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章

  “你个缺心眼的!干什么不好要去翻垃圾桶!前阵子九月生育问题纳入国策,现在外面都在抓典型……”
  陆淼哪知道这个事儿?
  她一天在外,头都快忙昏了。
  再说过去她都嫌垃圾站又脏又味儿,都不乐意往那里靠。
  哪能想到头一回靠过去就赶上这事
  儿了?
  “yue——”
  想起那血淋淋的一团,陆淼又趴在桌角吐了起来。
  唐梅怕她有点好歹,赶紧收了手给机械厂那边打电话。
  ——————
  阿谣叨叨:
  下午进小黑屋了,有些东西不允许写,所以稍稍做了点调整!
  第916章 开了眼
  傅璟佑赶回来的时候,陆淼已经回屋躺着了。
  她经不得吓,尤其是自己有孩子的情况下。
  想到那个画面,陆淼心里就不舒服。
  进房间瞅她面色煞白,上手摸摸,额头还有些烫手。
  傅璟佑登时就感觉不行,给她披了件褂子,背着就往医院去。
  陆淼本来没什么气力。
  见他出了家门,直往那条巷子里钻,她立起脑袋捏住他耳垂不肯道:
  “我不往那走!”
  傅璟佑二话不说,背着她绕了一圈才坐上巷尾的车。
  说起来也是挺离奇的事儿。
  告了病假在医院打了两天针,陆淼一张脸蜡黄,人始终昏昏沉沉的。
  后面陆远征在堂屋大门框子顶上钉了一面小镜子。
  唐梅又找了个小盒子,把陆远征过去得的奖章、荣誉章都装起来,就压在陆淼枕头下。
  叫她夜里枕着睡觉。
  陆淼是不信迷信那一套的。
  可有些事儿,科学真就解释不了。
  就比如说枕着那些东西睡觉吧?
  就那一个晚上,隔天早上起来,陆淼还就真不烧,也不昏了。
  话再说回来,人虽然好很多,但前阵子忙,现在又病这几天,陆淼病恹恹的气色很差。
  傅璟佑让她在家里多歇几天,好好养养。
  不让她那么着急的回去上班。
  可能确实是之前一直连轴转,没怎么休息好,有点累着了。
  陆淼明显感觉身体素质后劲不足。
  这个时候自然不会逞这个强。
  于是,便也踏踏实实的在家休养起来。
  当然,休养归休养,可如果让她只纯粹的在家躺着歇着,那肯定也是不可能的。
  平时忙着国英社的事儿,她只愁时间不够用。
  现在好不容易有点时间了,厂房小院就在家门口,她肯定要抓着点儿。
  傅璟佑想让她好好休息,可也知道她的脾气。
  她去厂房小院那边也行,反正怎么都比去单位的强。
  至少饭能保证做到准时准点的吃好、吃饱。
  其他的,他下班早点回来,多盯着点,她就其实在那边也待不了多会儿。
  这件事,家里心照不宣的,都没有多说。
  不过也是在这期间里,詹部长打过一次慰问电话。
  陆淼好几天没去上班,詹部长其实有听说她是请了病假。
  但詹部长心里存疑,总感觉陆淼是因为席律风的事儿被影响到了。
  打电话过来既是慰问,也是询问。
  得知陆淼确实病了,詹部长才松下一口气。
  之后又叫她不着急,可以多休息几天,务必要把身体养好。
  陆淼全部“嗯”声应是。
  这边才挂断詹部长的电话,话筒上的余温还没散去呢!
  广州那边的电话又打进来了。
  麻头送来了最新消息。
  说可能是之前给他堂姐的那批货引起的问题。
  现在广州那边市面上有从小工厂发出来的货,都是机子踩成的发圈。
  不管是面料还是款式,都和他们的十分相近。
  那肯定了……
  陆淼做发圈的原料就是从广州来的。
  人家带回去一个样品,找到类似颜色的料子,可不就能仿个十成十吗?
  但这还不算完。
  电话里,麻头继续絮叨:
  “哎,之前也是没想到这个事儿上,不然我肯定不给我堂姐那些货了……”
  “嫂子,现在怎么办?”
  麻头懊恼不已:
  “香港佬那边好像也知道了,今天上午还来找过我,问什么价格能不能便宜,要是我们能给便宜,他们以后就还是首选我们。”
  大致捋清事情脉络,陆淼道:
  “比价格是比不过的,总有比我们更便宜的。”
  没听人家说吗?
  优先选择。
  这算是比较好听的说法,说白了,还是被动、备选的,主动权在人家手上。
  “嫂子,那咋办?那以后这桩生意岂不是不能做了?”
  麻头急了。
  陆淼听见话筒那边“啪啪”响,大致猜到他肯定正在懊恼的自打嘴巴子。
  “不急,还是有出路的。”
  陆淼斟酌了一会儿,道:
  “你去告诉他们,就说价格肯定便宜不了,但是如果以后我们出了什么新款,都可以先供货给他们,而且质量品质只会精进。”
  “这、这能行吗?”
  “行不行的只有说了才知道,别害怕张嘴,大大方方的,拿出点男子气概来。”
  “那、那我去试试吧!”
  “嗯。”
  陆淼低低应声,想到可能发生的事,她又嘱咐了麻头几句才挂断电话。
  麻头把她的话都记在心里。
  原创和质量就是他们的底气,成不成都不需要心虚。
  要自信,要有男子气概……
  广州这边,麻头挂断电话捏了捏拳头,想着就往合作的香港佬住的地方去。
  中途路过一个报纸摊,余光匆匆扫视,麻头总觉得上面的人影怪熟悉的。
  他都跑出去老远了,还是扭头奔了回来,捻起一张报纸快速看了起来。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上面和金发番鬼佬并肩站立,张扬笑着的人,可不就是他嫂子吗?
  再一看旁边繁复小字中的描述:
  首都新闻社总部、实力翻译家、出色外交家、女记者等等等等。
  各式各样的头衔,看得麻头眼花缭乱。
  麻头震惊张大嘴巴。
  快速扫完手上这张报纸,他把报纸一抛,又抓起另一张什么月刊报道。
  和刚才那张报纸上说的内容差不多。
  一半内容表述这次广交会的成功。
  一小部分内容表扬展会全体劳动者和国内各个有技术推动发展的工厂。
  余下三分之一的版块,都是夸赞从首都过来的那支小队,其中他那嫂嫂更是占据大部分篇幅……
  真是要了命、开了眼!
  能在广交会期间上这边来工作,麻头早就想到陆淼的工作不可能是普通工种。
  现在一看,还真是!
  女外交家呀……!
  他们平时哪见得到这样的人物?
  牛的咧!
  震惊归震惊,麻头心里也有了一个好点子。
  摸出碎毛票塞给报纸摊老板,麻头卷了一张报纸,飞快的跑了。
  找到港商,除了陆淼教的那一套话术,麻头还拿出了报纸,介绍起了陆淼和工厂老板是同一人的身份。
  第917章 缘分
  麻头主要想表述的内容是,他们身后的厂子,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开的。
  选择他们,比选择市井其他小作坊,更多一层靠谱的保障。
  事实上,麻头也确实做到了。
  港商前后斟酌。
  最后和麻头沟通,如果以后的商品能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出了新款也优先给他们。
  那么他们愿意以现在的价格签订稳定供应合同。
  麻头乐开了花儿,一口答应下来。
  之后双方便进入了更深层的谈判环节。
  而另一边,京北。
  陆淼在挂断麻头的电话后,人也没闲着。
  回房间从手提袋里找到随身携带的小笔记本册子。
  她拿着小册子一页一页的翻,看准一页,就拿起电话“哒哒哒”的按下号码。
  广州之行虽然忙碌,但是她也有不小的收获。
  比如除了摸到一点国际上的渠道,国内各种靠谱的厂子,她见了不少,也打听到了不少。
  像一些商标、码标的定制。
  还有包装袋、包装盒等,这些都是有人做的。
  只是做的人少,放眼望去,眼前没看见,就好像觉得没人做这方面似的。
  其实不是这样的。
  打价格战,除了扰乱市场以外,没有任何益处。
  她挣不着多少,别人同样挣不着多少。
  关键留下来的客户也不会长久。
  与其去卷价格,不如把这中间的钱用来包装自己的产品。
  对于高质量的客户群体来说,“档次”才更值钱。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