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陆淼点点头,回应喊了声“婶婶”。
  凌母鼻音沉重,偏头抹了一把眼泪,直接拉住了她:
  “小宝,凌源这样不行的……你去看看他吧!”
  什么?
  陆淼顿了一下。
  ……她去?
  凌源和刘文佩之间闹出来的事,那是属于夫妻两口子的事,她去干什么?
  再说她去能管什么用?
  “从先前分配的事儿起,他心里就没痛快过,一直这样下去怎么行?”
  陆淼想往回抽手,凌母却攥紧不松开,苦苦哀求道:
  “小宝,你们是从小一起长大的,要是你们能过去劝一劝,他肯定能听进去一些的。”
  “婶婶求你了,小宝,你就去看看吧!”
  “……”
  陆淼张张嘴,回头看傅璟佑。
  傅璟佑抱着孩子和她对视,看出她的犹豫,他轻轻点头。
  陆淼叹了口气。
  那好吧。
  “我们明天过去。”
  “好,好好!”
  凌母喜极而泣,不多会儿又掩面哭得伤心:
  “小宝,婶婶也不想总是打扰你,可是,婶婶没办法,现在是真的没了办法……”
  他们平时也说,但是凌源听不进去。
  陆淼托着凌母抓着她的那只手,半拥着凌母轻拍安慰道:
  “我都明白,明天我会过去的。”
  陆淼主要是不想跟刘文佩产生交集,凌母说刘文佩不在,她就没什么顾虑了。
  凌源……
  夫妻之间的糟心事,她铁定是不可能插手的,但是前途方面嘛……
  她就是想插手也干不了什么。
  先就像凌母说的那样吧,过去看看,帮着劝一劝。
  一直消沉下去对自身不好,身边人也跟着担心。
  “唉……”
  送走凌母,想起这件事陆淼就叹气。
  傅璟佑在旁边带孩子,陆淼伸开腿,穿着白袜的脚尖轻轻踢了他一下:
  “这事儿你就没什么想法?”
  居然那么痛快地就答应了……
  傅璟佑点点头。
  仿佛意会她的潜台词,他解释道:
  “一码归一码,就当是看他当初伤的那条腿了。”
  过去看看就过去看看吧。
  别人欠他们的,总比他们欠了别人的好。
  陆淼点点头,也不再说什么了。
  隔天送完孩子上学,又把小柏川喂饱交给唐梅。
  夫妻两个反复叮嘱插好院门,不认识的就别给开门,之后才推着自行车出门。
  陆淼以为凌母只找了自己,来时心里其实还挺顾忌的。
  到凌家看谢斐和顾莹也在,知道凌母也去过谢家,她才微不可闻地松了一口气。
  “工作分配怎么样?”
  “下来了,就是西二这边的铁匠营小学。”
  “那房的事?”
  “别提了,没同意……”
  谢斐和傅璟佑走在前面进屋,陆淼和顾莹走在后面小声寒暄。
  听说谢家长辈不同意顾莹和谢斐出来单住,陆淼其实不太意外,但还是安慰了顾莹一句:
  “慢慢来吧。”
  短期折腾还行,南二环边上到西二这边,距离可不近。
  这个问题迟早是要解决的。
  只是陆淼大致能预料,到时候可能会不太愉快。
  顾莹轻轻点头:“嗯。”
  凌母给众人倒水,到屋里劝了好一通。
  说谢斐、陆淼都来了,凌源本来不想动,迫于无可奈何还是出来了。
  一出来就说感谢探望的话,说自己没事,让陆淼他们看完早点回去云云。
  他胡子拉碴,眼窝凹陷,头发疏落斑白还耷拉着肩,一点年轻人的朝气都没有。
  若从背后看去,俨然都像是上了四十岁的人。
  这……是没事?!
  第770章 想不开
  一起来的四个人里,除了顾莹是和谢斐结婚之后才认识的凌源。
  另外三个,不是和凌源一起长大,就是同校校友,大家彼此都熟悉着。
  看见凌源的情况,哪怕几个人都不是多么主动会安慰人的人,这会儿也不禁开了口:
  “凌源……”
  发声过于统一,三人同时顿了一下。
  屋里短暂静默,傅璟佑先一步做出动作,搭上凌源肩头,把人带到桌边坐下。
  “不看自己,也要看父母,咱们这一辈儿的也不小了,该顶天顶天,该立地立地,别让父母跟着操心。”
  谢斐难得和他达成共识,一左一右在一条长凳上面,把凌源夹在中间开导。
  “你心里有什么不痛快,今天都说出来,我们这几个陪你好好聊一聊,有问题就解决问题,大家一起出力,别憋在心里……”
  絮絮叨叨说着话,傅璟佑空闲的手在后腰摆了摆。
  陆淼会意,和顾莹一起出了堂屋。
  有些话题,或许在场只有同性的时候,才能更放得开些。
  她俩也不能傻在屋外站着。
  想着这阵子凌源估计也没怎么好好吃饭,两个人一拍即合,跟凌母打了声招呼,说做点吃点。
  凌母连连点头配合,把家里一点腌肉和年前在院儿里大缸冻的一只鸭子给提了出来。
  说起来,那鸭子还是在农场用内部干部工分兑回来的。
  原本说是炖给刘文佩吃的。
  哪里知道好好的一个年,能折腾出这么些事来?
  凌母不动声色抹了把眼泪,旁的没有多说,只努力扯出一丝微笑让她们看着弄。
  凌家的菜刀,陆淼用得不大顺手,半拉鸭肉剁了好几下,都没成功剁下来一段。
  顾莹在旁边看着干着急,干脆把她挤到一边,自己上手来干。
  陆淼蹭蹭鼻尖,也不跟她抢了。
  洗了手老实在旁边扒蒜、挑着去年晾的干辣子。
  之前给凌源写过烧鸭的条子。
  大概就和那张条子有点关系,凌家的调味料、香料什么的,很齐全。
  顾莹切好鸭肉块,陆淼就接手做了简单的焯水处理。
  之后爆香葱姜蒜、干辣子,加入鸭肉炒出鸭油、鸭肉变色。
  酱油少许,农家自己做的豆瓣酱一勺,接着翻炒至均匀。
  把灶台里侧的半坛黄酒往里倒了些,陆淼“哐”的一下扣上锅盖,让大火焖着。
  她忙活做菜时,顾莹手脚利落,已经和好了半海碗的杂面糊糊。
  等锅里上气发出“滋滋”响声,陆淼揭开锅盖,顾莹配合她,快速在锅边贴了一圈粗粮粑粑。
  分量实诚,有这一样硬菜就够了。
  腌肉陆淼没动,放在案板上,等凌母晚点自己收了重新挂起来。
  她们这边飘出香味,堂屋门口那边就开始探头喊饿了。
  “马上就好了。”
  顾莹应了一声,揭开锅盖,麻利地往外夹粗粮粑粑:
  “好香,你手艺真好~!”
  “我没放太多辣,你也可以放心多吃两口了。”
  “嗯?”
  顾莹顿了一下,偏头看陆淼:
  “你知道我不吃辣?”
  “其实也没特别注意过。”
  陆淼不以为意,笑笑说:
  “就是以前在南边,饭菜里有辣的时候,你吃饭总是吃不快,还老喝水,我又听说你们边饭菜吃得精,一般不太会吃特别重口的,大致就猜出来了。”
  这可不是大致就能猜出来的。
  这已经属于相当观察入微了。
  年景不好,沪市那边倒没说吃得多么精细,不过喜好清淡倒是真的。
  顾莹是沪市人,从小在那边长大,她口味自然也是偏向清淡的。
  只是过去插队,乡里苦,没什么能吃的,三餐放点重料,勉强还能下饭。
  陆淼随口解释说得轻松,顾莹却听进了心里,挺感动的。
  “过去大家伙儿都说你是马大哈的性子,要我看,数心细的,你是打头的那个。”
  “我就当你是夸我了吧。”
  陆淼摆手很是嘚瑟。
  顾莹笑说:“本来就是。”
  两人相视一笑,一人端菜,一人端粑粑去了堂屋。
  适当喝点小酒,能够助眠、解压。
  陆淼不多会儿踱步出来,把厨房剩下的那点黄酒也给揣上了。
  不知道刚才几个男人是怎么聊的,凌源状态明显好了不少。
  虽然还弓着背,脸上却好歹有了点明朗笑意。
  偶尔还会摸着后脑勺,爽朗笑出声音来。
  凌源有一阵子没好好进食,眼前硬菜有了,主食有了,碗筷还都摆到了手边。
  扫了一眼桌边几张关切的脸,凌源率先提起筷子,毫不客气地夹了海碗里完整的鸭腿咬了一大口:
  “真香!一起吃一起吃,边吃边说!”
  傅璟佑舒心笑了一下,斟了三盅酒。
  各自分了一盅,他和谢斐陪着凌源一起慢慢吃、慢慢唠。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