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6章
……
陆淼处理完工作,下午提前几分钟下的班。
坐车回家刚拐出胡同小巷,就看见几个穿着中山装的中年男人,手里拿着文件袋从她家出来。
她往旁边站了站避让,等人走了才进院子问:
“刚来的谁呀?”
陆远征很罕见的这个点在家,听见话回道:
“政府的,为了房的事情来的。”
“什么房?”
陆淼迷糊了。
“你爸原籍不是本地的么?京北咱们有房,当初你爸复原回来就没再要国家给分配房。”
唐梅给她倒了一杯凉茶,笑着解释道:
“这事儿本来都过去了,最近崇文门那边说要推旧房盖新楼,上面听见消息怕你爸没地儿住,就过来打听过来说情,要再给你爸重新分一套房呢。”
“那现在怎么说?咱家要吗?”
陆淼点点头,目光来回打转问:
“崇文门那边要是咱们家自己的房,那推了应该也要给补贴吧?”
唐梅冲陆远征抬抬下巴:
“那得问你爸了,我是没听明白的。”
陆淼就看陆远征。
陆远征专注逗弄小柏川,抽出空闲抬头扫了眼陆淼道:
“拆迁期间每个月补贴十五块的安置费,回头新楼起来了,能给分四套房。”
陆淼有点诧异:
“给分这么多?”
那这年代的拆迁补偿,还是挺不错的。
陆远征瞟了她一眼,道:
“咱家是两层的楼院,建材好、占地也不小,所以才能这么分。”
陆淼了然“哦”了一声,心说:
“难怪”。
之后又问:
“那刚才那些人呢?姨妈不是说他们也是过来说给分房吗?”
“拆迁完了能分好几套,公家也不容易,那个资源,我看留给别人算了。”
陆远征沉吟想着,望向陆淼又补充了一句:
“你要是想要,那要了也行。”
“要啊,肯定要,”
陆淼立马说:
“这是咱家该得的,又不是抢别人的,干啥不要?说了分的是哪儿的院儿了吗?”
陆远征摇头:
“没细问,要是真考量要,改明儿我问问。”
陆淼点点头“嗯”了一声。
房子是不动产,要了没坏处。
公房虽然不能变现,但是能住人。
他们现在都是从事编制单位的。
政策不完善,小打小闹的生意现在还能做一做。
以后真要是查起来,肯定就做不了的。
到那时候,能调动的大额资金,可能就是现阶段手里之前买的那几套院儿了。
之后要还想继续干编制工作,行事方面就得收敛着来。
要不然一准儿会被人抓住小辫子。
这么一想,陆淼压力瞬间就大了起来。
趁现在还有机会,能多赚一点是一点。
她喝完凉茶,把工作口袋拎回房间,旋身出来就道:
“我上那边小院儿看看去。”
……
未来两天休息,陆淼给店里配齐足量的货,之后回来点了一下库存。
手里缺的材料和现成有多少货,都跟麻头那边报备了一下。
让他帮忙邮两批材料过来,另一个也是让他心里有点数。
下次港商的船再靠岸,要是能吃的下,京北这边可以直接配货发过去。
除了忙这些事,陆淼还抽空拜访了一趟之前买绸缎料子的老师傅那边。
考虑之后工作可能还会需要,她把其他各色心仪的料子,也买了不少回来。
平时空闲时候,有事没事的就研究研究可以日常搭配的马面裙什么的。
在这期间,傅璟佑那边的工作也有了新的调动。
第898章 不适应
塑料打火机质量好,还低于市价,真的很好卖。
傅璟佑跟塑料厂谈原材供给,厂里先后又产了好几批打火机。
现如今资金链已经得到了大大的改善。
别的地方先不说,总之,发放员工工资是肯定没问题的。
除了全勤工资,劳模员工的奖金也一并恢复发放。
他原本许诺的是最快三个月逆转局势。
结果这前后才多久?
两个月?就已经是一副新局势、新气象。
机械厂里,现在就没有不服他的。
再说津门那边召开会议。
针对上次抓贪,总局长特意问了问傅璟佑厂里的近期情况。
傅璟佑如实汇报。
他既做了技术创新,又搞了生产,工人同志们的利益也保住了。
总局长边听边点头,很满意,当场毫不吝啬夸赞了傅璟佑。
北方这边厂子乍一眼看去,好像前景都不错。
实际不少厂子私底下经营多多少少都有点问题。
总局长会上表明,经营不善的厂子,可以通过对外出租闲置车间,以此来缓解工厂经济压力。
一线大佬手里的消息总要遥遥领先。
大概窥出未来要走一段不太好走的路。
工厂管理层人员的调动和安排,总局长有意控制。
没提新的人员上来,京北那边的厂子,便委任傅璟佑晋升为厂长全权把控经营。
副厂长到厂长。
副科到副处,傅璟佑连升两级。
升了官,工资待遇也有所提升。
可可喜之余,压力也随之而来。
很多事情傅璟佑之前的级别,都是接触不到的。
晋升之后才慢慢摸到一点消息。
原来在平时无人注意的时候,已经有外资陆续在本地建厂。
超前的设备,领先的技术,还有高效的生产,这对国营工厂近乎产生致命的打击。
好些边缘小型国营生产点都已经承受不住压力,要么濒临破产,要么已经破产歇业……
如果不能及时做出应对,那么今天破产的生产点,就是明天的大厂。
改变又要怎么改变?
保证计划分配内的生产指标之余,还要继续创新,继续研发……
小院摆了一顿饭,邀请亲朋过来庆祝傅璟佑升职。
而那一顿饭后,傅璟佑便又投入了火热的忙碌中。
差不多的时间里,陆淼跟陈向东说了广州的情况,并将麻头引荐给陈向东认识。
之后一段时间,陈向东忙于南货北调做生意。
陆淼空闲时候通过梅子委托他,让他抽空留意一下。
看看京北哪里有新起来的大平层、写字楼。
光有营业执照是不够的。
“玫瑰一朵”还需要一个拥有自我商标的根据地。
俗话说,吃水不忘挖井人。
过去陈向东一半的生计,都是傅璟佑和陆淼给的。
现在陆淼又给他指了广州的明路。
陆淼有事儿需要人办,陈向东自然不会推脱。
上回听从陆淼的提议,身后兄弟但凡是有想法的,陈向东尊重他们,都让他们各自高飞。
现如今手里的人虽然不多,但也是有的。
陆淼发话,陈向东从梅子嘴里听见消息,便立马安排人去办。
陈向东这边,地方慢慢找着。
另一边,陆淼假期结束回国英社,正赶上社里分配到了第二台计算机设备。
一起送过来的,还有配套使用的打印机。
只等社里专线局域网稳定下来,就能完完全全的告别现阶段手写稿和刻字复印稿。
陆淼属于年轻一辈。
詹部长的意思是,年轻人多学点东西没坏处,就安排她过去和一众文员一起学习计算机的使用方法。
说是计算机,其实就是初代电脑。
虽然现在欠缺很多功能,但陆淼毕竟使用过电脑,对她来说,掌控这台计算机并不难。
一起被安排学习的,还有席律风。
这个时候,国内计算机拢共没有多少台,但是国外不一样。
席律风留学的时候,其实是有近距离观摩过的。
他原本想借这个机会和陆淼近距离接触。
可目睹陆淼按照要求,‘噼里啪啦’快速敲完文字、英文以及一长串代码,他到嘴边的话只能原路咽回。
不能指导,那就“被”指导吧。
席律风改变策略,操作时故意频频出错。
他入职时,就是陆淼带的他。
这次陆淼顺利完成操作,便也理所当然的被委托去指导他。
“这是粘贴,这是复制,还有保存、撤销。切换和查看目录的代码比较长,没掌控技巧的话可以先抄下来,多看几遍就会发现它们和刚才的组合键操作一样,都是前面相同,后边个别存在差异。”
东西是从国外传进来的。
席律风表现出一无所知,陆淼虽然奇怪,但在教的时候仍然十分用心。
桌上刚好有a4纸和铅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