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3章
傅璟佑厂里也放了两天假。
平时周末厂里是分批轮休的,但是传动节日这些,还是一切照常。
各家亲朋的地址都知道,今年他们两个小年轻也都闲下来了,就没再让陆远征出动。
两口子出门采买,送节的月饼是必不可少的。
肉不好买,就替换成了价格不便宜的茶叶,把关系亲近的几家长辈都给送到了。
除此之外,经济改革,社会上渐渐生出新的气象。
今年的市场上,就有新运来了大闸蟹。
陆淼挑着二两往上的母蟹,一家八只,也都送了些。
她自己是爱吃的,加上进了秋季,正是吃螃蟹的时候,就想让亲朋尝尝鲜。
本来是好意,没料到还出了点岔子。
不知是上回的事儿杨芸记了仇,还是真心觉得陆淼这次送节的事没办好。
总之背地里,杨芸念叨了好一阵儿。
说是陆淼送的螃蟹,没有市场上卖的大。
都是亲近相处的人家,想着这事儿,心里总觉得有点不得劲儿什么的。
可她哪里知道,这个季节吃蟹就吃二两母。
大个头的都是公蟹。
而且京北这边大闸蟹是头一回上,价格还不便宜呢。
公蟹八块钱一斤。
母蟹卖得还贵,要十块。
月饼、茶叶什么的就不说。
各家八只,光是螃蟹就得要个二十块。
换别人家里,娶媳妇定亲送礼都未必有这个手笔。
所幸杨芸只在谢正国面前叨叨这些事,不敢扬到陆淼面前。
要不然陆淼知道了,别说吃螃蟹,搞不好翻脸都得进家里揭桌、砸锅。
礼就算送的不到位,收也就收了。
又不是他家儿媳、女婿、血亲的什么的,还能给挑上这些刺儿了?
事情暂时揭过不提。
再说隔日中秋节当天,杨芸过来看儿子,却撞了门锁。
顺路到傅家回礼才了解到情况。
谢斐和傅璟佑出门钓鱼去了。
至于两个姑娘,则早早的约着出去转百货大楼、看电影去了。
当然,知道谢家的婆媳相处不好,唐梅话说得也巧妙。
只说是陆淼难得休息,出门遛弯想找个人陪,这才拉了顾莹一起去。
杨芸固然是不高兴的,却也不好说什么。
在傅家这边等到中午、吃了午饭,见两口子还没有回来的意思,杨芸也有点坐不住了,就托唐梅帮忙捎话。
让谢斐抽空回去一趟。
好些日子没见着,中秋节也没见回去一趟。
邻居要是知道了,都得念叨几句不像话。
唐梅点头答应。
再说陆淼和顾莹。
她俩早就看完电影、逛完百货大楼了。
两个人跟亲姊妹似的,一手各自挎着休闲布包。
一手挽着彼此,一路说说笑笑去了王府井那边。
看中午时间差不多了,直接喊林娴暂时歇业关门,三人就近在国营饭店吃了顿饭。
另一头,傅璟佑就比较忙了。
难得休息,本来钓钓鱼乐一乐的,结果到地方着实让他开了眼界。
谢斐钓鱼太吓人了。
不是收竿勾上柳树枝,就是甩竿挂上芦苇。
他那甩竿也不是甩竿,就跟抛套马索似的。
鱼线在空中舞的“呼呼”响。
傅璟佑教他钓鱼,所以站得离他也比较近。
好几次谢斐甩竿,那鱼钩,傅璟佑都觉得是擦着他耳朵、头皮过去的。
这哪里是钓鱼啊?
这是是钓他啊。
而且还差一点就真被他给钓到了。
继乱了几次线,又挂掉了两个钩,傅璟佑给谢斐重新修整,又指点引导了一下。
谢斐才慢慢有了一点手感。
不过为了自身安全着想,傅璟佑还是把带来的小马扎往旁边挪了挪。
对喜欢钓鱼的人来说,这项活动无疑是有趣的。
不喜欢的,则反之。
第894章 妥协
谢斐刚接触钓鱼,傅璟佑原本以为他会坐不住。
结果恰好相反,他还真就坚挺住了。
上次谢斐一个人过来,情况和今天刚来的时候一样。
手忙脚乱的别说钓到鱼,还把鱼竿给弄坏了,体验全无。
今天就不一样了。
过了最初那一段儿后,谢斐竿上也有了鱼口,连接提上来好几条小白条。
体会到悬念后收获的喜悦,谢斐心里积攒了强烈的满足感。
男人之间,大概相处就是这么简单。
这一次钓鱼,谢斐和傅璟佑快速熟络起来。
下午收竿提桶回家的时候,谢斐搭上傅璟佑肩膀,爽朗笑着约他下次还来。
傅璟佑任他搭肩,平静实诚的说了一句心里话:
“只要你挥竿温柔点,咱什么时候来都行。”
谢斐抓抓后脑勺,也想起了之前的窘态。
他尴尬红了脸,不多会儿又放开笑了起来,点头“嗯”了一声。
非工作上的事,傅璟佑也不属于那种活泼、忠于主动建交的人。
外人眼中,他和谢斐的清冷不同,是那种直白写在脸上的冷漠和生人勿近。
但是想到两家关系。
又想到家里老婆和顾莹之间的友谊。
傅璟佑眉间松动,扬起唇角跟着点头“嗯”了一声。
两个人低声说笑,推着自行车往回走,也跟顶好的兄弟一般。
……
中秋节,谢斐和顾莹没回李村那边。
他们就两口人,做饭麻烦,过节也冷清。
晚饭唐梅和陆远征直接把他们留在了这边吃。
彼时硬菜上齐,炸得甜口的南瓜饼和五香味的面糊小鱼饼也相继端上桌。
堂屋里孩子们跑来跑去,一会儿喊着“爸爸妈妈”,一会儿喊着“叔叔阿姨”。
其乐融融的,别提有多热闹。
陆淼搬了张靠背椅子到桌边,拍拍手道:
“好了,不闹了,都洗手了吗?准备吃饭。”
孩子们立即跑去井边排队洗手。
陆淼把小柏川抱上椅子,夹了两块甜甜弹牙的南瓜饼就给安置妥当了。
一大张长桌,她带着顾莹和几个孩子坐在靠这头的位置,和顾莹一起吃螃蟹。
桌子靠中间的地方,是两家年轻的丈夫面对面坐着。
螃蟹没怎么吃,搭配螃蟹买的黄酒,两个人倒是应景的小盅喝了起来。
谢斐不抽烟也不喝酒,客随主便抿了两小口黄酒就开始上脸了。
脸一下子红的跟什么似的。
“你爸喝酒多牛,怎么到你这儿就不行了?”
再往那边去,长桌另一头的主位上,大家长陆远征指着他好一阵笑:
“北方汉子,哪有不沾酒的,小斐啊,你得练练。”
后世物质条件好了,北方的男人不一定都会喝酒。
可在当下,北方冬天天气严寒,喝酒在一定程度能起到暖身的作用。
不会喝酒和碰不了酒的,真在少数。
谢斐没有好的口才,便没说话,只笑着点点头。
唐梅喊着眼前一众大小孩子多吃菜,又顺口把白天杨芸来过的事儿提了一下。
这一下子,谢斐和顾莹都扭头看她。
唐梅也没劝什么,只善意道:
“你们平时忙,回不去,但是像这样的传统节日,得空还是要回去看看的。”
“都是长辈,街坊邻里之间总要
几分面子,再一个,你们成家立业,以后上班说出去也叫人挑不出错。”
都是大院子弟,从事的单位必然不会是普通单位。
家庭背景和个人成分这些都要查的。
声誉不好,那可不行。
谢斐和顾莹一点就通。
两人对视一眼,谢斐道:
“这个周末,我们回去看看。”
唐梅笑着点点头:
“这才是……记着给你爸妈买点东西,可别空着手。”
“好。”
在傅家吃了一顿热饭,当周周末,谢斐和顾莹两边学校都放了假。
两个人溜达去百货大楼,把红糖和麦乳精都买了一些,拎着回了南三环那边。
杨芸见了顾莹就冷哼。
依旧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的。
不过碍于谢斐在跟前,杨芸也不敢多说什么就是了。
不冷不热吃了一顿饭,饭桌子上,谢正国又提起给谢斐安排工作的事。
谢正国在工商处工作,他能给安排的工作,自然也是从那边物色空缺。
谢斐修的工科铁路专业,虽然也带了个“工”字,可这两个“工”前后差了十万八千里。
书都读到这儿,现在又准备考研,谢斐自然是不肯的。
可姜还是老的辣,谢正国一句话就制服了他:
“你现在搬出去住了,家里给你的,你也不要,那怎么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