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听说门口的年轻人就是他学生的丈夫,李建成不由打量两眼。
  年轻人生得极其硬朗俊美,体格也强健。
  能考上人民大学,足以说明学历成分不低,未来前途不可估量。
  综合种种,李建成在回想陆淼的条件,不动声色点了一下头。
  还是般配的。
  李建成温和笑了一下,冲傅璟佑友好点头,跟在陈铆钉身后疾步回学校。
  两人先后走了,傅璟佑提着自行车进院子。
  “爸,淼淼学校怎么说的?”
  “你问她吧,校里还有事,我先回去了。”
  “行吧。”
  目送老丈人离开,傅璟佑进屋找媳妇儿。
  他一脑门汗,陆淼坐在炕沿上,拿着蒲扇给他扇了扇,顺势把事儿简单说了一下。
  傅璟佑听后沉默半晌,手掌抚上她白月皎皎的脸:
  “以后要是在学校受了委屈,回来要说,咱们不怕事情闹大。”
  陆淼含笑点点头,知道他是关心她,所以头一回没推开他汗湿的手。
  “锅里给你留了有饭,先去吃饭吧!我下午忙一阵儿,明天开始,也要恢复上学上课了。”
  “嗯。”
  傅璟佑颔额,去院里井边洗了洗才端碗盛饭。
  饭后时间还富裕着。
  媳妇儿在屋里翻书阅稿。
  他在堂屋轮流抱着三个小娃娃,逗弄出了满院子的笑声。
  屋侧,邻居拿扇子遮在额头,躲着巷子里灼热的日照小跑。
  听着孩子们的欢愉笑声,不由得侧目瞟了两眼,想打探看看是什么趣事儿。
  只可惜两三米高的院墙,阻隔的外部一切视线。
  邻居兴兴收回目光,快步跑去了傅家门口不远处的老槐树下:
  “哎哟,还是这儿凉快,人儿呢!出来唠嗑打叶子牌了……”
  ……
  学校流言一事得到平息,陆淼重新返校上课。
  她成绩好,悟性高,缺的几天课对她来说影响不大。
  借关洋洋和王勉的课本看看一下圈出来的知识点,基本也就明白了。
  不过因为之前闹流言的事情,陆远征来过学校,外语院各专业老师叫陆远征“校长”的事,不胫而走。
  加上英语1班里,几乎所有人都看见陆淼是跟着她爸开小汽车走的。
  小道消息没人敢再乱传,却也阻挡不了事情变得微妙。
  目前阶段市面上小汽车不允许私人买卖。
  汽车是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才有的特权,而且还是按照配额来购买的。
  陆淼不仅优秀,吃穿用度也是班级里最好的。
  从前班级里的人以为她是工人家庭,经了这次后,才后知后觉意识过来,他们班级里藏了个不一般的人物。
  前班长,不对,是前前班长!
  陆淼她爸,是要员!
  得罪过陆淼的人惶惶不安。
  没招惹过陆淼的,想建立友好关系。
  又怕显得过于趋炎附势,失了读书人的风度。
  一个个只能保持“清高”,心痒难耐侧目关注陆淼。
  上前不敢,看见别人付出行动又觉得心痒难耐。
  英语1班氛围拧巴,外语院其他专业却不同。
  知道院里有这么个能耐的人物,每天过来打探、巴结的人不少。
  事情不受陆淼控制,周边人物关系渐渐朝着穿越前的形式发展。
  陆淼觉得有种难言的窒息感。
  身边不正常的人太多,真的会影响磁场,让人觉得世界都是病态的。
  万幸的是,不正常的人群里总有几个正常的。
  身边有王勉和关洋洋两人时常帮衬、驱赶应对,陆淼才觉得好过不少。
  不过学校的事,陆淼后来私下跟陆远征提过一嘴。
  陆远征电话和陈铆钉交涉,后期有各专业老师的辅助提醒约束。
  来打搅陆淼生活的人才渐渐少了起来。
  算是通过她爸走了一次后门吧。
  但是也没办法。
  学校憋着撒不出来的火,她不可能日积月累地回家殃及自己人。
  生活真正平静下来,在又参与了一次学校义务下乡割麦子的活动。
  陆淼终于抽空整理妥当所有稿件,在周末的时候送去出版社。
  前几次过来,她不是在一楼大厅等,就是在楼上编辑部外侧的走廊等。
  这次过来,徐红梅对她热情得多。
  直接引她去编辑部科室里面。
  在办公桌的位置旁边给她单独搬了椅子。
  徐红梅请她坐下喝着,先等会儿,自己先拆开纸质文件袋细致浏览起来。
  科室里的几个编辑都凑了过来:
  “分两页给我,分两页给我!给我也看看!”
  好几个主事编辑都对英语有涉猎,但英文书看起来实在晦涩。
  平时手里有资源,他们也不爱翻。
  每回出了译本,科室总要哄抢一通,要先过过眼瘾再论正经审核。
  陆淼手里的水差点被撞翻,在目睹众多编辑挤在一起跟打架似的,陆淼忍不住嘴角抽搐。
  徐红梅笑笑安抚她:
  “一直都是这样的,你要适应。”
  陆淼点点头。
  她尽量。
  第462章 文学翻译家
  这次的稿子,徐红梅先前看过前几篇。
  再看今天,陆淼已经水平质量稳定,甚至超常发挥,徐红梅很满意。
  徐红梅看完稿子,直接给陆淼盖了章。
  其他编辑拿着稿子站在桌子另一边看,小长条的办公桌这边,徐红梅笑着和陆淼沟通:
  “外文诗歌都能译得这么精巧,你是真有两下子的,这回我想给你安排个正经稿件工作,你敢不敢接?”
  陆淼眼眸清澄,没有说话,却摆出愿闻其详的阵势。
  徐红梅笑了起来,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工作记录簿子。
  居中打开,页面文字密密麻麻。
  徐红梅眯着眼睛打量,往后又翻了几下。
  绵密的字体中,渐渐显露出几个空缺格子。
  徐红梅挨个区域仔细看,手指尖点着其中一个空缺说:
  “美国名著《战争风云》,总计两册,上册安排给了社里的老翻译师傅,下册还空着,如果你感兴趣,我认为你可以试试。”
  陆淼凝眉,神色正经,斟酌着这件事,暂时没表态。
  “虽说都是笔译员,可翻译却分很多种,有独立完成名著翻译的经验,那你可就是文学翻译家了。”
  徐红梅十分看好陆淼,怕陆淼不懂,她一再解释:
  “你现在还在上学,译稿是为了补贴家用,以后走出学校,即使不在这里干了,有这一层经验在,又有能拿的出手的译文作品,你就是业内精英人物,走哪儿都是香饽饽的。”
  徐红梅说的不是假话。
  译员实在缺少,徐红梅观望了一下,这个情况大概率不会是短暂时期的。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国内都会处在这样的窘境中。
  眼前的姑娘能力优秀,和出版社几个合作的老翻译家不相上下。
  她还年轻,未来有着无限可能。
  徐红梅惜材,既不想陆淼浪费光阴,又不想陆淼走弯路。
  同时,徐红梅心里还有一部分想要培养出行业里,人中龙凤的念头。
  其中或许有虚荣心,但更多的却是,只有真的培养出一个足以引起轰动的人物,某些层次面的需求,才会暴露在大众眼前。
  才能更加有效的呼吁国民动员起来。
  徐红梅忽然有些感慨。
  也害怕强扭的瓜不甜,她轻轻拍了拍陆淼肩头,说:
  “你慢慢考虑,不着急,我可能等你到……”
  徐红梅“下个周末”几个字没说出来,陆淼轻轻摇头:
  “我应该可以试试,但是这个稿件着急吗?还是和以前一样,半个月内过来交一次稿就行?”
  徐红梅愣了一下,大喜过望点点头,细致说明要求:
  “长篇稿件半个月交一次稿,每次保底字数不低于八千字。”
  “结算方面,前三期稿件会扣押一半,等后期稿件截稿收录完毕,会统一全部返还发放。”
  这种长篇稿件,很害怕译员中途撂挑子,能找到人续上还行。
  要是找不到人,那就只能和译员协商,继续完成稿件,扣押部分的稿费,就是出版社的“筹码”。
  说出来可能不太好听,但这是规矩,也并不是不能理解。
  陆淼找这份工作,就是为了钱。
  她不会跟钱过意不去,能稳定,自然是好。
  陆淼心态平稳,虚心道:
  “我不敢保证一定能胜任,但如果您相信我,我愿意试一试……还和上次一样,我下周带来部分稿件,到时候您先把把关。”
  “你啊,就是太谦虚了!”
  徐红梅高兴的拍拍她肩头:
  “提前恭喜你了,大文学翻译家。”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