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还有你,你从前便仗着那半块国玺为所欲为。
  如今太子回来,你更是嚣张放肆,本宫也想问问你,究竟想作何?”
  青芜冷冷看着皇后,“青芜想的,从来都是萧家江山归还萧家人手中,太子已归,他登基之日便是青芜归还国玺之时。
  但若他今日离开,本宫虽替凤昭难受,却也会尊重他的选择,你不曾真正接纳他,他留下不过是自取其辱,又何来抛弃你之说?你休要颠倒黑白。”
  今日之后,她与皇后算是真正的撕破脸。
  既决定撕破脸,青芜也懒得装了,装了这么多年,她也倦了,“青芜不否认皇后这些年的辛劳。
  但凤昭有今日的安宁,是历代先祖打下的基础,是他们给凤昭留下的无数忠臣名将维系了这份安宁。
  可如今这朝堂之上,还有多少一心为了百姓的臣子,又有多少尸位素餐的,皇后心知肚明。”
  不顾皇后阴沉脸色,她又看向一众大臣,“真将太子气走了,二皇子是否能担得起江山这个重担,还是说你们指望皇后能长生不老?
  一国储君,乃国之根本,一个没有储君的国家,邻国又如何看,你们自毁根基,他日强国兵临城下,你们又有什么好下场?
  倾巢之下岂有完卵?
  青芜今日言尽于此,亦有句话要告知诸位,毁我萧家江山者,青芜便是拼了这条命,也会与之不死不休。”
  她这番话铿锵有力,是大家从未见过的样子,就连离开也是走出一副大义凛然之势。
  “青芜你放肆,你眼里还有没有皇权,还有没有本宫这个皇后?”
  无人应她。
  青芜只是不屑地朝后抬手挥了挥,便款款离去,宫中禁军无人敢拦。
  皇后这些年一直立着被青芜欺负,为了凤昭江山不得不委曲求全的人设,这会儿,真恨不得立即让人将青芜拿下,斩立决!
  但她还不能,真那样做了,岂不正应了青芜所言,她图谋萧家江山?容不下萧家人?
  众臣神色各异。
  诚如青芜所言,先帝留下的不少老臣,都在皇后掌权这些年,渐渐陨落,还留在朝堂之上的,要么选择了低调蛰伏,要么选择了顺从。
  这次并非没人揣测出皇后的心思,但大多选择了圆滑行事,也想看看太子究竟有没有本事。
  可他们却忘了,皇后不可能再生出一个孩子,二皇子对江山无意,他们只有太子。
  意识到这点后,岑大学生率先道,“娘娘,老臣去劝劝太子殿下。”
  而老侯爷已在青芜离开时,直接跟着离开了。
  有了岑大学士带头,又有几个官员跟着出了太和殿。
  “母后,大魏皇帝对太子哥哥和嫂十分看重。”
  萧之安心里很难过,事情终于还是走到了这个地步,他觉得太子哥哥没有错。
  可子不言母过,父皇早早驾崩,他知道母后这些年有多艰难,最终也只说了这一句,便退到了一旁。
  他想告诉母后,告诉凤昭的文臣武将,太子哥哥和嫂,他们真的没有他们想的那般稀罕凤昭江山。
  没有去追太子哥哥,因他不想当众扫了母后颜面,届时加深母后对太子哥哥的成见,更不想强留太子哥哥,这次,他尊重太子哥哥的选择。
  但他的难受藏也藏不住,整个人都蔫巴了,一个人默默缩到了角落里。
  他好想父皇啊,若父皇在,一定不会是这样的局面。
  他又在想,是不是自己从前太懒了,若他懂事后就从母后手里接过担子,这样他就可以直接把江山还给哥哥了。
  可母后会同意吗?
  他第一次直面这个问题。
  而时煜和卫清晏到了太子府时,却见有不少百姓等在大门口,见到他们下马车,大家一拥上前。
  却在看到卫清晏被时煜抱在怀里时,安静了下来。
  护卫忙上前解释,“殿下,他们有事想求太子妃帮忙。”
  时煜一听,便明白了他们的来意。
  昨日清晏在镇北侯府露出那一手后,他们便知随着梁福珠被杀真相传出,清晏被附身一事也会传出来。
  与其被人胡乱猜测,他便提前安排了人引导,说词便是清晏刚刚在宫里说的那些。
  得知清晏能化怨解魔,能被魂魄入梦,替他们申冤,敛骨,定然就会有人求到她头上。
  果然,一个双眼似蒙了一层雾的老妇跪地道,“老婆子拜见两位殿下,斗胆求太子妃娘娘,帮老婆子寻一寻我外出二十多年未归的儿子。
  老婆子盼了这么多年,眼睛都盼瞎了,却是一点音讯也无,老婆子不敢奢求太多,是死是活,哪怕有一点准信,老婆子死也能瞑目了,求求太子妃娘娘……”
  “王大娘,您先起来。”一个满脸刀疤的男子,突然从人群中挤出来,满脸焦急,在老妇人耳边道,“太子妃娘娘身子抱恙,我扶您起来,咱别挡了贵人们的路。”
  随后他朝时煜磕头道,惶恐道,“贵人们恕罪,王大娘眼疾看不见,不是故意挡了贵人们的路,还请贵人们恕罪。”
  卫清晏却突然道,“她的儿子还活着。”
  第352章 揭穿
  老妇眼睛看不见,耳朵却是灵敏得很。
  听到卫清晏的话,她挣开刀疤男的手,寻着卫清晏的声音就要往她面前靠近,想要求证一二。
  做戏做全套,原本是继续装晕,被时煜抱回府,但在护卫开口时,卫清晏便决意醒来。
  不排除有居心叵测之人,但大多数敢大着胆子寻来太子府的,都是真正有事,甚至走投无路之人。
  无论哪个朝代,百姓都是最难,最需要帮助的,只要能帮的都要竭力帮一帮,这是胖和尚的教导,胖和尚也是这样做的。
  她也该如此,私心里,她也想帮时煜赢得民心。
  拍了拍时煜的胳膊,示意时煜他放她下来,时煜仿若未觉。
  卫清晏无奈,只得任由他抱着,见大娘挣脱刀疤汉子的手,跌跌撞撞要过来,她主动道,“观大娘面相,令郎尚在人世,且你面相显示已有孙辈。”
  “孙辈?”王大娘惊喜,却又不敢相信。
  等了这么多年都没音讯,她其实心里猜测儿子是遭遇不测了,可到底是不甘心,今日才大着胆子来了。
  有孙辈,就意味着儿子非但没死,还娶妻生子了,这是她这些年做梦都不敢想的,忙问道,“娘娘说的是真的,还是可怜我这老婆子。”
  说这些哄我。
  “王大娘,慎言。”刀疤汉子又开口阻拦,拉着那王大娘就跪在地上,“求贵人们恕罪,大娘她实在过于欢喜了。”
  他不清楚太子和太子妃是何脾性,但挡贵人的路已是不敬,再质疑贵人的话,更是罪上加罪。
  若贵人们一个不高兴,王大娘就很有可能丢命的。
  便是有些贵人,人前装的宽容随和,暗地里也极有可能报复回去的。
  卫清晏见他满脸急色,不由多看了一眼,回道,“是真话,但本宫却无法告知你,他们眼下在何处,何时能与你团聚。”
  “活着就好,只要活着就好,见不见不打紧的,牛娃子他孝顺,不回来定是有苦衷的。”
  得了卫清晏的肯定答复,王大娘老泪纵横,“谢神仙娘娘,谢神仙娘娘。”
  卫清晏示意雾秋扶大娘起来,眼里划过一丝怜悯,只因这王大娘寿数将近。
  “神仙娘娘,小的年至不惑,依旧无子,求神仙娘娘帮小的看看面相,小的命中有没有儿子。”
  一个穿着绸缎的中年男子,见卫清晏好说话,也大着胆子开口。
  有认识那男子的百姓开口,“张大善人,你只要纳几个妾室,何愁她们不能给你生孩子?”
  张大善人却瞪向那人,“岳家于我有提携之恩,我与发妻更是年少情义,你莫要乱说。”
  卫清晏凝视他片刻,直言道,“你已有子嗣,且还不少,世间事,皆有因果,望你好自为之。”
  “神仙娘娘,您……您这……”张大善人面色涨红,“不准的,我和妻子没有孩子的。”
  “张大善人家里就一个妻子,张夫人身体不好,多年无所出,张大善人妾室都不曾有过,怎么可能会有孩子,太子妃是不是算错了?”
  “是啊,咱这一条街上住的,谁不知道张大善人对发妻死心塌地,有媒婆上门,他都将人家赶出去的。”
  “看来太子妃算得不准啊,那王大娘儿子的事……”
  百姓窃窃私语。
  卫清晏看向他,“父母行善,福泽后人,反之,父母作恶,报应时有落在子孙身上。
  观你面相,近日有丧子之痛,但也并非全无补救之法。”
  如何补救她却没继续说下去。
  张大善人在卫清晏说出他有孩子时,心中就是一咯噔,无人知晓他偷偷养了房外室,已有三子两女。
  长子次子读书都很有天赋,但他们的出身于科举无益,加之他也受够了发妻,便打算加重药量,让她去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