而且站在前面的,都是年轻帅气的臣子,宋明皎觉得对他的眼睛非常友好。
  “臣等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宋明皎不得不承认,即便是来这个古代世界有一段时间,但是每次上朝这么大的阵仗,还是让他有些不习惯。
  他在心中轻轻叹气:果然,这种尊卑森严的古代世界不适合他,希望下个世界,系统不要把他再送来这种背景的地方了。
  “都平身。”
  宋明皎坐到金銮殿高台,唯一的那把龙椅之上,椅面宽阔,是纯金打造的。即便宋明皎是穿着厚重的龙袍坐上去,都能够感觉到底座传来的冰凉之感。
  从宋明皎的这个角度,可以很轻松地将下面站着的朝臣,以及他们的各种动作尽收眼底。
  但朝臣们是站在台下,而且离得远,要么低着头,要么平视前方,没几个人敢抬头看皇帝。即便是有,在珠帘的阻隔之下,也看不清皇帝的神情。
  “臣有本要奏。”
  令人意外的是,今日朝会最先站出来的,居然会是丞相贺闻。要知道,贺闻平日里为人低调,往往很少会这么主动显眼地站出来。
  宋明皎有些好笑地瞧着贺闻,他是想来看贺闻的反应,可这人居然这么迫不及待吗?
  而且不同于往常,本来应该规规矩矩站在下方、目不斜视的丞相大人贺闻,这一天非常大胆地抬头往上,瞧着那坐于云端的天子,眼神中充满了直白而又浓烈的情感,差点儿让宋明皎以为发生了什么大事。
  只能说,幸好旁边的大臣们都非常的谨慎本分,否则光是贺闻这一行为,少不了又得被一些老东西们拿出来,弹劾一番,又浪费许多宋明皎的时间。
  宋明皎一手撑在龙椅的扶手上,托着下巴,嘴角上扬,眼尾处都是掩盖不住的笑意,准备看贺闻的表演。
  天子的声音从上方传来:“爱卿,请讲。”
  “冬岁将近,依照往年的经验,岭北一带或将在不久之后面临霜冻之灾。臣恳请陛下派专人前往巡视,并准备救济粮食。”
  好在贺闻虽然已经被宋明皎的美貌和声音冲昏了头脑,但人至少还记得自己是天子的丞相,要为陛下分忧,该汇报的东西没有少过。
  宋明皎在上方撑着头,听着贺闻的侃侃而谈。
  贺闻说起的地区,让他联想到了一件大事,按照系统给出的背景设定,在不久之后,也是大梁的北方,会发生外族入侵,正好就发生在不久后冬日。
  其实连这么大的战争,在系统给出的设定里面,都只是寥寥几笔带过。毕竟原先的任务设定,宋明皎只需要当好一个自卑舔狗皇帝就好,剧情什么的,根本不重要。
  还得多亏宋明皎翻来覆去,将背景牢记于心,才从犄角旮旯里面,把这些找出来。
  可是宋明皎认为,既然他到了这里来,接了皇帝的人设,享受了皇帝的待遇,即便做不了太多,至少这个王朝交到他手里面是什么样子,在他离开的时候,他也想还回一个盛世清明的王朝。
  不至于宋明皎来短短一段时间,就把好端端的原大梁朝给霍霍干净。
  而宋明皎分析之后认为,后续的外族入侵,和霜冻之灾关系极大。
  贺闻给出了一些详细的对策,显然是在私下里没少费功夫,兢兢业业地给宋明皎这位天子家打工。
  宋明皎算不上会治国,但他至少会运用现代人和其他知识,两人你来我往地,就预防方案探讨起来,将其他朝臣视若无物。
  好半天,宋明皎才意犹未尽地说:“丞相所言极是,其他爱卿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有大臣在低头,互相窃窃私语,显然是还在讨论刚才贺闻提出的那些方案。
  但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拥有上朝资格没多久,原本只是来打卡上朝,当透明人的六皇子宋承年,居然在今天站了出来。
  “皇兄,臣弟以为,贺丞相的提议有欠妥之处。放粮救灾,治标不治本,还会给本就不充裕的国库带来大量负担。”
  平日里看着闲散的六皇子宋承年,居然还真的正儿八经地在朝堂上发表见解。只是说的那些话,怎么听,怎么都像是在故意针对贺闻。
  甚至有眼尖的大臣发现,六皇子在启奏之前,还非常不屑地朝贺闻的方向瞥了一眼。
  “殿下久居京城,恐有所不知。往年大臣们也尝试了其他办法,但都收效甚微。”
  贺闻轻飘飘地,无视宋承年投来的宣战一样的眼光。这话说得简直像是既指宋承年的年纪轻,而他是长辈,又指宋承年从小养尊处优,身为皇室子弟,根本不懂民间疾苦。
  “那是你们根本没用对方法!”
  宋承年哪里受得了这样的挑衅?两个人当即在朝堂上,你来我往地争吵起来。
  好歹都是文明人,不至于破口大骂,但句句绵里藏针,阴阳怪气。
  有听得懂的大臣,连忙眼观鼻鼻观心,不参与这场莫名其妙发起来的战争。也有听不懂的大臣,当真以为他们在认真地探讨,甚至还参与进来。
  搞得整个金銮殿跟菜市场一样,嘈杂吵乱。
  而宋明皎始终坐在上面,冷眼看着,并没有干涉的意思。
  其实这样的争吵环节,在朝会的时候屡见不鲜。宋明皎在上了几次朝之后,就已经感受到古代的现实生活很不一样,把他之前对于早朝的严肃印象打破了。
  亏得有早朝不可携带兵器的规定,不然宋明皎真的怀疑,这些臣子们会在他的金銮殿上打起来。
  但好歹之前都是其他朝臣在吵架,贺闻从来不会下场。宋明皎还觉得果然是他的好丞相,十分贴心呢。
  结果今天,他的好丞相和他的好弟弟,居然成了这次战争的主力军。
  贺闻气定神闲地站在原地,一副不与小孩子计较的模样。他说一句,宋明皎的脑袋就跟着转过去,盯着贺闻看,然后嗯嗯嗯地上下点头,让贺闻更来劲了!
  宋承年也不甘示弱,就差没把“我是当今圣上最看重的弟弟”这点挂在脑门上。每一句都要反驳贺闻的话,重点是他还真能找得出来理由。
  宋承年说一句,宋明皎也又把脑袋转过去,盯着他的好弟弟看。这下简直让宋承年觉得,自家皇兄在给他撑腰,果然他们才是一家人!宋承年更加觉得,非要来搞破坏的贺闻很可恶,一定得踩下去。
  宋明皎看得津津有味,差点就想伸手向旁边冷汗淋漓的赵公公索要吃食,但好歹还记着,现在是在金銮殿上,勉强忍住吃瓜看戏的心态。
  宋明皎不清楚,贺闻和宋承年两个人什么时候互相看不顺眼的?按理来说,他们应该没有什么交集才对。
  不过算了,吵了这么久,他这位皇帝也该来主持大局。
  “好了,朝会之上,成何体统。”
  天子终于发话,将两位始作俑者贺闻和宋承年,一人骂了一句,可宋明皎的这句骂,听在两人耳中,竟然有几分纵容之意。
  下面的朝臣们也不得不停下来,听着天子拍板:
  “这事就交由宋承年,你去办吧,正好你在工部也跟了段时间,又擅长建筑,这次就给你历练的机会。”
  宋承年得意洋洋地瞅了一眼贺闻,自认为皇兄果然还是疼爱他这个弟弟,外人怎么能够比得上他们之间的兄弟情谊!
  “谢皇兄,此事交予臣弟,皇兄尽可放心。”
  被宋承年瞥过的贺闻却是神色平静,不卑不亢,仿佛并没有因为帝王冷落他而失望。
  宋明皎将两人的胃口吊了起来之后,故意看着他们又针锋相对了一会儿,这才慢悠悠地对着贺闻说:
  “但是丞相所言同样不无道理,丞相经验丰富,常规的应对之法,就交由丞相全权负责。”
  宋承年的头耷拉了下来,狠狠地剜了贺闻一眼。
  贺闻的脸色看上去宠辱不惊,但是宋明皎可以发现,贺闻的嘴角微微翘起了一个像素点。
  贺闻故意整理了一下朝服,将宋明皎那日赐给他的玉佩露出来,又把宋承年气得火冒三丈之后,才行礼道谢:
  “臣,必定不负陛下所托。”
  之后朝会上奏的事情就平平无奇,没多久,宋明皎使唤赵公公宣布散朝。
  听了一上午的“菜市场吵闹”,宋明皎此刻觉得,自己的耳朵需要休息,要回养心殿的时候,听见有小太监来报:
  “陛下,丞相求见。”
  第41章 心意那是不属于这个时代的吻手礼
  “贺闻?他来做什么,不是才下朝吗?”
  宋明皎有些疑惑,一时间没有弄懂贺闻的意图,但小太监也支支吾吾的,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宋明皎只得揉了揉眉心,他今天上朝之后还有另一件事情要处理,既然贺闻非要来的话,就正好一起看吧。
  “请丞相去屏风后,你知道是哪里。”
  宋明皎向赵公公吩咐,赵公公心领神会:“是,奴才明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