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若按公主这般说法,老侯爷岂不是有携恩之嫌,食君俸禄,为君分忧,乃臣子本分。
  将来只要是人为凤昭做出点贡献,家里有人犯事,都以此抵过,凤昭岂不是乱套?”有臣子反驳。
  青芜冷冷扫过去,“等你家也降服游牧大国,战死四个儿子,再来说这话。”
  “你……”大臣气结,“公主这是徇私,是胡闹。”
  “还请娘娘法外开恩。”青芜懒得搭理他,再度看向皇后。
  “诸卿所言各有各的道理。”
  皇后沉声开口,“青芜,您与福姑娘交好,想帮梁氏一族的心,本宫能理解,老侯爷及梁家四子的功绩无人可否认。
  但将来未必没有人功绩与之并肩,甚至超出梁氏一族,若将来他们也犯错,本宫又该如何?
  本宫也不忍忠臣良将一族,因为梁永安一人罪行而受牵连,青芜可有既能保全梁家,又杜绝后人效仿的两全之策?”
  青芜半垂了眸,眼底生怒,什么两全之策,分明就是逼她拿出那半块国玺换梁氏全族性命。
  唯有国玺是后人再大的功勋也无法比拟的。
  可,国玺是皇帝哥哥交给她制衡皇后的,她若交出国玺,凤昭全数落入皇后之手,岂不是辜负皇帝哥哥所托,将来她又有何颜面见列祖列宗。
  得到国玺的皇后,会不会对时煜下杀手?
  在青芜天人交战之时,老侯爷于殿外求见。
  他让出爵位几十年,早已没了上朝资格,故而只能在殿外等着传唤,但里面的话,他却是听得清清楚楚。
  进了殿行礼后,老侯爷直接开口道,“老臣今日来,既是向娘娘请罪,亦是来向娘娘求恩典的。
  老臣夫妇教子无方,我二人性命任凭娘娘处置。
  梁永安犯下大错,千刀万剐也不为过,但梁氏族人无辜。
  当年林家三姑娘伙同萧沛谋反,乃株连九族之罪,林家当即将林三姑娘逐出家门。
  先皇仁慈,亦是看在林家为凤昭没有功劳亦有苦劳的份上,只处置了林三姑娘。
  老臣厚着脸皮,也用自己那点子功勋,换这一纸分宗文书,还望娘娘成全。”
  说完,他看了一眼皇后黑沉的脸,忙垂首,露出一抹苦涩。
  第348章 不要脸的老侯爷
  无论太子妃寻上他是不是为了拉拢,眼下,他说出这番话,定然是要被皇后记恨的。
  往后梁氏一族为了不被皇后报复,就只能盼着太子早日掌权,并为此努力,坚定地拥护太子上位。
  有这样一个尽心为太子筹谋的太子妃,也不知凤昭是幸还是不幸。
  但今日他若不这样做,梁氏全族不死也会元气大伤,青芜会看在和珠珠的交情上保他们,却不会交出国玺换他们活命。
  便是她同意用国玺换梁氏一族的命,他梁氏也无颜苟活,梁家岂敢和半个凤昭比分量。
  “娘娘,万万不可,老侯爷此举便已是效仿。”先前跳出来的臣子劝阻道,“此例不可开啊,娘娘。”
  “你的意思是,皇帝哥哥做错了?”
  青芜问的是那臣子,眼睛却是看着皇后,“若无当年皇帝哥哥的酌情论罪,哪还有今日的林家?又哪里还有林兰亭将军?
  律法是死的,人是活的,与其将梁氏一族斩尽,不如让梁家如林家那样,将功折罪?
  眼下凤昭虽太平,但武将保国家安稳,是不可或缺的,如林兰亭大将军那样好的武将更是难得,梁氏乃武将世家,定有不少可用之才,因梁永安之罪,就砍了他们脑袋,岂不是凤昭损失?”
  来之前,她也想过当年林家那事的,但当年皇帝哥哥对外的说词是,林千凝幡然悔过,将他救出火海,算是将功补过,才没祸及其家人。
  可梁家……
  还没想出个头绪呢,听得老侯爷又道,“娘娘,珠珠是梁永安和月嫔一起杀的,当时月嫔还是皇家人,我家珠珠年纪小小,就将命丢在了皇家。”
  用太子妃的话说,福珠珠受邀去皇家做客,结果死在了皇家,其中一个凶手还是皇家人,折算下来,算是皇家欠梁家一条命。
  如今皇家是皇后当家,再折算一下,就是皇后欠他们梁家一条人命。
  虽然这些话,他说出来既心痛,又觉得脸热,可太子妃问他,要脸还是要梁氏全族活命,只能二选一。
  比起梁氏全族三百二十八条人命,他这半只脚都迈进棺材的老脸,算个球。
  何况,太子妃说,只要他今日表现得好,便让珠珠与他们话别,再送她入轮回。
  说不得下一世,他们还能做亲人,就是为了珠珠能忘却前尘痛苦,重得新生,他这脸也不能要了。
  见皇后依旧沉默,他又跪地道,“老臣还有一事要奏,老臣得知梧桐郡的事情后,便命人四处留意。
  昨日刚得到相关线索,又发现了一处以少女活葬的作恶点,恳请娘娘看在老臣八旬年纪,还心心念念,尽忠尽责为您效忠的份上,成全老臣吧。”
  不少臣子嘴角抽抽,效仿不了,根本效仿不了,纵使将来有人有老侯爷一样的功勋,也未必能有老侯爷的厚脸皮和胆量。
  皇后的脸色已经不能用难看来形容。
  授意臣子出来指责老侯爷,是为了逼青芜交出半块国玺,她也想过,要拿回青芜的国玺不是易事。
  但纵然这次不能顺利拿回国玺,她还可以施恩于梁福苏,让他承袭镇北侯爵位,将来死心塌地效忠于她。
  自打去了大魏后,兰亭对她的忠心发生了动摇,她必须尽快培养出新的可靠的武将。
  梁福苏十三四岁便跟着老侯爷上战场,少年成名,这些年虽被打压蹉跎,但给他机会,未必会差过兰亭,是个不错的人选。
  可老侯爷的出现,打断了她所有的计划,没有拿到国玺不说,本该她施恩的话,从青芜嘴里说了出来。
  老侯爷平日性情顽固,十分看重颜面,今日这般反常,青芜似乎也比平日聪明许多,这次的案子查得更是顺利。
  还有那活葬之事,真是老侯爷发现的?
  还是说,这背后一切都是时煜和卫清晏在背后捣鬼?
  之安刚告诉她,卫清晏说世间没有鬼,只有怨气,昨日卫清晏便上演了一出鬼上身。
  是之安骗了她,还是卫清晏他们骗了之安?
  之安乖顺单纯,在她面前从未说过半句谎话,一定是卫清晏他们骗了之安,他们防备着之安。
  两个狼心狗肺的东西,枉费之安待他们一片赤诚。
  皇后想着萧之安,便见萧之安进了殿,跪地道,“母后,梁福珠死得太惨了。
  某种程度上,梁家也是受害者,父皇生前曾多次赞叹梁家的不世之功,可见父皇是十分看重梁家的。
  梁永安这样的世间少见,他就不是个人,若因这么一个东西,让梁家覆灭,父皇在天有灵会痛心的,您就答应了老侯爷吧。”
  “二殿下仁厚,老臣感激不尽。”老侯爷谢道。
  皇后看老侯爷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不似作假,心里才终于好受了些,便道,“先皇未罪责林家,是因林千凝最后关头,良心未泯,救了先皇一命。
  本宫受理朝政,乃先皇手把手教导,自不敢忘他的仁厚贤德,今日本宫便仿行先皇,给梁家一个恩典。
  但事关先帝颜面,两人私生下来的孩子留不得,便在他们行刑之日,各赐一杯鸩酒,让他们随他们父母去了吧。
  既已分宗,镇北侯的爵位在梁永安头上,他犯此重罪,爵位自然是要褫夺的。
  再者公平起见,月嫔的娘家,鲁国公府同样也会有此恩典,望你两家莫要辜负本宫期望,此后安分守己,为凤昭繁盛尽忠尽职。”
  “老臣谢娘娘恩。”老侯爷和鲁国公同时跪下。
  老侯爷暗暗松了口气,爵位没了就没了,族里也有不少入朝为官的,虽不起眼,但他们若有本事,将来能得明君赏识,总有出头之日。
  青芜眯了眯眸,月嫔霍乱宫闱,按凤昭律法,娘家鲁国公府也会跟着受牵连。
  但刚刚堂上争论时,鲁国公却始终安安静静的,似乎一点不惧,莫非他早知道皇后会赦免他们?
  既然要赦免鲁国公府,为堵天下悠悠之口,皇后定然也会适当宽宥梁家,那她刚刚唱的那一出,就是为了要她的国玺,是吧?
  好一个林万芷!
  青芜有仇当场报,既然梁家无事,她便不必再伏低做小了,下巴抬了抬,笑道,“青芜瞧着娘娘有些憔悴,想来是疲于政事。
  最近多事之秋,少女活葬案还没明目,又出了太妃死遁与臣子勾结一事,连太子妃都被诬陷了。
  说来梁狗敢欺负太子妃,大概是胡乱揣测,以为娘娘不看重他们夫妻,所以是条狗都敢欺负到他们头上。
  皇嫂操劳多年,太子也在凤昭百姓千盼万盼下回来了,如今也该登基为帝,早日承担起自己该承担的责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