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

  看着办公室的门合上,于红抿了一下嘴唇,默默感慨:
  陆前辈看着清傲冷淡,没想到还挺客气、好说话的。
  可陆淼又哪里是清傲冷淡呢?
  新到一个环境,她只负责办好自己的分内事。
  其他人或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是她一贯懒惰闲散的处事态度罢了。
  办公室里,谈老师垫着胳膊睡着。
  文件纸张散了好几页在地上,桌子上的茶缸见底。
  放轻动作粗略扫视一圈,陆淼便察觉过来。
  谈老师昨天说晚点走,实际根本就没回去……
  陆淼卸下身上的装备,轻手轻脚拉开椅子坐下,开锁从抽屉里拿出昨天的文件直接开工。
  各大国营工厂都等着消息。
  负责相关技术文献的前辈们夜以继日,真的很拼。
  哪怕现在还不是正式入职工作,仅是过来帮忙的情况下,陆淼也有点不好意思置身事外了。
  昨天晚上她被谈老师提醒,晚上七点冒头回的家。
  今天主动留了一会儿,九点才往回走。
  加班这种事,有了第一次便有了第二次。
  七点、九点、十一点……
  一开始是家里开车过来接。
  后面每天回去的点儿都不固定。
  谈老师知道陆淼的情况,也不好意思“借”她一个来,还拖着一家子都担心。
  就跟社里打了招呼,也不要陆淼家里人来接了,之后陆淼回家,社里会派车。
  这样一来,陆淼留社加班就更是常态。
  年底几天,傅璟佑闲下来了,陆淼却依旧在忙。
  唯一小年夜那天,晚上八点早走了一会儿。
  到家才吃过饭,脱了衣服还没上炕,国英社那边一个电话,陆淼又把衣服穿了回去。
  傅璟佑蹙眉板着一张脸,连夜把她送了去国英社。
  为着这事儿,傅璟佑心里都挺有怨念。
  家里装了电话,自家人都没怎么用上,反而在这种地方派上了用场。
  想着以后还有可能发生类似的情况,他都有点后悔装这个电话。
  陆淼忙着社里的事,家里和厂房小院的事儿,便落在了傅璟佑身上。
  店里的什么款式,傅璟佑不懂,就由梅子轻点出来,他开车过去送了一趟货。
  另外按照陆淼的嘱咐,给林娴结了工资又包了春节红包。
  让她上班的年底腊月二十八锁门歇业,年后初八再回来继续上班。
  厂房小院那边,招的人手都是住在周边的,要是家里走不开的,可以提前回去过年。
  要是能继续干的,就继续干。
  几个妇女同志从前在家里没有太多话语权,大小杂务活儿都得包揽干。
  现在挣着钱了,说话也有了分量。
  家里的活儿自有公婆、男人们搭手干,她们便专心干好院里的手工活就成。
  傅璟佑话一出,由梅子领队,厂房小院一直干到大年三十的中午才彻底关门歇班。
  再说陈向东一行人。
  先前才进入腊月的时候,陈向东来小院这边找过陆淼和傅璟佑。
  原是想赶在年前再搞一批货的。
  结果小夫妻一个赛一个地忙,压根就见不上面儿。
  后面见着面儿了,订完了货年里也到不了。
  现如今除了这边拿的货,其他部分都是蝇头小利。
  过去辛劳了那么久,陈向东就想着干脆算了,春节安安生生地歇一年得了。
  陈向东带着左右手的几个兄弟过来,把厂房小院这边屋顶该修的修,电线、灯泡该牵的牵。
  一切都弄好了后,才回他们那边自己的院子忙活起来。
  这一年里,各自的腰包都分了一笔钱。
  既然都选择了休息,一伙人喜气洋洋的就都想过个体面、热乎年。
  十几个弟兄进进出出,买灯笼的买灯笼,买对联的买对联。
  趁着天寒地冻肉、菜都放得住,也一起抢着买了不少回来。
  说起来也是的,今年南三环那边支了好大一片塑料布棚子,说是搞什么大棚种植。
  原本以为是花把式,没想到还真给搞成了,市场上不间断的就有叶儿菜送来卖。
  大冬天里也能吃到一口新鲜的,还怪稀罕的。
  小院儿里吵吵嚷嚷,就着这个事儿唠了好几天,整得热热闹闹的,很是有年味氛围。
  第826章 有权利决定
  再说傅家小院这边。
  一轮轮地排,今年轮到陈家办年酒。
  陆淼忙国英社的事,一直不得空,就由傅璟佑带着几个孩子跟着长辈们一起过去。
  先前的糟心事过去后,凌家渐渐地也恢复了正常社交。
  当天凌家二老带着小孙女到场,一家子唯独不见凌源。
  傅璟佑问了下才知道凌源春节也要值班。
  年边这个时候,大概只有好话。
  听说陆淼提前被喊去国英社帮忙。
  凌源也因为值班没过来。
  陈铆钉笑声慷慨激昂,直夸江山代有才人出,都是要被领导重用的预兆。
  儿子不能回来,凌父凌母本来有点疙瘩。
  听见这话,心里又不禁舒服了点儿。
  凌家和傅家的孩子都是第一次上陈家。
  席间陈铆钉给几个孩子各自封了红包,每人五十块。
  明夏拆了红封,贴在爸爸身边,拉着爸爸的手往上举红包:
  “爸爸,爸爸先帮我收着。”
  陈铆钉见了,笑问:
  “二宝这钱给爸爸了,那妈妈呢?”
  明夏偏着脑袋,糯糯地认真说:
  “爸爸替我收着,等回家了给妈妈。”
  “哦?”
  陈铆钉故作惊奇,又问道:
  “那都给妈妈了,不给爸爸了?”
  明夏眨眨圆溜溜的眼睛,可人得不行,却也说了大实话:
  “都给妈妈,给了爸爸,爸爸也会给妈妈!”
  “是。”
  陈铆钉抚了一把头发,笑着感慨:
  “小傅是最疼媳妇的。”
  桌边其他人
  心照不宣,都跟着笑了起来。
  傅璟佑眼眸温润揉揉闺女脑袋,唇角也挂起了笑。
  ……
  陆淼一直忙到年底二十八。
  原定过了正月十五才正式上岗,因着这一段时间的忙碌,上岗的时间也提前了。
  过完年,大年初二就得回去继续忙。
  也就是说,她春节就休二十九、三十和大年初一这几天。
  高学历进入的单位是非凡的。
  收入更是比常规工厂单位要高上许多。
  看起来是相当有牌又有面的,实际很多时候都是负重前行。
  像陆淼这阵子参与国英社的工作。
  她还没正式上岗,薪资补偿之类的就不用提了,因为没有。
  其他老前辈们奋战在一线,过年都无休,也都是无薪资奖励、自告奋勇顶上来的。
  身边全是红色意志的老前辈,有时候陆淼也挺触动的……
  有预感之后大概率清闲不下来。
  所以即使这阵子忙得有些疲累,仅有的几天假期,陆淼仍十分珍惜地没有在荒废中度过。
  街上供销社和百货大楼,以及电影院皆是人满为患。
  唯独进出需要“门槛”的友谊商店显得有些空荡,这下便就直接成了出门逛街的不二之选。
  过去去友谊商店,只能靠陆远征。
  现如今傅璟佑当了机电厂的副厂长,他出入证件也是可以进出其中的。
  陆淼从事属于国际外事,她也是可以进出的。
  只是现阶段只领回了工作服,工作证件还没落实下来。
  说起工作服,陆淼心里很有微词。
  国英社老一辈的前辈,正式场合一般首选中山装。
  年轻一辈穿中山装的也有,但更多的还是迎合西方文化的西装。
  女同志的工作服,对应的有女士列宁和女士西装。
  西装下身搭配的同色长度及膝盖的直筒裙。
  两套女士列宁外加黑、白各一套的女士西装,工作服陆淼一共领到了四套。
  列宁装极具时代特色,放在唐梅那一代人跟前,就和中山装一样,穿在身上就是顶了天的气派。
  年轻人的追求,就要不同了。
  西装外套配直筒裙的工作服,不说外面多少人羡慕。
  就国英社里头,那在一二层办公的女同志们心里,简直就是的梦。
  谁不希望能得到那么一身?
  可就是这个被向往的“梦”,对于陆淼来说,真的槽点满满。
  因为版型形制上身,简直跟天气预报的主持人一毛一样。
  陆淼无意冒犯谁,单就衣服而言,她真心觉得老气。
  要想她满意,那就得改。
  可直接上手改衣服,也不现实。
  不过,要做点细节小配饰加上去点缀的话,那问题应该就不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